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0)
2023(8938)
2022(7638)
2021(6926)
2020(5857)
2019(13889)
2018(13293)
2017(25690)
2016(14324)
2015(16096)
2014(16382)
2013(16352)
2012(15482)
2011(13991)
2010(14093)
2009(13321)
2008(13470)
2007(12453)
2006(10861)
2005(9946)
作者
(43861)
(36605)
(36561)
(35191)
(23104)
(17821)
(16949)
(14241)
(13844)
(13055)
(12531)
(12347)
(11668)
(11593)
(11591)
(11432)
(11289)
(10734)
(10724)
(10613)
(9147)
(9050)
(8905)
(8376)
(8325)
(8301)
(8203)
(8146)
(7370)
(7365)
学科
(60115)
经济(60075)
管理(40865)
(35607)
方法(28809)
(27731)
企业(27731)
数学(25682)
数学方法(25492)
(18198)
银行(18053)
(17438)
环境(16989)
(16745)
(16615)
地方(15048)
中国(14847)
(14698)
(14326)
(11997)
金融(11995)
业经(11954)
农业(11713)
(10860)
制度(10851)
(10827)
贸易(10819)
(10717)
(10463)
(9979)
机构
大学(208429)
学院(207785)
(84710)
经济(82809)
管理(79121)
研究(71809)
理学(67523)
理学院(66688)
管理学(65559)
管理学院(65194)
中国(60041)
科学(46170)
(45220)
(40757)
(38953)
(37135)
中心(35448)
研究所(33982)
业大(33353)
(32715)
农业(32328)
财经(31253)
北京(28434)
(28242)
(27810)
师范(27543)
(26614)
经济学(26508)
(25711)
经济学院(24257)
基金
项目(139452)
科学(108768)
基金(100580)
研究(99083)
(88344)
国家(87676)
科学基金(74434)
社会(62360)
社会科(59191)
社会科学(59169)
(54988)
基金项目(54395)
自然(48893)
自然科(47581)
自然科学(47565)
自然科学基金(46689)
(46659)
教育(44639)
资助(40927)
编号(39612)
重点(32139)
成果(31464)
(30963)
(30523)
(28423)
课题(27550)
科研(27350)
创新(26748)
计划(26340)
国家社会(25747)
期刊
(92220)
经济(92220)
研究(59843)
中国(40441)
(35640)
学报(34292)
科学(31457)
(30928)
金融(30928)
(30515)
大学(24709)
管理(24474)
学学(23458)
农业(22509)
教育(18315)
技术(16392)
财经(15369)
业经(14805)
经济研究(13646)
(13025)
(12863)
资源(12850)
问题(12669)
理论(11077)
(10344)
技术经济(10291)
实践(10200)
(10200)
统计(10145)
(9258)
共检索到312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佳蓉   何杰   屈国兴   侯嘉烨   王恒恒  
【目的】探究银川市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因子,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研究区2000—2020年植被生长季的Landsat-05/TM、Landsat-07/ETM和Landsat-08/OLI系列数据集,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统计分析该区域近21年的绿度、湿度、干度、热度指标,从而构建研究区遥感生态指数,结合空间自相关探究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地理探测器分析遥感生态指标、自然和社会等12个因子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近21年来,银川市生态环境质量呈“上升-下降-缓慢上升”的趋势,在2000—2007年呈上升状态,生态环境变好区域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及外围区域和灵武市北部;2007—2013年有所退化,退化区域主要分布于银西高速铁路以东的丘陵地区和宁东地区;2013—2020年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区域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东麓洪积扇、月牙湖及灵武市马家滩地区。银川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空间分布呈聚集性,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三区两县的林场和农田区域,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灵武市的丘陵和戈壁滩等地区。NDVI与WET对生态环境质量起正向作用,NDBSI与LST对其起负向作用。【结论】单因子探测中,遥感生态指标NDBSI对生态质量影响最大,自然社会因子中高程、PM_(2.5)和GDP是主要影响因子。交互探测显示,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协同增强,遥感生态指标中NDBSI和LST对生态影响程度较高,自然社会因子中高程、聚落聚集度、GDP、PM_(2.5)以及夜间灯光对银川市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锐婕   王伦澈   戴崴巍   曹茜   牛自耕  
长江流域在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目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长时序监测研究相对缺乏,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为探讨长江流域199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本文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 GEE),选择1990-2020年生长季(5-9月)的Landsat遥感影像,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进行驱动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湿度、绿度、干度、热度四个指标在第一主成分上的平均贡献率为85.49%,RSEI的平均相关度高于其他单一指标,验证了长江流域根据第一主成分构建RESI的可行性。(2)1990-2020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维持在良好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缓慢增加趋势,中下游生态质量普遍高于上游,南部高于北部。1990-2005年,轻度恶化区域较为分散,2005-2020年轻度改善区主要聚集在金沙江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不变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3)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海拔高度、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多因子探测结果表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呈现协同增强效应。(4)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的RSEI均值最高,裸地最低。县域尺度上林地占比和RSEI的相关度最高,且对RSEI有正向影响,平均相关度为0.69;不透水面占比、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对RSEI有负向影响,平均相关度分别为-0.39、-0.43、-0.45。这一研究结果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卡吾恰提·白山  王雪梅  黄晓宇  
【目的】定量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可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和田市2000、2005、2010、2015和2019年的Landsat系列影像数据,提取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评价指标,基于ENVI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1)2000—2019年,和田市的遥感生态指数均值由2000年的0.477下降至2019年的0.381,下降幅度达20.12%,下降区域主要是在中部人类聚居区域。(2)2010—2015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区域面积达到299.5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4.38%,生态质量变差的地区总面积大约为32.5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99%。(3)2000—2019年和田市生态环境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低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区域随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发生迁移,说明城镇化进程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结论】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褚岗  米文宝  朱丽君  吴宝燕  宋春玲  
依据宁夏和银川市2006年的统计数据,对银川市的生态足迹作了定量分析。结果为银川市2005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2.271565公顷,表明银川市的生态发展不可持续。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勋刚  胡雨村  王文辉  胡云卿  
中国西部作为主要的矿产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多年无节制的开采使当地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深入了解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及驱动因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内蒙古乌海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坡向、曲率、地形起伏度、高程、植被覆盖度、到水源的距离、到道路的距离、人口数目、工业总产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1个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模型分析乌海市生态变化,并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乌海市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乌海市生态环境经历了初期的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破坏—生态修复的过程,不同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区存在明显差异,虽然整体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较小。截至2016年海勃湾和乌达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但修复面积仅为46.790和0.212 km2,分别占分区比例的9.0%和0.1%。乌海市生态环境变化是自然和人为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到水源的距离(q=0.782, P<0.05)等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在今后的生态修复工作中要加大对上述因子的调控,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图1表4参3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焦凯   雍新琴   陈凯怿  
【目的】探寻徐州市区转型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为生态保护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0—2020年5期Landsat数据,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基于皮尔逊相关性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徐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使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结果】①2000—2020年研究区RSEI值在0.5~0.6范围内波动,生态环境质量不稳定;低等级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分布在云龙区、泉山区和鼓楼区,高等级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分布在铜山区和贾汪区;②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面积占比为35.70%,恶化的面积占比为23.23%,生态环境质量与其变化情况呈显著负相关。RSEI等级越高,生态环境质量越容易恶化,等级越低越容易改善;③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明显空间聚类特征,高-高聚类区域分布在铜山区,低-低聚类区主要分布在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及贾汪区,20年来高-高聚类区标准差椭圆方向性明显,始终呈现“西北—东南”向分布格局,低-低聚类区标准差椭圆呈现“西南—东北”向分布格局;④地理探测器探测结果显示,所有影响因子结果均显著,主导因子为绿度,双因子交互作用明显。【结论】徐州市区转型后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建春  袁文华  
为探索市域范围内土地生态安全的粒度特性及其空间效应,论文结合PSR理论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公里格网为评价单元,采用熵权法计算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银川市的实证分析表明,2014年整个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为0.488 2,市域范围内土地生态安全存在着空间异质性和结构功能分化的双重特征。从宏观行政区划层面来看,3个中心辖区表现相对较为均衡,2个郊区县差异性较大,仅有贺兰县(0.557 7)高于全市均值;从微观格网尺度来看,北部和城市中心的综合指数较高且呈离散分布,城市边缘区较低且呈集聚分布;从土地利用功能区的角度来看,农业区、城市建城区、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综合指数较高,而功能边缘区与交叉区较低,土地生态安全和土地利用方式存在耦合关系。通过ESDA空间分析表明,格网尺度下土地生态安全全局Moran’s I指数为0.780 4,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表现出空间连续性和聚集效应。因此,从空间建构的视角来看,应充分利用"高高聚集"区的空间扩散和溢出效益,并通过逐步改善影响"低低聚集"区的限制性因子,实现区域内部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配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建春  袁文华  
为探索市域范围内土地生态安全的粒度特性及其空间效应,论文结合PSR理论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公里格网为评价单元,采用熵权法计算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银川市的实证分析表明,2014年整个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为0.488 2,市域范围内土地生态安全存在着空间异质性和结构功能分化的双重特征。从宏观行政区划层面来看,3个中心辖区表现相对较为均衡,2个郊区县差异性较大,仅有贺兰县(0.557 7)高于全市均值;从微观格网尺度来看,北部和城市中心的综合指数较高且呈离散分布,城市边缘区较低且呈集聚分布;从土地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雨  马忠玉  刘子刚  
城市水价上涨对居民用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居民用水量和水价承受力两方面。文章通过对银川市1981~2006年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用水量、水价的综合分析和模拟,得出银川市城市居民用水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指数,量化研究了水价和收入变化对居民用水量的影响;并依据收入将居民划分为不同阶层,分别研究其对水价的承受能力。计算结果表明水价的小幅提高不能抑制人均用水量的增加;虽然银川城市水价在整体还有上涨空间,但水价上涨已经对低收入群体产生了不小的压力。因此政府不能仅仅依赖上调水价来减少居民用水量,而更应注重水价结构的调整,同时改革过程中应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兼顾社会公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毛丽霞  
通过大量调研了解了宁夏银川市绿色物流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外部机会、外部威胁、内部优势和内部劣势四个角度分析了银川市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小鹏  钟艳霞  李同升  
本文分析了银川市住区居民住房、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业设施、住区环境状况等人居环境现状特征 ,提出了创建一种人文的、高科技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反映银川市城市独特风貌和城市文化的人居环境发展模式及其调控对策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建华  
2018年1月10日至12日,银川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相继召开。银川市图书馆作为全市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和服务中心,继续为两会提供服务,为参会代表在会议休息期间提供数字阅读、现场办理银川市公共图书馆读者证、现场借阅图书、图书交换等服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邵琳  翟国方  丁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的发展不应仅是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而应是"量""质"齐升的过程。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居民的层面建立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为例,选取2000、2004、2007、2010四年数据,对安徽省各市城市化质量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要素贡献率和贡献弹性的方法分析了安徽省各市城市化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便制定合理决策,更好更快地推动城市化质量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立群  李冰  郭轲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1980-2009年的生态足迹较大,且始终存在生态赤字。运用PLS模型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发现:北京市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常住人口等因素都对生态足迹有着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德才  李萌萌  吴梅  
本文以2000-2011年江苏省能源消耗数据及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江苏省碳排放进行了时空差异分析,并基于STRIPAT模型对影响碳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江苏省整体还是各省辖市,碳排放均呈上升趋势,但碳排放强度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人口数量、第二产业比重、碳排放强度和人均财富是影响江苏省碳排放的主要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