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1)
- 2023(1827)
- 2022(1574)
- 2021(1518)
- 2020(1407)
- 2019(3022)
- 2018(3060)
- 2017(5712)
- 2016(3453)
- 2015(3954)
- 2014(4156)
- 2013(4001)
- 2012(3797)
- 2011(3407)
- 2010(3376)
- 2009(3148)
- 2008(3341)
- 2007(3238)
- 2006(2928)
- 2005(2813)
- 学科
- 银(14622)
- 银行(14476)
- 行(13263)
- 制(10485)
- 业务(8691)
- 度(8030)
- 制度(8026)
- 济(7725)
- 经济(7716)
- 银行制(7621)
- 融(6964)
- 金融(6961)
- 管理(6292)
- 业(5385)
- 企(4518)
- 企业(4518)
- 方法(3679)
- 中国(3663)
- 数学(3204)
- 数学方法(3184)
- 体(2802)
- 体制(2552)
- 学(2508)
- 财(2183)
- 理论(2141)
- 农(1959)
- 组织(1783)
- 中国金融(1706)
- 业经(1648)
- 地方(1479)
- 机构
- 学院(42495)
- 大学(42463)
- 中国(20427)
- 研究(16785)
- 银(16250)
- 银行(15567)
- 济(14652)
- 行(14373)
- 经济(14107)
- 管理(13256)
- 农(12843)
- 科学(10933)
- 农业(10404)
- 京(10203)
- 理学(9894)
- 理学院(9769)
- 所(9607)
- 管理学(9558)
- 管理学院(9497)
- 财(9125)
- 中心(8938)
- 研究所(8791)
- 江(8018)
- 融(7853)
- 业大(7845)
- 金融(7716)
- 州(7085)
- 业(6905)
- 财经(6771)
- 人民(6757)
共检索到80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郁万文 曹福亮 汪贵斌
采用-20℃低温处理方法 ,分析了39个银杏无性系枝条的LT50,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等指标的变化。运用多元统计主成分分析,初步判断受试材料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为:16#、38#、17#、40#、41#、36#、45#、15#、53#、44#、19#、42#、57#、10#、35#、18#、50#、55#、32#、26#、12#、30#、56#、9#、13#、34#、12#、37#、14#、33#、54#、20#、28#、11#、31#、27#、29#、39#。其中抗寒性较高的银杏无性系有16#、41#、36#、45#、19#、17#、38#、40#,表现为较好的保水能力、...
关键词:
银杏 无性系 冰冻胁迫 抗寒性 选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福亮 郁万文 张远兰
以40个20年生银杏无性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种皮酚酸含量、单株种实产量、出皮率和单株经济产量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的单株产量、酚酸含量、单株经济产量差异显著,出皮率达到显著性水平。结合银杏无性系的种实产量、出皮率、外种皮酚酸含量和单株经济产量,采用欧氏距离和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把40个无性系分成4大类。其中第四类(16号(南林外1)、38号(南林外2))无性系的外种皮酚酸含量高,单株种实产量高,外种皮出皮率中等偏高,单株经济产量最高,可以为新型生物农药银杏定向栽培提供材料,具有较高的引种试验和推广潜力。
关键词:
银杏无性系 外种皮 酚酸 生物农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福亮 欧祖兰 张往祥 汪贵斌 郁万文
以邳州市银杏种质资源圃20个银杏无性系为材料,利用耐热性、种核产量、单核重以及光合生产力等指标对20个银杏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半致死温度能够有效评价不同银杏无性系的耐热性差异,耐热性顺序为:9#>37#>54#>27#>40#>39#>11#>15#>57#>31#>44#>20#>34#>36#>42#>50#>28#>33#>35#>55#;从种核产量来看,37#、36#、27#、57#、39#种核产量较高;从单核重来看,27#、57#、34#、31#和42#的单核重位居前列;从光合速率来看,54#、40#、27#、31#、39#、33#属高光合速率的无性系。通过综合评价,27#...
关键词:
银杏 无性系 耐热性 核用 无性系选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淑琴 周杰 庄实传
青岛梅园通过10多年对抗寒梅花品种的进一步研究,选育出3个优良新品种。其花具有较高的观赏特性,单株果实产量高,单果果肉厚,具有较强的食用价值。经过嫁接繁殖,性状保持稳定,可作为新优抗寒花果兼用梅品种推广应用。
关键词:
梅 抗寒性 花果兼用 优良新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杰 庄实传 庄淑琴
青岛梅园通过多年对梅花的实践研究,选育出抗寒性强且花梅果实可兼做果梅用的4种优良梅品种,并就其选育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梅 抗寒性 花果兼用 优良品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路鑫 周伟伟 吕良贺 赵辉 周婷婷 王改萍
为对3个地点6个叶用银杏无性系进行选育,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江苏省邳州市、唐山市滦南县和甘肃省金昌市3个地点嫁接6个银杏Ginkgo Biloba叶用无性系,分析不同地点不同无性系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对无性系生长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选择生长及营养状况好的无性系。结果表明:1)枝叶生长生理指标在不同试验地间差异较大,试验地对枝叶生长及营养条件影响较大;2)部分无性系间枝叶生长生理指标差异较大,但小于试验地间差异,佛指叶片形态指标显著低于其余无性系,16#最高,侧枝生长佛指表现最佳,叶丰表现最差;3)佛指及27#在邳州、唐山生长生理状况较好,13#、16#在邳州生长生理状况较优,而大花穗、叶丰在唐山生长营养状况较优。所有嫁接于金昌无性系生长及营养状况均较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孝丑
对 2 1 7个福建省杉木优良无性系 4个年度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并对各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 ,各主要生长性状的差异在无性系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遗传测定 ,从 2 1 7个优良无性系中评选出 2 3个速生优良无性系 ,与杉木第 1代种子园子代相比 ,入选的优良无性系具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增产效果 ,适宜于在福建省北部或其他生态条件相近的地区推广应用。表 5参 4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选择育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黎章矩 钱莲芳 戴文圣 汪祖潭 骆文坚 许树洪 喻卫武
山茱萸为传统珍贵中药材,长期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种内性状变异十分复杂。通过在自然资源中进行优良单株初选、复选和无性系测验等育种程序,筛选出果大皮厚,干出皮率高,加工性能好等综合性状优良的10个无性系,早期(4~7a)产量(干皮)超过71个参试无性系平均值的24 66%~82 44%;另选出特早熟及高含糖量无性系各1个,其中11个无性系于2002年通过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进行命名。表2参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乔来秋 荀守华 何洪兵 陈纪香 王玉祥 高冬梅
从黄河三角洲自然分布的中国柽柳中选出的2个无性系和从新疆引进的13种柽柳,以中国柽柳为对照,进行无性系遗传测定。通过对4年生3片区域试验林存活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的调查及统计分析,证明东柽1号、2号两个无性系表现最好。在土壤含盐量3.2~4.6 g.kg-1的立地条件下,东柽1号、2号存活率均达88.3%;东柽1号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大于对照17.6%、75.1%,东柽2号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大于对照36.2%、28.4%;同时,观测研究了东柽1号、2号优良无性系的生物学特性。4年生柽柳在3地点的树高遗传力分别为0.90、0.89、0.83,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92、0.96、0.94。对柽柳...
关键词:
柽柳 无性系 选育 遗传测定 引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国 于洋 董胜君 吴月亮 丁士富
以甜仁(16号)、自交亲和(22号)、丰产(28号)、抗冻(41号)和晚花(94号)5种山杏优良无性系花器官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胁迫处理的方法研究其抗冻性。结果表明:山杏花器官的褐变率和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降低而渐增,总体上呈S形曲线,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相吻合。利用Logistic方程对相对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进行了拟合,求出LT50值,花瓣LT50为-3.903~-4.664℃、雄蕊为-3.166~-3.660℃、雌蕊为-2.916~-3.254℃。低温处理时间在温度接近LT50时对相对电导率有显著影响,而过高于或低于LT50时影响不明显,所以以LT50为主要指标对花器官的抗冻性进行判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任婷婷 张云程 陈建华 曲凯伦 孙永强 董胜君
【目的】深入探寻东北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筛选关键综合评价指标,提升育种效率,发掘优良东北杏无性系并高效利用。【方法】采用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69个东北杏无性系的45个果实表型性状(23个质量性状和22个数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41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大于0.1,数量性状的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91)高于质量性状(0.62),数量性状的多样性较质量性状更丰富。聚类分析将69个东北杏无性系分为3类,A类适用于薄壳、出仁率高的品种类群;B类可用于选育高产、大仁型品种,属优良仁用杏品种类群;C类可作为高出核率和出仁率的重要育种材料。果肉薄、果小的无性系出核率更高;核壳薄、单核质量小的无性系出仁率更高;单核质量大的无性系产核量更高。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4.42%,能够反映22个数量性状的基本信息。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22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果肉厚度、果纵径、单果质量、单核质量、单仁质量、出核率、出仁率、产核量共8个关键评价指标,筛选出10个果实经济性状表现优异的无性系。【结论】东北杏无性系的果实性状表现出丰富变异,经多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出的803、777、783、720、721、725、719、711、731和784号无性系可用于东北杏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
关键词:
东北杏 表型性状 多样性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忠 王德斌 刘欲晓 彭邵锋 粟粒果 陈隆升
以油茶雄性不育无性系为材料,对其产量性状、遗传特性、开花和花粉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茶雄性不育无性系花粉粒有较多皱缩不规则形状,是发育不全或不够饱满的花粉粒,影响其萌发力,且花粉外壁厚度比可育优良无性系花粉外壁厚度薄;油茶雄性不育无性系并非完全不可育,而是其花粉活力远低于正常可育优良无性系;RAPD分子标记表明油茶雄性不育系的很多遗传性状与普通油茶有明显的区别,与优良无性系1,3,12的亲缘关系较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奚如春 邓小梅 龚春 刘胜 敖婉初
在全国油茶优良无性系评选鉴定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油茶产量和油脂品质及其相关特征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油茶产量和品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油茶无性系间主要经济性状指标具有差异性和遗传稳定性,产油量与鲜果含油率和种仁含油率成极显著正相关,与脂肪酸组分间无明显相关,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成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鲜出籽率和棕榈酸成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在茶油产量(750 kg.hm-2以上)和油脂品质(亚油酸含量8.5%以上)双重指标体系控制下,从60个油茶无性系中选育出赣石848,赣6,赣68,赣兴46,赣石834,赣71等6个高亚油酸油茶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产油量平均为1 063.1 kg....
关键词:
油茶 亚油酸含量 良种选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英 曾琪瑶 曾炳山 黄烈键 何卫忠 何碧红
【目的】南洋楹属典型热带树种,抗寒性较差,严重制约其推广应用。开展南洋楹无性系抗寒性评价,对于提高其造林成效、拓广其栽培区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生长较好的9个南洋楹无性系组培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系列低温处理,观测幼苗叶片形态变化,分析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揭示南洋楹无性系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并进行无性系抗寒性评价。【结果】在2℃时,所有无性系均出现不同程度落叶;0℃时所有无性系均出现顶芽死亡,其抗寒性差异主要表现在0~2℃温度区间;9个无性系的REC随温度降低呈单调上升和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2种变化趁势,属于后者的无性系抗寒性更强,0℃下S5、S7的REC最低;PRO含量随温度降低整体上呈现递增趁势,TL18、S7、S5、A8的PRO含量增幅最大,均在1倍以上;SOD活性在同一温度下无性系之间差异显著,但随温度降低无明显变化规律。应用REC进行聚类分析,将9个无性系分为3类,S7、S5、TL18抗寒性最强,A8抗寒性最差,其它6个无性系抗寒性居中。【结论】建议生产上推广S7、S5和TL18无性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