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0)
- 2023(16026)
- 2022(13443)
- 2021(12533)
- 2020(10908)
- 2019(25067)
- 2018(24862)
- 2017(48909)
- 2016(26006)
- 2015(29166)
- 2014(29120)
- 2013(28773)
- 2012(26209)
- 2011(23071)
- 2010(23380)
- 2009(22314)
- 2008(22552)
- 2007(20239)
- 2006(17685)
- 2005(16253)
- 学科
- 济(114977)
- 经济(114818)
- 业(106402)
- 管理(95969)
- 企(95450)
- 企业(95450)
- 方法(57960)
- 数学(48797)
- 数学方法(48226)
- 财(40088)
- 业经(32902)
- 农(32483)
- 制(32387)
- 务(29136)
- 财务(29083)
- 财务管理(29031)
- 企业财务(27692)
- 中国(27010)
- 银(25942)
- 银行(25796)
- 行(24175)
- 农业(22793)
- 融(20822)
- 金融(20819)
- 技术(20408)
- 体(20135)
- 理论(19188)
- 贸(18894)
- 贸易(18879)
- 划(18564)
- 机构
- 学院(371781)
- 大学(368810)
- 济(159770)
- 经济(156736)
- 管理(156179)
- 理学(134147)
- 理学院(132920)
- 管理学(130788)
- 管理学院(130103)
- 研究(110025)
- 中国(98509)
- 财(81525)
- 京(76107)
- 财经(64303)
- 科学(61173)
- 经(58563)
- 江(56919)
- 农(56167)
- 中心(54487)
- 所(52557)
- 业大(50119)
- 经济学(49428)
- 财经大学(48012)
- 北京(47361)
- 研究所(46519)
- 州(45345)
- 经济学院(44789)
- 农业(43594)
- 商学(43392)
- 商学院(43015)
- 基金
- 项目(241848)
- 科学(194793)
- 基金(181491)
- 研究(177754)
- 家(154407)
- 国家(153078)
- 科学基金(136535)
- 社会(117112)
- 社会科(111251)
- 社会科学(111224)
- 基金项目(95656)
- 省(92953)
- 自然(88725)
- 自然科(86807)
- 自然科学(86788)
- 自然科学基金(85332)
- 教育(82730)
- 划(77317)
- 资助(75789)
- 编号(70431)
- 成果(55588)
- 部(55402)
- 重点(53034)
- 创(52842)
- 制(49635)
- 发(49424)
- 教育部(49050)
- 国家社会(48742)
- 创新(48697)
- 人文(48131)
- 期刊
- 济(174557)
- 经济(174557)
- 研究(110838)
- 中国(69943)
- 财(68567)
- 管理(62807)
- 融(53373)
- 金融(53373)
- 农(50888)
- 科学(47559)
- 学报(46449)
- 大学(38272)
- 学学(36744)
- 技术(34689)
- 农业(33178)
- 财经(33118)
- 教育(28872)
- 业经(28844)
- 经(28184)
- 经济研究(26861)
- 问题(22911)
- 技术经济(20692)
- 财会(20138)
- 业(19927)
- 统计(19674)
- 策(18675)
- 理论(18646)
- 现代(18073)
- 贸(17862)
- 商业(17294)
共检索到561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庆君 张苏兰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退市制度的逐步完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一个关键问题。以我国2009—2019年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被*ST和ST的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关系型贷款和银企关系对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系型贷款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退市风险,而且银企关系越强,作用越显著,越能降低退市风险。为了进一步考察关系贷款方如何降低企业退市风险,从管理、监控和放贷三个方面研究关系贷款方的行为特点发现:第一,关系贷款方能够显著提高退市风险企业的经营绩效并降低其违约风险,而且这种"关系"强度越大,支持效果就越明显;第二,关系贷款方不能缓解退市风险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但融资约束问题严峻的企业可以从关系贷款方处获益。因此,良好的银企关系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进而降低其退市风险。建议上市公司可以考虑发展自己的关系贷款方,以提高自身质量来降低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这对于中小微企业尤为重要。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赵平 孙志峰
银行贷款是否遵循风险定价原则,事关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银行体系稳定。本文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深入考察中国银行业贷款利率与借款企业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银行存贷款利率管制名义上完全放开的背景下,制造业上市公司贷款利率总体上遵循信贷风险定价原则;定价信息约束较弱的松融资约束企业、政府信贷干预较少的民营企业和高利率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银行贷款定价均显著体现信贷风险定价原则,而三者分别对应的紧融资约束企业、国有企业和低利率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其贷款利率定价均不反映风险水平;双重差分分析表明,2018~2019年民企信用债“违约潮”的爆发,并没有使民营企业的贷款风险定价,出现相对于国有企业的显著上升,这可视为中国银行业贷款利率决策并不遵循动态风险定价原则的“个案”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牧
银行和企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要素,银企关系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减轻信息不对称,不仅是银企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适应经济社会的必然趋势。文章选取2010-2018年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银企关系长度、银企关系数量、企业高管背景等三个维度指标,研究银企关系对上市公司银行贷款的作用,具体包括贷款可得性与融资成本。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银企关系长度对企业贷款可得性产生了负向影响,银企关系数量和企业高管背景均对企业贷款可得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只有银企关系数量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文章将银企关系的实证研究对象从中小企业扩大至全部上市企业,在更大范围内为关系型贷款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企业及银行决策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毅 颜白鹭
通过对江苏徐州和广西柳州典型样本的调研发现,在中小企业贷款中,实际上存在着"绑定效应",当中小企业在银行的贷款占自己资金缺口的比重较大时,出于风险控制和攫取更多剩余的目的,银行会提高贷款利率;当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多时,银行贷款利率反而因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而提高。用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年限、中小企业在该银行贷款比重等进行衡量的银企关系深度越强,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率反而越高,而用中小企业在银行开办的其他业务数量来衡量的银企关系的广度越强,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则会越低。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唐玮 崔也光 齐英
本文以2008-2015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长期融资性负债、银企关系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融资性负债对企业的R&D投资存在约束效应,但当银企关系建立时,长期融资性负债能够促进企业的R&D投资,存在显著的治理效应。进一步的区分产权性质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长期融资性负债对R&D投资的这种治理效应在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的上市公司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融资性负债对于企业的R&D投资具有"双向"影响效应,融资性负债能否发挥对于企业R&D投资的治理作用主要取决于其背后的作用机制。银企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唐玮 崔也光 齐英
本文以2008-2015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长期融资性负债、银企关系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融资性负债对企业的R&D投资存在约束效应,但当银企关系建立时,长期融资性负债能够促进企业的R&D投资,存在显著的治理效应。进一步的区分产权性质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长期融资性负债对R&D投资的这种治理效应在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的上市公司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融资性负债对于企业的R&D投资具有"双向"影响效应,融资性负债能否发挥对于企业R&D投资的治理作用主要取决于其背后的作用机制。银企关系的存在有助于缓解银企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问题导致的企业融资困境,降低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难度,从而增加企业的R&D资源投入量,提高企业研发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建新 卢剑龙 余明桂
本文以1990-2008年间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银行关系和政治联系是否影响银行贷款。研究结果发现,那些聘请了现在或曾经在银行工作的人士担任总经理或董事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但是,在没有银行关系的民营企业中,政治联系并不能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同时建立政治联系和银行关系的企业也没有能够比只建立其中一种关系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这些结论表明,在中国基于非正式的关系确实可以给受到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带来银行贷款方面的融资便利。其中,银行关系相对于政治联系是一种更为普遍和有效的非正式关系。
关键词:
银行关系 政治联系 民营企业 银行贷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刘志远
供应链竞争环境下,供应商—客户关系是把"双刃剑",企业可以通过积极的理财政策加以应对。本文基于买方的视角,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了供应商关系对企业现金持有政策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随着供应商关系紧密程度的增加,企业将持有较多的现金,且主要基于关系承诺动机,而非预防动机。相比市场地位较高企业和政府控股企业,供应商关系更能激发市场地位较低企业和非政府控股企业的关系承诺动机进而使其持有更多的现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翟胜宝 许浩然 唐玮 高康 曹蕾
本文检验了银行关联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关联企业比非银行关联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强。同时,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以及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和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银行关联更加有助于提升其创新能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银行关联表现为银行持股企业或企业聘请具有银行背景的高管时,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银行关联通过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金。本文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视角探讨了影响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为理解银行关联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监管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创新 银行关联 贷款融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党论 唐清泉
担保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债务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以2001年到2003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政府控制、银企关系以及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企关系会显著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由于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在产权上的同一性,地方政府控制的企业的关系贷款会更容易影响到其对外担保行为,同时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也会显著影响到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对民营上市公司而言,银行与公司的关系贷款、当地的财政赤字等对其担保行为影响不大。这对我们理解当前的金融体制改革、民营企业融资等问题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银企关系 预算软约束 担保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翟胜宝 易旱琴 郑洁 唐玮 曹学勤
本文以我国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银企关系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银企关系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替代机制有助于改善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市场化进程下的银企关系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发现相比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银企关系的作用更显著,更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本文从新的视角审视了民营企业的投资效率问题,并为银企关系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新的证据,丰富了银企关系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投资领域的文献,同时对企业及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银企关系 民营企业 投资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钟高 郑军 彭琳 徐德信
从关系契约与制度环境的互动视角,考察关系型交易和制度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外部审计需求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更依赖关系型交易的企业更"偏好"聘请本地小所进行审计,而且审计费用更低,但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这种"偏好"会显著减弱;进一步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进一步丰富了以关系型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转型经济社会中的外部审计需求和审计收费的文献,也为理解外部审计的公司治理效应及传导机制提供了增量信息。
关键词:
关系型交易 制度环境 本地小所 审计收费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斯文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2007-2012年数据为基础,剖析了金融衍生品对企业个体风险和系统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整体的衍生品还是不同合约类型的衍生品,对个体风险和系统风险均产生了抑制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衍生品对个体风险的抑制效应在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其中外汇衍生品的影响在统计上显著,而商品衍生品和利率衍生品则不显著。此外,还发现整体衍生品和单一衍生品对系统风险的抑制效应均不显著。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风险承担 个体风险 系统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修宗峰 黄健柏
企业产能过剩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本研究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和企业过度投资等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证据表明:(1)制造业产能过剩是导致该行业上市公司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2)市场化改革对地方国企类和民营类上市公司产能过剩的抑制效果明显,但对央企类上市公司产能过剩的影响不显著;(3)企业过度投资导致企业产能过剩的论断仅适用于央企类上市公司,在地方国企类和民营类上市公司中这一关系并不明显;(4)央企类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对其产能过剩作用的敏感性要强于地方国企类上市公司。另外,市场化改革对企业产能过剩作用的敏感性,地方国企类上市公司要强于央企类上市公...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党论 李晓霞
随着联系密切而竞争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不断发展,企业意图通过联盟合作来应对挑战。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如何寻找潜在优秀的或者有特质的合作伙伴成为一大难题。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官员视察可以作为有效的质量信号和政企关系信号传递,帮助企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同时,推动企业联盟的市场行为。以2004-200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官员视察对企业联盟的影响。结果表明,官员视察活动对企业联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官员视察对在制度环境越差地区的企业联盟影响更大;但官员视察对企业联盟的影响在国企、民企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审计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银企关系、政治联系与银行借款——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来自中国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的企业价值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外汇衍生品、汇率风险暴露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经营困境、政治关系与银行贷款差异——基于持续经营不确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银行关系是否导致了贷款歧视?——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银企关联促进了企业创新吗?——来自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铁建设与企业信贷配置研究——来自上市公司贷款公告的经验证据
公司治理、融资因素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