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0)
2023(7999)
2022(6815)
2021(5989)
2020(4992)
2019(11057)
2018(10504)
2017(19418)
2016(10866)
2015(11777)
2014(11098)
2013(10836)
2012(10053)
2011(9114)
2010(8940)
2009(8137)
2008(7863)
2007(6905)
2006(6126)
2005(5321)
作者
(37087)
(31014)
(30892)
(28873)
(19615)
(15188)
(13718)
(12068)
(11887)
(10790)
(10528)
(10371)
(10079)
(9893)
(9804)
(9760)
(9519)
(9233)
(9002)
(8979)
(8164)
(7672)
(7443)
(7038)
(7000)
(6902)
(6822)
(6700)
(6376)
(6361)
学科
(40147)
经济(40097)
管理(31829)
(28615)
(22762)
企业(22762)
方法(19221)
数学(17051)
数学方法(16875)
(13053)
环境(12157)
(11463)
(10776)
中国(9926)
(9224)
贸易(9222)
业经(9026)
(9005)
(8263)
农业(7863)
技术(7004)
地方(6846)
(6716)
财务(6714)
财务管理(6700)
(6603)
企业财务(6410)
(5805)
产业(5651)
(5598)
机构
大学(159319)
学院(157305)
(61066)
研究(60211)
经济(59963)
管理(55961)
理学(49792)
理学院(49126)
管理学(48037)
管理学院(47816)
(43870)
科学(43789)
中国(42066)
农业(35640)
业大(34493)
(33814)
(33703)
研究所(31650)
中心(26054)
(24971)
农业大学(23722)
(23247)
(22096)
(20796)
财经(20711)
(20463)
北京(20455)
科学院(19556)
(19095)
(19070)
基金
项目(119070)
科学(91610)
基金(87512)
(82922)
国家(82290)
研究(73251)
科学基金(67744)
自然(48566)
自然科(47438)
自然科学(47413)
社会(47375)
(47192)
基金项目(46801)
自然科学基金(46609)
社会科(44951)
社会科学(44935)
(41036)
资助(35382)
教育(32792)
重点(27872)
计划(27187)
编号(25446)
(25440)
(25196)
(24996)
科技(24869)
科研(24593)
创新(23717)
(23397)
专项(20771)
期刊
(59210)
经济(59210)
学报(42409)
研究(38744)
(38196)
科学(33669)
大学(29795)
中国(29470)
学学(28866)
农业(26056)
管理(18982)
(18467)
(14166)
业大(13167)
农业大学(11233)
教育(11022)
经济研究(10856)
(10601)
(10482)
金融(10482)
财经(10107)
技术(10039)
业经(9779)
科技(9499)
林业(8867)
(8700)
问题(8028)
资源(7744)
中国农业(7694)
自然(7394)
共检索到219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漫   杨圣艳   周冰洁   吴新亮   胡琦鹏   侯智霞  
【目的】明确蓝莓在不同铁素环境中的生长和营养特性及其对菌根真菌Phialocephala的响应特征,为探索生产中蓝莓缺铁问题的成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一年生盆栽蓝莓‘薄雾’苗为试材,在正常铁(M2)、只有难溶铁(M3)及缺铁(M0)3种环境下以及该铁素环境下接种菌根真菌Phialocephala(M2J、M3J、M0J)培养180 d后,分析蓝莓苗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特性。【结果】M2苗生长健壮,枝叶和根系状态最好,株高、基径、根长及根表面积均最大,M0和M3出现新生叶失绿、卷曲等症状;M2的根系N、K、Mg、Fe和Zn含量均显著高于M0和M3,M0的根系P含量显著高于M2和M3,M3苗的各部位Mn含量均显著高于M0和M2;蓝莓苗的枝长、基径均与P和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基径与M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根系生长指标与除P和Mn外的其他营养元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接种后,Phialocephala对蓝莓苗的侵染率达57.14%~63.46%,M0J和M3J仍出现新生叶失绿、卷曲等症状,M2J单株生物量增大;各接菌处理根长较未接种处理显著增长;各接菌处理叶和茎中的N含量显著下降,根系P和Mn含量显著上升;M2J的茎、叶中Fe、Zn和Mn含量以及M3J根系中的N、K、Fe和Zn含量均显著上升;苗的枝长和基径均与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长和根表面积与N、P、K、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缺铁和难溶铁环境会抑制蓝莓苗的生长;接种菌根真菌Phialocephala显著提升了正常铁环境下的植株生物量及所有处理的根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蓝莓苗对营养元素的利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佳琦  曹文琪  冷平生  胡增辉  
【目的】揭示外生菌根在槲树Quercus dentata生长和生理中的作用。【方法】以槲树实生苗为材料,使用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eteus和厚环乳牛肝菌S. grevillei进行接种,分析其对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接种铆钉菇、美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显著提升了槲树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P <0.05),叶片P含量的增加幅度最大,较对照高73.20%。【结论】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增强了槲树幼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升了光合能力,最终能促进了槲树幼苗的生长。经过综合比较,在接种的4种菌根真菌中,美味牛肝菌对槲树生理和生长的提升效果最明显,但其中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连润  杨松光  刘家迅  陶磅  高正清  孔令明  姚青  钟利  
以草炭与珍珠岩(体积比1∶1)及以红土、松针腐殖土与锯末(体积比1∶1∶1)混合作为栽培基质,取侵染率为65.6%的2年生南高丛蓝莓幼嫩根段作为菌剂进行接种,比较接种与非接种处理条件下南高丛蓝莓扦插苗生长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在2种栽培基质下接种处理均促进了南高丛蓝莓扦插苗的生长,其中接种在草炭与珍珠岩基质中的蓝莓,其枝数、枝长、叶片数及根长平均比非接种处理增加了91.67%、114.20%、144.29%及5.79%;在红土、松针腐殖土与锯末基质中的蓝莓,其枝数及根长平均比非接种处理减少7.25%和3.42%,而新枝数、枝长及叶片数平均比非接种处理增加了86.67%、91.22%和177.0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展  尚鹤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生产排放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越来越多,在大气中形成酸雨(Tatiana et al.,2002),对森林、水体和农田等生态系统造成相当大的危害。酸雨使土壤的pH值降低、营养阳离子析出、营养阴离子增加、营养物循环和供给发生变化,持续酸雨淋溶导致植物可利用营养元素减少,这些对植物的营养代谢和其他生理代谢产生影响(冯宗炜,1993;1999;Hagedorn et al.,2001;樊后保等,2002;田大伦等,200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1年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增强  徐莹莹  张宁  贾文锁  张潞生  
为探究pH对蓝莓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以非生根蓝莓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pH梯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pH小于或大于对照(pH 5.4)时,蓝莓组培苗的鲜重和干重都会相应地减小;pH过低(4.5)或过高(7.0)则会抑制蓝莓组培苗的分枝和株高,植株叶片变小,叶片颜色变化显著。适当提高pH水平(6.0和6.5)会促进蓝莓组培苗产生分枝,但叶片会变小、变黄或变淡紫。pH过高(6.0、6.5和7.0),抑制蓝莓组培苗对Cu、Zn、p、K和Mn元素的吸收,而当pH过低(4.5)时,则会抑制蓝莓组培苗对Cu、p、K、Mg和Mn元素的吸收。过低或过高的pH水平都会促进蓝莓植株组织和细胞对na元素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艺  丁贵杰  
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4种干旱条件下,5种菌根真菌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抗旱能力,且不同菌种、不同干旱程度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对苗高、地径促生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27.8%和52.9%;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 Sp1对苗木生物量促进效果最明显,较对照增加230%。②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对苗木微量元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在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的苗木中铁、锰、铜和锌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文君  莫惠芝  方素琴  刘强  吴永彬  许建新  庄雪影  
本文研究了可促进圆叶乌桕生长的共生细菌或真菌及其共生效应,为华南石灰岩地区乡土树种壮苗培育提供理论科学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法,以不施菌为对照组(CK),比较研究光合菌(Rubrivivax gelatinosus,RG)2个稀释浓度(RG50,RG100)和2种AM菌根菌[疣状无梗囊霉Acaulospora tuberculata(AT),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及其混合菌剂(Mix)对圆叶乌桕幼苗菌根侵染率、生长及根系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光合菌可显著提高圆叶乌桕幼苗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盛怡  吴统贵  楚秀丽  王斌  王秀花  张东北  周志春  
[目的 ]研究不同遗传背景马尾松二代家系容器苗在磷添加和接种菌根菌相互作用下的生长及磷吸收利用差异,为马尾松优质容器苗精准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3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马尾松二代家系容器苗为材料,在低P(50 g·m-3基质)和高P(900 g·m-3基质)2个小区内,分别设置接种和不接种菌根菌2个处理,分析马尾松不同家系容器苗生长及磷素利用差异。[结果 ]磷添加对3个家系马尾松容器苗各生长指标及各器官P吸收利用均有促进作用,容器苗苗高、地径、整株干质量、整株P含量和吸收量高P水平较低P水平分别增加8.70%、21.73%、61.62%、30.25%和112.08%,高径比和根冠比降低10.62%和19.82%。接种菌根菌后,容器苗苗高、地径、整株干质量和整株P吸收量相比不接种分别增加2.34%、6.40%、20.69%和18.08%,高径比、根冠比和整株P含量分别降低4.09%、3.87%和3.23%。接种菌根菌可减小马尾松容器苗不同磷添加水平下地径和根冠比的差异,同时减小不同家系间的生长差异。磷添加×接种菌根菌对马尾松容器苗茎和根P吸收量有显著促进作用,高P水平下接种菌根菌对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不同家系对磷添加和菌根处理的生长响应不同,53号家系对磷添加最敏感,15号家系对接种菌根菌最敏感,37号家系较均衡。[结论 ]马尾松容器苗磷添加效应较家系和菌根处理明显,生产中可根据3个家系对磷肥的不同响应合理施肥,同时通过接种菌根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明元  夏仁学  王鹏  
采用盆栽根袋技术,将枳根围土壤分为0-2、2-4和4-8 cm 3个水平土层,研究丛枝菌根(AM)真菌地表球囊霉对枳根围土壤中有效Fe及球囊霉素鳌合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显著降低了枳根围土壤中有效Fe的含量.接种AM真菌的土壤有效Fe含量表现为:0-2 cm>2-4 cm>4-8 cm,而未接种的则表现为:4-8 cm>2-4 cm>0-2cm;枳不同根围土壤中的菌丝密度表现为:0-2 cm>2-4 cm>4-8 cm,表明菌丝能够穿过尼龙网伸展到4-8 cm土层中;枳不同根围土壤中易提取球囊霉素和总球囊霉素的变化规律一致,表现为:2-4 cm>4-8 cm>0-2 cm;土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仲崇禄  弓明钦  徐大平  陈羽  王凤珍  Nicholas Malajczuk  
以尾叶桉和巨尾桉为材料 ,1993和 1994年在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建立了 2个外生菌根菌接种试验 ,均采用裂区设计 ,4次重复 ,每试验均 2个树种为主区 ,菌根菌处理为副区。试验 1有 8个外生菌根菌处理 ,每处理小区 6株或 9株 ,试验 2有 3个外生菌根菌处理 ,每处理小区 9株。造林后 ,定期观测树高、地径或胸径。试验结果表明 :树种内菌根菌效应分析发现 ,巨尾桉所有指标在菌根菌间存在显著差异 ,尾叶桉只是某些指标在菌根菌间有显著差异 ,表明两树种对相同菌根菌处理的反应不同 ;树种联合方差分析表明 ,试验 1中所有指标在区组间、树种间、菌根菌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 ,从方差分量看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黎武元   黄诗宸   林会  
为探索丛枝菌根真菌(a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 AMF)和大豆根瘤菌单双接种效果及其与不同品系大豆的匹配性,采用蛭石混土作为基质进行在光照培养室(26℃,16 h光照/8 h暗期,相对湿度75%)进行盆栽试验,探究根瘤菌与AMF单接种和双接种对我国大部分区域种植的10种不同品系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USDA110和菌根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均能侵染10种品系大豆植株,形成共生结构。单接种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均能显著提高大豆地上部鲜质量,其中单接种根瘤菌能使品系大豆119、851、921植株地上部鲜质量增加102%~429%,单接种菌根真菌也能使大部分品系大豆地上部鲜质量增加39%~255%。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双接种条件下,菌根真菌的侵染共生表现出共生定殖延迟的现象;菌根真菌存在时,品系大豆985、851、115根系的单个根瘤体积增大,固氮酶活性增强。因此,相同接种方式对不同品系大豆影响不同,相同品系大豆经过不同接种方式处理,长势存在差异;985、115品系大豆采用双接种方式最佳,167、509、921、187品系大豆采用单接种根瘤菌方式效果最佳,119、909、045则可采用单接种根瘤菌或菌根真菌来提升产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明  钟章成  
为了探讨丛枝菌根缓解铝(Al)毒对三峡库区林木胁迫的机理,该文研究了使用Al3+浓度为0、0.5、8和15mmol/L的酸性Al溶液胁迫10周后,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樟树幼苗的形态、生物量以及不同器官的磷(P)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对照(c(Al3+)=0 mmol/L)和轻度胁迫(c(Al3+)=0.5 mmol/L)下,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形态、生物量和不同器官的P含量等大部分指标,接种的植株显著好于不接种的植株;而在中度胁迫(c(Al3+)=8 mmol/L)和重度胁迫(c(Al3+)=15 mmol/L)下,接种植株的上述指标要略好或接近于不接种的植株.说明接种丛枝菌根赋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景蕻  张丽华  钟静  段连生  
为了探讨菌根真菌与铁皮石斛穴盘苗之间的共生关系,旨在筛选出影响穴盘苗生长的最佳优良共生真菌菌株。以几种不同的兰科菌根真菌和铁皮石斛穴盘苗为试验材料,进行接菌共生培养研究,比较不同菌株对接种共生穴盘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穴盘苗PS1、PS2、PS3处理的平均鲜质量增长率分别比对照高15.7%,7.4%,19.6%,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穴盘苗PS1、PS2、PS3、PS5处理的根增长率分别比对照高44.4%,43.6%,30.2%,33.4%,与对照相比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振锐  钟睿  张兴旭  
本研究通过接种土壤从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孢子,探讨了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gansuensis)在不同重金属镉(Cd~(2+))离子胁迫下对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系AM真菌侵染率的影响,以及内生真菌、Cd~(2+)和AM真菌三者互作对醉马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和内生真菌互作对醉马草菌根侵染率无显著(P> 0.05)影响,菌根侵染率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高浓度Cd~(2+)(0.9 mmol·L~(–1))条件下,内生真菌侵染(endophyte-infected, EI)的醉马草植株菌根侵染率显著(P <0.05)抑制了醉马草根长。以上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和Cd~(2+)均能影响AM真菌对醉马草根系的侵染,但二者无互作效应,内生真菌、AM真菌和Cd~(2+)三者互作会影响醉马草幼苗地上和地下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试验结果表明,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的接种效果较山地木麻黄明显。接种不同弗兰克氏菌的木麻黄苗木,其高、地径和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营养元素Ca、Co、P和Mg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接种效果,其中P是木麻黄生长和固N的限制因子。接种苗木的含N量均高于对照的苗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