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7)
- 2023(5492)
- 2022(4321)
- 2021(3895)
- 2020(3282)
- 2019(7205)
- 2018(6633)
- 2017(13397)
- 2016(7162)
- 2015(7819)
- 2014(7938)
- 2013(7736)
- 2012(6917)
- 2011(5991)
- 2010(6085)
- 2009(6173)
- 2008(6840)
- 2007(6357)
- 2006(5857)
- 2005(5694)
- 学科
- 企(65217)
- 企业(65217)
- 业(56435)
- 管理(45876)
- 济(31353)
- 经济(31296)
- 财(19216)
- 务(17519)
- 财务(17518)
- 财务管理(17509)
- 制(17274)
- 业经(17172)
- 企业财务(16697)
- 方法(16533)
- 银(16004)
- 银行(15859)
- 行(14561)
- 企业经济(11794)
- 技术(11475)
- 划(9981)
- 经营(9831)
- 数学(9514)
- 数学方法(9495)
- 技术管理(9329)
- 业务(9289)
- 体(9281)
- 策(9171)
- 和(9077)
- 理论(8854)
- 体制(8791)
- 机构
- 学院(106245)
- 大学(102759)
- 管理(49872)
- 济(46689)
- 经济(45839)
- 理学(41710)
- 理学院(41432)
- 管理学(41257)
- 管理学院(41033)
- 中国(31873)
- 财(27033)
- 研究(25980)
- 财经(21253)
- 京(20615)
- 银(20443)
- 银行(19602)
- 经(19163)
- 行(18284)
- 江(17936)
- 商学(16247)
- 商学院(16112)
- 财经大学(15891)
- 州(14538)
- 经济学(14348)
- 中心(14263)
- 工商(13083)
- 融(13009)
- 经济学院(12982)
- 金融(12774)
- 北京(12702)
- 基金
- 项目(61598)
- 科学(51163)
- 基金(47967)
- 研究(46637)
- 家(39515)
- 国家(39085)
- 科学基金(36765)
- 社会(32864)
- 社会科(31271)
- 社会科学(31258)
- 基金项目(24994)
- 省(23593)
- 自然(23280)
- 自然科(22819)
- 自然科学(22814)
- 自然科学基金(22490)
- 教育(20884)
- 资助(19212)
- 划(18602)
- 编号(17835)
- 业(16652)
- 创(15180)
- 企(15157)
- 企业(14291)
- 制(14190)
- 部(14164)
- 创新(14019)
- 国家社会(13842)
- 成果(13740)
- 人文(13329)
共检索到172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九月
依法清偿和债权人清偿是银行债权保护的两个手段。但由于判决执行难 ,国有银行体制 ,企业所有权模糊 ,法律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乏力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 ,使银行债权保护能力弱化。要通过公布“黑名单”制度、实行债转股、实行债务重组、破产申请、健全法规及社会保障制度来强化银行的债权保护能力。
关键词:
银行债权保护 破产 债权转股权 债务重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存友
自然资源价格改革引起了我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是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和要素价格严重低估的主要原因。本文在分析影响自然资源价格的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的基础上,探询自然资源价格扭曲的根源和机制,以求均衡合理的市场价格,实现我国宏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市场机制 价格扭曲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彬 卢荻 田龙鹏
本文使用2004—2009年中国非上市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了商业信用资源再配置效应背后企业追逐利润的经营逻辑。研究表明我国企业间商业信用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明显,银行信贷资源通过直接或间接贸易方式被转移到下游企业。其中,私营企业既是信贷资源"漏损"角色的主要扮演者,也是"三角债"的主要缔结者。为进一步探究商业信用是主动提供还是恶意拖欠,通过分析商业信用的期限结构发现,约33%,的企业的商业信用期限超过60天,有扭曲现象。把总样本分为"按期收回"和"逾期收回"回归发现,在"逾期收回"样本中,商业信用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带有"强制性"特征,而且面临被恶意拖欠货款的多是中小企业和经营风险较大的私营企业。因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振元 周志武 黎辉成
被扭曲的信用形式──财政资金信用化朱振元,周志武,黎辉成一、财政资金信用化现状1979年,国家对企业流动资金实行拨改贷改革后,企业资金供给由无偿向有偿转变,财政资金信用化业务也应运而生,并随着改革的深入日益发展,规范的财政信用必将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垒 牛文正 丁黎黎
近年来,机构纵向持股现象在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为治理商业信用扭曲创造了可能。本文基于商业信用扭曲的表现形式,将其划分为冗余性扭曲和短缺性扭曲,然后结合共同所有权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机构纵向持股发挥协同治理作用的内在机理,最后利用2004—2022年上市公司供应链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冗余性扭曲中,机构纵向持股能够显著缩短商业信用期限,促使商业信用回流至融资成本较高的供应企业;在短缺性扭曲中,机构纵向持股能够显著延长商业信用期限,促使商业信用配置于融资成本较高的客户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纵向持股治理两类商业信用扭曲的机制存在差异,在冗余性扭曲中机构纵向持股通过投资者调研与委派董监高介入治理客户企业以发挥作用,而在短缺性扭曲中机构纵向持股通过介入治理供应企业以发挥作用,并且还能为民营企业与非主板企业提供信任补偿,进一步延长其接收的商业信用期限。此外,非对称持股构成了共同机构股东的治理边界,表现为机构非对称纵向持股将商业信用资源转移至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难以继续发挥协同治理作用。本文为共同所有权理论在供应链层面的适用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对政府借助机构纵向持股治理商业信用扭曲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锐
从理论上看,以标普、穆迪和惠誉为代表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存在可以起到降低社会经济成本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然而,目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仍然存在着一些功能扭曲的表现,如"三大"评级机构反应的迟钝,使其可信性遭到市场广泛质疑;"三大"评级机构反应的过度,加剧了金融市场调整;"三大"评级模式隐含的利益倾向,违背了信用评级的独立与公正。整顿和规制国际评级机构,必须改革现行的评级模式和模拟评级程序,实现评级市场的竞争化与评级主体的多元化。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模式 模拟评级程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世轩 曾慧宇
本文以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减税降费对商业信用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减税降费可以作为企业账款清欠的一种财税手段,抑制企业的商业信用供给扭曲和商业信用融资扭曲,进而防范和化解商业信用连环扭曲,降低企业陷入在被客户拖欠账款的同时拖欠供应商账款的“三角债”链条的风险。机制分析发现:在商业信用生成阶段,减税降费可以削弱抵税拖欠行为的净现金流入效应,直接抑制商业信用扭曲;在商业信用清偿阶段,减税降费通过促进即期财务宽裕、抑制已有产能过剩和助推进一步转型升级等三条路径间接增强企业防范和化解商业信用扭曲的核心能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秀芳
剥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实施“债转股”是国家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不良资产比率、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和利息支出的重大举措。笔者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和“债转股”情况的调查研究 ,提出以下结论 :第一 ,不良资产剥离是相对成本较高的改革安排 ,是当前扭曲的国有企业 (包括国有银行 )制度下的一种制度扭曲 ,它在事实上偏离了市场经济下资产管理的本质 ;第二 ,这一制度扭曲进一步导致一系列畸形后果 :商业银行经营努力程度下降、激励不足和信用危机以及由此出现的不良资产增量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第三 ,完全剥离或完全不剥离才是我国当前企业—银行体制下的最优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大云
作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同业拆借市场很不成熟,还存在着很大的扭曲现象,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同业拆借市场,一是要加快金融机构企业化改革:二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拆借市场;三是要加强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监控管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敏 李昊霖 刘欣雨 徐兴武
产业结构扭曲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源配置扭曲,引致产业中资本与劳动力要素的错配,进而抑制水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港、澳、台、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扭曲对水污染治理效率的空间效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扭曲在长、短期内都会抑制本地区水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且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产业结构扭曲对本地区的抑制效果小于对邻近地区的抑制效果;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产业结构扭曲对水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本文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提出依据地区自身要素禀赋确定最优产业结构的相关建议,以推动绿色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鞠蕾 高越青 王立国
长期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在于实行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这种"重需求侧、轻供给侧"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虽能在短期内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但却在供给侧积累了大量问题,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而产能过剩矛盾即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具体表现之一。由此,从供给侧入手,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治理产能过剩的关键途径。本文选取要素供给作为从供给侧研究产能过剩问题的切入点,重点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并利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 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支德勤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县联社统一法人改革逐步到位,建立了包括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在内的三会制度框架,建立了理事会和理事长、经营管理层和主任、监事会和监事长协调统一、相互制衡的三权运行框架。但是,这些只是解决了制度供给层面的问题,制度运行的环境问题、制度实施的机制问题均未涉及,导致了制度结构的冲突。
关键词:
农信社 制度变迁 法人治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振
产能过剩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外在表现,探讨产能过剩的成因对于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和规范产业组织内企业竞争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回顾并评述了现有文献关于产能过剩成因的几类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式产能过剩"成因的一个理论架构。本文指出政府干预和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市场进入和退出决策的激励扭曲可能是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成因,解释了为什么产能过剩会在一些特定产业反复出现以及为什么处于产业周期早期的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最后,本文针对完善市场机制灵活性和产业政策有效性提出了治理产能过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配置 产能过剩 政府干预 产业政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杜纲 李飞
深谙战略的研究人员和企业管理者会发现,失败的战略总是前仆后继、不断重演。实际上,战略的制订者并非对前人的教训无动于衷,而是存在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量使他们欲罢不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宋乃黔
被扭曲的药品价格浙江省金华市中医总院邮编:321017宋乃黔近年来,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深入,我国的药品生产,无论数量、品种都增加很多,药品的质量也有所提高。许多药品,以过去计划经济的供不应求、分配限额供应,发展到现在出现供大于求,药品推销难。不少医药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