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8)
2023(6247)
2022(5200)
2021(4619)
2020(3833)
2019(8386)
2018(7979)
2017(14903)
2016(8206)
2015(8804)
2014(8229)
2013(8118)
2012(7493)
2011(6735)
2010(6506)
2009(5902)
2008(5693)
2007(4944)
2006(4288)
2005(3699)
作者
(27408)
(22836)
(22716)
(21173)
(14447)
(11144)
(10055)
(8995)
(8794)
(7845)
(7798)
(7523)
(7459)
(7292)
(7169)
(7059)
(7057)
(6840)
(6661)
(6589)
(6045)
(5614)
(5287)
(5270)
(5266)
(5005)
(4921)
(4887)
(4720)
(4635)
学科
(31199)
经济(31152)
管理(23140)
(22686)
(17610)
企业(17610)
方法(15084)
数学(13590)
数学方法(13478)
(9156)
(8792)
(8719)
中国(8079)
(7917)
贸易(7916)
(7734)
业经(7070)
农业(6400)
(5609)
技术(5507)
环境(5393)
(5242)
财务(5240)
财务管理(5228)
企业财务(4990)
地方(4822)
(4701)
银行(4656)
(4599)
金融(4599)
机构
大学(119498)
学院(117236)
(47738)
经济(46951)
研究(44507)
管理(43337)
理学(38686)
理学院(38207)
管理学(37386)
管理学院(37215)
(32121)
中国(31878)
科学(31327)
农业(26097)
业大(25353)
(25261)
(24238)
研究所(22733)
(19538)
中心(19512)
农业大学(17472)
(16708)
(16256)
财经(16171)
北京(15386)
(14946)
经济学(14826)
(14577)
(14509)
科学院(14296)
基金
项目(88811)
科学(69065)
基金(66472)
(62864)
国家(62369)
研究(54588)
科学基金(51688)
自然(37106)
自然科(36297)
自然科学(36281)
社会(36045)
自然科学基金(35693)
基金项目(35668)
(34269)
社会科(34219)
社会科学(34208)
(30292)
资助(26571)
教育(24255)
重点(20569)
计划(20069)
(18995)
(18959)
编号(18745)
(18676)
科研(18307)
科技(17944)
创新(17805)
(17481)
国家社会(15710)
期刊
(45721)
经济(45721)
学报(30206)
研究(29856)
(27635)
科学(24774)
大学(21398)
中国(21386)
学学(20761)
农业(18593)
管理(14792)
(14004)
(10276)
业大(9228)
(8892)
金融(8892)
经济研究(8798)
农业大学(7899)
财经(7858)
业经(7718)
(7639)
技术(7218)
教育(7055)
科技(6930)
(6730)
问题(6361)
林业(5933)
商业(5627)
中国农业(5593)
(5431)
共检索到162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凡  赵元凤  吕景才  刘长发  
以鳃、肌肉和内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为指标研究了Cu2+污染对牙鲆的损伤作用。通过室内暴露试验,将牙鲆置于不同浓度(0.00、0.01、0.05、0.30、0.50、0.80 mg/L)的Cu2+溶液中10 d,测定其鳃、肌肉和内脏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高,牙鲆的3种组织中CAT、SOD、GSH-PX的活性均表现为:Cu2+浓度在0.01~0.05 mg/L出现不同程度的诱导,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水平,Cu2+浓度大于0.05 mg/L时,各酶活性低于...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凡  赵元凤  吕景才  刘长发  
将牙鲆置于浓度为0.5mg/L的Pb溶液中18d,测定其鳃、肌肉、全部内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最初8d,各组织的GSH-PX的酶活性表现为抑制,随后各组织GSH-PX的酶活性表现为诱导;10d时,诱导幅度最大,而后表现为抑制。紧接着放入清洁海水,各组织的酶活性又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结果提示,对于低浓度铅的长期暴露,GSH-PX能明显指示牙鲆受海洋铅的早期污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帆  孙翰昌  
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中10 d,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鱼类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浓度(4.9 mg/L)LAS暴露可导致中华倒刺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发生变化。当LAS质量浓度为0.01 mg/L时,所有受检组织(血液、肝脏)的SOD和GSH-Px活性在暴露初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但LAS浓度为0.2 mg/L和4.0 mg/L和暴露时间超过4 d时,酶活性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提示LAS暴露所引起的酶活性变化与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茂林  张秀梅  黄国强  张沛东  李君丰  
在盐度30和水温20℃条件下,配制钙、镁(1∶3)总浓度A(700mg/L)、B(1100mg/L)、C(1600mg/L,对照)、D(2200mg/L)、E(2800mg/L)的人工海水,研究了5种人工海水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生长、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观察发现,褐牙鲆幼鱼初次接触高钙、镁浓度人工海水(D组和E组)时产生应激反应,鱼体呈弓形,呼吸频率降低,摄食不积极,适应7d左右恢复正常。经60d养殖实验,各处理组实验鱼食物转化效率(FCE)无显著差异(P>0.05),成活率均在90%以上。0~20d时实验鱼特定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韩英  张辉  王琨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硝态氮对鲤(Cyprinus carpio)鱼种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鱼为体重130~250 g的鲤鱼种,按水体NO2--N浓度设3组共9个处理进行试验,其中对照组NO2--N浓度低于0.01 mg/L,低浓度组为0.2 mg/L、0.4 mg/L、0.6 mg/L、0.8 mg/L,高浓度组为1.5 mg/L、2.5 mg/L、3.5 mg/L、4.5 mg/L,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低浓度组的平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150~175 U/mL之间;高浓度组的SOD酶活力在70~90 U/mL之间,明显低于低浓度组(P<0.05);不同NO2--N浓度对鲤鱼种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苗晶晶  潘鲁青  刘志  
以幼体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为研究对象。Cu2+浓度梯度设置为0 10mg/L、0 20mg/L、0 50mg/L和1 00mg/L;Zn2+浓度梯度为1 00mg/L、2 00mg/L、5 00mg/L和10 00mg/L。实验周期为20d。结果表明,在6d内Cu2+(除1mg/L处理组外)、Zn2+各处理组褐牙鲆鳃丝Na+ K+ ATPase活力随取样时间变化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之为  李晓静  白金瑞  陈帅  范梦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洁  黄国强  张秀梅  韦柳枝  唐夏  
环境温度短周期波动对鱼类的生长和能量代谢有重要影响,实验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褐牙鲆幼鱼在经历高温-最佳温度循环的生长与能量分配进行了研究。在为期40d的实验中,驯养于20℃的褐牙鲆幼鱼在每个为期10d的循环中分别经历0d(H0)、2d(H2)、4d(H4)、6d(H6)和8d(H8)的26.5℃高温胁迫后,剩余的天数恢复到最佳温度(20℃)下养殖。实验结束时,经历不同天数高温胁迫的各处理组的褐牙鲆幼鱼以干重、湿重、蛋白质和能量表示的鱼体重均显著小于对照组(H0)。实验期间摄食量少和分配于生长的能量减少是导致经历高温胁迫的处理生长减慢的主要原因。经历高温胁迫的处理组的摄食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晓阳  姜宏波  刘海金  孙朝徽  张晓彦  王桂兴  司飞  
以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中的雄性和雌性作为父母本,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杂合克隆牙鲆。从35日龄起,实验鱼类分别在16、19、22、25、28和31℃水温下培育至110日龄,观察其性别分化、性比和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性别分化与培育水温密切相关,在22、25和28℃水温下,60日龄开始性别分化;在16℃和19℃下,分别在70日龄和90日龄开始性别分化;而31℃下,110日龄仍未发生性别分化。通过180尾标本的组织切片观察,各温度下的杂合克隆牙鲆均为雌鱼,未发现雄鱼,表明高水温没有改变雌性性别。对于全长和体质量的生长,除31℃外,其他各实验组随着水温升高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华  李健  李吉涛  张喆  
本研究以中药黄芩苷为受试药物,研究其在不同剂量和作用时间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肝CYP1A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体内实验,将黄芩苷按低(50mg/kg·d)、中(100mg/kg·d)、高(200mg/kg·d)3个剂量分别口灌牙鲆,连续给药,并分别于给药3d、6d、9d后取样,测定CYP1A酶活性。结果表明,较空白组而言,给药3d,黄芩苷各剂量组鱼肝中EROD酶(CYP1A标志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P>0.05);给药6d,高剂量组的EROD酶活性极显著增加(P<0.01),中剂量组的则显著增加(P<0.05);给药9d,高、中剂量组的EROD酶活性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仰真  杨英明  刘洋  卢昇  吴垚磊  赵玉柱  马腾  程向明  程佳禹  陈松林  
为比较牙鲆"鲆优2号"在不同养殖地区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实验利用连续多代对生长性状和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和基因组选择的结果筛选出的亲本,建立28个"鲆优2号"家系,在河北(Site 1)和山东(Site 2)进行对比养殖试验,利用混合线性动物模型对生长和存活性状进行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Site 1和Site 2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5和1.2 g/d,养殖成活率分别为81.4%和82.2%,"鲆优2号"在两个养殖地点的生长和抗病性能均表现优异。不同养殖环境间收获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57 (0.7),说明不同养殖环境间收获体质量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但是不同养殖环境间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不显著。研究表明,牙鲆"鲆优2号"新品种在不同养殖地点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均表现良好,为保证良好的推广效果,需要对牙鲆的制种方案进一步优化,针对不同的养殖地区进行"鲆优2号"苗种生产,或培育具有普适性的"鲆优2号"苗种,保证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快速生长和高存活率优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宏波  王桂兴  刘海金  唐晓阳  包杰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养殖的双单倍体(DH)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作为亲鱼,采用冷休克方法抑制第二极体排出,建立牙鲆克隆家系。以普通牙鲆的一个家系作为对照组,在同样饲养条件下进行培育。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2+龄鱼,克隆家系随机抽取5尾,体质量(1 398±88)g;普通群体随机抽取10尾,体质量(1 749±125)g。分别采集血液进行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克隆牙鲆的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数量(HGB)、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压积(HCT)极显著低于普通牙鲆(P<0.01),而在其他血液生理指标上二者没有显著性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昌操  孙中海  
3种抗寒性不同的柑桔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经低温锻炼后 ,原生质体抗寒力得到增强 ,并在第 1 2d达到最大。柑桔原生质体SOD、CAT酶活性变化同步提高 ,而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随低温锻炼进程逐步下降 ,至第 1 2d回升。结果表明 :柑桔原生质体SOD、CAT酶活性与抗寒性正相关 ,而MDA的含量则与抗寒性成负相关 ,可以利用柑桔原生质体SOD、CAT酶活性和MDA的含量鉴定柑桔原生质体的抗寒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鲁双庆  刘少军  刘红玉  刘筠  
以肝脏组织保护酶SOD、CAT、GSH PX活性为指标研究了CuSO4污染对黄鳝的损伤作用。实验测得Cu SO4对黄鳝的LC50 为 5 .5mg/L ,据此设定CuSO4浓度梯度。结果表明 ,0 .7、1.5mg/L的CuSO4处理液对黄鳝的损伤较小 ,3.0、4 .5mg/L的CuSO4处理液对黄鳝损伤较大 ,保护酶SOD、CAT、GSH PX的活性在黄鳝暴露 2 4h时被显著抑制 ,在处理 4 8h后酶活性逐渐恢复并超过对照组水平 ,之后又回落到低于对照组水平 ,其变化幅度与CuSO4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可以证实 ,SOD、CAT、GSH PX活性变化可以反映黄鳝的伤害程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吉桥  孙永新  张剑诚  
将大(394.5~401.8g)、中(283.8~324.3g)、小(94.5~112.3g)3种规格的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放养在8个10.0m×10.0m×0.8m水泥池中,投喂含金银花、人参和山楂等中草药的饲料。经28d、56d和83d的饲养表明,摄食含中草药饲料的大、中、小规格鱼的瞬时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2.4%、18.9%和2.9%(P<0.05);饲料系数分别下降20.77%、4.26%~39.42%和12.14%,饲料转化效率提高3.0%~36.4%、23.53%和11.1%(P<0.05);胃和肠蛋白酶活性分别显著地提高11.66%、13.4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