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855)
2022(2408)
2021(2279)
2019(4616)
2018(4506)
2017(9454)
2016(4919)
2015(5928)
2014(5946)
2013(5991)
2012(5617)
2011(5154)
2010(5177)
2009(5039)
2008(5027)
2007(4498)
2006(4057)
2005(3939)
2004(3926)
2003(3747)
作者
(14492)
(11816)
(11755)
(11219)
(7723)
(5630)
(5605)
(4732)
(4448)
(4439)
(4195)
(3879)
(3859)
(3738)
(3709)
(3682)
(3616)
(3607)
(3400)
(3294)
(3123)
(2819)
(2801)
(2798)
(2753)
(2729)
(2679)
(2582)
(2337)
(2321)
学科
(23337)
经济(23314)
管理(16045)
(14275)
(12787)
企业(12787)
方法(12275)
数学(10592)
数学方法(10524)
(7012)
(7011)
贸易(7006)
(6847)
(6700)
金融(6700)
(5319)
银行(5319)
(5217)
财务(5207)
财务管理(5201)
中国(5153)
(5122)
理论(5054)
企业财务(5006)
业经(4900)
(4592)
市场(4511)
信息(4266)
(3666)
(3460)
机构
大学(78841)
学院(75661)
(36123)
经济(35505)
管理(31208)
理学(25481)
理学院(25296)
研究(25250)
管理学(25096)
管理学院(24946)
中国(23925)
(19107)
(16604)
财经(15046)
(13703)
中心(12832)
(12264)
经济学(11898)
(11692)
金融(11549)
财经大学(11409)
科学(11312)
北京(10963)
经济学院(10750)
(10613)
研究所(10508)
(9419)
(9210)
银行(9088)
商学(8989)
基金
项目(42807)
科学(33938)
基金(33005)
研究(32522)
(27804)
国家(27650)
科学基金(24274)
社会(21059)
社会科(20176)
社会科学(20170)
基金项目(16618)
自然(15201)
资助(14946)
自然科(14921)
自然科学(14919)
自然科学基金(14701)
教育(14684)
编号(13781)
(13746)
成果(12740)
(12293)
(10381)
项目编号(9808)
教育部(9478)
国家社会(9200)
重点(9097)
人文(9027)
大学(9002)
(8737)
社科(8329)
期刊
(38515)
经济(38515)
研究(26098)
(16084)
金融(16084)
(15803)
中国(13528)
管理(11473)
学报(9061)
财经(8545)
国际(8290)
图书(7783)
科学(7597)
(7277)
(7147)
经济研究(6934)
理论(6907)
大学(6673)
实践(6284)
(6284)
学学(5959)
(5844)
情报(5827)
技术(5777)
问题(5197)
书馆(5139)
图书馆(5139)
世界(5020)
业经(4627)
教育(4553)
共检索到127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立岩  郑葵方  
本文运用AR(1)-非对称GARCH模型研究伦敦和上海铜期货市场之间的收益均值、波动和成交量的信息传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伦敦市场交易信息被整合反映到上海市场的开盘价上,并影响上海交易收益的波动。上海交易信息对伦敦交易收益及其波动的溢出效应十分显著,但对伦敦开盘价的影响小于伦敦交易对上海开盘价的影响。虽然上海市场能对伦敦交易施加短期影响,但在长期走势上伦敦市场引领上海市场。投资者和期货市场的监管者可以通过把握国际铜期货市场信息传递对期货定价的影响,决定投资和监管的关注重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维  王平  熊熊  
本文通过研究印度股票市场及其对应的指数期货市场的信息传播规律,为我国建立股指期货市场提供科学的借鉴。本文的结果表明,印度期货市场收益率与现货市场收益率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波动性传递作用,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也具有波动性传递作用。对印度市场来说,因为来自于现货市场的方差占总方差的39.03%,小于来自期货市场的60.91%,所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具有主导作用。这个结论可以指导投资者对交易市场的选择和监管机构监管策略的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才斌  段蕴珂  
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VAR模型、VECM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上海期货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期货价格之间的引导关系和影响程度,并通过Gonzalo-Granger共因子模型、Hasbrouck信息份额模型精确定量了沪铜的国际定价能力,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勇华  杨世伟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的推进,市场利率的波动不断加剧,各类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利率避险工具。利率期货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基于此,文章对国债期货市场的信息传递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VECM-GARCH-DCC(ECM)模型,在对现货市场的最便宜交割债券、上证5年期国债现货和国泰上证5年期ETF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结构变换检验找到数据的结构突变点,以此为依据将数据划分为三个时间样本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初期国债期货对信息的反应速度较快,且表现出较强的价格发现功能;国债期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昌荣  邹青  
本文采用二元VAR-EGARCH与信息传递速度模型对我国股指现货和期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与传递速度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已存在显著的双向价格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信息传递能力正逐步增强,但信息在期货市场传递到现货市场的速度要慢于信息从现货市场传递到期货市场。本文还发现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着显著的正反馈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亮  刘莉亚  
本文通过Granger协整分析及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出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与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价格具有协整关系,以及上海期铜对伦敦期铜价格有引导作用。并运用误差修正机制得出沪铜连续和伦敦铜价格的关系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虹  何建敏  赵伟雄  
文章借助PPI指标,引入价格波动率函数,分析了宏观经济对沪铜期货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PPI与沪铜价格波动率具有长期协整关系,PPI对价格波动率具有单向引导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丰  崔积钰  马志伟  
应用自相关函数检验法和GARCH模型检验方法,对时间标度τ=1,5,22,66下的沪铜期货收益率序列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移动窗口法引入了波动聚集指数度量沪铜期货市场的波动聚集程度,并对其波动聚集的相关特征做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时间标度的沪铜连续合约收益率序列都存在波动聚集现象,铜期货表现出自相似的特征;随着时间跨度和移动窗口的增大,波动聚集程度也随之变大;沪铜期货价格的波动聚集是沪铜连续合约收益率序列自相关函数慢衰减的原因。从而表明沪铜期货的价格波动表现出较强的自相似性,沪铜期货市场具有分形特征、存在记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雪  王宁  
依据期货市场有效性理论,从期货与现货之间的价格引导关系、不同期货市场的价格引导关系两方面实证研究沪铜期货市场定价效率,并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G-S模型、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得出国内铜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弱式有效,与国外铜期货市场保持双向引导关系但影响力不强的结论,最后结合实证研究,提出促进铜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琳  丁浩  
我国是铜消费大国,年进口量较大,铜价格波动直接关系到工业发展。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法分析国内外主要市场铜期货价格与国内铜现货价格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铜期货波动对国内铜现货的价格引导作用。结果表明,铜期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晓霖  蒋祥林  阳桦  
文章运用体制转换时间序列模型对上海铜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期货市场和伦敦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引导关系在2003年底有比较明显的变化。2003年后,伦敦铜期货市场对上海铜期货的单向引导关系开始改变,上海期货价格对伦敦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也在提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宇  魏宇  高勇  黄登仕  
本文针对金融时间序列存在的部分典型事实,运用AR(1)-GJR(1,1)构造出铜期货条件损失的标准残差序列;针对标准残差序列近似满足i.i.d特征,运用EVT对其极值尾部建模,并测度出两个铜期货市场的动态风险;然后运用Back-Testing方法对风险测度模型进行准确性检验,最后运用Granger-Causality检验来分析铜期货市场动态风险的传导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EVT的风险测度方法能有效测度上海伦敦铜期货市场动态风险;上海伦敦铜期货市场动态风险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双向传导效应,但由伦敦向上海传递的强度大于反向强度。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盛卫锋  张兵  谢世宏  
分析表明,2006年1月5日至2010年4月2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伦敦金属交易所三个月期铜收盘价对数收益率一阶差分互为Granger原因,溢出指数为15.6%,说明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伦敦金属交易所存在明显的收益溢出效应。进一步分解溢出指数,结果显示伦敦金属交易所在联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溢出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上海铜期货定价的自主性逐步加强。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还无法挑战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世界铜定价中心的地位,中国还需进一步提升实力,增强国际铜定价的"话语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惠芳  叶成  
文章从价格锁定视角提出确立套期目标和评价套期的策略,同时针对会计实务界基于价格变动对冲和学术界基于最小方差套期视角的套期目标进行解释和界定,并利用2004—2013年中国铜期货与现货价格数据对三种理论视角的套期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套期的现实目标是通过锁定未来交易价格,保持经营利润的稳定;企业套期决策不必考虑基差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存在所谓的最优套期比率问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向丽  成思危  汪寿阳  洪永淼  
本文分别采用参数法、半参数法与非参数法来估计铜期货市场的风险值。由于利好与利空信息对期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因此本文参数法采用非对称的EGARCH与TGARCH模型来估计铜期货市场的条件VaR,半参数法采用前四阶矩方法,非参数法采用核函数的方法。一般金融市场只考虑下跌风险,而期货市场由于存在做空机制,所以本文亦提出期货市场上涨风险的概念,并分别估计了三种方法下的下跌VaR与上涨VaR,用返回检验对每种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实证研究表明:不论是下跌VaR还是上涨VaR,非参数法对数据的拟和要远远优于另外两种方法,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