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44)
- 2023(3778)
- 2022(3175)
- 2021(2903)
- 2020(2485)
- 2019(5387)
- 2018(5426)
- 2017(9399)
- 2016(5667)
- 2015(6484)
- 2014(6761)
- 2013(6297)
- 2012(5897)
- 2011(5352)
- 2010(5478)
- 2009(5079)
- 2008(4918)
- 2007(4531)
- 2006(3908)
- 2005(3597)
- 学科
- 济(16832)
- 经济(16802)
- 管理(13209)
- 业(10306)
- 企(8120)
- 企业(8120)
- 学(7674)
- 方法(6810)
- 制(5904)
- 数学(5862)
- 中国(5773)
- 数学方法(5743)
- 体(5505)
- 农(5309)
- 财(4722)
- 理论(4178)
- 银(3996)
- 银行(3957)
- 行(3855)
- 融(3806)
- 金融(3798)
- 地方(3737)
- 业经(3484)
- 教育(3350)
- 体制(3275)
- 农业(3236)
- 及其(3002)
- 和(2735)
- 度(2610)
- 制度(2601)
- 机构
- 学院(80727)
- 大学(80476)
- 研究(33562)
- 农(26225)
- 科学(25686)
- 济(23909)
- 中国(23301)
- 管理(23243)
- 经济(23104)
- 农业(21135)
- 所(19835)
- 理学(19341)
- 理学院(18980)
- 业大(18872)
- 京(18473)
- 研究所(18380)
- 管理学(18284)
- 管理学院(18155)
- 中心(14755)
- 省(14364)
- 江(13976)
- 技术(13453)
- 农业大学(13443)
- 室(13164)
- 财(12478)
- 院(12376)
- 业(11830)
- 实验(11769)
- 实验室(11393)
- 北京(11155)
- 基金
- 项目(57790)
- 科学(42179)
- 基金(39087)
- 家(37557)
- 国家(37255)
- 研究(35708)
- 科学基金(29279)
- 省(25169)
- 自然(21111)
- 划(21101)
- 自然科(20628)
- 自然科学(20605)
- 自然科学基金(20194)
- 基金项目(19991)
- 社会(19660)
- 社会科(18434)
- 社会科学(18432)
- 教育(16996)
- 资助(16836)
- 计划(14198)
- 编号(14008)
- 科技(14003)
- 重点(13743)
- 成果(12250)
- 发(12139)
- 创(11649)
- 课题(11631)
- 科研(11581)
- 体(11266)
- 部(11204)
共检索到126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钱铸锴 张传清 周根 戴德江 时浩杰
为了建立一种新型的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检测铁皮石斛灰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检测技术,利用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通过对临安3个铁皮石斛基地的灰霉病菌进行抗性分析发现,本地铁皮石斛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表现出高水平抗药性的菌株编码β-微管蛋白的198位氨基酸由e(GaG)突变为V(GtG)。根据高抗菌株第198位密码子的突变位点设计了特异性检测引物,对高抗灰霉菌株e198V基因型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使用钙黄绿素染料作为反应指示剂,在等温条件下(65℃)进行核酸扩增反应40 min后,以抗药性菌株dna为模板的反应液呈阳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波 叶钟音 刘经芬 周明国
从江苏常州草莓上分离到的 Botrytis cineren 菌株 B205对多菌灵、速克灵均表现高度抗性。多重抗性菌株在含多菌灵或速克灵的 PSA 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很少受抑制,在无药的 PSA 培养基上菌丝连续培养8代后,抗性程度并不下降,只表现生长速率有所降低;对扑海因呈交互抗药性,但对福美双、克菌丹、百菌清、退菌特、粉锈宁等杀菌剂的反应与敏感菌相似;该多重抗性菌的产孢能力明显低于敏感菌。
关键词:
灰葡萄孢菌 多菌灵 二甲酰亚胺 多重抗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亚冰 效雪梅 杨莹 曹君红 施一渊 张晓柯 王勇 王建新 周明国
[目的]传统的植物病原菌抗药性检测方法存在检测周期长、操作繁琐、效率低等诸多缺点,建立一种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对多菌灵抗药性快速检测的方法尤为重要。[方法]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以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基因型F167Y的β2微管蛋白基因为靶标,经过人工错配,设计并筛选LamP特异引物,对检测体系各组分浓度配比进行优化,并通过人工接种试验验证该检测技术的可靠性。[结果]建立了一种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快速、高通量的分子检测技术,该检测技术能特异性鉴定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菌株;证实了该检测技术在生产中可靠、稳定、可操作性强,具有广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万立 王勇 刘耕春 郝永娟 刘春燕 陈静
从天津市茄子保护地中分离出122个茄子灰霉病菌株中,多菌灵的抗性菌占410%,且多为高抗菌株;多菌灵与乙霉威间表现负交互抗性关系;速克灵和扑海因的抗性菌比率为279%,均为低抗水平,EC50为23011203810μg/mL,两种药剂存在交互抗性;对多菌灵、速克灵、扑海因均有抗性的菌株占供试菌株的279%,均敏感的菌株占590%,对多菌灵有抗性而对速克灵和扑海因敏感的菌株只占13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玲 唐德强 王佳佳 尚云青 刘铭琳 林烨
【目的】比较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与野生铁皮石斛多糖的抗菌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供试菌,用抑菌圈法测定2种铁皮石斛多糖对目标菌的抗菌活性;分别用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结合分光光度法检测2种铁皮石斛多糖清除·oh、o-·2和dpph·及抗脂质过氧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鸣超 姜昕 王鹏辉 关大伟 李俊
【目的】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是微生物肥料重要的功能菌种之一,可通过生物固氮为大豆生长提供氮素,实现节本增效,菌株5873作为其典型代表,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筛选并鉴定其特异引物,建立大豆根瘤菌5873菌株水平的快速检测方法,对微生物肥料生产菌种鉴定、产品质量检测和功能评价至关重要。【方法】以商业化菌株大豆根瘤菌5873为供试材料,基于其全基因组序列和NCBI数据库中大豆根瘤菌种内参比菌株相关序列,以及与其高度同源(基因组ANI值大于99.95%)的大豆根瘤菌USDA 6T差异片段,通过多重序列比对,进行特异引物设计和筛选,获得特异性引物对,并通过对PCR反应条件/体系优化、特异性及灵敏度检测,建立大豆根瘤菌5873的快速检测方法。然后,采用盆栽试验,将大豆根瘤菌5873与其他根瘤菌菌株混合接种于大豆根际,应用上述方法对大豆根瘤菌5873竞争结瘤能力进行评价和方法验证。【结果】筛选获得了一组特异引物4-4和Q1(4-4-F 5′-GATAAGGCCACGGGTGAACA-3′/4-4-R 5′-CACTCGATAAGCTCCGCTGT-3′和Q1-F 5′-CCGGTCGTGACTGGAATGAT-3′/Q1-R 5′-TCGAGGCCTACAAGAACGTC-3′),优化并建立了PCR快速检测方法,即反应体系:Premix Taq~(TM) 12.5μL,引物各1.0μL,基因组DNA 15 ng左右,加ddH2O补足至25μL;反应条件:95℃预热5 min,94℃变性45 s,61℃退火45 s,72℃延伸60 s,30个循环,再72℃延伸10 min。通过凝胶电泳检测目的条带的有无(355和218 bp),即可实现大豆根瘤菌5873的快速检测,该方法检出灵敏度为1 850 CFU/μL。此外,借助该方法可以成功地评价大豆根瘤菌5873竞争结瘤能力,与传统BOX-PCR评价结果一致。【结论】大豆根瘤菌5873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实现了以菌体发酵液或根瘤破碎提取液为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的鉴定操作,省去了根瘤的分离、根瘤菌分离纯化、培养、DNA提取及测序鉴定等繁琐的环节,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只需短短几个小时便可准确检测大豆根瘤菌5873,为微生物肥料中根瘤菌菌剂的产品质量检测和竞争结瘤能力评价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学贵 罗维 冯晓菲 赵芸 刘书华 陈诗瑶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北京、山东、江西等7个地区31株灰霉菌株和1株实验室标准菌株(BO5.10)对腐霉利的毒力。结果表明,32个供试灰霉菌株中,8个菌株对腐霉利属中等抗性,20个菌株属于低等抗性,4个菌株为敏感菌株。进一步测定了个别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的高盐渗透压、甘油含量以及电导率之间的差异。供试抗性及敏感菌株在1.25~10 g/L Na CL浓度范围内可刺激菌落生长,超过此浓度界线抑制菌落生长,且对抗性菌株抑制率大于敏感菌株。抗腐霉利菌株甘油含量和电导率均高于敏感菌株。以上结果为灰霉病的抗性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玮 乔广行 黄金宝 王忠跃 李兴红
【目的】检测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的抗药性,明确中国不同葡萄产区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及抗性频率,为葡萄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中国葡萄主产区采集、分离纯化104个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的单孢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嘧霉胺的抗药性。【结果】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频率为22.22%—62.5%,且以高抗和中抗菌株为主,其中高抗菌株频率达44.23%;葡萄不同气候栽培区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抗药性不同。【结论】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较为普遍,且存在交互抗性,据此,在葡萄灰霉病的防治中应限制嘧霉胺的使用...
关键词:
葡萄 灰霉病菌 嘧霉胺 抗药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敬华 孙国良 高增贵 刘限 陈捷
从土壤中筛选出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Pers.)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物防治菌株94株,其中拮抗细菌22株,分离率为17.6%;拮抗放线菌53株,分离率为11.7%;拮抗木霉菌19株,分离率为28.8%。研究发现,拮抗细菌可产生抗生素类物质,且在121℃高温下处理30min不失活,放线菌的抗生物质大多不耐热。拮抗木霉菌具较强的营养竞争及重寄生作用,温室接种试验表明对番茄叶部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67.18%。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菌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蕊 李术娜 李朝玉 王全 李红亚 朱宝成
以灰葡萄孢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改良的琼脂平板扩散法),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产芽孢拮抗菌株7株。采用液体发酵法对初筛菌株进行了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L-72,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为Bacillus属。用PCR法扩增其16S rDNA,测定全序列(1432bp),与GeneBank中已知菌的16S rDNA序列对比,并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L-72菌株进化树,结果表明,L-72菌株与9种模式菌株相似度均低于97%。因此,确定L-72菌株是与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
关键词:
灰葡萄孢菌 拮抗细菌 筛选 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立新 冯书亮 王容燕 王金耀 曹伟平 林开春 张用梅
本文对拮抗BS-208菌株防治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在番茄苗上接种番茄灰霉病菌和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08,测定PAL、SOD、POD和PPO的活性变化及MDA含量。结果表明,接种BS-208菌株发酵液处理48 h后PAL、POD和PPO活性均升高,其中PAL和POD活性在处理后48 h达到最大值,均为0.72,PPO活性在处理后96 h达到最大值,为4.5,这些酶活性的升高增强了番茄抵御病原菌侵入的能力;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表明接种BS-208菌株后对番茄植株没有伤害。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番茄灰霉病 诱导抗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楠 王剑 尹丹韩 高观朋 王伟
【目的】探索和优化检测条件,建立同时检测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三重PCR检测体系,为3种病害的早期快速诊断和鉴定提供技术和方法。【方法】选择可以组合的3种病原菌特异引物,研究多重PCR的影响因素,优化PCR退火温度,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3个引物组、TaqDNA聚合酶、dNTP和Mg2+六因素三水平优化多重PCR体系。【结果】建立并验证适合上述草莓主要病原菌的三重PCR最佳检测体系,可分别扩增出729、539和450bp的特异条带,最适退火温度为50℃,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晓楠 王猛 申瑞平 刘峰
【目的】利用酶标仪建立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杀菌剂敏感性的快速、高效测定方法。【方法】以OD增加值作为评价指标,确立微孔板法检测灰霉病菌敏感性的测试条件,并对啶酰菌胺、嘧菌酯、乙霉威、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苯醚甲环唑6种常用杀菌剂对灰霉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进行评价,将结果与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所得结论进行比对。【结果】微孔板法测定条件为:酶标仪测定波长为630nm,测试培养基为灰霉分生孢子萌发刺激液(PDE),孢子悬浮液浓度为8×105—1.6×106个/mL,培养条件为21℃黑暗条件下振荡(150 r/min),孔中加入孢子悬浮液与药剂培养24 h...
关键词:
微孔板法 灰霉病菌 敏感性 测试条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婕 刘二龙 卢丽 李斐然 王永奇 刘文华
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Pyolysin,PLO)基因设计6条引物,建立一种灵敏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用于化脓隐秘杆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的快速检测,并对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对化脓隐秘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非O1霍乱弧菌、单增李斯特氏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孢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等9株实验菌株进行的特异性试验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仅对化脓隐秘杆菌的检测结果为阳性;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112 f...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常佳迎 寇宏达 乔丹娜 张艳杰 赤国彤 李亚宁 李兴红 刘大群
通过对模板DNA、Primer、dNTPs、10×Taq 10 Buffer、Taq酶的不同浓度进行单因素筛选,并对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摸索,建立和优化了灰葡萄孢菌Flipper转座子PCR扩增体系。采用该体系及Flipper转座子引物扩增得到了1 159 bp的片段,通过比对发现,该片段与Botryotinia fuckeliana的Flipper转座因子转座酶基因相似性达99%,表明扩增得到的是预期目的片段。Flipper转座子扩增体系的建立,为深入研究我国葡萄灰霉病菌菌株的转座子类型及其与致病力、抗药性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