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
2023(1671)
2022(1511)
2021(1427)
2020(1204)
2019(2808)
2018(2857)
2017(5450)
2016(2995)
2015(3289)
2014(3281)
2013(3203)
2012(3174)
2011(2871)
2010(2768)
2009(2608)
2008(2487)
2007(2200)
2006(1981)
2005(1844)
作者
(8801)
(7554)
(7510)
(7118)
(5021)
(3752)
(3373)
(2983)
(2882)
(2723)
(2648)
(2488)
(2423)
(2389)
(2353)
(2263)
(2260)
(2238)
(2220)
(2210)
(1861)
(1782)
(1780)
(1760)
(1673)
(1640)
(1621)
(1605)
(1541)
(1538)
学科
(13344)
经济(13338)
管理(10296)
环境(8857)
(6786)
方法(5451)
地方(5067)
(5040)
企业(5040)
数学(4855)
数学方法(4805)
(4675)
规划(4052)
(3937)
环境规划(3931)
(3739)
资源(3148)
生态(2662)
农业(2570)
(2535)
中国(2515)
(2383)
地方经济(2206)
(2164)
区域(2163)
(2157)
业经(2146)
区域环境(2056)
城市(1762)
经济学(1723)
机构
学院(41091)
大学(40836)
管理(16100)
(15794)
经济(15451)
研究(14846)
理学(13844)
理学院(13641)
管理学(13319)
管理学院(13258)
中国(11850)
科学(10376)
(10125)
中心(8174)
(7455)
(7330)
研究所(6892)
业大(6742)
(6702)
(6550)
北京(6437)
(6048)
师范(6008)
(5902)
农业(5701)
(5655)
(5572)
财经(5472)
环境(5415)
(5252)
基金
项目(30478)
科学(24043)
基金(22494)
研究(20694)
(20020)
国家(19872)
科学基金(17219)
社会(13597)
社会科(12867)
社会科学(12860)
基金项目(12583)
自然(11933)
自然科(11572)
自然科学(11568)
自然科学基金(11336)
(11309)
(10365)
资助(9110)
教育(8554)
编号(7847)
重点(7010)
(6928)
(6427)
科研(6183)
计划(6078)
(5983)
创新(5676)
国家社会(5669)
课题(5498)
发展(5491)
期刊
(18383)
经济(18383)
研究(10642)
中国(8946)
科学(6820)
学报(6604)
(6098)
资源(5082)
(4901)
大学(4758)
管理(4662)
学学(4612)
农业(4237)
(3428)
金融(3428)
技术(2788)
业经(2786)
理论(2600)
问题(2575)
实践(2459)
(2459)
财经(2453)
统计(2403)
环境(2351)
经济研究(2340)
生态(2297)
(2265)
(2191)
城市(2171)
(2162)
共检索到62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祁文  韦玮  邓学良  
应用1980~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铜陵市与城市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主要气候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铜陵市近33a来生物生长季指数、人体舒适日数呈上升趋势。HDD(热度日)指数呈现下降趋势,CDD(冷度日)指数呈现上升趋势,HDD的下降速率明显高于CDD的上升速率。铜陵市霾日数的年际差异明显,近33a来霾日数呈下降趋势,平均每10a减少10.7d。年平均气温与生长季指数、CDD及热不舒适日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HDD、冷不舒适日数及霾日数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从总体上看,区域气候变暖有利于铜陵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但其负面影响仍然值得关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远  王义琛  周婧  王芳  朱晓东  陆根法  
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尝试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以及最新发展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对铜陵市1990~2008年资源利用和实际GDP二者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采用了物质流分析指标中直接物质投入来表征区域资源利用量。ARDL边界检验结果表明了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通过ARDL-ECM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对资源利用长期弹性系数和短期弹性系数,并揭示出资源利用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资源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铜陵经济增长。同时还对铜陵经济增长和资源保护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善华  
铜陵市位于长江南岸,宁铜铁路终点。铜陵是我国有色冶金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年工业总产值平均以13.7%的速度增长。一批大中型企业正在兴建,年产12万吨复合化肥磷氨已投入生产;铜陵电厂两台12.5万千瓦发电机组的扩建等等,都大大增加了铜陵市经济辐射能力,客货运输量也因此而与日俱增。 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铜陵经济之需,交通运输必须先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莉娟  蔡邦成  陆根法  
本文以生态服务价值定量评价的现有成果为手段,对铜陵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同时结合铜陵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利用生态价值系数对评估的结果进行调整。结果显示,铜陵市2003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为643736万元,为当年GDP的62%;经生态价值系数调整后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为275 146万元,为GDP的21%。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伟  
通过基于文献的理论分析,借鉴国内外关于产业链的研究与实践,概括提出产业链的5个维度,并对资源型产业链的概念、内涵做了进一步界定和阐述。通过从要素、动力、过程层面的定性分析,揭示了资源型产业链演进机理、治理模式,基于产业链的5维视角,构建了资源型产业链的升级路径。在此基础上,以有色资源型城市铜陵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从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和整合的三个层面,针对性地提出了铜产业链升级的具体路径和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伟  
通过基于文献的理论分析,借鉴国内外关于产业链的研究与实践,概括提出产业链的5个维度,并对资源型产业链的概念、内涵做了进一步界定和阐述。通过从要素、动力、过程层面的定性分析,揭示了资源型产业链演进机理、治理模式,基于产业链的5维视角,构建了资源型产业链的升级路径。在此基础上,以有色资源型城市铜陵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从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和整合的三个层面,针对性地提出了铜产业链升级的具体路径和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6月18日上午,全国数字物价试点项目——铜陵市数字物价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省发改委副主任、省物价局局长王建中,省物价局副局长李静,市领导李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江源  
随着全球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于矿产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课题。而属于其末期形态的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更是城市类型中极具特色的一类,表现出独特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产业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而解决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最直接的办法是培养接续主导产业,优化原有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区域经济走向合理、科学、快速的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陶凌云  
融资信用是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提高融资地位的一种潜质。它是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象征,也是培育其融资比较优势的源泉。通过对铜陵市信用评价中心43家企业进行的融资信用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的基础,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与企业成立时间的长短和年平均销售额呈正比,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及是否为家族企业与融资信用的相关性较弱。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文辉  
在供给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依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金融资源配置会对经济运行和微观企业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协同发展。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分析铜产业的产业集聚、金融集聚的形成以及金融支持铜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瓶颈,最后提出金融集聚与铜产业升级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郎有山  
安徽省烟草公司铜陵市公司(以下简称铜陵市烟草公司)是中国烟草总公司安徽省公司全资子公司(市级),铜陵市烟草公司审计派驻办为省公司派驻机构,接受省、市两级公司双重领导。2022年,铜陵市烟草公司依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及省公司关于研究型审计的工作部署,积极转变审计思维,扎实推动研究型审计,并以铜陵市烟草公司物流中心为审计对象,深入开展物流运行研究型审计项目。通过研究型审计理念在审计全过程中具体探索和实践应用,总结归纳出审计过程中的“54321”工作法,取得良好成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戈  崔登攀  陈红霞  
集约利用土地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我国中部有色金属城市安徽省铜陵市为例,根据铜陵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和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结合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特点以及资源开发状况,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采取综合评价法对铜陵市2002-2006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得出2002-2006年铜陵市的土地利用程度处于由极不集约向集约转变的发展过程,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城市发展条件的差异和城市发展动力因素的不同是其内在的主要动因,因此应及时采取对策尽快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洁  王远  安艳玲  陆根法  王群  
本文应用M.Wackernagel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方法,对安徽省铜陵市2000~2003年间的生态足迹指标进行了计算,通过对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万元GDP生态足迹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来评价铜陵市近年来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继而提出了铜陵市实现提高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包括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补偿等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疏仁华  
本人通过对铜陵市383例农村青年婚姻消费的调查与分析,认为当今青年在婚姻消费上具有消费能力的超前性、消费方式的奢侈性、消费结构的失衡性、消费水平的低质量性及消费观念的滞后性等一系列特征,这些特征是农村陈旧婚姻观念的产物,是消费示范效应异化的结果,是农村青年文化素质不高的表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广娣  冯长春  曹敏政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城镇建设不断加快,城市用地迅速扩张。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该与区域自然基础和生态环境格局相匹配,科学判别和保护城市空间增长的生态底线,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借助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铜陵市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分析,得到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分级图,并据此划定城市空间增长的刚性边界和弹性边界,提出相应的空间管制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