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
2023(1671)
2022(1401)
2021(1301)
2020(1157)
2019(2644)
2018(2580)
2017(4482)
2016(2842)
2015(3169)
2014(3175)
2013(3133)
2012(3173)
2011(3020)
2010(3165)
2009(2838)
2008(3096)
2007(2740)
2006(2533)
2005(2169)
作者
(11616)
(9969)
(9842)
(9222)
(6332)
(4745)
(4254)
(3827)
(3804)
(3687)
(3594)
(3402)
(3390)
(3380)
(3164)
(3064)
(3061)
(2961)
(2950)
(2942)
(2721)
(2656)
(2573)
(2465)
(2343)
(2287)
(2204)
(2191)
(2119)
(2104)
学科
(9195)
经济(9176)
(5604)
管理(5318)
(5146)
方法(4073)
(3959)
企业(3959)
数学(3275)
数学方法(3186)
(2836)
中国(2123)
理论(2039)
业经(1979)
农业(1936)
环境(1771)
(1756)
(1744)
水产(1667)
地方(1630)
(1609)
金融(1605)
(1584)
(1569)
贸易(1569)
及其(1514)
(1498)
(1474)
银行(1439)
(1394)
机构
大学(48376)
学院(46624)
研究(21201)
科学(17381)
(15925)
中国(13910)
(13391)
(13093)
经济(13059)
农业(13023)
管理(12697)
研究所(12500)
业大(11399)
理学(11020)
(10987)
理学院(10775)
管理学(10298)
管理学院(10227)
(8599)
农业大学(8389)
中心(8326)
实验(8184)
(8096)
实验室(7894)
(7599)
重点(7595)
(7589)
(7332)
科学院(7207)
师范(7143)
基金
项目(34281)
科学(25390)
基金(24451)
(24415)
国家(24264)
研究(19371)
科学基金(18509)
自然(14401)
自然科(14064)
自然科学(14054)
自然科学基金(13784)
(13728)
基金项目(12849)
(12762)
社会(10546)
资助(10336)
社会科(9846)
社会科学(9839)
计划(9309)
科技(9024)
教育(9003)
重点(8945)
(7535)
科研(7332)
专项(7286)
(7012)
(6985)
(6908)
创新(6598)
编号(6581)
期刊
学报(16203)
(15064)
经济(15064)
(14296)
科学(12876)
研究(11365)
大学(10771)
学学(10421)
农业(9590)
中国(8847)
(5186)
业大(5182)
教育(4453)
管理(4296)
农业大学(4273)
(4232)
(4189)
林业(3712)
自然(3193)
中国农业(2976)
资源(2889)
科技(2888)
(2721)
金融(2721)
自然科(2530)
自然科学(2530)
技术(2529)
财经(2517)
农林(2205)
(2205)
共检索到66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鑫  刘诗婕  冯雪  黄宏  赵旭  
为了探究铜藻光合荧光特性及其对光强与营养盐变化的响应,本文以枸杞岛天然海藻场优势藻种--铜藻为例,采用光强、无机氮、无机磷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进行室内培养试验,测定不同培养处理下铜藻相对生长速率(RGR)、光合色素(chl a)含量、荧光动力学参数(F_(v)/F_(m)、F_(v)'/F_(m)')及快速光曲线参数(α、rETR_(m)、E_(k))。结果表明,中氮浓度(N2)(75μmol·L~(-1))下铜藻相对生长速率最大,低N浓度(N1)(15μmol·L~(-1))降低了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_(m));中P浓度(P2)(20μmol·L~(-1))有利于光合色素积累;光照增强使铜藻的生长速率、初始斜率 α 值减小,不利于生长和对弱光的耐受力,并且降低了最大量子产量F_(v)/F_(m)和有效量子产量F_(v)'/F_(m)',抑制了光能的传递与转化效率。结合枸杞岛海藻场的现场环境条件,适当提高氮磷营养盐浓度、降低光照强度,可以提高铜藻的光合荧光活性,促进铜藻更快更好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文平  郭天财  刘胜波  朱云集  王晨阳  王永华  
以超高产小麦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为材料,研究了开花期旗叶光合与水分利用对光强的响应。结果表明:开花期,随着光强的增加,旗叶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均表现不同程度增大,超过一定的光强后反而下降;但胞间CO2浓度(Ci)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与豫麦49相比,兰考矮早八在较高光强下旗叶仍表现出较高的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林  齐华  房全孝  于贵瑞  
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水稻、大豆和玉米3种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生育时期,C3作物(水稻、大豆)叶片的光合作用均存在午休现象。而午休现象的产生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孔因素”是高温加剧蒸腾作用,气孔对蒸腾作用的反馈抑制造成的。C3作物(水稻、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在上午和下午存在明显差异,上午利用光能的能力明显大于下午。这主要表现在上午的表观初始量子效率比下午大。光合产物对光合作用的反馈抑制会造成这种量子效率的差异性。无论是气孔限制还是光合产物反馈抑制都可能是导致光合速率对光强响应产生“滞后效应”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恒  李美真  徐智广  王翔宇  曹婧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3种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和蜈蚣藻(Grateloupiafilicina)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盐浓度下这3种海藻对氮、磷的吸收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种大型海藻对水体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效果明显,并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比较前24 h对氮的平均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5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分别为0.739μmol/(g.h)和0.648μmol/(g.h),蜈蚣藻在2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0.614μmol/(g.h);比较前24 h对磷的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1.0μmo...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举伟  朱文旭  许楠  孙广玉  
为了提高桑树与大豆间作模式下地上部分的光能利用率,优化桑树与大豆复合经营的空间配置,研究了在这一间作模式下大豆结荚期桑树和大豆生长特点及光合作用光响应的特点。结果表明:在桑树和大豆间作共生期间,间作桑树的株高、叶绿素含量、根干重、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单作桑树增加了15.3%、21.6%、30.7%、43.3%,而大豆呈现相反的趋势。间作桑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比单作桑树增加了26.7%、100.3%、19.4%,间作桑树的水分利用率(RWEU)比单作桑树降低了37.2%,但大豆呈现相反的趋势。桑树/大豆间作显著提高了桑树的光饱和点(VLSP)、光补偿点(VLC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滕怀丽  黄旭雄  周洪琪  华雪铭  杨志刚  冷向军  
研究摇瓶、连续充气、补充二氧化碳气体(CO2)3种充气方式对盐藻生长、氮,磷营养盐利用及藻细胞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5d后,连续充气组细胞密度为(1.62±0.40)×107ind/mL,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在培养前3天盐藻主要利用细胞贮存的氮进行生长繁殖,之后主要依靠吸收培养液中的N来维持生长。盐藻细胞能迅速吸收培养液中的P,并贮存在细胞内以备生长繁殖之用。充气方式影响盐藻对培养液中N的吸收,培养3d后,连续充气组培养液中N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实验组。充气方式不影响盐藻对培养液中P的吸收。连续充气组藻细胞总脂、粗蛋白、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实验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陆开形  蒋霞敏  翟兴文  
以MAV为基本培养基 ,用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雨生红球藻 (Haematococcuspluvialis)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氮、磷、铁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单因子实验得出雨生红球藻生长所需适宜的氮、磷、铁浓度分别为 0 1g L ,0 0 2~ 0 0 4 g L ,0 3~ 0 6mg L ;而多因子正交试验结果得出该藻生长的最优水平是A3B2 C2 ,即N  0 3g L ,P  0 0 2g L ,Fe  0 5mg L。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翔宇  詹冬梅  李美真  徐智广  
将日本马泽藻Mazzaella japonica、孔石莼Ulva pertusa、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红毛菜Bangia fusco-purpurea、蠕枝藻Helminthocladia australis、扇形拟伊藻Ahnfeltiopsis fla-belliformis6种大型海藻培养在富含氮磷海水中72 h,分析海水中氨氮、硝氮和活性磷浓度的变化,目的在于比较它们对营养盐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6种海藻对氮磷都有明显的去除作用,日本马泽藻和孔石莼对氨氮、硝氮和活性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吸收了培养水体中氨氮初始总量的98.0%和97.1%、硝氮初始总量的76...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英  尹翠玲  冯力霞  曹春晖  
对检测微藻营养盐限制的几种主要方法进行综述和比较,结果认为:1)细胞内各营养盐的比值法虽然比较简便,但所得值不稳定,容易受光照、CO2浓度、营养盐状况等因子影响;2)营养盐强化法是检测微藻营养盐限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易受微藻种类组成的影响,而且添加一种营养盐后可能导致其他营养盐的缺乏;3)营养盐吸收动力学法可应用于N、P限制的快速检测,但微藻对营养盐的吸收速率因微藻的种类、营养盐的初始浓度和营养盐状况的不同而异;4)生化法曾被广泛地用于N、P、Fe等营养盐限制的研究,但测量过程较复杂,需要时间较长,且不同种间存在差异;5)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可通过限制性营养盐添加前后微藻细胞红外光谱的变化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蔡虎铭  梁社往  黄希  周文  何忠俊  
【目的】研究LED蓝光不同光强对滇重楼生长、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为阐明滇重楼LED光质生物学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波峰为460 nm的LED蓝光光源,设置200、150、100和50μmol/(m2·s)4个光强梯度,研究不同光强下滇重楼生长、光合荧光特性和解剖结构特征。【结果】随着蓝光光照强度的增加,滇重楼植株鲜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PSⅡ、q_P、栅栏组织厚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F_v/F_m、上表皮厚度呈下降趋势。150μmol/(m2·s)光强下,滇重楼植株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文海  高东升  束怀瑞  
【目的】探明弱光对桃树光合以及荧光特性的影响,为设施桃树耐弱光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遮荫处理(平均光强分别为850μmol.m-2.s-1、255μmol.m-2.s-1、89.3μmol.m-2.s-1)对日光温室内二年生桃树品种春捷(Prunus persica L.cv.chunjie)/青州冬雪蜜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利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仪和FMS-Ⅱ荧光仪测定了桃树在3种光强下光合以及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随着光强的降低,桃叶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以及羧化效率(CE)均下降;在3种光强条件下,1,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京  石晓勇  张传松  宋国栋  朱德弟  
根据2005年春、夏季东海赤潮高发区两个航次的综合调查资料,对调查海域大规模甲藻赤潮过程中典型断面的营养盐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究了营养盐补充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营养盐持续补充在该海区甲藻赤潮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调查海区表层主要受长江冲淡水等陆源淡水补给作用的影响,而底层主要受台湾暖流补给作用的影响,且陆源补给作用对调查海区北部的影响强于南部,台湾暖流对调查海区南部的影响强于北部;长江冲淡水等陆源影响对硅酸盐、氮盐补给程度较高,其次是磷酸盐;台湾暖流对调查海区底层磷酸盐补给程度最高,对氮盐和硅酸盐的补给作用不明显;此外,底层沉积物释放作用可能也是硅酸盐补给的重要来源之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英  郝海坤  黄志玲  申文辉  何琴飞  彭玉华  黄小荣  
研究了不同光强下(全光照、遮荫下光强分别相当于自然光照的80%、30%和20%)红锥盆栽幼苗的生长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遮荫条件下红锥幼苗较全光照下生长迅速,苗高在30%光强下生长最好,地径在80%光强下生长最好。遮荫条件下的红锥幼苗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上升,且与全光照条件下差异显著,30%光强下含量最高。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光强降低,稍微下降后呈上升趋势,80%光强下的值最低,与全光照差异不显著,20%光强下最高,与其差异显著。遮荫条件下的φ(PSⅡ)、F o、F m、F v/F m和F v/F o值均高于全光照条件下,且低光强下(30%和20%光强)的φ(PSⅡ)、...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沈盎绿  李道季  
为了阐明营养盐水平下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生长特性,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总体浓度和磷限制对两种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盐水平对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影响显著,培养中期添加营养盐(二次添加)可以显著提高两种藻类的细胞浓度,同步测定氮磷营养盐水平发现,一次性添加营养盐培养时东海原甲藻对硝酸盐和磷酸盐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1.6%和76.9%,米氏凯伦藻对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92.5%和99.9%,二次添加营养盐培养时则稍低,同时两种藻类在实验后期较低磷酸盐水平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较高细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垚  刘德富  黄钰铃  杨正健  纪道斌  崔玉洁  
为研究三峡水库神农溪库湾水动力特性及其对营养盐分布的影响,于2013年汛前供水期对神农溪库湾水文、水质及水生态进行空间定点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汛前供水期三峡水库干流水体依次以底层、中上层和表层倒灌异重流形式潜入神农溪库湾。受干流倒灌异重流影响,库湾营养盐自下游向上游逐渐降低,干流水体对库湾营养盐具有明显补给作用。水位变化过程会影响倒灌异重流的模式和范围,可通过水库调度来解决支流库湾水华和富营养化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