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8)
2023(12419)
2022(10485)
2021(9657)
2020(7764)
2019(17106)
2018(16578)
2017(31311)
2016(16977)
2015(18010)
2014(16958)
2013(16467)
2012(14961)
2011(13407)
2010(12913)
2009(11648)
2008(11252)
2007(9690)
2006(8109)
2005(6862)
作者
(48326)
(40751)
(40163)
(38020)
(25506)
(19821)
(18012)
(15705)
(15287)
(13916)
(13899)
(13588)
(13169)
(12457)
(12453)
(12420)
(12386)
(12052)
(11607)
(11510)
(10200)
(9642)
(9624)
(9263)
(9140)
(8937)
(8832)
(8717)
(8236)
(8048)
学科
(65921)
经济(65861)
管理(46933)
(44834)
(36001)
企业(36001)
方法(26350)
数学(23221)
数学方法(22985)
地方(18474)
(17890)
中国(17127)
技术(15510)
(15373)
(14799)
业经(14776)
农业(12543)
(12257)
贸易(12250)
(11819)
(11198)
环境(11078)
技术管理(10983)
地方经济(10332)
(10128)
银行(10086)
(10065)
金融(10062)
(9599)
(9295)
机构
学院(226390)
大学(225705)
(90132)
经济(88329)
管理(85340)
研究(80000)
理学(75264)
理学院(74225)
管理学(72917)
管理学院(72483)
中国(57919)
科学(53451)
(47111)
(45028)
(40422)
业大(38966)
(38609)
研究所(37650)
中心(36502)
农业(35912)
(33141)
财经(31711)
(30695)
师范(30285)
(29887)
(29005)
北京(28321)
经济学(27796)
(26516)
经济学院(25293)
基金
项目(168813)
科学(133821)
基金(124222)
研究(115638)
(112660)
国家(111750)
科学基金(95133)
社会(76245)
社会科(72468)
社会科学(72450)
基金项目(67560)
(67058)
自然(63822)
自然科(62430)
自然科学(62407)
自然科学基金(61293)
(57209)
教育(51439)
资助(47583)
编号(43384)
重点(38738)
(38103)
(37461)
创新(35896)
(35706)
计划(33401)
科研(32929)
国家社会(32732)
成果(32472)
课题(30483)
期刊
(91613)
经济(91613)
研究(60474)
学报(43084)
中国(41819)
(39175)
科学(38716)
大学(31193)
学学(29882)
管理(29400)
(28798)
农业(26535)
教育(19662)
(18143)
金融(18143)
技术(16932)
经济研究(15826)
业经(15685)
(15101)
财经(14815)
科技(13330)
(12752)
资源(12515)
问题(12477)
(12334)
业大(11560)
技术经济(10427)
商业(10379)
农业大学(9760)
(9622)
共检索到315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晓州  白永平  张胜武  
选取兰新沿线为研究区域,利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数模型,定量分析了铁路提速对沿线节点城市可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路提速极大地压缩了时空距离,可达性大幅提高,缩小了沿线地区的交通区位差异,但不同阶段可达性演化特征不同,1994—2000年间可达性提升幅度较大,2000—2010年间变化幅度较小,这与铁路提速的幅度不同有着密切关系。同时铁路提速促使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形成,推动腹地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B.M.西尼村  李毅  盛乃賢  
1954年10月苏联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共同决定在兰州-乌鲁木齐-阿尔马阿塔之间新建一条国际铁路干线(如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这条铁路将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能够使与中国东部相隔得那样远的——简直是难以征服的距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都卷入到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去。兰新铁路将使中国西部的原料资源——首先是含量极其丰富的石油,与国家的主要经济中心接近起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培安  白永平  张宇硕  时保国  李慧  
铁路干线在我国空间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我国经济布局的重要轴线。西北地区铁路沿线经济带是中国西北部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基于点-轴发展理论,以西北地区兰新、包兰、西陇海、兰青四大铁路干线为发展主轴,以各铁路干线沿线经过的25座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流强度模型,测度并比较了四大铁路经济带经济联系强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永平  狄保忻  王鹏龙  黄永斌  
根据紧凑城市的核心内涵,从空间紧凑、结构良好、效率较高三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紧凑度测度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了2009年陇海—兰新—北疆铁路沿线40个城市紧凑度的综合得分,并将其划分为紧凑、较紧凑、一般紧凑和不紧凑四种类型。除个别城市外,从总体上来看,沿线城市紧凑度水平按照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顺序呈现依次降低的变化规律。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了城市紧凑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影响沿线城市紧凑度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经济增长弹性,其次是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形态紧凑度等;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城市紧凑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亦有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丹  杨犇  
区域交通可达性的改变是高速铁路对区域发展的最直接影响。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皖北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日常可达性、加权平均时间等指标分析了在有无高铁两种情景下皖北地区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后,皖北区域内部可达性和区域外部可达性均获得了较大提升,但区外可达性的改善要优于区内可达性;皖北整体可达性空间格局没有因高铁发生大的改变,可达性空间分布呈现的区域交通主干道指向性特征在高铁通车后更为明显;可达性改善的地区分布并不均匀,不同地区可达性受惠程度不一,皖北整体以及各城市内部的可达性均衡性程度都在降低,两极分化趋势在加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狄保忻  白永平  吴常艳  李建豹  
运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综合扩展系数、泰尔指数等分析了陇海—兰新—北疆沿线城市建设用地时空差异,以期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中为不同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方向的确定奠定科学基础。结果表明:①在时间上,1991—2009年陇海—兰新—北疆沿线城市建设用地绝对和相对差异均呈扩大趋势;除仓储用地外,其它类型建设用地相对差异呈上下波动或小幅下降趋势;建设用地综合扩展极化现象明显,且整体上城市综合扩展系数陇海沿线城市大于兰新—北疆沿线城市。②在空间上,2009年陇海—兰新—北疆沿线50%以上城市人均建设用地超出国家Ⅳ级标准上限,尤其是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各类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分布的差异度不同;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其经济效益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白永平  时保国  
兰渝铁路北起兰州,南至重庆,沿途经过甘肃、四川、重庆,铁路总长823.84km,是一条南北向交通大动脉。兰渝铁路的建成通车将极大地改善沿线地区交通条件,构建兰渝铁路经济带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点-轴开发理论,在分析兰渝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的作用以及沿线14个主要县级区域(含县和县级市)和省辖市市区概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兰渝铁路沿线经济带的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珊  朱晓琳  杨姗  
大型交通设施对城市空间的切割和限定造成了城市的碎片化以及人性化城市空间的丧失,也对周边环境形成负面影响。通过对北京市中心区铁路沿线区域的调查,总结了铁路沿线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改造和整合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鹏飞,徐逸伦,张楠楠  
作为一种新型快捷交通方式,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对沿线地区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文章以沪宁地区为例,探讨了高速铁路影响下沿线地区可达性的变化,采用了有效评价旅行时间、经济潜力、日常可达性三类分析指标,初步得出不仅沿线地区将产生深刻变化,且临近区域也受益匪浅的结论,从客观上论证了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德友  范况生  陆玉麒  高超  
作为我国省际间最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交通的便捷度提升对于改善省际社会经济联系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基于铁路交通网络把各省区省会城市抽象为网络中的节点,以2003、2007年省会城市间铁路客运加权平均最短旅行时间为度量指标,探讨我国第五、六次铁路客运提速前后省际可达性的时空变化及空间格局。研究发现,经过第五、六次铁路客运提速,全国各省区的省际可达性整体上获得了较高的提升,尤其是西部地区省区的可达性提升幅度更高;省际可达性水平表现出自东部沿海省区向西北内陆逐渐降低的圈层式阶梯状空间格局,可达性中心区的范围在逐步扩展,干线指向性越来越强;而省际可达性变动幅度则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增大的圈层式阶梯状地域格局,兰新沿线地区构成全国省际可达性变动的极值区。经过对2003、2007年省际可达性时空变化及空间格局的深入探讨,从客观上论证了铁路客运提速对提升全国各地区省际可达性、加强地区经济联系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文启  
分析了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原因,指出了城市群的现状特征,并对沿线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商霖  金龙  张天伟  刘睿  
对邯黄铁路经过的邯郸、邢台、衡水以及沧州地区的货运需求进行调研后,指出邯郸、邢台以及沧州地区存在可以经由邯黄铁路运输的较大货运需求,建议建设武安钢铁物流园区、邢台南和物流园区、平乡自行车物流园区和盐山管道物流园区,并对物流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进行了说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宁西铁路是我国又一东西交通大通道 ,将对我国的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论述了宁西铁路的修建对南阳段产业布局的影响 ,并对基于宁西铁路的南阳产业布局调控对策进行了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郎一环  张福林  
南昆铁路东起南宁,西至昆明,北接红果,路跨滇、黔、桂3省区,全长89968km,这条铁路是大西南出海的捷径。它的开通运营,使沿线地区连成一体,实现资源共享;沟通西南四省区一市,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打开出海通道,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南昆铁路的开通运营,不仅为黔煤、滇磷外运提供便利,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煤炭、电力、磷化工、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及某些加工工业。为实现沿线地区资源优化配置,应处理好几个关系:①南昆沿线区域发展与大西南发展的关系;②利用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的关系;③发展能源工业与高耗能工业的关系;④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永平  李建豹  
以兰新铁路为辐射轴,以100km为辐射半径所形成的辐射范围内的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选取10项经济指标,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 9.2,对于兰新铁路辐射带经济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实力在全区平均水平之下的占多数,相似区域在空间上呈集聚趋势;按照经济实力得分,把县级行政单元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从数量上看,县级行政单元经济发展等级基本呈现"金字塔型";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经济实力在东南—西北方向呈现明显的"U"型,在西南向东北、东向西、北向南方向上都呈现递减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经济实力的热点区在乌鲁木齐市和兰州市,盲点区在兰新铁路辐射带甘肃段的东南部。最后,从自然地理条件、区位因素、发展战略、区域相互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差异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