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5)
2023(5090)
2022(4183)
2021(3733)
2020(3022)
2019(6561)
2018(6184)
2017(11386)
2016(6318)
2015(6532)
2014(6114)
2013(5879)
2012(5206)
2011(4659)
2010(4373)
2009(3963)
2008(3842)
2007(3135)
2006(2589)
2005(2045)
作者
(20808)
(17561)
(17534)
(16231)
(10873)
(8629)
(7631)
(7002)
(6605)
(5977)
(5846)
(5761)
(5611)
(5570)
(5369)
(5263)
(5240)
(5240)
(5017)
(4903)
(4625)
(4235)
(4081)
(3977)
(3869)
(3815)
(3775)
(3751)
(3746)
(3548)
学科
(22590)
经济(22559)
(18039)
管理(17854)
(13629)
企业(13629)
方法(11456)
数学(10534)
数学方法(10477)
(7211)
(6540)
(6369)
贸易(6369)
(6232)
(5539)
中国(5521)
业经(5345)
农业(5121)
技术(4504)
环境(4325)
(4171)
财务(4170)
财务管理(4166)
企业财务(3977)
产业(3731)
(3676)
(3482)
(3365)
地方(3336)
(3323)
机构
大学(89324)
学院(89203)
(35668)
经济(35164)
管理(33855)
研究(31629)
理学(30844)
理学院(30478)
管理学(29918)
管理学院(29787)
(26803)
科学(23157)
中国(21906)
农业(21874)
业大(20920)
(17861)
(17291)
研究所(16457)
农业大学(14883)
中心(14033)
(13906)
财经(12056)
(11670)
(11581)
(11191)
(11125)
科学院(11112)
经济学(11021)
(11013)
(10923)
基金
项目(70593)
科学(54868)
基金(53000)
(50515)
国家(50112)
研究(42534)
科学基金(41513)
自然(29773)
自然科(29140)
自然科学(29127)
基金项目(28945)
社会(28764)
自然科学基金(28657)
(27765)
社会科(27386)
社会科学(27377)
(24337)
资助(20289)
教育(18631)
计划(16433)
重点(16342)
(15434)
(14942)
(14851)
科技(14796)
(14717)
科研(14618)
创新(14497)
编号(14421)
(13166)
期刊
(30999)
经济(30999)
学报(24228)
(23242)
研究(19184)
科学(19098)
大学(16433)
学学(16181)
农业(15519)
中国(13800)
管理(10079)
(9769)
(8887)
业大(7489)
农业大学(6587)
经济研究(6165)
业经(6027)
(5953)
(5629)
金融(5629)
财经(5576)
科技(5563)
中国农业(5174)
商业(4810)
技术(4767)
(4717)
问题(4581)
资源(4231)
自然(4215)
林业(4191)
共检索到112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承孝  王运华  谭启玲  庞静  魏文学  陈浩  陈志伟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钼营养对冬小麦无机氮组分的影响。越冬期冬小麦总氮、非蛋白氮及硝态氮含量均随土壤有效钼含量提高而下降 ,且分别在土壤有效钼含量 0 .0 96、0 .136、0 .2 16mg/kg以后趋于稳定。施钼能提高冬小麦幼苗硝态氮含量 ,随后体内硝态氮含量均因施钼而下降 ;缺钼时 ,冬小麦硝态氮含量在拔节期前不断提高 ,而在适宜供钼水平下则相反 ;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及产量成显著的负、正相关关系 ,缺钼导致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可能是硝态氮的积累降低铁的活性 ,进而阻碍叶绿素的合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文学  谭启玲  王运华  
以酸性黄棕壤为供试土壤,采用田间和盆栽试验,在缺钼与施钼条件下,观察并测定小麦苗期植株及叶片无机养分含量和分布差异。结果表明,缺钼导致小麦植株无机养分含量普遍高于施钼处理,其中N、P、K、Zn、B含量因缺钼而显著增高。同时小麦上部叶片养分含量和吸收量受缺钼影响大于下部叶片,其中第1和第2展开叶最为明显。缺钼引起无机养分在功能叶的叶尖和中部累积,造成叶片两端分布失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松伟  胡承孝  谭启玲  孙学成  赵小虎  庄光泉  袁迎春  
采用改良霍格兰营养液试验,研究施钼处理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氮代谢的影响,并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对钼的响应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钼处理后冬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提高,硝态氮的含量显著降低,代谢产物铵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施钼处理对冬小麦氮代谢具有促进作用.施钼处理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氮代谢影响差异的原因在于2个冬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不同.与冬小麦钼高效品种相比,冬小麦钼低效品种施钼处理后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以及地上部硝态氮、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地下部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幅度更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承孝  王运华  李宗堂  何华  谭启玲  杜昌文  魏文学  
采用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钼、氮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仍然是冬小麦高产所必需的,在高施氮量下配施钼肥,钼肥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更明显,并提高氮肥增产效果;高氮条件下施钼能增加冬小麦出苗数、冬至苗数和穗数以及株高、穗长,并使植株、麦穗整齐度增加;施钼处理冬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高峰在拔节至抽穗期,而缺钼植株则在抽穗至成熟期。施钼植株拔节期、抽穗期功能叶干物重增加,说明功能叶光合能力因施钼而增强;与营养器官相比,钼肥能更显著地增加籽粒产量,对生殖生长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应琼  王运华  魏文学  王治荣  
取湖北省主要麦产区土壤在两个施氮水平下进行小麦施钼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缺钼时小麦体内NO3-N转化NH4+-N的过程受阻,植株缺少可利用态氮,而NO3--N含量剧增。小麦施钼可明显改善其体内的钼营养和氮营养,主要表现在:小麦各部位的钼含量和吸钼量显著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平均增加6.58倍,促进NO3--N向NH4+-N转化,以及茎叶中的氮素向籽粒中转移和籽粒中游离态氮向蛋白态氮的转化。籽粒中氮、钼营养的提高有利于小麦品质的改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鹏  陈阜  李莉  
为研究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2006-2007年小麦生长季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生长后期,10~30 cm土层,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秸秆未还田的处理,秸秆还田有利于冬小麦对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和利用。秸秆还田影响了土壤铵态氮的分布,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含量。冬小麦生长前期和成熟期,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高,生产管理中应减少氮肥施用;进入抽穗期和灌浆期,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低,应增加氮肥施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亚萍  王璞  陈才良  
一季不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影响显著,对夏玉米产量影响不大;连续二季和三季不施氮使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都大幅度减产;连续四季以上不施氮使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分别稳定在1693~1807kg/hm2和4575~4782kg/hm2范围的较低水平。不施氮条件下,冬小麦的减产幅度大于夏玉米。不施氮主要通过降低两种作物的穗粒数影响产量。一季和连续两季不施氮使土壤无机氮含量迅速下降,连续两季以上不施氮使土壤无机氮含量稳定在较低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喻敏  胡承孝  王运华  
目的探讨低温缺钼条件下冬小麦叶绿素合成受阻位点。方法采用土培试验、微区试验、营养液培养试验,设不施钼(CK,土壤有效钼0.112mg·kg-1)和施钼(+Mo,施钼水平为0.13mg·kg-1)处理,及δ-氨基酮戊酸(ALA)转化抑制剂乙酰丙酸(LA)处理,研究了缺钼对冬小麦品种叶绿素几种重要合成前体的影响。结果低温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Chla/Chlb)上升,而不施钼时比值不变,表明低温抑制Chla向Chlb的转化,而缺钼不影响它们的转化。叶绿素合成前体原叶绿素酸(酯)(Pchl)、镁原卟啉Ⅸ(Mg-ProtoⅨ)、原卟啉Ⅸ(protoⅨ)、尿卟啉原Ⅲ(UroⅢ)不施钼时显著下降,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庞静  胡承孝  王运华  魏文学  
盆栽试验条件下 ,研究了钼对冬小麦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缺钼使冬小麦植株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自分蘖期开始明显下降 ,随后各生育期均表现为黄化 ;植株可溶性总糖和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也因缺钼而下降 ,这可能是缺钼冬小麦叶片疲软、抗寒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文学  徐驰明  段明元  谭启玲  王运华  
缺钼的酸性黄棕壤上施用钼肥能增加小麦全生育期植株的含钼量,大幅度提高冬小麦产量。施钼影响小麦品质,使小麦面粉的含钼量提高到0.2mg/kg以上,达到食用标准。施钼影响了小麦面粉的氨基酸组成,使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含量发生变化。含脂肪侧链的丙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的比例因钼的施用而升高,但含硫的胱氨酸和蛋氨酸的比例则有所下降。施钼增加了小麦面粉的大分子蛋白质含量,减少了小分子蛋白质含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喻敏  胡承孝  王运华  
选择 34个冬小麦品种 ,研究它们对缺钼反应的差异。在同一严重缺钼酸性黄棕壤上 ,比较苗期地上部干物重 ,初筛及复筛中籽粒产量及钼效率系数 ,最后筛选出钼高效品种 970 0 3和钼低效品种 970 14。缺钼条件下 ,高效品种 970 0 3能获得与施钼处理相当的产量 ,而低效品种只能获得施钼处理产量的一半。初步研究表明970 0 3钼效率高的可能机理是缺钼逆境下钼的吸收能力和韧皮部的钼运输能力较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宏云  王少霞  李萌  田霄鸿  赵爱青  国春慧  
【目的】探讨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上,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及氮肥用量下锌与氮磷肥配合喷施对冬小麦籽粒Zn含量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为提高小麦籽粒锌营养品质进而缓解人体缺锌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小偃22为试材,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陕西关中地区进行田间再裂区定位试验,试验设置主处理为3个水分管理措施,分别为常规种植、覆膜种植(垄上覆膜沟内播种)、补灌种植(小麦越冬期灌水40 mm);副处理为3个施氮水平,N素用量分别为0、120、240 kg·hm-2,副副处理为4个叶面喷肥处理,分别为CK(喷蒸馏水)、喷Zn(0.3%ZnSO4·7H2O)、喷Zn+N(0.3%ZnSO4·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启彪  李路  胡承孝  谭启玲  孙学成  
以正常钼与过量钼水平水培种植的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过量钼供给下小麦亚细胞组分钼含量及叶片代谢物的变化来探究冬小麦耐受过量钼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在过量钼水平下,根系亚细胞组分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原生质体/叶绿体钼含量分别是地上部的219、38、25和62倍;根部和地上部的可溶性部分中钼的积累比例分别为71.85%和88.54%;在过量钼胁迫下小麦叶片苹果酸、延胡索酸的含量分别上升了2.08倍和2.07倍,β-丙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L-谷氨酰胺的含量分别上升了2.78、1.89、1.67和1.91倍。结果表明,根系具有阻控过量钼向地上部运输的作用,植物液泡是过量钼存储的主要部位,过量胁迫下产生的有机酸、氨基酸可能在液泡中与钼螯合以降低其生物毒性,增强小麦的耐过量钼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海叶  张梦瑶  柏文恋  刘振洋  汤利  郑毅  肖靖秀  
【目的】探明不同磷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为磷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两因素田间试验,设置3种种植模式[小麦单作(MW)、蚕豆单作(MF)、小麦蚕豆间作(W//F)]和3个磷水平[不施磷(P0)、施磷(P_(2)O_(5))45 kg/hm~(2)(P1)和90 kg/hm~(2)(P2)]采用蒋-顾分级法分析了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Al-P、Fe-P、Ca-P)含量,探讨了不同供磷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根际Al-P、Fe-P、Ca-P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蚕豆和小麦根际无机磷组分含量受种植模式和磷水平×种植模式的调控,但间作对小麦和蚕豆根际无机磷组分的影响不同。不考虑作物生育期,3个磷水平下单间作小麦根际无机磷组分含量无差异;但减磷条件下(P1),间作降低蚕豆根际Al-P和Fe-P含量15%。间作对根际无机磷组分的影响受生育期的调控。与单作小麦相比,磷胁迫条件下(P0和P1)间作降低小麦分蘖期根际Al-P含量19%和25%,但对根际Fe-P和Ca-P含量几乎无影响。与单作蚕豆相比,P1条件下,间作降低蚕豆开花期和成熟期根际Al-P含量17%和20%;降低蚕豆分枝期、结荚期根际Fe-P含量24%和27%。同时间作也有降低蚕豆特定生育期Ca-P含量的趋势。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单间作小麦、蚕豆根际土壤Al-P、Fe-P、Ca-P含量增加,增幅为Al-P>Fe-P>Ca-P。总之,间作对蚕豆根际无机磷组分含量影响大于小麦。【结论】磷胁迫条件下(P0和P1),小麦蚕豆间作促进小麦分蘖期根际Al-P和蚕豆全生育期根际Al-P和Fe-P的耗竭是间作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平  周金池  王兴仁  张福锁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冬小麦夏玉米品种 (系 )之间氮营养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3个冬小麦品种 (系 )中 ,93132具有较高的基础产量 ,而农大 95对氮肥反应最为敏感 ;3个夏玉米品种 (系 )中 ,西玉 3号不仅具有较高的基础产量 ,而且对氮肥的反应较好。冬小麦夏玉米不同品种 (系 )间最佳产量和最佳施氮量有较大差异。从施肥经济效益分析 ,冬小麦以农大 95最佳 ,夏玉米以西玉 3号最高。在 180 kg.hm-2 施氮水平下 ,冬小麦农大 95和夏玉米西玉 3号氮肥利用率较其他品种 (系 )分别高 10 .5~ 11.0个百分点和 13.9~18.7个百分点 ,这说明选择氮高效作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