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27)
- 2023(17145)
- 2022(14676)
- 2021(13615)
- 2020(11603)
- 2019(26717)
- 2018(26412)
- 2017(51758)
- 2016(27901)
- 2015(31430)
- 2014(31299)
- 2013(30916)
- 2012(28494)
- 2011(25376)
- 2010(25624)
- 2009(24117)
- 2008(24374)
- 2007(21849)
- 2006(19423)
- 2005(17577)
- 学科
- 济(120568)
- 经济(120425)
- 业(102276)
- 管理(94036)
- 企(92322)
- 企业(92322)
- 方法(59010)
- 数学(48489)
- 数学方法(47737)
- 财(34865)
- 业经(34296)
- 农(33550)
- 中国(28368)
- 制(27849)
- 务(25469)
- 财务(25389)
- 财务管理(25349)
- 银(24882)
- 银行(24735)
- 企业财务(24045)
- 理论(23973)
- 农业(23460)
- 行(23224)
- 学(22335)
- 技术(21619)
- 地方(20729)
- 和(20416)
- 贸(20414)
- 贸易(20398)
- 易(19763)
- 机构
- 学院(405201)
- 大学(403207)
- 管理(165428)
- 济(163578)
- 经济(160129)
- 理学(142478)
- 理学院(141050)
- 管理学(138493)
- 管理学院(137780)
- 研究(125412)
- 中国(103005)
- 京(85709)
- 财(77789)
- 科学(76629)
- 农(65101)
- 财经(62474)
- 所(62435)
- 江(60698)
- 中心(58743)
- 业大(58701)
- 经(56764)
- 研究所(56353)
- 北京(53979)
- 农业(50886)
- 范(49939)
- 州(49627)
- 师范(49492)
- 经济学(49392)
- 财经大学(46412)
- 院(45045)
- 基金
- 项目(266965)
- 科学(211243)
- 研究(195553)
- 基金(194997)
- 家(168077)
- 国家(166635)
- 科学基金(145679)
- 社会(123814)
- 社会科(117449)
- 社会科学(117417)
- 省(104574)
- 基金项目(102279)
- 自然(95264)
- 自然科(93154)
- 自然科学(93135)
- 自然科学基金(91479)
- 教育(90521)
- 划(86622)
- 资助(82205)
- 编号(79714)
- 成果(63826)
- 重点(58907)
- 部(58809)
- 创(56970)
- 发(55520)
- 课题(54216)
- 创新(52554)
- 教育部(51023)
- 科研(50861)
- 国家社会(50644)
- 期刊
- 济(180208)
- 经济(180208)
- 研究(119496)
- 中国(74407)
- 管理(64594)
- 财(62392)
- 学报(59852)
- 农(59395)
- 科学(56127)
- 融(46610)
- 金融(46610)
- 大学(46349)
- 学学(43882)
- 教育(43018)
- 农业(40150)
- 技术(37686)
- 财经(31721)
- 业经(30482)
- 经济研究(27995)
- 经(27114)
- 问题(23170)
- 业(22977)
- 技术经济(22231)
- 统计(20512)
- 理论(20089)
- 现代(19145)
- 策(19024)
- 商业(18725)
- 图书(18433)
- 科技(18274)
共检索到601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文学 康金莉
从企业违约的内部成因出发,依据企业财务会计理论,构建了基于现金流量泰勒展开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并利用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一年期和多年期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预测准确率及稳健性,同时得到了经济上升周期过程中企业违约的渐进过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唐春阳 冯宗宪
准确测度企业信用违约率是新巴塞尔框架下内部评级法中初级法的基本要求。本文针对企业信用违约率测度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等级违约率到企业违约率的转换,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一个简明的违约率测度模型,经统计检验模型是有效的。目前文献中还未见有用模型的方法测度违约率,为今后更精确测度企业信用违约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
信用违约率 测度 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玥 秦学志
本文以银企信贷关系为例,考虑主观和客观双重违约风险因素,在多渠道融资模式下得到信贷各方共赢博弈决策模型,并给出博弈均衡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挖掘出双重信用风险影响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源,给出解决方案。探索性地给出实现信贷系统共赢发展的有效策略集,并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红生 李帮义 代秀梅
文章选取宁波市某农村合作银行的数据库样本,将基于企业信用评级而建立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用于违约风险预测中,构建了包含非财务因素的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用因子得分作为模型新变量,建立了较完整的中小制造企业短期贷款违约风险预测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文瀚,王燕
本文假设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线性相关,在交易双方互不违约的情况下,建立了基于某一个参照信用的标准信用违约互换和远期信用违约互换的简约定价模型。然后以Xerox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标准信用违约互换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由模型模拟的价差期限结构图与实际报价的价差期限结构图基本吻合。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何自力 孙海青
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基于内部评级法要求的银行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可以作为测算客户信用风险违约概率的依据,但其有效期不得超过1年;构建预警模型进行中期(2-4年)预警是深化信贷风险管理的客观要求。在对当前国内外财务预警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选择线性判别模型和logit回归模型作为信贷违约预警的基本分析工具,并利用医药制造行业样本公司实际指标数据,对各个模型的中期预测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违约 中期预警 判别分析
[期刊] 预测
[作者]
蔡玉兰 崔毅
本文基于违约距离函数形式的考虑,将违约距离分别视作由3个变量、3个决定要素和2个拆分项组成的综合指标,采用离散时间风险模型技术,通过信息量检验和十分位预测实证分析了Merton违约距离模型对企业财务困境的预测能力。结果发现,Merton违约距离模型所给出的违约距离的非线性函数形式相对于其构成指标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违约距离过于概括和抽象反而遗漏了一些重要信息,以致其预测能力还不及其3组构成指标简单的线性组合。实际上,违约距离的显著预测能力来自于其度量了资产波动性对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罗来军 薛求知 朱艳
近几年外商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当年未按合同出资的比例占40%和50%左右,违约行为相当严重。本文选取8833家中外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运用OLS和二元Logistic回归对外商的投资违约行为进行实证研究。该研究对我国企业和政府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我国企业更正以往的错误操作,确定合理的合资合作策略,同时有助于政府明确管理合资合作经营的政策取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正德 张帆 熊一鹏
选取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公司财务变量构建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在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维数约简后,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信用违约概率测度作了有价值的探索。模型包含两个阶段,聚类阶段采用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WFCM)算法将样本聚成同质的类,使同簇样本更具代表性;违约测度阶段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对不同组样本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Logistic模型中引入WFCM算法能显著提高预测样本的违约概率测度准确率;对于样本总体与ST企业而言,其违约预测准确率比Logistic模型分别提高了10.7%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勇 李孟刚 李刚 洪雅惠
用Logistic模型计算公司违约概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缺乏公司违约记录数据库或违约记录数据库不典型的情况下,无法应用该模型或模型计算结果不准确;二是现有Logistic违约概率模型忽视了不同行业财务指标分布特征的差异性,导致公司违约概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降低。针对问题一,本文通过公司债券信用利差计算市场隐含的公司违约概率,在Logistic变换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Logistic线性回归的参数,使得公司违约概率的计算结果符合债券市场的实际状况。针对问题二,通过不同行业关键财务指标的单因子方差分析,证实了行业间财务指标的分布特征具有显著性差异,通过拟合优度证实了区分行业建立Logis...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颖 张志鹏
信用等级划分是将客户按照信用得分或预期损失划分到相应组别,实现对不同个体信用风险的大小排序。本研究从违约风险、风险损失两方面构建目标规划模型,给出了适用于中国上市公司的信用等级划分新思路。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提出了新的信用等级划分约束条件,确保违约企业更多分布在较低等级,改变了现有研究将违约企业更多划分在较高等级的不合理现象。二是通过巴塞尔协议关于预期损失与违约风险暴露、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的关系,近似得出上市公司的预期损失,给出了解决上市公司缺乏违约损失数据的方法。研究表明:产权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审计意见类型、流通中现金(M0)供应量同比增长率等53个指标,可用来有效预测上市公司的违约状态。AAA、AA、A、BBB、BB、B、CCC、CC、C级共9个信用等级对应的损失率分别为0.01%、0.05%、0.16%、0.23%、0.80%、1.23%、1.35%、10.10%、66.90%,满足“信用等级越高、损失率越低”这一信用评级的根本要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军 程建 潘俊武
本文针对LGD模型开发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根据中国银行业的实际,建立在清收基础上的历史平均LGD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根据这一方法论,本文运用决策树建立了LGD模型,模型不仅考虑了回收成本的因素,而且考虑了时间因素。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抵押的债项的LGD与新资本协议确定的参数基本接近,总体上来看,时间因素对于LGD的影响要较回收成本的高。若不考虑回收成本,LGD的估值要低约1%;而忽略时间价值,LGD估值要低约7%。分析LGD的影响因素发现:除债务类型、行业及信用评级等因素对LGD有较大影响外,区域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建立LGD模型时有必要加以考虑。
关键词:
违约损失率 回收成本 贴现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荭 刘昱沛
财政部于2017年发布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的全面趋同。其中,金融工具减值不再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型,而是使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分三阶段确认减值损失。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具体可行的计算方法指引是模型应用的关键,从而使得基于巴塞尔协议计算预期信用损失成为现实可行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计量现状,结合信用评级法及KMV模型,重点研究未实行内部评级法的中小银行违约概率的测度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禹久泓 罗正英 曹宇 高飞燕
目前全球债市十分火热,上市公司在发债方面蓄势待发,因此上市公司对信用风险的预测显得十分紧迫且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比较国内外信用风险预测模型发现,KMV模型较为常用且有效。国外所运用的KMV模型中的违约点结合国外企业的违约率映射而设定,故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违约点的设置进行修正,实证研究后表明,KMV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方面虽然不够显著,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投资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
信用风险 KMV模型 违约点 违约概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牛学成
本文在分析指出国内对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和违约评估方法研究所存在的主要缺陷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并随机选取了能代表整体信贷资产特征的某商业银行1249个贷款样本资料,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在度量借款人信用风险方面具有稳定性和有效性。最后,本文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使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违约评估 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