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97)
2023(18069)
2022(15645)
2021(14648)
2020(12440)
2019(28496)
2018(28362)
2017(55479)
2016(29871)
2015(33561)
2014(33461)
2013(32929)
2012(30195)
2011(26919)
2010(26823)
2009(24856)
2008(24148)
2007(21515)
2006(19370)
2005(17001)
作者
(84653)
(70737)
(70189)
(67007)
(44761)
(33945)
(31847)
(27714)
(27015)
(25164)
(24003)
(23995)
(22354)
(22302)
(21875)
(21697)
(20988)
(20823)
(20377)
(20084)
(17491)
(17284)
(17174)
(16265)
(15861)
(15805)
(15771)
(15590)
(14340)
(13899)
学科
(118678)
经济(118520)
(87588)
管理(85096)
(65479)
企业(65479)
方法(52833)
(50325)
数学(46426)
数学方法(45818)
农业(33396)
(32723)
(31371)
中国(30744)
业经(29694)
(25869)
银行(25722)
地方(25145)
(24233)
(23574)
(20285)
金融(20280)
(20026)
贸易(20009)
(19461)
(19358)
财务(19281)
(19266)
财务管理(19235)
技术(18482)
机构
学院(414506)
大学(414232)
(168228)
管理(165537)
经济(164601)
理学(143238)
理学院(141741)
管理学(139151)
管理学院(138417)
研究(136298)
中国(108744)
(86893)
科学(83362)
(80906)
(80129)
(67544)
业大(65954)
中心(65263)
财经(63166)
(62737)
农业(62281)
研究所(61109)
(57636)
北京(53973)
(52681)
师范(52194)
经济学(50419)
(50374)
(48667)
财经大学(46930)
基金
项目(284900)
科学(224522)
研究(209441)
基金(207500)
(179959)
国家(178432)
科学基金(154114)
社会(132852)
社会科(125723)
社会科学(125690)
(112266)
基金项目(110237)
自然(99785)
自然科(97458)
自然科学(97433)
自然科学基金(95649)
教育(95606)
(92750)
编号(86347)
资助(85122)
成果(69404)
重点(63293)
(63259)
(60415)
(59057)
课题(58074)
创新(55171)
国家社会(54708)
科研(54551)
(54483)
期刊
(185688)
经济(185688)
研究(123877)
中国(82300)
(79377)
学报(65904)
(61020)
科学(60094)
管理(57957)
农业(53053)
大学(51230)
(48853)
金融(48853)
学学(48456)
教育(42091)
技术(35890)
业经(34241)
财经(30515)
经济研究(27451)
(25963)
(25409)
问题(24977)
(20785)
理论(20683)
图书(20469)
技术经济(19660)
科技(19659)
实践(18900)
(18900)
现代(18355)
共检索到619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朱然  顾雪松  秦涛  任天驰  
如何有效实现农户增收一直是“三农”领域的现实难点,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基于鲁、辽、赣、川四省的调查数据,利用OLS、2SLS等方法检验银保互动对农户收入水平与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验证银保互动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相比于单一的农业保险或农业信贷,银保互动对农户收入水平具有更好的提升效果,且对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具有更显著的增收作用;第二,银保互动通过提高信贷配给、降低生产风险、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四种渠道促进农户增收,其中,生产效率渠道的作用相对较弱;第三,农户可以通过银保互动提高外来风险冲击下的收入稳定性,从而有效改善贫困脆弱性问题,减少因灾返贫现象的发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翠萍   刘文霞   方燕  
从粮食单产与农业生产效率两方面构建种粮农户增收的理论框架,并借助CRRS 2022年农户调查数据样本,实证检验农业生产中数字技术采用对种粮农户的增收效应。基准回归结果显示:农业生产中数字技术采用显著促进了种粮农户收入增加。分别使用工具变量估计、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和安慰剂检验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然稳健。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农业生产中数字技术通过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农业机械作业水平,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单产水平,实现种粮农户增收。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采用对种粮农户增收具有异质性。数字技术对那些在村里担任职务、经营规模更大的种粮农户增收效应更明显。未来应通过夯实农业数字发展根基、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等途径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促进种粮农户增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思妤  曾维忠  
库区后期扶持产业发展项目在库区区域经济发展和移民减贫增收等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减贫增收持续性差、资金效率低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减贫增收联结机制的内涵精准度,可从"政策撬动,市场拉动,项目促动,能人带动"四个方面构建起促进移民农户减贫增收和产业发展项目联结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以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艳华  刘湘辉  周发明  周力  应瑞瑶  
文章利用江苏省养鸡行业的调查数据,对生产合同模式下农户的增收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市场交易和合作社相比,加入生产合同的农户获得更高的单位养殖净利润。原因主要是其合理的内部治理机制,即生产合同模式除了以规定的保护价收购肉鸡以外,还为养殖户提供优质服务。因此认为发展生产合同模式有利于提高和稳定肉鸡养殖户的收益。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永仓  温涛  王小华  
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数字金融需求方的视角研究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使用显著促进了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其收入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异质性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通过促进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进而促进农户家庭增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维泰  张海霞  宁满秀  
川西高山林区是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区域,更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和移民安置区。区内水电移民搬迁农户发展面临着自然环境约束和增收致富的双重挑战。文章基于川西高山林区8个县的430份微观调研数据,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从家庭生产要素配置角度,实证分析了水电移民搬迁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并系统讨论了农业、林业和非农就业对移民搬迁增收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与迁入地非移民户相比,水电移民搬迁家庭年人均收入高出5838.78元,增幅为38.90%。在农业生产方面,水电移民搬迁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减少0.02公顷,农业从业人数占比减少8%,年人均农业收入减少5113.63元;在林业生产方面,水电移民搬迁家庭人均林地面积减少3.78公顷,林业季节性劳动力投入总天数增加47.76天;在非农就业方面,水电移民搬迁家庭非农就业占比提升了12%,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3645.81元。(2)异质性分析表明,与非产业园区安置方式相比,产业园区安置方式对水电移民搬迁家庭非农就业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从拓宽水电移民搬迁农户的增收渠道、加强安置区产业发展以提高就业带动能力、完善搬迁后期扶持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江华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但是由于思想意识、家庭联产承包模式、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机构等原因,达州市土地流转步伐仍较缓慢、对农民的增收贡献仍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达州土地流转和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后收入增长幅度的调查,分析达州市土地流转的困境和探寻农民增收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任天驰  张洪振  杨晓慧  杨汭华  
提高保障水平是当前农业保险政策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湖北、江西、四川以及云南1290户农户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农户生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农户生产投资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其次,农户"倒U型"投资曲线的内部决策遵循基础生产资料投入、劳动投入、机械与服务投入的顺序分别达到拐点并开始下降;再次,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一方面通过改变农户风险态度、增加贷款获取以及提高种植结构专业化水平的方式促进农户生产投资,另一方面又会导致非农就业,降低农户生产投资;最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生产投资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小农户相比于规模农户对保障水平的反应更"敏感",不同作物的生产投资拐点亦存在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小龙  郜亮亮  郭沛  
激励农户转出农地是增加农地流转市场供给活力的重要保证,对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现实中,村集体对农地进行调整或对农地流转进行管制是常见的产权干预,本文利用山东、河南、湖南和四川4省56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这种村级产权干预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存在村级农地调整与流转管制使得农户转出农地的概率分别下降了8.4个百分点和9.0个百分点,同时只要存在农地调整与流转管制会使得农户农地转出的面积分别平均减少0.287亩和0.378亩,这是因为村级产权干预会造成农地产权的不完整,增加流转的交易费用,对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具有抑制作用。因此,为促进农地流转健康有序进行,应继续严格落实中央限制农地调整的政策,减少村级对农地流转行为的管制,进一步提高农地使用权、收益权和交易权的稳定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萍  沈茂英  
地理资本是空间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条件所形成的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等组合差异的空间表现,对农户收入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以四川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2010年统计数据验证地理资本与农户收入水平。结果表明:县城到中心城市的距离、县域人口密度、汉族人口比重以及是否为边境县等4大因素与农户收入相关性极强。据此,应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锁定与补偿、资源开发分配、城镇体系建设以及控制人口密度与提升素质等五个方面来完善地理资本禀赋与增加农户收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婧  卞继娜  
基于2010—2020年甘肃省县级数据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实施,使用固定效应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电子商务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带动机制和促进效应。研究发现,电商进农村示范项目显著提高了贫困县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并有助于降低当地城乡收入差距,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的项目效应存在异质性,项目实施效果好的贫困县收入增长更加显著。“十四五”期间为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的带动效应,需要继续建立稳定的电子商务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电子商务运行绩效,形成电商赋能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益丰  韩杰  王晨  
本文通过对山东、湖南、重庆三地210个自然村共584位农户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验证了农户成立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需求)与流入土地意愿存在因果关联。然后分别针对流入土地农户、流出土地或未参与流转农户,借助工具变量法进行农户收入影响因素分类检验,并使用扩展回归进行稳健性检测,发现强社会关系治理、参与合作社经营、发展电商,增加农业投入、政府扶持均有助于提高规模化经营农户的实际农业收入;而针对未参与土地流转或流出土地农户,农户的企业家能力、发展电商情况与其农业收入正相关,参与合作社经营对农户收益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艳玲  苏岚岚  孔荣  
本文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视角界定了收入质量内涵,试图突破以往收入引致经济活动效果研究中因过度强调收入的数量属性而产生的解析局限性,并分别从"低水平"、"中等水平"、"高水平"三个层次和"收入的充足性"、"收入的结构性"、"收入的成长性"、"收入的成本性"、"收入的知识性"五个不同维度论证与估计收入质量对农户"不创业"、"计划创业"、"正在创业"决策的影响。在对收入质量测度和农户创业决策状态识别基础上,本文运用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模型对来自鲁、豫、陕、甘四省1373份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发现:相较于低水平收入质量,中等水平收入质量对农户计划创业决策促进作用显著,而高水平收入质量对农户正在创业行为促进作用显著;收入的充足性和收入的知识性水平越高,收入的成长性和收入的成本性越低,越有利于农户作出实施创业的决策;收入的充足性越低和收入的知识性越高,越有助于农户作出计划创业的决策;收入的结构性对农户创业决策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葛轶凡  
本文利用江苏、四川、陕西、吉林及河北五省随机抽样的农户调查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个维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越深,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率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度越大,则农户收入越高。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优化当地发展环境和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要推动进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率;要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