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7)
2023(10894)
2022(9388)
2021(8989)
2020(7343)
2019(17217)
2018(17360)
2017(33180)
2016(17878)
2015(20386)
2014(20628)
2013(20390)
2012(18392)
2011(16368)
2010(16768)
2009(15739)
2008(14170)
2007(11974)
2006(10320)
2005(8851)
作者
(51961)
(42883)
(42658)
(40488)
(27207)
(20493)
(19233)
(16951)
(16261)
(15266)
(14801)
(14272)
(13515)
(13431)
(13219)
(12950)
(12939)
(12805)
(12147)
(12112)
(10672)
(10431)
(10199)
(9748)
(9565)
(9541)
(9465)
(9388)
(8605)
(8516)
学科
(67448)
经济(67369)
管理(52454)
(49343)
(42139)
企业(42139)
方法(32092)
数学(27459)
数学方法(27104)
(19167)
中国(17011)
业经(16576)
(16263)
(14969)
地方(14055)
理论(13585)
农业(13052)
(11840)
(11706)
贸易(11699)
技术(11667)
(11517)
(11362)
(10814)
财务(10748)
财务管理(10730)
环境(10532)
(10263)
企业财务(10135)
教育(10114)
机构
大学(252646)
学院(252639)
管理(103122)
(92431)
经济(90157)
理学(90054)
理学院(89104)
管理学(87502)
管理学院(87076)
研究(79533)
中国(57729)
(53789)
科学(51350)
(41265)
(39364)
业大(39209)
(39115)
中心(36214)
研究所(36174)
(35060)
北京(33842)
财经(33787)
(33692)
师范(33341)
农业(30829)
(30743)
(29275)
(29089)
技术(28643)
师范大学(26865)
基金
项目(177807)
科学(138364)
研究(130942)
基金(126670)
(109995)
国家(109050)
科学基金(93822)
社会(78900)
社会科(74623)
社会科学(74600)
(70545)
基金项目(68148)
自然(62316)
教育(60873)
自然科(60870)
自然科学(60857)
自然科学基金(59732)
(59047)
编号(55018)
资助(52161)
成果(44234)
重点(39286)
(38341)
课题(37627)
(37344)
(37134)
创新(34643)
项目编号(34100)
科研(33928)
大学(33568)
期刊
(99082)
经济(99082)
研究(70584)
中国(45340)
学报(40595)
管理(38307)
科学(36803)
(35945)
教育(32127)
大学(30689)
(30217)
学学(28711)
农业(26069)
技术(24076)
(18152)
金融(18152)
业经(17281)
财经(15369)
图书(15359)
经济研究(15042)
科技(13297)
(13123)
理论(12968)
(12935)
问题(12457)
实践(12168)
(12168)
(11792)
技术经济(11555)
现代(11549)
共检索到353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瑞  孙伟  吴建民  王蒂  张俊莲  石林榕  张华  
针对我国丘陵山地作业大型机械不适宜、小型手扶类拖拉机动力不足的问题,以减阻和提高土薯分离效率为目标,设计了一种铲筛激振式马铃薯挖掘机。该机将挖掘铲后端设计成栅格状,分离筛各齿条倾角由内向外增大,增加了土薯分离面积;采用铰链四杆式摆动机构和组合式偏心轮,可实现挖掘铲倾角和振幅调整。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土薯分离效果良好,明薯率为96.2%,挖净率为97.8%,伤薯率低于3.9%;在前进速度为0.34 m/s情况下,无振动时的平均牵引阻力为1 498 N,而频率为14 Hz,振幅为4 mm和8 mm时的平均牵引阻力分别为1 204 N和995 N。研究表明,振动挖掘可以降低牵引阻力,提高土薯分离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永华  匡玉兰  陈颖  张霞  赵玉清  宁旺云  
在对振动速度变化成正弦曲线的挖掘铲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振动挖掘铲的理想工作状态。应用动粘摩阻力模型对振动挖掘铲切入和提升阶段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拖拉机液压输出作为动力源设计了一种液压激振式马铃薯收获机挖掘装置。应用SolidWorks和ADAMS软件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在ADAMS中进行了虚拟试验。虚拟试验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试验表明,设计的液压激振式马铃薯收获机挖掘装置具有振幅和频率调整方便的特点,在4~10 Hz范围内能较好的进行振动掘削,挖掘铲的平均牵引阻力为1.3~1.9 KN。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晶霞  张东兴  郝新明  刘汉武  
针对马铃薯收获机作业时挖掘部件阻力偏大和挖净率低等问题,基于计算机辅助分析,采用Visual Basic6.0设计建立了牵引阻力模型,对挖掘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参数优化和性能分析。计算机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挖净率≥98%,明薯率≥97%,伤薯率≤4%,均达到设计要求。与传统农机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分析使得计算工作量减少50%,计算精确度高,并解决了农机部件设计试验受气候、土壤类型和种植习惯等条件影响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尚龙  戴飞  赵武云  石林榕  高延炯  吴正文  尚铮太  
针对现有马铃薯挖掘与残膜回收一体机田间试验中存在的搂模装置对马铃薯表皮造成擦伤,地膜回收率低及易产生撕膜等问题,对该机具的地膜回收部分进行改进设计。马铃薯挖掘部分仍采用成熟机型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残膜回收部分采用送膜装置和滚筒式卷膜装置。通过计算确定了土薯分离装置、送膜装置及卷膜装置的各关键参数,并确定了压膜轮、送膜装置与卷膜装置的具体安装位置。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具掘薯、输运顺畅,土薯分离效果明显,残膜能被卷膜辊连续的卷起,卸膜方便可靠,明薯率为97.2%,伤薯率3.7%,损失率4.2%,残膜回收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勇  赵武云  戴飞  石林榕  郭笑欢  
为解决马铃薯收获后的残膜回收问题,研制了一种用于马铃薯挖掘和残膜回收的联合作业机。马铃薯挖掘机采用成熟机型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残膜回收机采用曲柄滑块扒膜装置和圆筒式收膜与卸膜装置。通过计算确定了曲柄滑块扒膜装置和圆筒式收膜与卸膜装置的关键参数,改进了起膜铲的形状和参数,在降低伤薯率的同时提高了起膜和收膜的效果。田间试验表明:该机挖掘和输运流畅,分离效果显著,残膜能连续性地被卷膜筒卷起,卸膜方便可靠,伤薯率为4.4%,明薯率为96.4%,残膜回收率为89.3%、脱膜率为98.1%,均可达到技术规范设计要求。联合作业机与马铃薯收获机单独作业相比,明薯率和损伤率无明显差距。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霍鑫  何长春  张华  赵辉  
基于与三一重工共建的工程机器人联合创新实验室,开发了电动挖掘机模型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平台自身软硬件设计和一系列教学实验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教学实践表明,该平台的开发和教学应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和实践技能培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志刚  谢锐  郭景山  郭斌煜  伊六喜  侯建华  
【目的】筛选与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显著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挖掘候选基因,为高产马铃薯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251份马铃薯核心种质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马铃薯主产区4个试验点共8个环境下对其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进行表型鉴定;提取251份马铃薯种质的DNA,并采用高通量Illumina HiS eq~(TM)对DNA进行测序及处理,获得高质量SNP标记,在此基础上,结合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GWAS)分析,对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所在区域的候选基因通过NR、Swiss-port、KEGG、GO等4个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结果】2018-2019年的检测结果表明,在环境和基因型互作下,251份马铃薯种质间主茎数与单株结薯数有广泛的表型变异。共获得1 209 969个高质量SNP位点,其中与主茎数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有7个,共挖掘到19个候选基因,其中在3个以上环境重叠的候选基因有9个,其可能编码半乳糖醛酸转移酶、转录因子MYB、赤霉素3-β-双加氧酶及细胞色素P450;与单株结薯数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有13个,共挖掘到33个候选基因,去掉2年间重叠的4个候选基因,实际共关联到29个候选基因,其中在3个以上环境下重叠的候选基因有11个,其可能编码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生长素响应因子IAA_(13)、转录因子WRKY、b HLH113及MADS-box。【结论】在2年8个环境下共鉴定出20个与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显著相关的SNP位点,挖掘到48个候选基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宏兵  刘锋  郝鹏  胡建平  
回转与动臂举升复合动作的协调性直接影响挖掘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性能。以提高回转与动臂举升复合动作协调性为目的,对开中心节流系统的中型液压挖掘机复合动作回路进行数学分析,提出一种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改善回转与动臂系统耦合关系的方法。建立了系统的ADAMS和AMESim联合仿真模型,利用仿真模型对调整参数法进行验证,实现了回转与动臂复合动作协调性的优化,为液压挖掘机复合动作协调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波  廖梓轩  刘可臻  刘广军  奚鹰  
为研究挖掘机在偏载条件下的铰点受力并对关键结构件进行疲劳寿命试验,设计了一种加载系统实验装置。装置选取斗杆举升工况下的挖掘姿态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被试件进行了合理的二力杆简化,基于AEMSim对液压加载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研究,得到了加载系统的阶跃响应特性和20Hz正弦激励信号下的响应特性曲线。结果表明,挖掘机被试件姿态选择具有代表性,液压加载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加载频率下的系统响应需求,可用于性能试验仿真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平  石林榕  孙伟  戴飞  
针对现有中药材挖掘机在挖掘黄芪时出现分离效率低、损伤率较高等问题,对典型中药材振动挖掘机的工作参数进行优化,使其满足黄芪挖掘作业。对其振动机构进行运动分析,通过Mathlab优化工具箱对振动机构的核心参数进行优化。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以牵引速度、挖掘铲振动频率和铲面倾角为影响因素,以明茎率为主要指标,兼顾伤茎率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当整机牵引速度为0.64m/s,挖掘铲振动频率为8 Hz,铲面倾角为15°时,明茎率为95.62%、伤茎率0.7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明茎率为93.62%、伤茎率0.82%;整机运行平稳可靠。优化的振动挖掘机满足黄芪挖掘农艺要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成成  周德强  邓干然  李国杰  崔振德  何冯光  李玲  
为了解决现有4UML-130型振动链式木薯收获机挖掘深度不稳定,从而造成木薯破损、漏收率大和能耗大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木薯挖掘深度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仿形机构、挖掘深度检测机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运用积分分离式模糊PID算法实时调节挖掘深度,有效实现了挖掘深度的精准控制。仿真与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阶跃响应试验中,使用积分分离式模糊PID算法的控制系统超调量最小,并且达到稳定的时间最短;在正弦响应试验中,使用积分分离式模糊PID算法的控制系统的误差为±0.5 cm,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林榕  孙伟  赵武云  孙步功  王蒂  张俊莲  刘全威  吴建民  
对小型振筛式马铃薯挖掘机振动挖掘铲的性能参数进行优化,借助Adams和Ls-Dyna相结合法模拟振动挖掘铲挖削土壤过程,据4因素3水平响应曲面法试验设计原理对影响挖掘铲挖削阻力的因素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并建立和优化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牵引阻力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振动频率、牵引速率、入土角、振幅;当牵引速率为0.67m/s、振动频率13.77Hz、振动幅值11.93mm、入土角8.35°时,优化牵引阻力为1 449.59N。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阻力平均值与仿真结果误差<5%,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的反映振动频率、牵引速率、入土角、振幅于牵引阻力之间的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子华  刘勇  葛林  
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挖掘机之都"的江西省广丰县,曾以挖掘机年销量超5000台,保有量超7万台,占全省80%、全国10%销量和云集全国36家知名经销商而闻名全国。该县更以20万挖掘机产业从业人员、年创劳务收入190亿,而成为当地名符其实的主导产业。然而,自2011年以来,广丰县挖掘机产业却出现销量、收入持续下滑,市场低迷,难现往日辉煌。本文围绕广丰县挖掘机产业的优化升级进行了调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子原   孙步功   祁渊   张鹏  
为进一步提高链盘动刀式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机取种装置的作业质量,基于EDEM-RecurDyn耦合方法对切块机取种装置作业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按照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以充种倾角、链轮转速和种层高度为影响因素,以取种合格指数和取种损失指数为响应值,通过预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规律;基于前期仿真试验结果开展多因素仿真试验获得取种装置最优工作参数组合,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最优参数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当种薯质量为140~210 g时,各因素影响装置取种合格指数的主次顺序为,链轮转速、种层高度和充种倾角,影响取种损失指数的主次顺序为,种层高度、充种倾角和链轮转速。基于回归模型优化得到取种装置最优工作参数为,充种倾角29.59°、种层高度352.77 mm、链轮转速44.25 r/min;以最优参数进行台架试验得出,取种合格指数为94.31%,取种损失指数4.85%,与仿真试验预测结果相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晶霞  张东兴  
针对我国现有马铃薯收获机摆动筛设计手段落后、设计效率低等问题,应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软件Inventor对摆动筛进行参数化造型,采用ADAMS机械仿真软件对收获机摆动筛的虚拟样机进行运动仿真;对摆动筛质心点运动的合成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曲线以及块茎质心点所受碰撞压力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摆动筛摆动频率为5.5 Hz,摆幅为30 mm时,摆动筛质心点的速度v≤500 mm/s,加速度a为2.5 m/s2≤a≤20 m/s2,中、小块茎与筛面的碰撞压力分别为120和250 N,均小于损伤压力,且输送顺畅,伤薯率≤4%,满足设计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