- 年份
- 2024(6048)
- 2023(8974)
- 2022(7446)
- 2021(6904)
- 2020(5684)
- 2019(12951)
- 2018(12712)
- 2017(25221)
- 2016(13371)
- 2015(15174)
- 2014(15390)
- 2013(14983)
- 2012(14600)
- 2011(13647)
- 2010(14180)
- 2009(13560)
- 2008(13535)
- 2007(12477)
- 2006(11829)
- 2005(11125)
- 学科
- 济(74223)
- 经济(74165)
- 管理(38042)
- 业(33020)
- 企(26937)
- 企业(26937)
- 方法(23775)
- 数学(20533)
- 数学方法(20280)
- 银(20148)
- 银行(20002)
- 行(18740)
- 地方(18530)
- 制(18327)
- 学(16995)
- 中国(16847)
- 农(14873)
- 财(14826)
- 融(14423)
- 金融(14422)
- 业经(14229)
- 地方经济(12753)
- 度(11161)
- 制度(11156)
- 策(10599)
- 业务(10267)
- 贸(10164)
- 贸易(10154)
- 理论(10074)
- 农业(10067)
- 机构
- 大学(205554)
- 学院(203012)
- 济(93825)
- 经济(91883)
- 管理(75729)
- 研究(74976)
- 中国(65091)
- 理学(62562)
- 理学院(61846)
- 管理学(60909)
- 管理学院(60504)
- 财(45554)
- 京(43310)
- 科学(42460)
- 所(38274)
- 中心(35305)
- 财经(35109)
- 研究所(34322)
- 江(33803)
- 农(32710)
- 经(31665)
- 经济学(30372)
- 银(28778)
- 银行(27674)
- 北京(27662)
- 范(27520)
- 师范(27301)
- 经济学院(26946)
- 州(26941)
- 行(25897)
- 基金
- 项目(121283)
- 科学(95780)
- 研究(90914)
- 基金(88912)
- 家(76238)
- 国家(75627)
- 科学基金(64511)
- 社会(59125)
- 社会科(56051)
- 社会科学(56037)
- 省(45487)
- 基金项目(44976)
- 教育(40925)
- 自然(39515)
- 自然科(38575)
- 自然科学(38562)
- 划(38378)
- 自然科学基金(37911)
- 资助(37782)
- 编号(37163)
- 成果(33224)
- 重点(27321)
- 发(27182)
- 部(27128)
- 课题(25481)
- 国家社会(24817)
- 创(23989)
- 教育部(23644)
- 性(23562)
- 项目编号(23155)
- 期刊
- 济(113804)
- 经济(113804)
- 研究(72080)
- 中国(40381)
- 融(40364)
- 金融(40364)
- 财(34616)
- 农(29622)
- 学报(28967)
- 管理(28531)
- 科学(26879)
- 大学(21578)
- 学学(20000)
- 教育(19254)
- 经济研究(18981)
- 财经(18919)
- 农业(17800)
- 技术(16565)
- 经(16272)
- 业经(15230)
- 问题(14069)
- 图书(13349)
- 理论(12303)
- 贸(11727)
- 国际(11511)
- 技术经济(11197)
- 实践(10928)
- 践(10928)
- 世界(10630)
- 统计(10321)
共检索到339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汇道 邵清
本文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模型,分析并指出我国信贷市场中的银行"惜贷"现象本质上是由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的结果;接着证明了扩大银企的共享信息,消除信息不对称,对各方均有利;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惜贷" 博弈论 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侃
围绕新股发行中的低定价现象,国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他们提出的假说作一归纳、综述,以期对我国新股发行协议定价机制的设计和实施有所帮助。同时,本文指出了这一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 低定价 信息经济学解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红
银行惜贷是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存在的普遍问题,表现为一方面银行存在巨额存差资金,这部分资金沉淀在中央银行或运用于利率很低的国债上,导致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不尽人意,宏观经济仍然紧缩;另一方面我国相当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求资金若渴”,却无法贷到款,对此现象人们不无忧虑。如何正确认识当前银行业的惜贷现象,对银行巨额存差资金如何加以引导使之能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中循环,促进我国货币政策发挥应有效用,带动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永明 蔡洋萍 刘强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又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农村信贷市场发展过程中,农户和村镇银行均产生了严重的惜贷情绪,大大阻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唐山市H镇村镇银行及H镇所辖行政村的145户农户进行数据调研,即从需求视角对影响农户惜贷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又从供给视角对H镇村镇银行的内部管理结构与信贷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分别从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及政策方面提出缓解双方"惜贷"情绪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村镇银行 农户 双向惜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永明 蔡洋萍 刘强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又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农村信贷市场发展过程中,农户和村镇银行均产生了严重的惜贷情绪,大大阻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唐山市H镇村镇银行及H镇所辖行政村的145户农户进行数据调研,即从需求视角对影响农户惜贷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又从供给视角对H镇村镇银行的内部管理结构与信贷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分别从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及政策方面提出缓解双方"惜贷"情绪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村镇银行 农户 双向惜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洪正 邹芳莉
当前我国通货紧缩仍在持续 ,表现为价格持续下跌 ,失业率上升及经济增速放慢 (低于潜在产出水平 )。通货紧缩为何长期持续 ,目前尚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本文试图用信息经济学理论 ,通过分析劳动、商品和资本市场微观行为 ,认为 :通货紧缩时期在劳动、商品和资本市场上 ,因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从而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的深度。劳动力市场上效率工资的存在造成失业增加 ,工资成本反而下降 ;高等教育普及使原有文凭结构的信号传送功能弱化 ,迫使人们追求更高学历层次 ,并为之增加储蓄 ,减少了即期需求 ;商品市场上厂商之间博弈会形成折弯的需求曲线和价格粘性 ;信贷市场由于银行风险厌恶程度...
关键词:
通货紧缩持续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完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庆华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以下简称IPO)抑价,就是指股票发行价低于上市价的情况。对此现象,国内外学者从许多角度对该现象提出理论解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包括信息不对称、信号理论、动态博弈分析等理论。本文就相关文献研究予以整理,并对这些理论对于我国市场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峰 刘强安
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对公允价值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解释。并对历史成本、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的目标,以及有效资本市场、非对称信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志鲲
本文建立并比较了四个分别强调不同因素的信贷市场模型 ,对现阶段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银行惜贷”现象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理论解释和征策含义分析。得出结论 ,只有将商业银行的风险厌恶行为与信贷市场中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相结合才能完全解释“银行惜贷”现象 ;而且 ,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出发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惜贷”与信贷紧缩问题 ,并最终促进商业银行的融资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信贷紧缩 信贷配给 逆向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筱峰 乔立娟
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信贷前的逆向选择和信贷后的道德风险。通过对银企行为的博弈分析指出银行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而产生惜贷行为,并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为缓解银行的惜贷行为,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来消除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惜贷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堃 段端 巴曙松
文章从信息经济学、信贷配给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视角出发,论述了有关押品的性质、功能和角色,分析了押品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和传导机制,形成了有关现实信贷市场中抵质押品功能的9条结论。最后,结合我国信贷市场发展实际,对商业银行加强押品管理提出了初步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湃
国有商业银行"惜贷"折射出信用环境不佳,信贷风险大和管理机制缺陷等问题。尽管有其经营行为理性的一面,但对银行自身和社会都是不经济的,尤其是央行刺激内需,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政策意图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解决"惜贷"问题的关键是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深层次改革的力度,构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和企业征信系统,依法规范社会信用关系。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惜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珺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针对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惜贷”现象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指出“惜贷”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信贷管理制度改革后 ,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日益增强 ,对贷款责任实施终身追究以及现阶段信用制度环境恶化。为了减少或消除“惜贷”现象 ,政府应致力于建设和保护信用环境 ;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过程中 ,要完善各项具体制度和措施 ,找好风险与效益的结合点。
关键词:
惜贷 制度 信贷管理 信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曲吉光 徐东风 姜春
当前关于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尤其是对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对问题双方的责难与劝告上,如银行过度收缩基层信贷权限、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认识不充分;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太差、贷款中资产抵押或信用担保不足等等,习惯于将银行和企业对立起来,突出资金供需双方的表象矛盾,而未将二者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一对合作交易的主体来看待,作者关注银行与企业各自作为交易主体的一个经济学视角——行为博弈下的纳什均衡,推论出国有商业银行不选择民营企业的行为是理性的,体现了委托人的经济行为和代理人的行政行为。结论是民营企业成长近期不能寄托于银行信贷资金的巨量堆集,需依赖积累和自筹资金的较为缓慢的过程;同样不可避免...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国有银行 纳什均衡 行为博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飞琼
本文运用信贷配给理论,建立新的分析框架,从单个银行的信贷配给过程入手,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寻找国家助学贷款银行惜贷的内在原因,提出破解惜贷的两条路径:一是以小银行为主体开展有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二是以高校为单位"打包"贷款,增大单笔额度,由大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