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70)
2023(14441)
2022(12049)
2021(11121)
2020(9200)
2019(20374)
2018(19910)
2017(38307)
2016(20881)
2015(22308)
2014(21900)
2013(21844)
2012(20075)
2011(17747)
2010(17544)
2009(16183)
2008(16238)
2007(14356)
2006(12556)
2005(11270)
作者
(62074)
(52078)
(51865)
(48728)
(32916)
(25314)
(23338)
(20290)
(19505)
(18403)
(17822)
(17534)
(16775)
(16357)
(16208)
(15856)
(15779)
(15367)
(14968)
(14915)
(13227)
(12620)
(12514)
(11868)
(11678)
(11534)
(11489)
(11414)
(10443)
(10410)
学科
(93134)
经济(93035)
(83622)
(73815)
企业(73815)
管理(69094)
方法(38765)
(30387)
业经(29622)
数学(29601)
数学方法(29350)
(26820)
地方(23607)
农业(22678)
(20076)
财务(20066)
财务管理(20045)
中国(19983)
企业财务(18998)
技术(18199)
(16261)
(16033)
(15476)
(15391)
贸易(15383)
(15173)
理论(15131)
(14851)
环境(14176)
(14151)
机构
学院(299255)
大学(291727)
(121094)
经济(118869)
管理(116327)
理学(100839)
研究(100814)
理学院(99585)
管理学(98047)
管理学院(97483)
中国(76716)
科学(66415)
(63473)
(61278)
(53608)
(52176)
业大(49886)
农业(48632)
研究所(47933)
中心(45808)
(45224)
财经(43399)
北京(39514)
(39495)
(37613)
师范(37113)
(36739)
经济学(36170)
(36105)
经济学院(32935)
基金
项目(207960)
科学(164121)
基金(152135)
研究(144380)
(136148)
国家(134937)
科学基金(115504)
社会(94016)
社会科(89146)
社会科学(89124)
(82759)
基金项目(82344)
自然(77484)
自然科(75683)
自然科学(75659)
自然科学基金(74361)
(69562)
教育(63191)
资助(60684)
编号(55344)
重点(47182)
(46784)
(45883)
(44613)
(43996)
创新(42197)
成果(41141)
科研(40252)
计划(39984)
国家社会(39287)
期刊
(135295)
经济(135295)
研究(78948)
(56241)
中国(52466)
学报(52123)
科学(48933)
管理(44083)
(43415)
农业(38565)
大学(38236)
学学(36946)
业经(25327)
(24209)
金融(24209)
技术(24087)
(23098)
财经(21136)
经济研究(20619)
教育(20354)
问题(18483)
(18283)
资源(16654)
技术经济(15732)
(15487)
科技(15024)
商业(14635)
现代(14423)
业大(13664)
财会(13213)
共检索到430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春华  吴晋峰  周芳如  吴宝清  
采用2001—2016年铁路交通和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对比研究了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铁路通达性变化及其对各自区域旅游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十五年来:(1)京津冀地区铁路静态通达性水平更高,长三角地区铁路动态通达性水平更高。(2)两区域铁路通达性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但长三角地区提升的幅度更大且更加均衡。(3)两个区域入境旅游接待量、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接待量、国内旅游收入的年增速与各自区域铁路通达性水平的年增速基本同步。铁路通达性水平越高的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越大。(4)根据回归方程预测,若区域铁路加权平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继敏  
国内外有关区域专业化研究大多关于一个国家省区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对于一国之内经济区内部的区域专业化研究较少。然而,经济区内部分工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也是包括经济地理学在内的很多学科着力解释的重大议题。这里运用较为成熟的测度方法,以国家图书馆所能查到的最近的2003年各地市制造业分行业就业人口数据为数据源,测度描述区域专业化的区位基尼系数、区域专业化指数、区域分工指数等,综合全面地刻画"十一五"规划界定的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区域专业化的行业特征和区域特征。另外,还比较了两个区域在专业化水平上的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璇  刘军  
科技中心城市对周边经济腹地技术创新扩散的强度和效应对区域技术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考察北京、上海两地技术市场的交易合同数及成交金额的流量与流向,分析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技术创新扩散的强度,然后以技术市场交易合同数为变量,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北京与上海的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研究表明,相对于上海,北京对周边地区技术创新扩散的强度及扩散效应都较弱。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吕程  张亮  
以我国2007年省区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物流业的产业关联情况,编制了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12大产业部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建立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比较分析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外向程度较高,对其他地区产业的支持力度高于长三角地区,辐射范围更加广泛,且物流业产业关联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均较高;与此同时,京津冀地区物流业也存在运营效率低下、区域内产业联动有待加强以及垄断势力较强、价格显著偏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吕程  张亮  
以我国2007年省区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物流业的产业关联情况,编制了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12大产业部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建立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比较分析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外向程度较高,对其他地区产业的支持力度高于长三角地区,辐射范围更加广泛,且物流业产业关联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均较高;与此同时,京津冀地区物流业也存在运营效率低下、区域内产业联动有待加强以及垄断势力较强、价格显著偏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凤娇  张书颖  刘家明  姜丽丽  高彩霞  
文章基于Python、Gephi平台,利用HanLP、SnowNLP等自然语言处理(NLP)工具对比分析中国京津冀、长三角两大城市群的旅游形象感知,对其进行词汇分析、双词共现短语、语义网络分析,实现从点、线、面层层递进式探索。研究表明:(1)京津冀、长三角认知形象在旅游目的地、旅游配套设施、旅游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同时两大城市群旅游形象各具特色。(2)京津冀、长三角情感形象感知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为辅,中性占比最低。相对于长三角情感形象,京津冀积极情感占比较多,消极情感占比较少。(3)旅游资源距离和类型等影响旅游形象关联。(4)两大城市群整体旅游形象感知具有小世界网络属性,其语义网络呈现“中心—外围”结构,且以正面形象为主。(5)文章构建城市群旅游形象的“T(旅游者)—S(旅游空间)—R(旅游资源)”理论框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向荣  刘璇  
本文利用Esteban-Ray指数和脉冲响应函数模型分别测算了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的创新极化与扩散效应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相对于长三角,京津冀极化效应较强而扩散效应较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剑锋  杨德才  操彬  
引入演化经济学的共同演化视角,在旅游业与城镇化共同演化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01—2017年长三角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等方法,研究旅游业与城镇化共同演化的总体态势、时空过程和交互机制。结果表明:(1)旅游业与城镇化符合具有互作关系、交互选择适应、协同系统发生的共同演化基本准则,存在共同演化关系。(2)长三角旅游业与城镇化共同演化经历了起步选择、调整适应、整合协同三个阶段,共同演化的整体效益、交互状态、协同质量目前处于较高水平,并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性。(3)多维度交互、多主体参与、多机制驱动、多尺度推绎的交织作用,推动旅游业与城镇化非线性、正反馈、路径依赖、地理嵌入的共同演化交互动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青霞  夏传信  施建军  
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科技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都与科技人才集聚形成正向的交互效应,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人才集聚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更大,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产业协同集聚的效应则显著为负,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科技人才集聚的对数值超过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总效应为正,低于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则对区域创新起着抑制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浩瀚  潘源  
分别以2003—2015年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城市群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Hansen门限模型,以金融规模与金融效率作为门限变量,同时考虑到金融集聚的影响,来考察和比较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不仅存在门限效应,且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不同城市群产业升级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其次金融集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在不同发展程度地区也是不同的,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成  
信息消费作为我国新型消费方式之一,已经成为巩固扩大传统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和传统消费融合催生了多种消费新业态,有力提升了信息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信息消费和新业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信息消费可以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且新业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珠三角城市群信息消费和新业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明显大于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雪琴   马玉梅  
本文聚焦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群,以城市群涉及的地级市数据为基础,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Kernel密度估计分别测度城市群消费活力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过程。结果显示:首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消费活力Dagum-基尼系数均不断缩小,各地消费活力逐渐趋于均衡,且不同城市群组间差距缩小是导致消费活力空间分布趋于均衡的主要原因;其次,尽管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整体消费活力正在逐渐提高,但不同区域城市群消费活力的变化过程呈现明显异质性。据此,本文在促进不同城市群消费市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宏伟  刘敏  
本文建立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赋权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高于京津冀都市圈。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区域内各省市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提高地区个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区域内部资源整合、产业协作等措施,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京津冀应学习借鉴长三角区域协作发展的经验,加强区域内部整合与协作,以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馨  吕秀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对旅游业整合营销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研究了长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分析了该地区旅游业整合发展内涵,并提出了相关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保健  
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及中国文化的传播,意义远超过商品输出为中心的对外贸易。在外向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视角,利用区位熵方法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业外向度水平进行测评。主要结论是:(1)从时间变化的趋势来看,十六城市的旅游业外向度总体上呈现出变强的趋势。(2)从空间分异来看,各城市的旅游业外向度区位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3)城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区位熵对临界点的突破存在时滞。(4)各城市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外商直接投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