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3)
- 2023(9586)
- 2022(7466)
- 2021(6659)
- 2020(5529)
- 2019(12052)
- 2018(12083)
- 2017(23348)
- 2016(12917)
- 2015(14216)
- 2014(14508)
- 2013(13742)
- 2012(12372)
- 2011(11039)
- 2010(11061)
- 2009(10452)
- 2008(10528)
- 2007(9616)
- 2006(8527)
- 2005(8203)
- 学科
- 济(48930)
- 经济(48843)
- 管理(42789)
- 业(39444)
- 企(33271)
- 企业(33271)
- 方法(17726)
- 财(16830)
- 制(16351)
- 中国(15807)
- 数学(14816)
- 农(14688)
- 数学方法(14653)
- 业经(13489)
- 体(11913)
- 学(10702)
- 务(10450)
- 财务(10418)
- 银(10399)
- 财务管理(10392)
- 银行(10377)
- 企业财务(9988)
- 行(9905)
- 体制(9850)
- 融(9760)
- 金融(9758)
- 农业(9491)
- 地方(8791)
- 技术(8700)
- 划(7894)
- 机构
- 大学(184565)
- 学院(183372)
- 济(75251)
- 经济(73635)
- 管理(66801)
- 研究(64019)
- 理学(57237)
- 理学院(56584)
- 管理学(55577)
- 管理学院(55239)
- 中国(48507)
- 财(39602)
- 京(38588)
- 科学(38495)
- 所(32588)
- 农(32110)
- 财经(30511)
- 研究所(29300)
- 江(28937)
- 中心(28661)
- 经(27706)
- 业大(27005)
- 农业(25064)
- 经济学(24186)
- 北京(23766)
- 院(23197)
- 范(23119)
- 师范(22832)
- 财经大学(22753)
- 州(22558)
- 基金
- 项目(122484)
- 科学(97487)
- 基金(90734)
- 研究(88384)
- 家(79895)
- 国家(79260)
- 科学基金(67960)
- 社会(58503)
- 社会科(55454)
- 社会科学(55443)
- 基金项目(47461)
- 省(47418)
- 自然(43339)
- 自然科(42378)
- 自然科学(42365)
- 自然科学基金(41649)
- 教育(40855)
- 划(39921)
- 资助(36044)
- 编号(34142)
- 成果(28874)
- 重点(28173)
- 制(28050)
- 部(27636)
- 发(25859)
- 创(25719)
- 国家社会(25118)
- 性(24880)
- 课题(24619)
- 创新(24200)
共检索到280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霖 李文成 宋炜 谢正丽 张惠
为了探讨铜驯化改善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低温耐受性的作用机制,将大黄鱼幼鱼放入含Cu20μg/L的水体中驯化7 d,然后暴露在10℃的水体中6 h和24 h,检测其抗氧化能力、能量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增加了大黄鱼的活性氧(ROS)含量,加重了肝细胞畸形,表明低温胁迫对机体产生了氧化损伤。与低温胁迫相比,铜驯化+低温胁迫提高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ATP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的活性,增加了谷胱甘肽和ATP含量,降低了ROS、乳酸含量和肝细胞空泡率,表明铜驯化通过改善大黄鱼的抗氧化能力、能量代谢效率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来缓解低温胁迫对机体的损伤。结论认为,铜驯化通过产生适应性反应来提高大黄鱼的低温胁迫耐受性,表现了毒物兴奋效应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磊 刘兴旺 金宝燕 陈明远 张雷 任华中
以抗冷性不同的2个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461(冷敏型)和407(耐冷型)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0.25,0.50,1.00,1.50,2.00 mmol/L)水杨酸预处理对黄瓜苗期生理特性及CATmRNA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预处理可以提高两个黄瓜品种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绿素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与对照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Northern杂交分析显示,1.00mmol/L水杨酸能够诱导CATmRNA表达量的上升,与CAT酶活性升高的趋势是一致的。这些结果说明水杨酸预处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谢正丽 宋炜 吉群 曾霖
为探讨铜驯化对高温胁迫下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氧化损伤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将体质量为(48.92±3.62) g的大黄鱼暴露在铜离子浓度为0和10μg·L~(-1)的水体中14 d,再暴露在温度为32℃的水体中24 h。结果显示,高温胁迫显著增加了大黄鱼肝脏中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P<0.05)。铜驯化对常温下ROS和LPO含量不产生影响,而显著降低了高温胁迫下大黄鱼ROS和LPO含量(P<0.05),表明铜驯化缓解了高温胁迫对大黄鱼的氧化损伤。从高温胁迫组vs对照组、铜驯化组vs对照组和(铜驯化+高温胁迫)组vs高温胁迫组中分别筛选到828个、2 311个和1 084个差异基因。GO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与TCA循环、氧化磷酸化、谷胱甘肽代谢、内质网蛋白加工、吞噬体和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功能上。聚类分析表明,高温胁迫下调了TCA循环、氧化磷酸化、谷胱甘肽代谢、吞噬体和MAPK信号等通路中的大部分基因表达,上调了内质网蛋白加工通路中的大部分基因表达,而铜驯化则对高温胁迫下大黄鱼的这些基因表达调控产生了拮抗效应,表明铜驯化通过改善有氧代谢、抗氧化、自噬和凋亡来提高大黄鱼的高温胁迫耐受性。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铜污染物对大黄鱼高温胁迫耐受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霖 张惠 宋炜 熊逸飞 谢正丽 黄伟卿
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低盐有助于改善其生长,降低刺激隐核虫感染风险。为探讨低盐驯化对低盐胁迫下大黄鱼氧化损伤和转录组的影响,本实验将体质量为(52.46±1.47) g的大黄鱼暴露在盐度为25或20的水体中7 d,再暴露在盐度为10的水体中24 h。结果显示,低盐胁迫显著增加了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尽管低盐驯化对ROS和LPO不产生影响,但低盐驯化显著降低了低盐胁迫下大黄鱼ROS和LPO含量,表明低盐驯化缓解了低盐胁迫对大黄鱼的氧化损伤。从低盐驯化vs.对照组、低盐胁迫vs.对照组和低盐驯化+低盐胁迫vs.低盐胁迫实验中,分别筛选到356、478和484个差异基因。GO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GnRH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凋亡、Toll样受体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表明低盐驯化可以通过调节离子和物质运输、脂类代谢、细胞凋亡和非特异性免疫等来提高大黄鱼的低盐胁迫耐受性。研究结果揭示了低盐驯化改善大黄鱼低盐胁迫耐受性的分子机制,可为今后工厂化和内陆采用淡水或半咸水养殖大黄鱼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璐 汪承刚 宋江华 张慧 王帅帅 杨静
从形态和生理等水平对乌塌菜耐寒特性进行研究,探究各耐寒指标之间的关系,为乌塌菜大规模品种耐寒性评价及耐寒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奠定基础。以6份乌塌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部分幼苗在低温(0℃)胁迫5d,测定叶片的电导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其余幼苗在大田栽培,待成熟时测定其12个形态特征,以各单项指标的耐寒系数作为衡量耐寒性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对其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不同乌塌菜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不同品种低温耐受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都有所增加;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9个单项指标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叶色、叶片面积、株型和紧...
关键词:
乌塌菜 耐寒性 生理特性 形态特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清 陈霞 胡海超 张俊艇 官慧谦 刘庆坡
miR3979可能参与水稻ORyza sativa应答亚砷酸盐和过氧化氢胁迫,但其具体的生物学功能未知。以mi R3979过表达转基因株系(as21-2,as21-3)和野生型品种中花11为试材,系统研究了转基因植株对亚砷酸盐的耐受性表现及其初步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mi R3979过表达转基因植株对亚砷酸盐更加敏感,其对砷的吸收与转移能力明显增强;转基因植株在砷胁迫下,其根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显著升高,但各抗氧化酶活性却受到明显抑制,mi R3979在亚砷酸盐处理后的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表达谱截然不同。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由该基因介导的水稻对砷耐性改变的分子机制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曼 祁智
为了探讨外源钙对提高羊草耐受性的作用,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羊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无菌培养方法,研究了补加不同浓度CaCl_2对盐、碱、渗透、低温4种非生物胁迫下羊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mol/L NaCl胁迫时羊草幼苗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当补加1 mmol/L CaCl_2后羊草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幼苗的根长、叶长与鲜质量增加。pH值8.5、300 mmol/L Mannitol胁迫时羊草幼苗的生长均会受到显著抑制,当补加1~20 mmol/L CaCl_2后未能有效缓解碱胁迫、渗透胁迫对羊草幼苗生长的影响。4℃胁迫时羊草幼苗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当补加20 mmol/L CaCl_2后羊草幼苗叶长、鲜质量增加,叶中丙二醛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增强,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增加。综上所述,补加外源CaCl_2可以提高羊草幼苗的抗盐和抗低温能力,但是对抗碱和抗渗透胁迫能力没有改善。
关键词:
羊草 钙 非生物胁迫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公平 张彦庆 何浩 姜淑珍 林明亮 宋铭忻 路义鑫 刘溯一 熊永忠 王裕卿
本试验用来自哈尔滨地区猪、犬体内的旋毛虫和国际标准虫株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本地毛形线虫(T.nativa)同时感染猪,在-22℃和-32℃条件下对感染了各旋毛虫的猪肉进行冷冻性试验,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猪旋毛虫和 T.spiralis 不耐低温,-32℃冷冻12h,-22℃冷冻48h 全部死亡;而犬旋毛和 T.nativa 对低温抵抗力强,-32℃、72h,-22℃、168h 才全部死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春梅 侯喜林
对5个不结球白菜品种(暑绿、寒笑、亮白叶、苏州青和乌塌菜)进行低温(日温为(7±2)℃,夜温为(2±2)℃)处理,分析了低温对不同品种叶片叶绿素、维生素C、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可溶性糖等有机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不结球白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比例显著提高,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不同品种耐低温特性的相关性不显著。低温处理使叶片蔗糖、葡萄糖和可溶性糖总量增加,而果糖含量降低。叶片中维生素C含量也有不同程度降低,低温耐性较强的品种乌塌菜和寒笑经低温处理后,维生素C含量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而其他品种显著低于对照,苏州青的维生素C含量最低。分析表明:乌塌菜和寒笑由于光合产物在向...
关键词:
低温 不结球白菜 维生素C 可溶性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文宗 宋祥甫 陈桂发
采用概率单位法研究了盐、碱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急性毒性作用,采用相加指数法研究了盐碱联合作用对黄鳝的影响,并且研究了驯化黄鳝对盐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盐度对黄鳝((11.82±1.51)g/尾)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7.63 g/L、16.29 g/L、15.62 g/L、15.46 g/L,其安全浓度是4.17g/L;个体大的黄鳝24 h、48 h、72 h、96 h半致死盐度比个体小的黄鳝对应值高。碱度对黄鳝((11.59±1.43)g/尾)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17 g/L、9....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邹玲媛 承宪成
为推广使用二氧化氯对蚬病的防治和致病菌群、病毒等检疫指标的控制 ,探讨了黄蚬对二氧化氯的安全用量范围。试验表明二氧化氯对黄蚬的半致死浓度 2 4hLC50 、 48hLC50 和 96hLC50 分别为 31 5mg·L- 1 、2 6 0mg·L- 1 和 2 3 5mg·L- 1 。安全浓度为 5 3mg·L- 1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文彬 马秋刚 邓程君 魏秀莲 张建云 计成
【目的】通过对比微囊包被与普通粉末状屎肠球菌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活菌数,观察微囊包被处理对屎肠球菌在高温环境下的保护效果,并通过实验室模拟热处理试验,评价微囊包被屎肠球菌制粒时的耐受性。【方法】热处理方法为烘箱干热法,温度分别为65和85℃,热处理时间分别为5、10、15、30及60 min;仔猪饲料中添加0.01%的微囊包被屎肠球菌制剂,分别在55和65℃进行制粒。检测经热处理和制粒后屎肠球菌的活菌数,计算存活率。【结果】微囊包被型屎肠球菌经65℃加热60 min,其活菌数显著高于同条件下的普通粉末型(P=0.037);而在85℃条件下加热30或60 min,微囊包被型的活菌数极显著高于普通...
关键词:
微囊化 包被 屎肠球菌 热稳定性 制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梦婷 吴聪明 彭旋 曾建国
将健康的50头长大白杂交猪均分为5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按每千克饲料添加博落回散30、150、300、600 mg混饲给药,相当于推荐临床剂量的1、5、10、20倍,对照组(CK)饲料中不添加博落回散,连续饲喂60 d,研究不同剂量博落回散对猪的生长性能、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博落回提取物(MCE)抗结肠炎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与CK相比,饲料中添加30 mg/kg的博落回散可显著提高试验猪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降低料肉比,其他所用剂量的博落回散对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30~600 mg/kg的博落回散的试验猪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且各脏器组织未见异常病理性损害。可见,饲料中添加30~600 mg/kg博落回散连续饲喂60 d,试验猪具有较好的耐受性。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STRING等工具和数据库初步揭示了MCE可能是通过作用于ESR1、BCL2L1、MTOR、MCL1、PTGS2、MAPK8、MMP9、MAPK1、ERBB2和PIK3CA等靶点,并通过ErbB和TNF等信号途径发挥抗炎作用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梦婷 吴聪明 彭旋 曾建国
将健康的50头长大白杂交猪均分为5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按每千克饲料添加博落回散30、150、300、600 mg混饲给药,相当于推荐临床剂量的1、5、10、20倍,对照组(CK)饲料中不添加博落回散,连续饲喂60 d,研究不同剂量博落回散对猪的生长性能、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博落回提取物(MCE)抗结肠炎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与CK相比,饲料中添加30 mg/kg的博落回散可显著提高试验猪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降低料肉比,其他所用剂量的博落回散对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30~600 mg/kg的博落回散的试验猪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且各脏器组织未见异常病理性损害。可见,饲料中添加30~600 mg/kg博落回散连续饲喂60 d,试验猪具有较好的耐受性。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STRING等工具和数据库初步揭示了MCE可能是通过作用于ESR1、BCL2L1、MTOR、MCL1、PTGS2、MAPK8、MMP9、MAPK1、ERBB2和PIK3CA等靶点,并通过ErbB和TNF等信号途径发挥抗炎作用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楚文卉 谢清哲 杨超 冯欢 褚洪龙 豆青 王海华 王春燕
【目的】对1株镉耐受性较强的弯孢属真菌C12进行分类鉴定,评估其对重金属镉的耐受能力,并初步分析和探讨其相关的镉耐性机制,为揭示真菌的重金属抗性机制及其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C12进行分类鉴定,采用固体和液体2种培养方法研究不同Cd(2+)质量浓度(0,20,40,80,160,320mg/L)下菌株C12的生长状况,比较不同Cd(2+)质量浓度下菌株C12培养液中pH值和有机酸含量以及菌丝内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关键词:
津田弯孢 镉耐受性 有机酸 谷胱甘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