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5)
- 2023(5306)
- 2022(4815)
- 2021(4432)
- 2020(4077)
- 2019(9716)
- 2018(9659)
- 2017(19145)
- 2016(10673)
- 2015(12449)
- 2014(12809)
- 2013(12925)
- 2012(12346)
- 2011(11286)
- 2010(11407)
- 2009(10869)
- 2008(11093)
- 2007(10429)
- 2006(8881)
- 2005(8105)
- 学科
- 济(44734)
- 经济(44697)
- 业(25812)
- 管理(25447)
- 方法(23978)
- 数学(21697)
- 数学方法(21545)
- 企(20056)
- 企业(20056)
- 银(17099)
- 银行(16954)
- 行(15655)
- 制(14951)
- 农(12012)
- 财(10949)
- 学(10918)
- 中国(10901)
- 融(10472)
- 金融(10467)
- 度(10093)
- 制度(10088)
- 业务(9392)
- 贸(8730)
- 贸易(8726)
- 地方(8677)
- 易(8461)
- 银行制(8123)
- 农业(7893)
- 业经(7815)
- 和(6968)
- 机构
- 大学(160770)
- 学院(158294)
- 济(64930)
- 经济(63451)
- 管理(57562)
- 研究(54920)
- 理学(48778)
- 理学院(48187)
- 中国(47712)
- 管理学(47336)
- 管理学院(47052)
- 科学(35800)
- 农(35643)
- 京(34375)
- 财(30471)
- 所(29752)
- 农业(28889)
- 研究所(27285)
- 业大(26932)
- 中心(26914)
- 江(25258)
- 财经(24392)
- 经(22022)
- 北京(21498)
- 经济学(21009)
- 银(20539)
- 州(20194)
- 范(20036)
- 师范(19751)
- 银行(19668)
- 基金
- 项目(101517)
- 科学(77944)
- 基金(73045)
- 研究(70613)
- 家(64370)
- 国家(63873)
- 科学基金(52977)
- 社会(42921)
- 社会科(40573)
- 社会科学(40556)
- 省(40060)
- 基金项目(38853)
- 自然(35369)
- 自然科(34506)
- 自然科学(34493)
- 划(34183)
- 自然科学基金(33864)
- 教育(32759)
- 资助(30704)
- 编号(28802)
- 成果(23924)
- 重点(23293)
- 部(22815)
- 发(21867)
- 创(20616)
- 科研(20276)
- 计划(20142)
- 课题(19758)
- 创新(19393)
- 大学(19020)
共检索到239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彭梅芳 阳义健 杨春贤 陈敏 廖志华
采用RACE技术,从银杏中获得MEP途径中的第5个酶2-C-甲基-D-赤藓醇-2,4-环焦磷酸合成酶(IspF)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GbIspF(GenBank登录号:EF062579)。该基因cDNA全长为897bp,包含72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在GbIspF的N-端有一个长为59个氨基酸残基的质体转运肽;序列多重比对表明GbIspF与其他植物IspF同源。利用半定量RT-PCR对GbIspF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GbIspF在银杏根、茎、叶、果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差异较大,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表达量最低。功能互补分析表明GbIspF能推动工程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蔡雨蒙 何崇单 李萌 董金金 刘伟 王俊燚 王义强
为阐明银杏开花调控机制,对不同时期的银杏叶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通过分析开花前后表达量差异较大的基因,筛选出1个与开花调控相关的CONSTANS-LIKE基因。使用RT-PCR法从银杏叶片cDNA中克隆得到该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CDS),命名为GbCOL。GbCOL基因的CDS序列全长为1 239 bp,编码产物含412个氨基酸。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多重比对结果显示,GbCOL与其他植物的CO基因的核苷酸与蛋白质序列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与裸子植物中的CO基因同源性较高。该基因的蛋白产物具有典型的CONSTANS蛋白保守结构,包含2个高度保守的B-box及CCT结构域。该基因可能在银杏开花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业 陈力耕 胡西琴 何新华
The flower meristem identity gene LEAFY is a developmental switch,sufficient for flower initiation in diverse plants. Ginkgo biloba is a kind of gymnosperm,and a dioecious tree species.The nucleotide DNA sequence was cloned from the genomic DNA of the tender leaves collected from a male tre...
关键词:
银杏 雄株 LEAFY 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浩 丁倩倩 王峥峰 简曙光 张美
【目的】分析番杏[Tetragonia tetragonoides (Pall.) Kuntze]中TtLIM基因家族的序列组成、RNA-seq基因表达和异源表达生物学功能,探究其可能参与调控番杏植株发育和胁迫应答反应的分子机理,为发掘番杏抗逆功能基因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前期对番杏(Tetragonia tetragonoides (Pall.) Kuntze)cDNA文库的筛选,获得一个编码番杏LIM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TtWLIM1b。对TtWLIM1b在酵母中进行了功能分析。结合番杏全基因组测序信息,从番杏基因组中鉴定出16个TtLIM基因,对这些家族成员的染色体定位、所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以及蛋白的保守模式进行综合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番杏与拟南芥、水稻和紫花苜蓿的LIM蛋白家族成员的进化树。最后,通过RNA-seq分析TtLIM基因家族成员在番杏不同组织以及在不同胁迫处理后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异源表达TtWLIM1b能够提高转基因酵母的重金属耐受性及耐热的能力;番杏TtLIM家族蛋白成员均含有LIM结构域,而该结构域富含半胱氨酸。因此,TtLIMs也是富含半胱氨酸蛋白(Cysteine rich protein, CRP)的一种。序列分析表明,番杏LIM蛋白成员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且其成员的复制扩增较为明显;TtLIM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的番杏器官中广泛而有差异地表达。【结论】番杏TtLIMs可能参与调控番杏植株发育和胁迫应答反应。
关键词:
番杏 LIM基因 逆境胁迫 金属耐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水源 杜何为 许锋 陈昆松
根据其他植物PAL基因的DNA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经PCR扩增,得到一条862 bp的特异性扩增带。将PCR扩增产物构建到T-载体并测序,获得了862 bp DNA序列。通过分析所得的862 bp DNA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PAL基因的DNA序列和蛋白质序列分别进行比较,证实了所得序列为银杏PAL基因的部分序列。Gbpal1已经被Genebank收录,序列号为AY578145。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银杏PAL是一个多基因家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华 李琳玲 王燕 程水源
利用RACE技术从银杏中克隆到过氧化物酶基因(GbPOD1,FJ599670)的cDNA全长。GbPOD1基因编码序列为1 092 bp,编码一条长为329Aa的成熟阴离子POD蛋白,预测成熟蛋白分子量为35.8 kDa,等电点为8.10。Southern杂交及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GbPOD1和其他物种的POD源自于相同的祖先,属于植物类型III的POD同工酶编码基因,为多基因家族。RT-PCR分析表明,GbPOD1在银杏的根、茎、叶和果中都有表达,在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根和果,而叶部位表达水平最低。植物激素MeJA、金属离子Cu和Cd以及MV和WOU的处理能显著诱导GbPOD1基因的...
关键词:
银杏 POD1基因 表达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华 李琳玲 许锋 王燕 程水源
利用RACE技术从银杏中克隆到过氧化氢酶基因(GbCAT1)的cDNA全长。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GbCAT1和其他物种的CAT源自于相同的祖先。Southern杂交显示:GbCAT1属于1个小的多基因家族。实时定量RT-PCR分析表明:GbCAT1在银杏的根、茎、叶和果中都有表达,在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果、茎和根。GbCAT1的转录受到ABA、渗透压、紫外、低温和高温胁迫的诱导。水杨酸处理下,GbCAT1相对表达量迅速降低。CAT1基因在逆境条件下的相对表达变化与环境胁迫有关。
关键词:
银杏 CAT1基因 表达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金会 陈静 李文卿 李青 邹琦
利用PCR技术,从毛白杨花序材料中分离出一个MADS盒基因PtSEP3。蛋白序列比较和同源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拟南芥SEP3同源。表达分析显示PtSEP3不仅在成年植株雌蕊和雄蕊中表达,也在幼茎、幼叶和顶芽中表达。在35S启动子驱动下,PtSEP3超表达的毛白杨转基因植株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变化,表现为叶序不规则,在同一节间常数枚集生;并且叶片基部形态与野生型的心形不同,大部分为楔形。在离体条件下,在芽分化培养基上,PtSEP3转基因株系的根和叶外植体可以诱导发生带有花柱和子房室的子房状结构。试验结果说明PtSEP3参与了毛白杨花器官的发生,并可能在维持茎端分生组织分化出正常形态的叶片中也起着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翟莹 李铭杨 张军 于海伟 李珊珊 孙天国 赵艳 兰红宇
【目的】探究大豆核因子Gm NF-YA13基因在大豆应对非生物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为Gm NF-YA13基因在抗逆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豆北豆9号和烟草NC89的种子为供试材料,将大豆培养至第一片三出复叶展开后,分别进行干旱、高盐、低温和脱落酸(ABA)处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q RT-PCR)对Gm NFYA13在以上4种非生物胁迫下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并对Gm NF-YA13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将Gm NFYA13转化烟草,并对转基因烟草中抗逆相关基因(Nt ABA2、Nt Osmotin、Nt APX2、Nt SOD、Nt CAT1和Nt Ca MK3)的表达量进行q RT-PCR检测。【结果】干旱、高盐、低温和ABA处理均能不同程度诱导Gm NF-YA13的表达,其中干旱胁迫和ABA处理对Gm NF-YA13的诱导效果尤为显著。Gm NF-YA13位于大豆基因组13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915 bp,编码含有30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分子量75.14 ku,等电点5.10。Gm NF-YA13蛋白序列包含一个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蛋白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Gm NF-YA13与Gm NF-YA7和拟南芥At NF-YA1亲缘关系较近。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分析结果表明,Gm NF-YA13启动子区含有3个ABA响应元件ABRE、1个厌氧诱导元件ARE、1个防御和胁迫反应元件TC-rich repeats及1个干旱诱导的MYB转录因子结合位点MBS。Gm NFYA13在大豆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同时构建Gm NF-YA13植物表达载体,并将Gm NF-YA13转化烟草,获得3株转基因烟草植株。转基因烟草中抗逆相关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中的Nt ABA2、Nt Osmotin和NtAPX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烟草,转基因烟草中Nt SOD、Nt CAT1和Nt Ca MK3的相对表达量与野生型烟草差异不显著。【结论】Gm NF-YA13与大豆干旱、高盐、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之间关系密切,Gm NF-YA13可能通过促进抗逆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升高以提高转基因烟草的抗逆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敏 程华 张子昕 邢晓娟 蒋甲福 陈发棣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克隆菊花中的乙烯受体基因(CmETR2),分析其表达特征并转入拟南芥中对其调控开花的功能进行研究。[方法]以菊花品种‘神马’为试验材料,克隆CmETR2全长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其对外源乙烯处理后的响应变化。将CmETR2超表达转入拟南芥中,观察其对拟南芥开花时间和莲座叶片数的影响,分析转基因拟南芥中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克隆获得的CmETR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2 292 bp,编码氨基酸763个。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向日葵的ETR3(XP_022030036.1)和刺菜蓟的ETR2-like(XP_024986908.1)亲缘关系最近。组织特异性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CmETR2在菊花营养生长期间茎和叶中表达量最高,生殖生长期间管状花和根中的表达量较高。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mETR2定位在细胞膜上。外源乙烯处理后3 h CmETR2基因表达量最高。CmETR2超表达植株的开花时间比野生型拟南芥晚3~4 d,开花时莲座叶片数比野生型拟南芥多3片左右。CmETR2超表达植株对乙烯的敏感性增强并表现出更明显的三重反应。在CmETR2超表达植株中,促进开花的基因AtGI、AtSPL3和AtFD在CmETR2超表达植株中的表达量较野生型下降,抑制开花的基因AtFLC和AtTFL在CmETR2超表达植株的表达量上调。[结论]本研究克隆得到菊花CmETR2基因具有延迟拟南芥开花的功能。
关键词:
菊花 CmETR2基因 乙烯受体 开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菲 路信 段卉 练从龙 夏新莉 尹伟伦
NAC(NAM、ATAF1/2和CUC2)域蛋白是植物特有的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调节衰老,细胞分裂,木质形成,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胡杨中成功克隆出与胁迫相关的基因,并命名为PeNAC045。测序结果表明,PeNAC045基因编码区长度为915 bp,编码304个氨基酸,与毛果杨PtrNAC045的氨基酸一致性为96.05%。对PeNAC045基因在NaCl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PeNAC045基因的表达受高盐和干旱的强烈诱导。利用PeNAC045的cDNA全长构建表达载体pBI121-PeNAC045-GFP,测序确认后,将重组结构和阳性对照(空载体)...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白青松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竹种之一,适宜的条件下,竹笋能够在短时间内从0 m长到20 m,经组织解剖发现,这一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对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等的研究发现: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和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在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方面具有重要功能。IAA早期响应基因SAUR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GA途径中的转录因子DELLA蛋白通过参与调控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吴 孙伟博 周燕 诸葛强
【目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第1步碳同化的关键酶,而Rubisco活化酶(RCA)能够使Rubisco处于稳定的催化活性状态,从而提高光合效率。本研究从毛果杨中克隆RCA基因并通过遗传转化南林895杨,获得PtRCA高表达的转基因株系,并进行分子检测及相关功能分析,为培育杨树新型高光效抗逆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毛果杨基因组数据库信息克隆PtRCA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对PtRCA基因进行功能和结构分析。采用Gateway技术将PtRCA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轶儒 徐菲菲 钱国良 范加勤 胡白石 刘凤权
为探索基因rpfG在产酶溶杆菌中的功能,以产酶溶杆菌OH11为研究对象,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通过同源比对,在OH11基因组中鉴定出rpfG的同源基因,并命名为rpfGLys。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对rpfG基因进行了定向敲除,获得了rpfG的缺失突变株。与野生型相比,rpfG基因的突变降低了产酶溶杆菌重要抗菌物质———热稳定抗菌因子HSAF的产量和对腐霉的拮抗活性。荧光定量PCR显示,在rpfG突变株中负责生物合成HSAF的关键基因Lysegl002651的表达显著下调,与HSAF活性检测结果相吻合。然而,rpfG的突变不改变产酶溶杆菌4种胞外抗菌水解酶的活性。另外,rpfG突变导致产酶溶杆菌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红 叶玉秀 王永俊 陈许兵 牛远 周青 王飞兵
为探究马铃薯硫氧还蛋白基因(StTrxF)的耐盐生理机制,通过RT-PCR方法从马铃薯品种中薯5号中克隆得到全长549bp硫氧还蛋白基因(StTrxF)。该基因编码18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44.17ku,理论等电点(pI)为5.23,具有典型的Thioredoxin结构域。由StTrxF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番茄、拟南芥、芝麻和赤霞珠等TrxF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6.02%~59.28%。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导入拟南芥中,获得转基因拟南芥纯系植株。通过对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耐盐离体和盆栽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显著提高。同时盐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表达StTtxF基因通过增加转基因植株脯氨酸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以维持细胞渗透平衡并激活ROS清除系统,具有提高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耐盐性的显著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