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9)
2023(7947)
2022(6573)
2021(5768)
2020(4755)
2019(10471)
2018(10081)
2017(18802)
2016(10284)
2015(10945)
2014(10281)
2013(9959)
2012(9310)
2011(8163)
2010(7872)
2009(7236)
2008(6921)
2007(6077)
2006(5430)
2005(4745)
作者
(33097)
(27613)
(27459)
(25666)
(17404)
(13417)
(12251)
(10832)
(10607)
(9499)
(9467)
(9174)
(8911)
(8698)
(8603)
(8510)
(8502)
(8386)
(8003)
(7934)
(7268)
(6679)
(6429)
(6299)
(6296)
(6077)
(6003)
(5960)
(5586)
(5583)
学科
(38340)
经济(38291)
管理(32758)
(29277)
(23652)
企业(23652)
方法(17556)
数学(15513)
数学方法(15376)
环境(13897)
(11883)
(11134)
(10806)
中国(9905)
(9103)
贸易(9101)
(8896)
(8887)
业经(8750)
农业(7550)
技术(7038)
(6787)
财务(6784)
财务管理(6771)
地方(6651)
企业财务(6479)
(6476)
规划(6283)
环境规划(6108)
(6057)
机构
大学(147008)
学院(145522)
(59132)
经济(58115)
管理(54305)
研究(53644)
理学(48164)
理学院(47618)
管理学(46683)
管理学院(46475)
中国(39014)
科学(37365)
(36213)
(30853)
业大(29424)
农业(29293)
(28755)
研究所(26930)
(24520)
中心(23982)
(20953)
财经(20313)
(19877)
农业大学(19402)
北京(18823)
(18716)
经济学(18426)
(17098)
(17027)
科学院(17010)
基金
项目(109500)
科学(85511)
基金(81714)
(76316)
国家(75718)
研究(69411)
科学基金(63433)
社会(46306)
自然(44603)
社会科(43976)
社会科学(43960)
基金项目(43874)
自然科(43567)
自然科学(43546)
自然科学基金(42810)
(42706)
(37014)
资助(32501)
教育(30081)
重点(25285)
编号(24190)
计划(23862)
(23628)
(23365)
(23130)
科研(22447)
创新(21968)
(21298)
科技(21148)
国家社会(20223)
期刊
(57971)
经济(57971)
研究(36337)
学报(34782)
(30973)
科学(28776)
中国(26462)
大学(24833)
学学(24079)
农业(21013)
管理(18426)
(18127)
(11564)
(11194)
金融(11194)
经济研究(10553)
业大(10281)
财经(9731)
业经(9701)
技术(9239)
(8967)
农业大学(8684)
教育(8564)
(8319)
科技(8318)
问题(7823)
资源(7492)
林业(7175)
商业(6612)
技术经济(6553)
共检索到202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发文  高鹏程  来琦芳  么宗利  陆建学  周凯  仲启铖  郑亮  王慧  
以盐碱池塘优势微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温度(20℃,25℃,30℃)和光照强度(2000 lx,4000 lx,6000 lx)组合条件下两种微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结果显示,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均能使水环境ph上升。在本实验范围内,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能使水环境ph显著上升至9.50以上,在温度25℃、光照强度2000 lx条件下,藻密度达最大值1.1×10~7 cells/M l,水环境ph也达到峰值10.83;小球藻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宏洲  杨宸  彭俊  刘海侠  
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不可避免地给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而经过各种途径进入水环境的抗生素残留成为持久性污染物,破坏水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验以5个不同浓度氟苯尼考处理铜绿微囊藻,测定其生长及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浓度低于0.1 mg/L时促进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合成,而对藻胆蛋白含量和多糖分泌无直接影响;浓度高于1.0 mg/L时则抑制其叶绿素a合成,而藻胆蛋白和多糖含量均随处理浓度升高而增加。不同浓度的氟苯尼考处理对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相关基因rbcL和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编码基因psaB和psbD1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rbcL和psaB基因的表达量在试验前3天均有下调,后期随浓度明显上调;psbD1基因在1.0 mg/L组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组。结论为水中氟苯尼考含量在1.0 mg/L以上有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康丽娟  潘晓洁  常锋毅  李敦海  沈银武  刘永定  
研究了2.3 mM(ALK2.3)和12.4 mM(ALK12.4)HCO3-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FACHB 927)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K2.3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至培养结束,与对照相比对生物量的抑制率为38%,ALK12.4条件下虽然至培养结束生物量没有显著变化,但碱度增加铜绿微囊藻生物量有一个快速的增殖期,之后其生长速率持续下降。碱度增加强烈抑制光合色素Chla的合成,ALK2.3和ALK12.4条件下对Chla含量抑制率分别为74%和56%。藻胆蛋白与叶绿素a的比值(PBP/Chla)在碱度增加的条件下有显著升高。HCO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国宾  薛红芬  汤晓莉  杨明挚  陈善娜  陈小兰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收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培养的铜绿微囊藻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了56种化合物,光下41种,暗下39种,其中24种为共有物质。暗下生长较光下生长的铜绿微囊藻中,醇类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由光下47.69%下降为暗下5.19%),烷类、烯类、苯类物质略有下降;而酸类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光下为0.78%,暗下为12.93%),酮类、胺类、酯类所占比例也明显上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文利  王国栋  刘选卫  马祖友  
 对在不同N/P(1∶1,5∶1,16∶1,50∶1,100∶1)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营养生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P=16∶1的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速度最快,细胞生物量最高;N/P小于16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状态较N/P大于16时好,说明其生长主要受磷的限制。藻细胞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受N/P的影响,其含量表现为16∶1>5∶1>1∶1>50∶1>100∶1;此外,藻细胞叶绿素含量随N/P的增加而降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译之  范禹辰  高杨  宁淑香  李铁松  
利用单细胞分离和紫外诱变技术分别获得海水小球藻和盐生杜氏藻的生长优势株,将其分别接种于不同石油浓度的海水培养液中,利用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带共轭双键的烃类化合物和芳烃的含量,利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胞内油脂含量。结果表明,石油浓度为1.5~10.0μg/ml的培养液中,小球藻和盐藻均能有效降解带共轭双键的烃类化合物,降解率分别为25.3%~35.5%和17.9%~24.0%,芳烃降解率分别为22.1%~30.2%和18.7%~26.2%;石油浓度为3.5μg/ml时,两种微藻对带共轭双键的烃类化合物和芳烃的降解效率均最大,小球藻的降解能力略好于盐藻;石油浓度为1.5μg/ml和3.5...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惠雁  陈永华  陈明利  杜露  韩良泽  柳俊  
采用不同浓度(0 g/L、10 g/L、30 g/L、40 g/L、50 g/L)的种植水比较了菖蒲(Acorus calamu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和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能力,探讨了其中抑制能力最佳的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5种种植水均对铜绿微囊藻产生了化感抑制作用,且均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50 g/L苦草和水蕹菜种植水的平均抑藻率分别为90.30%和86.05%。在40 g/L水蕹菜及苦草种植水分别作用下,铜绿微囊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于第2~4 d达峰值,此后,藻酶活性开始降低,苦草组藻细胞最终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而水蕹菜组藻细胞最终失活(P<0.05)。各处理组藻丙二醛(MDA)含量先升后降;核酸及非电解质外渗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叶绿素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水生植物种植水能通过破坏铜绿微囊藻生理机制来抑制其生长。本结果可为水生植物控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颂东  徐建荣  郁金芳  
将淡水小球藻在含有不同浓度稀土元素铕的培养基中培养 ,每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培养液在662nm和 632nm的吸光度值 ,计算小球藻叶绿素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小球藻叶绿素在可见光范围内有 2个吸收峰 ,分别在波长 661 8纳米和 431 6纳米 ;稀土元素Eu在低浓度 (0 5mg/L)时 ,对淡水小球藻的增殖有短期的促进作用 ,浓度大于或等于 1 0mg/L时 ,迅速抑制藻体生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颖川  邹琳  汪瑾  张小倩  卢亚萍  
[目的]蓝藻水华频繁爆发给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微囊藻是长江流域湖泊水华蓝藻的优势种,对微囊藻生长的削减是解决浅水湖泊水华发生的重要课题。[方法]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EGCG)是茶叶中组分最高的一种儿茶素,对铜绿微囊藻具有高效而持续的抑制作用。分别用8、12和16 mg·L-1的EGCG处理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培养液,测定藻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生理生化活性。[结果]藻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光合作用效率下降;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抗坏血酸能缓解氧化胁迫;电镜观测结果显示:EGCG处理导致藻细胞内类囊体结构遭到破坏,细胞皱缩变形;藻细胞培养液中的藻毒素含量在处理前后没有显著变化,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颖川  邹琳  汪瑾  张小倩  卢亚萍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EGCG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初步揭示其抑藻机制,为高效环保型抑藻剂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茶叶中组分最高的一种儿茶素,对铜绿微囊藻具有高效而持续的抑制作用。分别用8、12和16 mG·L-1的EGCG处理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培养液,测定藻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生理生化活性。[结果]EGCG处理后藻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光合作用效率下降;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抗坏血酸能缓解氧化胁迫。电镜观测结果显示:EGCG处理导致藻细胞内类囊体结构遭到破坏,细胞皱缩变形;藻细胞培养液中的藻毒素含量在处理前后没有显著变化,细胞内藻毒素含量显著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凡  赵中华  陈晨  田园  郦倩玉  龚雄虎  叶晨昊  
选取富营养化湖泊蓝藻水华常见优势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M.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暴露培养实验考察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化合物菲(Phenanthrene,Phe)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Phe(0. 05~0. 2 mg/L)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0. 2 mg/LPhe促进作用最为显著(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玉和  钟贻诚  
一、材料与方法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种取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采用BS培养液(配方见表1)扩大培养,主要条件指标:光照2150Lux左右,温度24—32℃,容器为体积5升圆形玻璃缸,敞口培养,并定时测量光密度(OD)和藻干重。12小时给光照,12小时黑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磊  沈新强  王云龙  蒋玫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柴油和原油的水溶性成分(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Waf)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生长影响及其差异。结果显示,低浓度的0~#柴油Waf(0.30、0.10 mg/l)和原油Waf(1.17、0.58 mg/l)能够促进小球藻的生长,且0~#柴油Waf的0.10 mg/l实验组和原油Waf的0.58 mg/l实验组在96 h时,小球藻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春妙  肖锦程  于俊杰  张明胤  宋长友  唐永凯  
选取0.5、1.0、2.0 mg/L的壳聚糖和25、50、100 mg/L的纳米碳铜分别加至铜绿微囊藻液中,检测藻液中藻细胞浓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探讨壳聚糖和纳米碳铜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比较100 mg/L纳米碳铜与100、500 mg/L硫酸铜在除藻过程中藻液的pH值、溶解氧、铜离子的残留量,进一步验证纳米碳铜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抑藻效果不明显;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纳米碳铜则具有明显的抑藻效果,144、360、480 h时,添加100 mg/L纳米碳铜组的藻细胞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的,且72~480 h时,其藻细胞浓度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48~240 h时,添加100 mg/L纳米碳铜组的藻液叶绿素a质量浓度和铜离子残留量均显著低于添加100、500 mg/L硫酸铜组的,且pH值变动小。这表明100 mg/L纳米碳铜可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且水体中铜离子的残留量较少,pH值变动小,可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春妙  肖锦程  于俊杰  张明胤  宋长友  唐永凯  
选取0.5、1.0、2.0 mg/L的壳聚糖和25、50、100 mg/L的纳米碳铜分别加至铜绿微囊藻液中,检测藻液中藻细胞浓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探讨壳聚糖和纳米碳铜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比较100 mg/L纳米碳铜与100、500 mg/L硫酸铜在除藻过程中藻液的pH值、溶解氧、铜离子的残留量,进一步验证纳米碳铜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抑藻效果不明显;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纳米碳铜则具有明显的抑藻效果,144、360、480 h时,添加100 mg/L纳米碳铜组的藻细胞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的,且72~480 h时,其藻细胞浓度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48~240 h时,添加100 mg/L纳米碳铜组的藻液叶绿素a质量浓度和铜离子残留量均显著低于添加100、500 mg/L硫酸铜组的,且pH值变动小。这表明100 mg/L纳米碳铜可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且水体中铜离子的残留量较少,pH值变动小,可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