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7)
- 2023(6433)
- 2022(5338)
- 2021(4675)
- 2020(3841)
- 2019(8458)
- 2018(7945)
- 2017(14715)
- 2016(8256)
- 2015(8641)
- 2014(8257)
- 2013(7995)
- 2012(7275)
- 2011(6607)
- 2010(6452)
- 2009(5810)
- 2008(5526)
- 2007(4759)
- 2006(4072)
- 2005(3390)
- 学科
- 济(30239)
- 经济(30207)
- 管理(22261)
- 业(21989)
- 企(16171)
- 企业(16171)
- 方法(14742)
- 数学(13502)
- 数学方法(13391)
- 农(10023)
- 学(8098)
- 财(7584)
- 贸(7579)
- 贸易(7579)
- 易(7410)
- 中国(7141)
- 农业(7036)
- 业经(6939)
- 环境(5718)
- 技术(5657)
- 务(4692)
- 地方(4690)
- 财务(4690)
- 财务管理(4685)
- 制(4648)
- 产业(4645)
- 划(4622)
- 企业财务(4471)
- 出(4038)
- 银(4025)
- 机构
- 大学(119207)
- 学院(118983)
- 济(46090)
- 经济(45323)
- 研究(44288)
- 管理(43162)
- 理学(38816)
- 理学院(38297)
- 管理学(37493)
- 管理学院(37316)
- 农(37267)
- 科学(32822)
- 农业(30735)
- 中国(30417)
- 业大(28781)
- 京(25233)
- 所(25110)
- 研究所(23730)
- 农业大学(20920)
- 中心(19423)
- 财(18081)
- 江(17009)
- 省(16169)
- 业(16001)
- 科学院(15940)
- 院(15330)
- 室(15328)
- 财经(15320)
- 北京(14748)
- 实验(14452)
- 基金
- 项目(92513)
- 科学(71353)
- 基金(68345)
- 家(65229)
- 国家(64740)
- 研究(55981)
- 科学基金(53236)
- 自然(38278)
- 自然科(37467)
- 自然科学(37452)
- 基金项目(37001)
- 省(36981)
- 自然科学基金(36817)
- 社会(36582)
- 社会科(34841)
- 社会科学(34831)
- 划(32205)
- 资助(26610)
- 教育(25179)
- 重点(21618)
- 计划(21539)
- 创(19840)
- 科技(19814)
- 编号(19740)
- 发(19620)
- 部(19485)
- 科研(18772)
- 业(18760)
- 创新(18695)
- 农(17288)
共检索到158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强盛 甄若宏 丁艳锋 吉志军 曹卫星 黄丕生
以武香粳14号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了钾肥用量对优质粳稻群体钾素积累利用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一次性基施,水稻群体吸钾量在K2O用量为12.8kg/667m2时最大,过量施钾却降低了群体吸钾量,稻谷吸钾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幅则逐渐降低;优质粳稻群体最大吸钾数量和比例出现在拔节至抽穗阶段,但不施钾肥和过量施钾,造成拔节前吸钾比例较大,从而抑制有效穗数;钾肥一次性基施,以N∶K2O为1∶0.8对优质粳稻产量构成和品质性状影响最佳,有较高的成穗率和结实率,显著降低稻米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同时钾素生理效率、农艺效率较大;钾肥的穗肥追施比一次性基施,能够明显增加拔节至抽穗的吸钾数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一鸣 肖立中 潘圣刚 聂俊 李媛 唐湘如
为了探明钾肥对香稻香气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为香稻生产施用适宜钾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4个钾肥水平,依次为施K2O 0 kg/hm2(K0)、37.5 kg/hm2(K1)、112.5 kg/hm2(K2)和187.5 kg/hm2(K3),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对不同钾肥水平下香稻游离脯氨酸含量、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糙米香气2-AP含量、钾素积累总量和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钾处理K0比较,施钾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香稻品种的糙米香气2-AP含量,增幅达10.70%~67.65%,这主要得益于施钾处理普通提高了香稻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
关键词:
钾肥 香稻 香气 稻米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欢 芶久兰 何佳芳 赵伦学 赵平英 肖厚军 王正银 李振轮
为贵州马铃薯高产栽培的钾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钾肥不同施用量(0、60、120、240、360 kg/hm2)马铃薯的干物质积累、钾素吸收及钾肥利用率。结果表明:1马铃薯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随马铃薯生长发育而增加,变化动态可以用Logistic方程拟合。2出苗60 d时,施钾120、240、360 kg/hm2处理较不施钾处理显著提高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70 d时,施钾处理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开始降低,但均高于不施钾的处理。3施用钾肥延缓了马铃薯干物质最大积累率和钾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施钾量越高延缓时间越长。4施钾量为120 kg/hm2时马铃薯增产效果最佳...
关键词:
钾肥 马铃薯 利用效率 贵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桂莲 赵瑞 刘逸童 姚博文 唐文帮
以优质稻桃优香占、隆晶优1号和五优308为材料,研究4个施氮水平0 kg/hm~2(CK)、105 kg/hm~2(N1)、150 kg/hm~2(N2)、195 kg/hm~2(N3)对生育期、成穗率、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1和N2处理的生育期与对照的生育期一致,但N3处理导致生育期延长3~4 d;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氮素积累总量增加,氮素的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下降;水稻单株的成穗率、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以N2处理的产量最高;适量施氮提高了稻米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胶稠度,其中以N2处理的稻米品质最佳。综合本试验结果,桃优香占、隆晶优1号和五优308高产优质化栽培的适宜氮肥用量为150 kg/hm~2。
关键词:
优质稻 氮肥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泽敏 王维金 蔡明历 陈国兴 卢碧林 朱永桂
通过连续 3a的试验发现 :齐穗期喷施尿素溶液能改善稻米加工品质 ,适当提高直链淀粉含量 ,延长胶稠度 ,但对垩白发生有一定促进作用。早稻早季种植形成较优米质的最佳氮肥用量大于晚季种植 ,增氮的同时应注意选择垩白小的品种 ,以扬其改善加工、蒸煮、营养品质之长 ,避增加垩白之短。重施基肥吻合早季种植水稻生育期短、灌浆快的特点 ,使其尽早吸收、充分利用氮素营养 ,故能形成较优的米质 ,而重施穗肥吻合晚季种植水稻生育期长、灌浆平缓的特点 ,在生育后期集中向籽粒供氮 ,利于优良米质的形成。施氮时期及施氮量调控优质稻米的形成与适应不同类型品种或不同季节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关 ,但伴随加工、蒸煮、营养等品...
关键词:
氮肥 稻米品质 施氮时期 施氮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钊文 李武 段美洋 潘圣刚 田华 唐湘如
为了解水稻稻米品质、源库特性及磷素积累对减磷的响应,研究了低氮水平下减磷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稻米品质、剑叶光合、库特性及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磷相比,减磷显著提高‘粤晶丝苗2号’稻米碾磨品质;显著降低‘桂香占’糙米率,显著提高其直链淀粉含量;对‘华优8305’和‘天优998’稻米品质无显著影响。除‘粤晶丝苗2号’外,减磷对其他品种成熟期干物重无显著影响;对水稻源库协调性和吸磷量无显著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辉 马群 李国业 杨雄 李雪侨 殷春渊 李敏 张庆 张洪程 戴其根 魏海燕
【目的】研究4种氮肥水平下粳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3种生育类型中有代表性的50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4种施氮水平下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指标的差异以及各指标与食味值的关系,并对食味值的氮素敏感性及其品种类型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1)在施氮量0—300kg·hm-2范围内,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随施氮量增加而有所下降。(2)生育类型间,胶稠度随着生育期的延迟而略有下降;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随生育期的延迟呈上升趋势。(3)根据食味值对氮肥响应的敏感程度,供试品种可分为迟钝型、中间型和敏感型3种。并据此推荐了利于生产实践中改善蒸煮食味品质的两类品种:一...
关键词:
水稻 生育类型 氮肥水平 蒸煮食味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楠 张昊 杨慧敏 魏祥东
通过盆栽试验,探究土壤pH对土壤镉形态、土壤养分、水稻各部位镉含量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土壤pH可改变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水稻各部位镉含量和根表铁膜铁含量,但对土壤全N、全P、全K和有机质含量影响较小;土壤pH 4~9时,土壤pH与可交换态镉、可还原态镉、残渣态镉含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与水稻根、茎、叶镉含量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与糙米镉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与根表铁膜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土壤全N、全P、全K和有机质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利用碱性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pH,可以有效地防控稻米镉污染,但添加量对污染治理效果影响较大,且应考虑品种的适应性和酸性降水的影响。根据试验分析结果获得的回归方程,推测稻米镉污染治理的最佳土壤pH范围为6.49~7.3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青山 蒋鹏 姜方洪 陈家彬 林纲 王峰 廖宗永 徐富贤
以"冈优725"为对照,研究不同密肥组合和施氮方式对优质杂交稻"宜香4245"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方式对杂交中籼稻的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较小。"宜香4245"的产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与"冈优725"相当,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冈优725",胶稠度显著高于冈优725。不同密肥组合对"宜香4245"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以中密中氮较高,平均为7.96 t·hm-2,分别较高密低氮、低密高氮增产5.2%、6.9%;不同密肥组合下"宜香4245"的稻米品质差异较小。综上所述,中密中氮处理下可实现杂交优质稻"宜香4245"的产量和稻米品质同时提高。
关键词:
密肥组合 优质稻 产量 稻米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书强
选用直立穗型近等基因系作为材料,研究了粳稻直立穗型基因对米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直立穗型基因对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有负面影响,它使整精米率明显下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明显增加,外观品质变劣;但直立穗型基因对蒸煮食味品质有正面影响,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但却显著增加了食味值;对营养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显著降低了总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增加了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对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不大,只是使冷胶黏度和消减值有所增加,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变化不大。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谷蛋白含量、总蛋白含量和淀粉冷胶黏度等米质指标在直立穗型内不同粒位间变异较大,而垩白粒率、垩...
关键词:
粳稻 直立穗型基因 近等基因系 稻米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陶陶 解嘉鑫 黄山 谭雪明 潘晓华 曾勇军 石庆华 张俊 曾研华
【目的】明确花后增温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双季晚粳稻安全生产和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江西农业大学上高科技驿站试验基地进行,该地区位于江西双季稻主产区。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38为试验材料,设置花后增温(post-anthesis warming treatment,PAW;从抽穗期到成熟期昼夜不间断增温)和不增温对照(ambient temperature treatment,CK;安装与增温处理相同的装置,但不供电)2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稻田开放式远红外主动增温(free-air temperature increase,FATI)系统对水稻冠层进行增温,对比分析了不增温和花后增温条件下,晚粳稻产量、产量构成、加工品质、外观品质、RVA谱特征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花后增温导致晚粳稻甬优1538的产量和稻米品质发生明显变化,且2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不增温对照相比,花后增温2.2℃显著降低了晚粳稻产量,平均降幅为4.4%。花后增温条件下,2年晚粳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无显著变化,但2年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平均显著提高了27.4%和24.4%。花后增温提高了米粉RVA谱特征值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糊化温度,降低了其消减值,而对崩解值和最终黏度无显著影响。花后增温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2年平均降幅为6.4%;但精米中蛋白质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年平均增幅分别为8.7%和6.6%。另外,花后增温均提高了精米中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并且非必需氨基酸对增温的响应比必需氨基酸敏感,其中非必需氨基酸的总量显著提高了5.7%。从氨基酸的相对比例可以发现,花后增温对绝大多数氨基酸的相对比例无显著影响,而酪氨酸和甲硫氨酸的相对比例显著提高。【结论】花后增温降低了晚粳稻产量,对稻米加工品质无显著影响,使稻米外观品质品和蒸煮品质变差,而有利于改善其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萌 肖厚军 赵欢 芶久兰 秦松 王正银 何佳芳 刘彦伶
为探索贵州黄壤区辣椒养分吸收与分配特性对新型肥料的响应,采用盆栽方法,研究西洋复合肥(N∶P_2O_5∶K_2O为15∶15∶15)、保水型缓释肥(N∶P_2O_5∶K_2O为16∶10∶16)、稳定性缓释肥(N∶P_2O_5∶K_2O为16∶10∶16)、包膜型缓释肥(N∶P_2O_5∶K_2O为18∶8∶16)和长效氮肥(含氮量为46%)对辣椒磷、钾素积累、分配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西洋复合肥)相比,施用新型肥料可使辣椒磷素吸收提前,磷素积累快速增长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提前6
关键词:
新型肥料 辣椒 磷素 钾素 积累与分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鑫 周冀衡 张毅 宾俊
采用砂培方式,研究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质量比1∶3、1∶1和3∶1)对烤烟根系性状、根系活力及烟株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可促进烤烟根系生长发育,优于单施硫酸钾和枸溶性钾肥;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促进烟株对钾素的吸收和分配,烟株的上、中、下3部位烟叶钾素含量较单施硫酸钾的提高7.60%、23.24%和39.95%,总叶钾含量分配率分别提高8.41%、20.91%和42.03%;以75%枸溶性钾肥与25%硫酸钾配施处理效果最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世豪 赵春波 皇甫丽云 范欣桐 陈姗姗 韩忠才 韩玉珠
【目的】探究2种钾肥配施方法对马铃薯块茎内氮、磷、钾积累量及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氯化钾以达到增产优质的目标提供参考。【方法】以延薯4号马铃薯为供试材料,共设定4个施肥处理:基肥1/2硫酸钾+追肥1/2硫酸钾(K_1)、基肥1/2硫酸钾+追肥1/2氯化钾(K_2)、基肥1/2氯化钾+追肥1/2硫酸钾(K_3)、基肥1/4硫酸钾-1/4氯化钾+追肥1/4硫酸钾-1/4氯化钾(K_4),测定不同施肥处理马铃薯块茎的氮、磷、钾积累量和产量以及相关品质指标(淀粉、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与硝酸盐含量),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与单施硫酸钾处理(K_1)相比,氯化钾与硫酸钾配施均提高了马铃薯块茎内氮、磷、钾的积累量。4个处理中,K_4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为49 031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K_1处理相比,K_2、K_4处理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明显增加,K_3处理显著降低;K_2、K_3、K_4处理马铃薯块茎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明显增加,可溶性蛋白与硝酸盐含量均明显降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综合得分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K_4>K_2>K_3>K_1。【结论】硫酸钾和氯化钾2种钾肥配施方法不同,马铃薯块茎内氮、磷、钾积累量及马铃薯产量与品质有明显差异,其中以基肥、追肥均施1/4硫酸钾和1/4氯化钾的处理(K_4)效果最佳。
关键词:
马铃薯 配方施肥 钾肥施用 蔬菜栽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