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5)
- 2023(11476)
- 2022(9897)
- 2021(9522)
- 2020(7986)
- 2019(18787)
- 2018(18966)
- 2017(36736)
- 2016(20005)
- 2015(22751)
- 2014(22869)
- 2013(22497)
- 2012(20148)
- 2011(18181)
- 2010(18287)
- 2009(16572)
- 2008(16007)
- 2007(13821)
- 2006(11974)
- 2005(10276)
- 学科
- 济(79195)
- 经济(79117)
- 管理(59210)
- 业(52769)
- 企(44594)
- 企业(44594)
- 方法(40571)
- 数学(35593)
- 数学方法(34923)
- 农(20407)
- 中国(18967)
- 学(18850)
- 业经(17138)
- 财(16918)
- 环境(16130)
- 地方(15945)
- 理论(15111)
- 和(14894)
- 农业(13726)
- 贸(12601)
- 贸易(12594)
- 划(12417)
- 技术(12344)
- 易(12220)
- 制(11857)
- 资源(11146)
- 务(11075)
- 财务(11000)
- 财务管理(10981)
- 教育(10477)
- 机构
- 大学(281883)
- 学院(281479)
- 管理(116376)
- 济(104507)
- 经济(102036)
- 理学(101849)
- 理学院(100742)
- 管理学(98629)
- 管理学院(98142)
- 研究(89730)
- 中国(65363)
- 京(60732)
- 科学(59750)
- 财(45429)
- 所(44890)
- 业大(44045)
- 农(43858)
- 研究所(41525)
- 中心(40620)
- 江(39441)
- 北京(38511)
- 范(37864)
- 师范(37547)
- 财经(37457)
- 农业(34293)
- 经(34031)
- 院(33084)
- 州(32915)
- 技术(30594)
- 师范大学(30280)
- 基金
- 项目(200914)
- 科学(157195)
- 研究(144962)
- 基金(144574)
- 家(126173)
- 国家(125178)
- 科学基金(107896)
- 社会(88700)
- 社会科(84007)
- 社会科学(83979)
- 省(79249)
- 基金项目(77198)
- 自然(72621)
- 自然科(70782)
- 自然科学(70766)
- 自然科学基金(69433)
- 教育(66893)
- 划(66611)
- 资助(60753)
- 编号(60078)
- 成果(47357)
- 重点(44658)
- 部(43259)
- 发(42071)
- 创(41268)
- 课题(40743)
- 科研(38430)
- 创新(38381)
- 大学(36925)
- 教育部(36714)
- 期刊
- 济(110441)
- 经济(110441)
- 研究(76200)
- 中国(49992)
- 学报(45725)
- 科学(42127)
- 管理(41452)
- 农(38758)
- 大学(33842)
- 教育(32486)
- 财(32252)
- 学学(31650)
- 农业(27792)
- 技术(25810)
- 业经(19208)
- 融(18181)
- 金融(18181)
- 图书(17646)
- 经济研究(16869)
- 财经(16717)
- 资源(15871)
- 科技(14740)
- 业(14676)
- 经(14083)
- 问题(14041)
- 技术经济(13869)
- 理论(13829)
- 实践(12964)
- 践(12964)
- 统计(12867)
共检索到391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跃 李森 赵福强 郗凤明 徐婷婷 朱方伟
铁矿资源的开采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和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开展生态修复。传统的铁矿山修复模式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技术集成度低、资源利用率低、修复效果不彻底、土地价值增值有限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我国铁矿山的生态修复成效。文章基于循环经济思想,构建了一种新的铁矿山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并建立了运行机制。这种新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政府资金投入,实现技术集成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升修复后土地的价值,实现铁矿山修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铁矿山 资源化 生态修复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卞正富 雷少刚 王楠
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矿山生态修复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生态修复“四融合、一参与”的协同模式和评价标准,即人工修复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矿山生态修复与产业振兴相融合、生态修复与居民福祉相融合、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相融合、矿山生态修复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以及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评价标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晓华 王立威 王英男 荆炎幸
本文梳理了矿山自然恢复的概念形成、政策制定、科学研究等相关内容,分析了矿山自然恢复判定的限制、申报、验收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完善矿山自然恢复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苗泽华 彭靖
随着我国矿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依托矿业所形成的采掘业、制造业的快速扩张,矿产资源短缺与耗竭状况日益严重,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日趋严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是京津冀区域生态共生,粗放型的矿业开采与生产经营方式则是最大障碍。要建设绿色、健康、持续、共生、和谐的京津冀,矿山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实施生态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是关键。因此,矿山企业需要运用复合生态系统和生命周期理论系统分析企业行为,坚持市场位与生态位并重,科学制定生态战略与规划,全面实施生态工程,全过程推进清洁生产,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推进矿业生态管理模式的创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翠玲 苏铁成 郭玉文
In order to study 5 cultivation models such as arbor-shrub, arbor-shrub-herb and their disposition for vegetation recovery, 10 arbor species, 7 shrub species and 5 herb species suitalde for locat sites were choiced at waste heap platform of Fushun Coal Mine. The experiment adopted the randomized blo...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红举 李少帅 赵玉领
核心提示澳大利亚在矿山开采中,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低影响开发、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理念,建立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测和公众参与,实行灵活的土地复垦保证金和风险金制度等,为我国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佘艳 刘瑛
矿山生态修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各地当前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结合江西的操作实践,就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中有关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的激励政策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亚敏 鞠正山 冯金超
<正>核心提示本文梳理了目前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发展现状,从法规制度、监管机制、资金投入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分析了面临的困难,并从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健全监管机制、拓展资金多元投入渠道、加强技术创新及应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路径建议,以期为我国新时代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正>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特别是大规模、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地质环境破坏、土地资源损毁、生态系统功能破坏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自1988年颁布《土地复垦规定》至今,我国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的顶层设计、制度机制、标准体系等都在不断完善,土地复垦率显著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法规规章的施行,为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出台了关于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标准133项,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涵盖调查评价、规划、工程实施、监测养护等工作全流程,为规范开展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妍 周旭 杨崇曜
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涉及调查监测、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土地利用、所有者权益等自然资源管理的多个方面,在实施中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本文结合实际对实施中须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静
矿山生态修复基金的组成具有多元化,其资金使用情况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现阶段尚缺乏明确的准则和规范,矿山生态修复基金相关业务的会计核算仍存在较大的自由处理空间,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可靠性。本文重新梳理矿山生态修复基金的会计核算逻辑,采取案例方式对不同类型、不同资金来源的基金核算开展具体分析,进一步明确相关业务的科目设置、余额列示、资金结转等操作,从实务方面为矿山生态修复基金会计核算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基金 专项储备 基金会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蕾 李峰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矿山修复治理保证金的最大标准和最小标准理论模型。研究方法:根据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定义,分别建立最小补偿费用和最大补偿费用核算模型,并运用AHP确定最小标准的影响因子体系。研究结果:(1)矿山修复治理保证金最大标准由矿区土地复垦费用、环境污染修复费、健康损失与发展机会补偿费构成;(2)矿山修复治理保证金最小标准核算以复垦工程发生成本为依据,影响因子体系包括:开采矿种、开采方法、矿区地形地貌、矿区地质条件和复垦土地使用方向。研究结论:用影响因子体系构建的最小保证金核算模型,不仅使补偿标准的核定方法统一,而且补偿费用的可浮动性体现了区域间各矿区的实际差异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敬 赵财胜 刘永兵 穆泳林
矿山复垦修复标准是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规范化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本文基于检索2006—2023年国内涉及矿山地质环境、土地复垦及生态修复等内容的标准,从标准视角探讨了我国近30年矿山复垦修复标准的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亦晴 许春冬
分析PPP模式的应用背景,废弃矿山环境治理PPP模式适用性、PPP项目设计方法以及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等问题。提出PPP模式应用废弃矿山环境治理机制的创新思路;从矿山环境治理项目本身特点、政府能力和私人部门能力三方面合理选择PPP模式和项目设计;尽快完善相关PPP模式的法规、政策和设立专门机构和充实PPP项目相关人才库,规避矿山环境治理PPP模式过程中的问题。
关键词:
PPP模式 废弃矿山 环境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