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4)
- 2023(10601)
- 2022(8786)
- 2021(8003)
- 2020(6952)
- 2019(15529)
- 2018(15037)
- 2017(28974)
- 2016(15897)
- 2015(17313)
- 2014(17313)
- 2013(17294)
- 2012(15654)
- 2011(13784)
- 2010(13649)
- 2009(13154)
- 2008(13777)
- 2007(12319)
- 2006(11081)
- 2005(10106)
- 学科
- 企(79561)
- 企业(79561)
- 业(77427)
- 济(68097)
- 经济(68001)
- 管理(67436)
- 方法(36489)
- 财(28585)
- 数学(28506)
- 数学方法(28389)
- 务(23276)
- 财务(23263)
- 财务管理(23249)
- 企业财务(22295)
- 业经(22227)
- 制(22037)
- 银(20050)
- 银行(19904)
- 行(18534)
- 技术(15261)
- 中国(14083)
- 融(13870)
- 金融(13870)
- 划(13369)
- 理论(12676)
- 贸(12611)
- 贸易(12602)
- 体(12424)
- 企业经济(12404)
- 和(12385)
- 机构
- 学院(231782)
- 大学(230667)
- 济(98645)
- 管理(97860)
- 经济(96812)
- 理学(84204)
- 理学院(83408)
- 管理学(82347)
- 管理学院(81936)
- 研究(69551)
- 中国(62668)
- 财(50069)
- 京(47132)
- 科学(40507)
- 财经(40316)
- 农(38926)
- 经(36641)
- 所(35112)
- 江(35079)
- 业大(34178)
- 中心(33144)
- 研究所(31626)
- 农业(31051)
- 财经大学(30263)
- 经济学(30016)
- 商学(29838)
- 商学院(29595)
- 北京(29358)
- 州(28238)
- 经济学院(27336)
- 基金
- 项目(150500)
- 科学(119955)
- 基金(113463)
- 研究(103379)
- 家(99909)
- 国家(98963)
- 科学基金(86726)
- 社会(68824)
- 社会科(65507)
- 社会科学(65486)
- 基金项目(60561)
- 自然(59004)
- 自然科(57824)
- 自然科学(57801)
- 省(57776)
- 自然科学基金(56921)
- 划(48376)
- 教育(47428)
- 资助(46544)
- 编号(38970)
- 部(33528)
- 创(33287)
- 重点(32920)
- 业(32238)
- 创新(30931)
- 科研(29549)
- 成果(29400)
- 教育部(29284)
- 发(29254)
- 人文(28685)
- 期刊
- 济(105081)
- 经济(105081)
- 研究(65493)
- 财(44821)
- 管理(41286)
- 中国(41011)
- 融(37099)
- 金融(37099)
- 学报(37039)
- 科学(34380)
- 农(31709)
- 大学(27797)
- 学学(27089)
- 财经(21540)
- 技术(19269)
- 农业(19040)
- 经(18289)
- 经济研究(17102)
- 业经(16685)
- 财会(14290)
- 教育(13579)
- 技术经济(13539)
- 问题(13250)
- 业(12816)
- 商业(12242)
- 国际(11963)
- 贸(11949)
- 会计(11519)
- 现代(11166)
- 理论(11052)
共检索到347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干云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融资"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行业逐步形成了综合化经营的格局,金融控股集团不断扩大。笔者以2009—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中银行贷款与银行系基金持股比例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控股集团内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受银企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中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与银行系基金持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银行的贷款成本与银行系基金持股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关键词:
银企关系 期限结构 资金成本 机构投资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十根 陈昕彤
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可为缩小实体企业影子银行规模、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一定的启示。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实体企业影子银行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机构投资者可以识别这一经济后果并仅对实体企业过度影子银行化发挥抑制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的负向影响在产权性质为国有、股权激励强度较大、聘请“四大”进行审计的公司样本中更为显著。渠道测试显示,降低代理成本,无论是第一类代理成本还是第二类代理成本,都是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作用路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耀伟 朱文娟 丁振松 刘思琪
随着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深化,对商业银行各业务机构间协作的具体途径和机理进行考察变得十分必要。本文以2008-2013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分组回归分析方法,从信息传递视角系统分析综合化经营下银企关系对银行系基金持股决策的影响,考察不同政府干预水平和银行组织模式对银企关系和银行系基金持股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良好的银企关系会显著提升银行系基金对该公司的持股比例,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积累的企业私有信息不仅会影响其自身信贷决策,而且会通过特定渠道传递给银行系基金机构并影响其持股决策。第
关键词:
银企关系 信息传递 基金持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耀伟 朱文娟 丁振松 刘思琪
随着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深化,对商业银行各业务机构间协作的具体途径和机理进行考察变得十分必要。本文以2008-2013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分组回归分析方法,从信息传递视角系统分析综合化经营下银企关系对银行系基金持股决策的影响,考察不同政府干预水平和银行组织模式对银企关系和银行系基金持股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良好的银企关系会显著提升银行系基金对该公司的持股比例,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积累的企业私有信息不仅会影响其自身信贷决策,而且会通过特定渠道传递给银行系基金机构并影响其持股决策。第二,政府干预强度会弱化银企关系对银行系基金持股的影响,而组织模式的一体化水平会强化银企关系对银行系基金持股的影响。第三,银行系基金通过持股银企关系良好公司的股份获得了超额收益,进一步印证了信息优势的存在和价值。研究结果验证了金融综合化经营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效应,也为优化金融综合化发展中的制度环境及组织模式等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银企关系 信息传递 基金持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丁鑫 荆新
本文实证研究银行系基金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投资支出和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系基金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水平和公司业绩,显著高于非银行系基金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水平和公司业绩;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水平越高,公司业绩越高。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银行系基金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的治理效应,减少由于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引起的投资不足问题,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水平和公司业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成波 马文武 阮成 何毅
本文以2003~2010年的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下商业银行董事会的治理作用不明显,而机构投资者却有很好的治理效应。在以独立董事比例为依据的分组样本中,对于低独立性样本,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具有互补效应;对于高独立性样本,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呈相互替代的关系。在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为依据的分组样本中,无论是在低机构样本组中还是高机构样本组中,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之间都呈互补关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伍伟 刘惠好
在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进行投资时,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表现。其中,QFII、证券公司、社保和保险基金都能影响银行的公司治理,促进其综合业绩的提高;证券投资基金和企业不能对这两个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在选择银行股时,证券投资基金注重银行过去综合业绩的表现,企业、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注重银行过去市场价值的增长,QFII和证券公司同时考虑了这两个方面。实行银行股权全流通,放松对机构投资者的管制,改革证券交易方面的税收制度,培养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有利于发挥机构投资者对银行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银行 公司治理 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宗益 宋增基
中国上市银行越来越多地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境外战略投资者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银行绩效。本文以2001年至2008年我国13家上市银行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计量方法从上市银行治理指标、安全性、盈利性、成长性四个方面,对上市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能有效完善中国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上市银行绩效的改善,说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境外战略投资者较为成熟的公司治理结构、先进的经营理念和风险控制技术,基本达到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最初目的。
关键词:
银行绩效 公司治理 境外战略投资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瑶
随着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变化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毫无疑问,银行改革必定会对银企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银行改革的背景、银行改革的内容、银行改革对银企关系的影响和新型银企关系的构建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得出银行改革将促进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结论。
关键词:
银行改革 企业 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邵新建 王兴春 贾中正 廖静池
投资银行是直接融资过程中最重要的中介机构,作为融资产品的"卖方"代表,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它所构建的投资者关系网络,但现有文献对于投行—投资者关系在证券发行中的作用还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机构投资者在中国IPO新股发行中的完整询价记录,基于报价参与和报价水平两个维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关系强度测算方法,并由此细致刻画了投行—机构关系对股票发行、定价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投行可以驱动关系机构主动认购其承销的IPO新股,并引导关系机构给出与投行估值水平保持一致的高位报价,进而有效缓解了IPO拍卖制下的"投资者参与不确定性问题"。(2)关系机构的捧场报价显著提高了股票发行价格、增加了投行的承销收入;但是当新股交易价格在长期内逐渐向其内在价值水平收敛时,受到关系机构捧场支持越多的IPO新股,其长期回报率相对越低。(3)投行与机构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互惠的,一旦投行被赋予新股分配权力,它明显倾向于将新股抑价发行带来的巨大利益分配给在前期捧场的关系机构,二者的关系越强,机构报价被认定为"有效报价"的概率越高,而一旦被认定为有效报价,关系机构的新股需求更是将被优先满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萍 杨万平 李政大
构建EML指数模型,引入系统广义矩估计,探究境外投资对中国上市银行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我国上市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4.27%,发展质量不断得以改善;技术进步对提升银行发展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技术效率速度在下降,反映出提高发展质量的核心动力不足;我国上市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发展质量呈"倒N"型状态,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在5.11%时我国上市银行发展质量最低,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在20.16%时发展质量最佳;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银行规模效率具有影响,并通过综合效率的传导机制,进而对发展效率和质量产生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玉罡 孙振东 刘静攀
本文选取28家国内银行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我国银行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稳定性、资产配置能力、创新能力、公司治理等经营层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提高有助于提升银行贷款质量和改善公司治理,但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银行盈利能力、稳定性、资产配置能力、创新能力影响并不显著。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的影响呈U型,该比例在达到一定水平(拐点)后会增加银行的贷款投放,而在增加银行贷款投放的同时不良贷款率也会增加。
关键词:
境外战略投资者 商业银行 持股比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莉 高洪利 关宇航
2011年我国银行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水平,但在H股市场上我国银行股却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表现不佳,如何提高银行与投资者间的信息对称水平,使股价表现银行真实的经营状况,是我国两地上市银行管理者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投资者关系管理入手,分析各类投资者对银行公开信息的需求差异,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银行信息公布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模式。理论上通过分析中外投资者信息需求的特点,拓展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研究领域;实践上为我国两地上市银行提高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改善我国银行在H股市场上的表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两地上市银行 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关系管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建勇
以2005年公开披露的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50强中的32家公司为研究样本,来检验机构持股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上一期机构持股比例与当期投资者关系水平显著正相关,并且高水平的投资者关系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其下一期机构持股比例将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投资者关系管理 实证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任帆 张美玲
实体投资与社会产能息息相关,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提升企业实体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提升效果优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从激励、监督和纾困的角度进行影响渠道分析发现,加大高管薪酬差距、提升会计稳健性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影响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