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
2023(1234)
2022(950)
2021(980)
2020(893)
2019(1678)
2018(1734)
2017(2962)
2016(1826)
2015(1995)
2014(1977)
2013(1848)
2012(1848)
2011(1668)
2010(1609)
2009(1549)
2008(1536)
2007(1396)
2006(1180)
2005(1062)
作者
(7194)
(6179)
(6099)
(5765)
(4166)
(3133)
(2671)
(2533)
(2439)
(2417)
(2306)
(2190)
(2123)
(2105)
(2079)
(1990)
(1978)
(1917)
(1850)
(1806)
(1684)
(1593)
(1531)
(1502)
(1481)
(1479)
(1378)
(1361)
(1336)
(1320)
学科
(5484)
经济(5475)
管理(4405)
(4098)
(3277)
企业(3277)
(2459)
(2117)
方法(1676)
(1639)
(1620)
关系(1465)
及其(1455)
数学(1349)
数学方法(1331)
技术(1313)
中国(1258)
(1227)
业经(1215)
(1215)
(1177)
金融(1176)
(1160)
农业(1147)
防治(1121)
(1114)
(1086)
贸易(1085)
(1062)
人事(1055)
机构
大学(27700)
学院(26789)
研究(12971)
(11633)
科学(9955)
农业(9931)
(8550)
(8528)
经济(8326)
中国(8076)
研究所(7957)
业大(7848)
管理(7805)
理学(7020)
理学院(6861)
管理学(6587)
管理学院(6558)
农业大学(6410)
(6323)
(5796)
(5609)
(5221)
中心(5101)
科学院(4982)
实验(4888)
实验室(4694)
(4584)
重点(4520)
(4194)
技术(4084)
基金
项目(20397)
科学(15193)
(14933)
基金(14886)
国家(14843)
科学基金(11516)
研究(10825)
自然(9170)
自然科(8984)
自然科学(8983)
自然科学基金(8825)
(8604)
基金项目(7938)
(7579)
社会(6310)
社会科(5897)
社会科学(5895)
资助(5882)
计划(5623)
科技(5468)
教育(5129)
重点(5083)
(4787)
(4478)
(4401)
专项(4335)
(4334)
科研(4277)
(4220)
创新(4099)
期刊
(11623)
学报(10390)
(9926)
经济(9926)
农业(8701)
科学(7249)
大学(6919)
学学(6762)
研究(6549)
中国(6341)
(4724)
业大(4117)
农业大学(3814)
管理(3153)
(2472)
中国农业(2404)
(2388)
教育(2247)
自然(2074)
自然科(1931)
自然科学(1931)
(1826)
金融(1826)
科技(1815)
世界(1763)
农业科学(1702)
技术(1619)
国际(1598)
经济研究(1552)
西南(1471)
共检索到41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锋利  江玲  王松凤  马文良  万建民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250 mg.L-1Fe2+胁迫下,不同K+水平对粳稻Asom inori(耐亚铁毒基因型)和籼稻IR24(亚铁毒敏感基因型)以及以IR24为背景的Asom inori与IR24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L ine22(亚铁毒敏感基因型)的株高、根长、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叶片棕色化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培养液相比,高Fe2+胁迫抑制了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水稻叶片出现了棕色化斑点。随着外源供K+水平的提高,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受Fe2+胁迫抑制程度减弱,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棕色化指数有所下降。K+对Fe2+敏感品系IR24和L in...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拥海  俞乐  陈秀云  李充壁  
为了解草酸对缓解铝毒害下水稻幼苗生长受抑的作用效果,采用含0~4 mmol/L铝离子(pH4.5)的木村B营养液培养水稻10 d,发现低浓度(0~0.4 mmol/L)的铝对水稻幼苗生长没有明显毒害,而较高浓度(大于0.5 mmol/L)的铝显著抑制水稻主根的伸长及株高生长,水稻幼苗根系的质膜相对透性提高,丙二醛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茎叶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而在含较高铝浓度(2 mmol/L)营养液中加入4,6,8 mmol/L的草酸后发现,铝毒害下水稻幼苗的主根长及株高生长的受抑制症状已明显缓解,其中以添加6 mmol/L草酸的效果最佳.进一步研究发现外源草酸可显著降低铝毒害下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传平  郑爱珍  田娜  沈振国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 ,比较了大白菜和青菜对过量镉 (Cd)处理的生理反应 ,及施加外源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对Cd毒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 ,大白菜对Cd毒害的耐性大于青菜 ,并具有较高的吸收和转运Cd的能力。Cd处理可以抑制 2种蔬菜的根系伸长生长 ,降低叶片内叶绿素含量 ,增加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 ,提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而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 ,在Cd处理前期受到抑制 (3d) ,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逐渐提高并最终高于对照 (7d)。 5 0 μmol·L-1Cd处理下施加 2 0mg·L-1GSH可以缓解Cd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胜  陈亚华  王桂萍  沈振国  
采用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CuCl2胁迫下外源无机硫对水稻(Oryza sativaL.)种子萌发过程中铜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幼根和幼芽的伸长生长、叶绿体色素含量及发芽率均随介质中铜离子浓度增加而降低。10μmol.L-1Cu2+处理显著抑制萌发种子的α-淀粉酶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在铜胁迫下,加入10 mmol.L-1SO42-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根和幼芽的伸长生长,增加幼芽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α-淀粉酶及CAT、POD的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焦帅  阮榕生  刘玉环  刘建强  彭红  
通过平板培养试验及袋栽试验,观察米糠和光皮树籽粕对平菇受铅、汞毒害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当Pb2+、Hg2+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50、15 mg/L时,对应的基础培养基中平菇菌丝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在正常的培养基中添加米糠和光皮树籽粕能显著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20.0 g/L最佳),同时米糠和光皮树籽粕对Pb2+、Hg2+具有螯合作用;在受到50 mg/L Pb2+或15 mg/L Hg2+污染的培养基中,添加米糠或光皮树籽粕都具有显著的螯合解毒效果,受Pb2+、Hg2+毒害的平菇菌丝可以恢复生长。袋栽试验中,在被污染的栽培料中添加米糠或光皮树籽粕,表现出很强的螯合解毒和增产效果,其平菇子实体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东华  蒋悟生  李德森  苏一  叶维祎  程青  李毅  
用不同剂量的N+、CU+离子束辐照绿豆种子,研究缓解Al3+对根生长及根尖细胞核仁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在2×1015,5×1015N+/cm2,5×1015和1×1016Cu+/cm2剂量范围内,离子注入对10-3mol/LAl3+处理的绿豆具有保护性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龙飞  王爱勤  
研究了在铝胁迫的条件下 ,加入外源有机酸对小麦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 ,加入外源柠檬酸和苹果酸均能够明显减轻铝对小麦生长的抑制效应 ,减少对铝的吸收 ,促进对钙的吸收 ,柠檬酸的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凌桂芝  蒋雄英  杨曙  黄渝岚  赵尊康  顾明华  黎晓峰  
通过田间试验和培养试验,研究硅对酸性土壤上甘蔗锰毒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施用偏硅酸钠后,出现甘蔗黄化病的甘蔗地土壤p H值显著升高,幼苗期及分蘖期甘蔗新叶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且各生育期甘蔗新叶中锰含量均显著降低。同时在高锰胁迫下,在培养液中添加的偏硅酸钠(1、2、4 mmol·l~(-1) Si)也显著增加甘蔗幼苗的生物产量而降低幼叶中锰含量;在高mn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2、4 mmol·l~(-1)硅酸,各处理的甘蔗幼苗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且生物产量随着硅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叶片及茎中锰含量均显著降低,并且幼叶中锰降低的幅度大于老叶和茎;硅处理后,幼叶中活性铁的含量显著增加。硅酸盐的施用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孝军  黄怡  邱宗清  白云凤  郭玉清  林志华  何海斌  杨桂娣  
采用梯度富集、硝酸银试验、砷形态转化测定、16S rDNA,T-RFLP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出具有高效氧化三价砷[As(Ⅲ)]功能的砷氧化细菌,优化了砷氧化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并以"汕优63"水稻为研究材料,水培种植,探讨As(Ⅲ)胁迫下该菌株对苗期水稻生长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福州农田水稻土中分离出的高效砷氧化菌为侧胞短芽胞杆菌,最佳培养条件为:4-羟基苯甲酸作碳源、蛋白胨作氮源、pH 8.0、培养温度25℃.最佳培养条件下,该菌株在10h内能将200mg·L~(-1)的As(Ⅲ)氧化为五价砷[As(V)].As(Ⅲ)胁迫下,水培液0.25%(体积分数)接种该菌株并调控7d后,苗期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敏  廖柏寒  张永  罗承辉  欧阳彬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Cd污染土壤中施用CaCO3对黄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片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即CaCO3对黄豆生长过程中Cd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在Cd污染土壤中,适量施用CaCO3可以显著增加黄豆植株高度、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片SOD活性,降低叶片MDA含量,说明CaCO3能有效缓解Cd对黄豆的毒害.以黄豆豆荚鲜重为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未受Cd污染的土壤中,CaCO3的建议施用量为0.5 g/kg;Cd污染水平为5 mg/kg的土壤中,CaCO3的建议施用量为2 g/k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艳芳  何俊瑜  黄天兴  罗辛灵  
重金属Cd作为毒性较高的环境毒物,不仅危害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水杨酸(Salicylic ac id,SA)作为一类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诱导植物抗性方面起重要调节作用。以莴苣笋王一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SA处理对Cd胁迫下莴苣种子萌发的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Cd胁迫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受到影响,表现为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长明显降低。Cd胁迫还可引起氧化胁迫产生,并造成膜脂过氧化伤害。不同浓度SA对Cd胁迫下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不同,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以0.1mmol/L的SA效果最好。SA处理能缓解Cd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伤害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永福  任禛  陈泽斌  彭声静  牛燕芬  董翠莲  陈瑞  
为了探明水杨酸对缓解葡萄苗铝毒害的生理机制,解决葡萄在酸性土壤中发生铝毒害的问题。以水晶葡萄为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在培养液中加入0.4 mmol/L氯化铝和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共培养5周,之后测定葡萄根系、茎干和叶片的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叶片和根系的活性氧清除系统及膜脂过氧化等指标,分析铝胁迫下水杨酸对葡萄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下,葡萄植株生长受抑,嫩叶黄化,根系变黑;老叶叶绿素含量上升,嫩叶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和根系的SOD、POD活性和MDA含量上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也上升,而根系活力则下降。25,50μmol/L水杨酸处理明显促进了葡萄苗枝干的生长,根系颜色为微红色,但1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阳生   小二郎  石毛光雄  
来源于水稻幼胚的液体悬浮培养物,经离体筛选后,获得了48个耐亚铁细胞系。其中5个细胞系能再生出植株,但再生植株当代和R2代的结实率极低或不育。细胞水平上耐亚铁稳定性检验表明,耐亚铁细胞系与对照相比,在低浓度亚铁胁迫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耐性;细胞内积累更多的亚铁和总铁。并有某些可溶性细胞质蛋白的变化。但在致死浓度下,耐亚铁细胞系的耐性不稳定,而且随着无选择压力下增殖继代时间延长,耐性逐渐丧失。由此推测:水稻细胞对亚铁胁迫呈诱导性反应,细胞耐亚铁变异属外遗传(epigenetic)变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宏浩  陈正刚  朱青  张钦  卢松  李剑  赵欢  张德平  古雁宾  
为改善水稻植株性状及提高产量,针对冷浸田土壤亚铁量过高对水稻产生毒害,利用6种不同外源物(米糠、石灰石粉、白云岩粉、硫酸锌、二氧化硅和聚乙烯醇)消减冷浸田土壤,测土壤的亚铁含量与水稻产量。结果表明:与空白相比,各处理均明显消减冷浸田土壤亚铁量,减幅为10.96%~38.89%,以米糠处理土壤亚铁消减量最大,水稻产量8192 kg/hm2最高(增幅为21.69%),其次是聚乙烯醇处理水稻产量7896 kg/hm2(增幅17.29%)。亚铁量与水稻有效穗、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R2=0.977和R2=0.754。表明,铁毒是冷浸田中制约水稻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米糠处理冷浸田土壤亚铁量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双华  贾凌辉  苏以荣  
潜育性稻田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低产土壤类型,该类土壤还原性强,矿质营养失调,尤以亚铁(Fe~++)过量积累,对水稻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逆境胁迫作用。种植耐潜育性土壤的水稻品种,则是简便、经济有效地提高稻谷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亚铁营养液,人工模拟潜育性土壤逆境胁迫试验方法,对两个早籼稻品种(组合)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动态观测,诸如亚铁对水稻根系发育、稻株生育与干物质积累,光合强度及其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为进一步进行大田筛选耐潜育性土壤的水稻品种提供试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