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8)
2023(5966)
2022(4904)
2021(4359)
2020(3584)
2019(7834)
2018(7384)
2017(13724)
2016(7754)
2015(8191)
2014(7754)
2013(7579)
2012(6925)
2011(6143)
2010(5878)
2009(5301)
2008(5170)
2007(4443)
2006(3735)
2005(3165)
作者
(25020)
(21114)
(21041)
(19693)
(13368)
(10449)
(9353)
(8412)
(8082)
(7318)
(7265)
(6892)
(6882)
(6831)
(6607)
(6477)
(6433)
(6258)
(6111)
(5981)
(5681)
(5108)
(4964)
(4886)
(4688)
(4663)
(4597)
(4581)
(4546)
(4336)
学科
(27512)
经济(27475)
(21253)
管理(20895)
(15657)
企业(15657)
方法(13105)
数学(11968)
数学方法(11892)
(9338)
(7756)
(7630)
贸易(7628)
中国(7609)
(7443)
业经(6690)
农业(6564)
(6317)
技术(5219)
地方(5098)
环境(4989)
(4962)
(4848)
财务(4846)
财务管理(4841)
企业财务(4631)
产业(4403)
(4265)
银行(4232)
(4020)
机构
学院(108746)
大学(108512)
(43318)
经济(42576)
管理(40877)
研究(39427)
理学(36587)
理学院(36141)
管理学(35458)
管理学院(35287)
(30969)
科学(27881)
中国(27568)
农业(25165)
业大(24146)
(22232)
(21789)
研究所(20593)
中心(17798)
(17237)
农业大学(16862)
(15252)
财经(14571)
(13905)
(13853)
(13429)
北京(13370)
(13362)
科学院(13336)
经济学(13040)
基金
项目(83356)
科学(64131)
基金(60789)
(57363)
国家(56862)
研究(52481)
科学基金(46790)
社会(34550)
(33607)
基金项目(32964)
社会科(32820)
社会科学(32811)
自然(32676)
自然科(31981)
自然科学(31965)
自然科学基金(31444)
(28867)
资助(23677)
教育(23402)
重点(19296)
编号(18791)
计划(18723)
(18085)
(17996)
(17608)
科技(17139)
(17133)
科研(16932)
创新(16868)
(15511)
期刊
(40191)
经济(40191)
学报(27444)
(27154)
研究(25381)
科学(21790)
中国(19084)
大学(19024)
农业(18798)
学学(18526)
管理(12425)
(11986)
(10592)
业大(8473)
业经(7739)
(7700)
金融(7700)
经济研究(7431)
农业大学(7409)
(7055)
教育(7045)
技术(6633)
财经(6603)
科技(6537)
问题(5748)
商业(5611)
(5602)
中国农业(5547)
林业(5270)
资源(5054)
共检索到145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冬南  牛德奎  张文元  郭晓敏  
为了研究钾素水平对油茶果实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设置了6个不同钾肥用量处理,以8年生的长林53号和长林27号两个油茶无性系为试材在江西永丰开展了施肥试验,连续两年测定了油茶果径、单果质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单株结果数、单株果实产量和产油量等指标,比较和分析了不同无性系的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无性系的果实性状和产量对钾肥水平差异的响应均存在大小年差异;结实大年时,钾肥水平对两个无性系果实的果径、单果质量和干出仁率影响不大,对其他性状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结实小年时,钾肥水平仅对53号无性系单株结实数量和产量造成影响且无明显梯度规律,而27号无性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武仁  郑金玉  罗洋  郑洪兵  李瑞平  李伟堂  
氮素水平影响玉米的产量和生理特性,合理施用氮素与获得较高产量和改善生理性状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从玉米植株形态、干物质积累、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叶片光合特性、品质和产量等方面阐述氮素水平对玉米产量生理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   李永红   李杰   田启航   刘国俭   陈湖   常瑞丰   王召元  
为探究钾肥对设施桃品质、养分积累及产量的综合调控作用,以设施桃优系‘C26-7-17’为试材,在氮磷肥比例为1∶0.5的基础上,按照0、0.5、1、1.5和2的质量比例设置5个硫酸钾水平,在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品质、产量以及果实、枝条和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对产量和不同部位的矿质元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适宜的钾肥用量。结果表明:氮磷肥混施条件下,增施钾肥显著提高了设施桃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改善了果实着色,降低了可滴定酸、苹果酸、酒石酸和柠檬酸含量,显著提高了设施桃产量。增施钾肥增加了果实、枝条、叶片中K元素含量和枝条中的大部分矿质元素含量,但果实中除K元素外,大部分矿质元素含量降低。产量与叶片中磷、钾元素,与枝条中镁、磷元素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叶片氮、锰元素含量显著负相关;果实中各元素含量间显著正相关。对品质和产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NPK4处理(氮肥152 g/株、磷肥292 g/株、钾肥269 g/株)是本试验条件下最佳钾肥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左继林  周文才  孙颖  龚春  徐林初  
针对油茶夏秋季节果实发育对水分、微量元素与激素的需求问题,开展了保墒、根外追施微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水肥综合措施试验。结果表明:(1)保水措施对油茶单果重、果径、果高、鲜出籽率、鲜果出干籽率、单果籽数、1 000 g鲜籽数、干籽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及株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根外追肥,再其次为植物生长调节剂;(2)在保水措施中又以滴灌措施效应最佳;根外追肥中保力素1 500倍液对单果重、株产量、鲜果含油率影响较大,而对果高、单果籽数影响较大的喷施尿素0.10 g/L;钛微肥1 000倍液促进鲜出籽率的提高,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喷施10 mg/L GA利于单果重、果高、单果籽数、鲜出籽率的增加;(3)滴灌追施钛微肥1 000倍液、植物生长调节剂50 mg/L GA为油茶夏秋管理的最佳水肥综合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岚  姜英  陈阜  曾昭海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吉林东部半山区玉米-大豆轮作、连作及4个氮肥水平(0kg/hm2(F1)、90kg/hm2(F2)、180kg/hm2(F3)和270kg/hm2(F4))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处理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及籽粒产量方面均优于连作处理,而对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并未形成优势;F3、F4处理在株高、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产量构成及产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的F1处理(P0.0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志伟  黄锦  李菊湘  陈向东  杨兆才  王增明  程加省  杨金华  张艳芬  于亚雄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和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云麦53为材料,于2011~2012年度在云南3个生态试验点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易门点产量和千粒重外,磷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在各生态点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株高及穗长等性状影响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除弥勒点穗长外,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在各生态点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株高及穗长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考虑产量因素,本试验云麦53在云南地区选择适量磷钾肥施用时,采用N种+分+拔施用方式可实现高产或超高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跃  王伯伦  王慧新  王一  
为了揭示不同施肥水平、种植密度处理对沈稻3号根部性状的影响程度,以沈稻3号为试材,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肥密条件与根系参数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拔节期、成熟期插秧穴距均与根体积密度和根干重密度均呈二次曲线关系;拔节期穗数与根体积密度(r=0.593**)、根干重密度(r=0.336*)、根活性表面积密度(r=0.462**)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每穗粒数与根体积密度(r=-0.371*)、根活性表面积密度(r=-0.369*)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齐穗期每穗粒数与根活性表面积密度(r=-0.449**)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成熟期穗数与根体积密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符泽华  段伟华  渠心静  黄丽媛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接穗对油茶高接换冠后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评价高接换冠效果,以4个油茶良种‘华硕’、‘华金’、‘华鑫’和‘湘林XLC15’作为接穗,测定了高接换冠后油茶成活率、新稍生长量、果实产量及经济性状。结果表明:4个不同品种接穗嫁接后成活率达80%以上,其中以油茶良种‘华鑫’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1%);新稍长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华金’>‘华硕’>‘湘林XLC15’>‘华鑫’,新稍粗度大小依次为:‘华硕’>‘华金’>‘湘林XLC15’>‘华鑫’;4个接穗品种中‘华硕’的单果质量最大,其质量分别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小三   李进   查康   幸伟年   王玉娟  
【目的】研究不同油茶品系间果实性状、种子性状及砧木性状的差异,并对果实、种子及砧木性状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为油茶优良砧木的选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不同油茶品系果实性状、种子性状及砧木性状18项指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不同油茶品系间的果实、种子及砧木性状的差异,筛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的油茶品系;运用相关分析得出18项指标间的相关关系,选出与砧木性状相关性较强的指标。【结果】不同油茶品系间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纵横比、果皮厚、果实籽数及籽质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2个油茶品系单果质量为15.71~35.99 g,果实纵径为29.81~40.17 mm,果实横径为29.06~39.99 mm,果形指数为0.85~1.28,果皮厚为1.85~4.19 mm,果实籽数为2.20~9.67粒。不同油茶品系间单种质量、种纵径、种横径、种侧径、纵横比、横侧比、纵侧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2个油茶品系单种质量为1.07~4.26 g,种子纵径为16.98~27.40 mm,种子横径为13.17~23.12 mm,种侧径为9.00~16.93 mm。不同油茶品系间上胚轴长、下胚轴长、上胚轴粗、下胚轴粗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2个油茶品系上胚轴长为5.38~9.08 cm,上胚轴粗为1.72~2.97 mm,下胚轴长为14.35~23.97 cm,下胚轴粗为1.80~3.14 mm。砧木性状中上胚轴长与果实横径、单种质量、种侧径及果实纵径的相关性较大,下胚轴长与种纵径、种侧径、果实纵径及果实籽数的相关性较大,上胚轴粗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单种质量、种纵径、种横径、种侧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下胚轴粗与果实纵横比、果实纵径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综合果实、种子及砧木性状各指标筛选出适合作优良砧木的油茶品系为赣无2、赣石83-4、长林53号、GLS赣州油1号。砧木性状中4个指标均与果实纵径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或相关性较大,故可从以上4个适合作优良砧木的油茶品系中选择果实纵径相对较大的果实进行砧木培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雅飞  段文军  曹志华  胡娟娟  吴炜  汪玲  束庆龙  
于油茶炭疽病发生盛期,在没有进行任何防治的油茶纯林中,选取每个果实类型的植株20棵,在每样株树冠外围中上部,从东、南、西、北4个方向分别抽查果实25个,统计病果数,计算其发病率,并采集每样株未感病的果实30个,测定其形态学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油茶果实形态学性状和生理特性与炭疽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发病率与果实颜色和p H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56和0.0170),与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70),与花青素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负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0764和-0.6466).(2)果实颜色、相对电导率、PAL...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立华  沈娟  冯国忠  王志刚  高强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配施处理对盐碱地水稻产量性状及吸肥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轻度盐碱化稻田上,氮磷钾肥合理配施水稻产量可较不施肥处理提高95.5%,水稻吸氮量、吸磷量和吸钾量可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00kg/hm2、30kg/hm2和80kg/hm2。盐碱化稻田土壤供肥能力较低,氮肥分次施用是提高其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水稻种植后土壤速效磷含量常出现亏缺,因此,今后在盐碱地水稻种植中一定要注意氮肥的合理投入以及氮磷钾的合理配施,并不断加强提高磷肥有效性的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世清  伍琪  黄凌志  覃文能  
以8年生油茶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沼肥与复合肥不同施肥比例对油茶生长及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沼肥与复合肥配施能有效促进油茶树高、地径及冠幅面积增长,配施比例不同使油茶生长出现差异,其中处理3油茶树高、冠幅增长量最多,处理2油茶地径增长量最多;沼肥与复合肥配施能有效提高油茶单株冠幅面积产量,改善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其中处理2油茶单株冠幅面积产量、干出籽率、果实干出仁率及种仁含油率高于其他处理;沼肥与复合肥配施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及微量元素含量,其中处理2改善土壤肥力作用明显。综上,油茶成林按3︰1施用沼肥与复合肥,能有效促进油茶生长,提高油茶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苗苗  舒金平  张威  叶碧欢  王浩杰  
[目的]揭示茶籽象危害与不同品种油茶果实物理性状间的关系,揭示不同品种油茶的物理特性对茶籽象寄主选择的影响。[方法]调查茶籽象对相同种植条件下的不同油茶品种的危害情况,通过聚类分析评价抗虫性,同时测定茶果质量、果皮厚度及果实大小等物理性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茶籽象对不同油茶品种的危害率存在显著差异,危害率在12.4%49.7%之间,而落果中茶籽象的危害率在13.23%91.83%之间,茶籽象是造成落果的主要因素。11个油茶品种分为抗性较高、抗性中等、抗性较差3个类群,3个类群的油茶品种受害率存在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邹玉玲  钟秋平  曹林青  万细瑞  袁雅琪  陈珍明  吴喜昌  郭和平  
【目的】研究13个攸县油茶无性系果实性状和茶油品质,为攸县油茶品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13个攸县油茶无性系果实性状和茶油品质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攸县油茶无性系果实性状和茶油品质都具有较大差异,果实性状变异系数在5.85%~29.26%之间,其中较大的有百粒重29.86%、单果质量27.98%、单果籽粒数19.18%等,茶油品质变异系数在2.26%~80.99%,其中较大的有过氧化值80.99%、α-维生素E 40.09%、棕榈烯酸34.31%等。聚类分析将13个攸县油茶无性系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类群I的微量营养元素含量较高,类群II的果实性状较好,类群III的果皮薄、籽粒数少,可根据不同类群的特点进行开发利用。在25个性状中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4.17%,在主成分提取中占主要地位的指标为: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形指数、百粒重、鲜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亚油酸、硬脂酸、角鲨烯和酸价,利用这11个指标对攸县油茶无性系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B8的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进一步良种选育的材料。【结论】探明了13个攸县油茶无性系果实和茶油品质的特性,发现了B8和B9具有优良的果实性状,是大果、高产的无性系,B2和B12的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最高,可作为微量营养元素类产品开发。研究结果可为攸县油茶无性系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为攸县油茶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道波1  2  李伏生1  周瑞阳1  
采用2个红麻品种,即福红992与红优2号;设3种施肥水平,即低肥(FL:N 0.10 g/kg,P2O5 0.05 g/kg和K2O 0.10 g/kg)、中肥(FM:N 0.15 g/kg,P2O5 0.75 g/kg和K2O 0.15 g/kg)和高肥(FH:N 0.20 g/kg,P2O5 0.10 g/kg和K2O 0.20 g/kg),以及3种施肥方式,即全部氮和钾肥作基肥(T1),60% 氮和钾肥作基肥和40% 氮和钾肥作追肥(T2)以及全部氮和钾肥作追肥(T3),通过盆栽试验探讨施肥水平和方式对不同红麻品种干皮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与FL相比,FM处理显著增加红麻干皮产量,红优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