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9)
- 2023(8696)
- 2022(7607)
- 2021(6944)
- 2020(6125)
- 2019(14568)
- 2018(14215)
- 2017(27143)
- 2016(15209)
- 2015(17466)
- 2014(17959)
- 2013(17970)
- 2012(17106)
- 2011(15855)
- 2010(16198)
- 2009(15102)
- 2008(15443)
- 2007(14007)
- 2006(12285)
- 2005(11079)
- 学科
- 济(67509)
- 经济(67409)
- 管理(40358)
- 业(37423)
- 方法(30855)
- 企(29436)
- 企业(29436)
- 数学(27101)
- 数学方法(26765)
- 中国(19567)
- 农(17684)
- 学(16613)
- 财(15785)
- 地方(14710)
- 制(13538)
- 业经(12848)
- 贸(11695)
- 贸易(11693)
- 农业(11578)
- 易(11275)
- 理论(10516)
- 和(10223)
- 环境(10089)
- 银(9908)
- 银行(9865)
- 融(9840)
- 金融(9837)
- 行(9404)
- 务(9047)
- 财务(9009)
- 机构
- 大学(237050)
- 学院(232854)
- 济(93371)
- 经济(91142)
- 研究(84671)
- 管理(84635)
- 理学(72818)
- 理学院(71796)
- 管理学(70312)
- 管理学院(69849)
- 中国(62231)
- 科学(54999)
- 京(52111)
- 所(45152)
- 农(44225)
- 财(43203)
- 研究所(41351)
- 中心(38024)
- 业大(37169)
- 江(35677)
- 农业(35176)
- 财经(34244)
- 北京(32947)
- 范(32947)
- 师范(32609)
- 经(30930)
- 院(30238)
- 经济学(29368)
- 州(28275)
- 师范大学(26729)
- 基金
- 项目(153774)
- 科学(119590)
- 基金(111320)
- 研究(107707)
- 家(98884)
- 国家(98106)
- 科学基金(82007)
- 社会(67312)
- 社会科(63535)
- 社会科学(63509)
- 基金项目(59538)
- 省(58977)
- 自然(54336)
- 自然科(53031)
- 自然科学(53010)
- 自然科学基金(52038)
- 划(51562)
- 教育(49597)
- 资助(45717)
- 编号(43097)
- 成果(36014)
- 重点(35645)
- 部(34212)
- 发(33227)
- 创(30706)
- 课题(30592)
- 科研(29900)
- 计划(29587)
- 创新(28913)
- 教育部(28504)
- 期刊
- 济(103747)
- 经济(103747)
- 研究(68059)
- 中国(44225)
- 学报(40881)
- 农(39078)
- 科学(37369)
- 财(33081)
- 大学(29746)
- 学学(28080)
- 管理(28051)
- 农业(25944)
- 教育(22740)
- 融(19166)
- 金融(19166)
- 技术(18864)
- 财经(16740)
- 经济研究(15897)
- 问题(15687)
- 业经(15570)
- 经(14385)
- 业(14032)
- 版(12343)
- 资源(12198)
- 统计(11863)
- 技术经济(11440)
- 贸(10799)
- 理论(10708)
- 现代(10580)
- 图书(10435)
共检索到342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立国
在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城市空间的重构、郊区的快速蔓延、交通拥挤等问题成为治理城市的重要难题。发展功能紧凑型城市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城市紧凑度的内涵和紧凑城市的相关理论,从经济紧凑度、形状紧凑度、交通紧凑度和人口紧凑度四个方面构建城市紧凑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1986年、1996年以及2008年的城市建设统计数据对全国16个铁路枢纽城市的紧凑度进行综合测算,结果发现:1城市综合紧凑度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分要素来看,经济紧凑度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形状紧凑度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交通紧凑度整体上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人口紧凑度整体上呈现先上升后...
关键词:
城市紧凑度 综合测算 铁路枢纽城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小辉 过秀成 杜小川 巩建国
在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与发展时期,综合客运枢纽是综合客运体系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文章分析了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特征以及此背景下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历程及演变影响因素,剖析了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中概念界定的问题及内涵,提出了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释义,并从外部影响和内在要求两个方面分析了综合客运枢纽的属性特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蔚 梁进社 张华
研究目的:基于"紧凑城市"的理念,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居住用地及工业—商业—交通用地、人口密度和城市密度4组变量揭示近10年来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和人口增长态势,并以城市密度的形式对省会城市之间的土地利用和人口发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省会城市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工业—商业—交通用地扩张速度惊人,中国省会城市基本上处于工业导向型城市发展阶段。省会城市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城市居住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研究结论:结合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人口密度,可以将中国省会城市按照特性分为三类,但城市紧凑程度的多样性可能与很多因素相关,未来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立国 刘小兰
选取中国22个主要铁路枢纽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1990年、2000年的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12年遥感影像图,在ArcGIS9.3软件中提取城区外围轮廓,运用紧凑度、分维数和形状指数等指标测度铁路枢纽城市空间形态,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铁路枢纽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铁路枢纽城市空间形态逐渐趋向紧凑,形状逐渐趋向方形和圆形;从各要素来看,铁路枢纽城市空间的紧凑度、分维值的差异越来越小;相对于矿业城市,铁路枢纽城市空间整体趋于分散,紧凑度相对较高;从规模来看,规模小的铁路枢纽城市紧凑度较高,形状趋于简单,规模大的紧凑度较低,形状趋于复杂。
关键词:
空间形态 演变特征 铁路枢纽城市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欧阳欢 高杨 熊烈健
在成都建设门户枢纽城市的背景下,分析了空港区域内综合交通的现状及挑战,明确了优化"空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意义和目标。综合运用空间开发理论和综合交通枢纽经济与联动开发理论,从强化双流机场的门户枢纽功能,完善多式联运的对外交通系统,优化枢纽节点布局促进港城融合和构建港城联动的空港区域交通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的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部门研究"空港+城市"交通枢纽优化和门户枢纽城市建设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过秀成 马超 杨洁 李星 龚小林
文章界定了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衔接设施,分析了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转换特性,探讨集约一体化的交通衔接设施共享形式,建立交通衔接设施配置的主要指标及相应的规模需求匡算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永平 狄保忻 王鹏龙 黄永斌
根据紧凑城市的核心内涵,从空间紧凑、结构良好、效率较高三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紧凑度测度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了2009年陇海—兰新—北疆铁路沿线40个城市紧凑度的综合得分,并将其划分为紧凑、较紧凑、一般紧凑和不紧凑四种类型。除个别城市外,从总体上来看,沿线城市紧凑度水平按照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顺序呈现依次降低的变化规律。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了城市紧凑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影响沿线城市紧凑度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经济增长弹性,其次是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形态紧凑度等;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城市紧凑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亦有差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燕月 陈爽 李广宇 余成
量化表征城市紧凑性是当前地理学界和规划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明确紧凑性指标反映的实际意义与适用范围,成为构建测度体系的关键。当前已有众多研究提出数量相当可观的量化指标,本文结合国内外城市紧凑性定量研究进展,根据表征紧凑内涵的不同将其归纳为形状、规模、密度、结构、功能和过程6类,分析了不同类型指标的适用范围,并以结构类指标为例,采用南京和苏州的实际建设用地数据,根据指标自身稳定特性识别的实用性和局限性,达到评判和筛选指标的目的。结果显示:指标能有效指示建设用地的实际空间结构特征;4个指标受尺度变化的影响不强烈,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其中Gini系数和Moran’s I在应用中,前提条件局限小,适用广泛;而连续度和向心度较直观,但在进行城市比较研究时限制条件较多。该研究结果能够为城市紧凑性量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并指导城市规划与管理政策制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珏 袁丰
紧凑城市是一种高效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密度、规模、结构和强度维度建立紧凑城市四维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由4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城市紧凑度综合评价演化树模型。通过对长江三角洲16个核心城市实证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整体城市紧凑度下降,且影响紧凑度因素存在区际差异;在空间上,紧凑城市大致呈现沪杭甬沿线高于南北两翼的空间格局;从演化过程上分析,城市紧凑度与城市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城市化率和产业结构与城市紧凑度呈现显著正相关。近年来开发区分散建设、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等因素是造成长三角城市紧凑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交通、医疗等公共服务设...
关键词:
演化树模型 紧凑城市 紧凑度 长江三角洲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荣培君 刘慧 吕连琴 秦耀辰
城市紧凑度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方法及进化树模型对2006年和2016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城市紧凑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紧凑度评价方面,城市紧凑度差异较大,河南省域整体城市紧凑度下降,城市呈蔓延状发展,但并不显著。在空间分异规律方面,省会郑州的核心带动能力逐渐增强,但未形成清晰的集聚格局;新乡、鹤壁、濮阳、商丘、周口和信阳的城市紧凑度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安阳、南阳、驻马店、平顶山和三门峡呈现出扩散发展的态势。在关联特征方面,进化树模型和相关分析均显示城市空间发展形态的集聚扩散特征与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关键词:
进化树模型 紧凑度 城市形态 河南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丽 金凤君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扩张造成耕地面积减少以及能源资源消费与污染排放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以其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局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的特征,成为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的选择。但是,由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和特征迥异于西方国家,因此关于紧凑城市"提高城市密度、促进土地利用的功能混合以及鼓励公交出行"的内涵,以及紧凑城市可以降低城市交通能源消费与污染排放、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的观点在中国是否可行,还需要仔细分析。在辨析中国所需要的紧凑城市内涵基础上,建立城市紧凑度评估指标体系,对中国1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进行评估,并对其与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强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67.2%的城市处于不紧凑状态,城市的紧凑度与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没有很强的联系,与人均能源消耗以及污水排放的相关系数也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本文还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紧凑城市,以及如何实现紧凑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紧凑城市 紧凑度 资源环境效应 中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淑伟
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作为城际交通汇集点、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点,其协同效率的高低对全程运输服务水平有重要影响。在理念与技术均十分先进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在枢纽间分工与联动、枢纽内设施一体化、运输服务衔接协调、票务安检共享互认等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体制机制设计不足是重要原因。结合对巴纳德协作系统理论的借鉴与改进,建议从建立协同联盟、提高协作意愿、明确协同目标、强化信息联系、加强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快优化综合客运枢纽协同服务体制机制。
关键词:
城市群 综合客运枢纽 协同服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新敏
根据公共交通导向型的城市发展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综合交通枢纽往往成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区,对区域产业发展、特别是国际化大都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法兰克福交通枢纽发展的经验和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规划设计,分析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并提出促进该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宏亮
根据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结合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的功能定位,通过AHP模型对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四个维度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冬青
文章对目前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相关研究成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1)综合交通枢纽在城市与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枢纽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3)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城市形态、用地功能和空间结构等;(4)综合交通枢纽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流线组织以及设施布局;(5)枢纽建筑综合体设计。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设计 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