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61)
2023(3967)
2022(3419)
2021(3228)
2020(2879)
2019(6623)
2018(6605)
2017(13173)
2016(7210)
2015(7873)
2014(7986)
2013(7915)
2012(7336)
2011(6496)
2010(6379)
2009(5953)
2008(6085)
2007(5426)
2006(4966)
2005(4565)
作者
(22361)
(18577)
(18491)
(17844)
(11571)
(9030)
(8549)
(7244)
(7193)
(6638)
(6571)
(6381)
(6195)
(6122)
(6114)
(5707)
(5559)
(5414)
(5390)
(5360)
(4904)
(4821)
(4585)
(4342)
(4221)
(4180)
(4166)
(3917)
(3756)
(3750)
学科
(27697)
经济(27679)
(17389)
管理(16317)
(15819)
银行(15674)
(15055)
企业(15055)
(14477)
方法(13874)
(13861)
数学(12519)
数学方法(12421)
(8937)
业务(8909)
(8590)
金融(8590)
(8502)
制度(8489)
银行制(7774)
(7485)
中国(7381)
(6018)
(5667)
体制(5324)
地方(5272)
结构(5257)
业经(5166)
产业(4949)
(4874)
机构
大学(100144)
学院(97968)
(39255)
经济(38375)
研究(36767)
中国(35061)
管理(34645)
理学(29439)
理学院(29007)
管理学(28300)
管理学院(28143)
科学(24789)
(22073)
(21622)
(19937)
(19880)
研究所(18497)
(18286)
中心(17649)
农业(17620)
银行(17534)
业大(16718)
(16207)
财经(15857)
(15826)
(14564)
北京(13648)
(13511)
经济学(13062)
(12729)
基金
项目(67558)
科学(53080)
基金(50889)
(46371)
国家(46057)
研究(43010)
科学基金(38757)
自然(27520)
社会(27481)
基金项目(27226)
自然科(26892)
自然科学(26879)
自然科学基金(26447)
社会科(26135)
社会科学(26131)
(25298)
(22321)
资助(21534)
教育(19840)
重点(16205)
编号(15345)
(14961)
(14094)
计划(14067)
科研(13804)
(13459)
创新(12715)
科技(12570)
教育部(12377)
大学(12188)
期刊
(39840)
经济(39840)
研究(31173)
(24039)
金融(24039)
学报(21283)
科学(18850)
中国(18727)
(18577)
大学(15550)
学学(15191)
(14799)
管理(12396)
农业(10609)
财经(8478)
(7184)
经济研究(6956)
技术(6316)
教育(6057)
(5953)
业大(5674)
林业(5544)
业经(5466)
问题(5303)
理论(5230)
(5122)
资源(4779)
实践(4690)
(4690)
国际(4659)
共检索到153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彭方仁  郭娟  黄金生  周坚  
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对银杏叶片分泌腔的发生发育进程、超微结构特征及与分泌物积累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银杏叶片分泌腔是以裂溶生方式发生、发育。首先 ,原始分泌细胞团中央几个细胞的胞间层膨胀、溶解 ,形成裂缝状胞间隙 ;然后 ,分泌细胞的胞间层继续溶解 ,胞隙增大 ,同时中央的一些分泌细胞退化、溶解、脱落于腔内。银杏分泌腔内分泌物的合成主要在分泌细胞的质体和内质网中进行 ,但线粒体、高尔基体和细胞质也似乎参与分泌物的合成和转输。当分泌物在质体或内质网上合成后 ,以小泡形式接近质膜 ,并与质膜融合 ,释放分泌物于质膜和细胞壁之间 ,然后这些分泌物主要以扩散渗透形式穿出壁外在分泌腔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灿  张路平  
该文用透射电镜观察比较松材线虫南黑株系、拟松材线虫杭九株系幼虫期和成虫期食道腺和分泌物颗粒的形态以及在生活史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二者的食道腺的结构以及在不同时期活性的变化是一致的:幼虫期亚腹食道腺发达,内有大量的分泌颗粒;成虫期背食道腺发达,内有大量的分泌颗粒.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食道腺分泌颗粒可分为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分泌颗粒在体积和电子密度上都存在差异.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株系间的分泌颗粒在体积上存在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房建军  阙国宁  
本文以银杏幼苗茎段为外植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测定了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量,并初步探索了愈伤组织生长与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关系和影响积累的有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幼苗茎段愈伤组织产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2.5mg/LNAA+1mg/LKT+200mg/LLH+30g/L蔗糖;愈伤组织生长周期约30d;为使愈伤组织维持较长时间的生长,要在其生长25~30d时用中等盐分浓度的基本培养基继代培养;光下诱导的愈伤组织中有黄酮类化合物产生;总量最高为1.0mg/gDW;其中槲皮素甙元为17.5μg/gDW,0.5mg/L2,4-D+1mg/LKT,0.5mg/LGA3+1mg/LKT有利于黄酮类化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游文琦  张福锁  李春俭  李晓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舒妙安  徐海圣  朱有法  沈元新  
在肠卷石蜡法切片上 ,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显示消化管全长的生长抑素分泌细胞 (又称D细胞 ) ,结果只在胃体部显现 ,主要散在分布于胃腺中 ,个别出现在粘膜上皮。消化道内分泌细胞根据基部有否胞质突起 ,可分为 4种类型 ,在黄鳝胃中均有 ,其中Ⅲ型数量最多 ,Ⅰ、Ⅳ型次之 ,而Ⅱ型数量最少。由于产生生长抑素的D细胞在消化道内分泌细胞中作用多并且类型复杂 ,故黄鳝胃还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应用透射电镜 ,对黄鳝的胃肠作超薄切片观察显示在胃腺上皮细胞内含大量的微管泡系和一定量的酶原颗粒 ,表明其兼有泌酸及产生酶原的功能 ,属泌酸胃酶细胞。在肠上皮细胞游离面 ,含有大量微绒毛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爱华  彭洪利  雷锋杰  张连学  
【目的】鉴定人参根系分泌物中的化学物质,为研究人参化感作用的发生及其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灭菌复合基质复配无土栽培人参,对人参根系分泌物进行原位收集,依次用蒸馏水和乙醇提取人参根系分泌物,合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获得水层及有机相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用HPLC和GC-MS检测水层和2层有机相的物质组成。【结果】人参根系分泌物石油醚层中含有1,3-二氧戊环,4-甲基,4-乙基-2-十五烷、乙基柠檬酸、棕榈酸乙酯和二十五烷等20种化合物,其中,烷烃类物质占46.56%,有机酸酯类物质占22.75%,酚酸类物质占13.78%,烷烃衍生物占3.59%,吡喃类物质占5.39%。乙酸乙酯层中含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鹏飞  乔海莉  雷朝亮  
利用扫锚电镜技术研究了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成虫触角感器和性信息素腺体的位置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豆野螟雌雄蛾的触角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柄节较长、梗节较粗,并均覆盖着鳞片;触角鞭节由72~82节组成,长度约为86~97 mm;豆野螟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触角的腹面和侧面,背面覆盖有鳞片,因此感受器很少;雌雄触角共发现6种感器,其中柱形感器只在雄蛾中发现,而一种未定义的感器仅在雌蛾中发现。通过形态比较发现,毛形感器在雌蛾触角上的分布比雄蛾较稀疏,但雄蛾的长度略长,其他几种感器在雌雄间未见显著差异;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位于腹部第8~9节之间,其上有一系列规则的皱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乾  范海娟  赵红盈  宋小双  邓勋  周琦  
通过野外接虫和人工模拟刻槽的方法,对光肩星天牛产卵分泌物对刻槽微生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刻槽微生境含水量,在0~7日龄期间均高于对照和人工模拟刻槽含水量,同时呈逐渐向对照含水量接近并趋向平稳,8~9日龄期间与对照含水量基本一致。有效刻槽微生境中pH值均高于人工模拟刻槽微生境和对照,并呈现一定的波动性。有效刻槽微生境中微生物数量变化,在0~4日龄期间有效刻槽微生境真菌数量低于对照,4日龄后逐渐与对照真菌数量接近,5~9日龄期间两者基本一致。有效刻槽微生境细菌数量在0~5日龄期间低于人工模拟刻槽和对照,5~6、6~9日龄期间分别呈和对照细菌数量接近和基本一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超  杨瑞  郭其强  袁德义  
[目的]从显微和超微层面探究油茶柱头和花柱的结构特征,可为探讨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细胞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油茶杂交育种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以开花当天的雌蕊为试验材料,利用细胞学方法研究油茶柱头和花柱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油茶雌蕊具完整的柱头、花柱和子房结构,湿性柱头其表面密布乳突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厚,细胞器丰富,细胞间具有丰富的分泌物。基本组织细胞内含物和细胞器较少,细胞壁薄且壁外无分泌物。整个花柱由3~5根独立花柱组成,上端约2/3部分相互分离形成离生区,从2/3处开始到花柱基部相互连接形成合生区。每根花柱中空,由外表皮、基本组织和花柱道内表皮构成。花柱通道细胞外充满大量分泌物,该细胞比基本组织细胞大而规则、细胞质浓厚,具有腺质细胞的特点。花柱道从上到下贴合逐渐紧密,花柱基部的各花柱道之间相互连通,形成狭小的缝隙。[结论]本研究分析了油茶柱头和花柱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特征,探明柱头乳突和花柱通道细胞为分泌型细胞,基本组织细胞结构单一,从柱头到子房花柱道逐渐变窄,在基部相互连通形成狭小的缝隙,花柱通道细胞从上至下壁外分泌物和细胞内细胞质浓度、细胞器数量与种类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和特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晓飞  苗亮  李明云  陈莹莹  潘娜  张浩  刘连亮  陈炯  
香鱼背部有一较为特殊的脂肪腔,但迄今尚未对脂肪腔形态、结构和成分进行研究。本实验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了形态解剖、显微结构观察及内容物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脂肪腔开始于头部上枕骨,止于脂鳍下方,呈长梭形,横切面倒三角形;脂肪腔质量[(1.95±0.86)g]占鱼体总质量[(39.31±5.12)g]的4.96%,长度[(9.17±0.82)cm]占鱼体全长[(17.23±0.72)cm]的53.22%;脂肪腔内有上下腺体、肌肉组织、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脂肪细胞以及分布其中的微血管;内容物的主要成分为粗脂肪(49.10%)、水(42.4%)、粗蛋白(6.8%)和灰分(1.13%);脂肪酸占内容物总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国霞  曹福亮  方炎明  
借助扫描电镜对采自全国主要银杏分布区的33株银杏Ginkgo biloba古树雄株的花粉外壁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银杏花粉外部形态基本一致,赤道面观为橄榄形或梭形,侧面观为长椭圆形,萌发沟与花粉近等长。但在光滑程度、纹饰特征、条纹分布的规律性、微孔情况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结果表明,银杏花粉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秀平  金晓萍  张训蒲  赵雅心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鳜鱼咽腔中除了味蕾以外的其它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鳜咽腔表皮中的上皮细胞、粘液细胞及孤立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其它硬骨鱼的表皮细胞结构极为相似。孤立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味蕾的感觉细胞的结构也极为相似;鳜鱼咽腔孤立化学感受器极为丰富,是对其味觉功能的一个补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勇  黄小芳  丁万隆  
根系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器官,研究根系分泌物对明确植物和外界环境的互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近年来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相关研究报道,从根系分泌物组成、产生途径、影响因素及其对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黎明  冯菊芬  文学军  孙焱  
该文作者于 2 0 0 0年设计并应用循环水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 ,结合D0 6 1型树脂柱收集了纯栽和混栽条件下杨树与刺槐氨基酸类N素根系分泌物 ,并对其物质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循环水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能够正常运转 ,真正实现了在现实栽培条件下无损根系、实时、连续、富集、定量、准确收集和研究根系分泌物 .仅仅 7d时间即可收集到根系分泌物中的多种氨基酸 ,并达到可检出的量 .精氨酸和甘氨酸是纯栽刺槐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氨基酸 ,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 4 3 2 % ;而精氨酸和赖氨酸是纯栽杨树以及混栽苗木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氨基酸 .循环水根系分泌物收集技术为根系分泌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房建军  阙国宁  韩一凡  
以幼苗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生长黄酮的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对细胞生长周期、相应的黄酮积累量变化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的积累在细胞生长对数期内增加,于15 d达最高峰。在黄酮积累的过程中PAL活性也呈增加趋势。当培养细胞转换新鲜培养基时,PAL活性增加了2倍(从0.05到0.15 OD)。用紫外线处理,培养于暗中细胞的PAL活性增加了11倍(从0.05到0.60 O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