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9)
- 2023(6050)
- 2022(4977)
- 2021(4161)
- 2020(3299)
- 2019(7180)
- 2018(6885)
- 2017(12716)
- 2016(7159)
- 2015(7377)
- 2014(7068)
- 2013(6965)
- 2012(6313)
- 2011(5707)
- 2010(5288)
- 2009(4393)
- 2008(4104)
- 2007(3404)
- 2006(2832)
- 2005(2269)
- 学科
- 济(26343)
- 经济(26313)
- 管理(22711)
- 业(19239)
- 企(14632)
- 企业(14632)
- 方法(12306)
- 数学(11304)
- 数学方法(11240)
- 环境(10770)
- 学(8683)
- 农(7855)
- 财(7063)
- 贸(6757)
- 贸易(6756)
- 易(6607)
- 中国(6406)
- 划(5957)
- 业经(5886)
- 农业(5537)
- 技术(4729)
- 务(4456)
- 财务(4454)
- 财务管理(4450)
- 规划(4443)
- 和(4421)
- 环境规划(4372)
- 企业财务(4256)
- 资源(4238)
- 地方(4075)
- 机构
- 学院(100780)
- 大学(100698)
- 济(40345)
- 经济(39760)
- 管理(37936)
- 研究(36432)
- 理学(34296)
- 理学院(33900)
- 管理学(33262)
- 管理学院(33123)
- 农(29770)
- 科学(26767)
- 中国(25390)
- 农业(24097)
- 业大(23689)
- 京(20465)
- 所(19927)
- 研究所(18958)
- 农业大学(16431)
- 中心(16036)
- 财(15642)
- 财经(13387)
- 江(13180)
- 科学院(12973)
- 院(12912)
- 室(12843)
- 业(12711)
- 经济学(12463)
- 省(12456)
- 经(12395)
- 基金
- 项目(80212)
- 科学(62501)
- 基金(60315)
- 家(57318)
- 国家(56905)
- 研究(48641)
- 科学基金(47226)
- 自然(33989)
- 自然科(33225)
- 自然科学(33212)
- 基金项目(32978)
- 自然科学基金(32644)
- 社会(32513)
- 省(31723)
- 社会科(30988)
- 社会科学(30979)
- 划(27824)
- 资助(22875)
- 教育(20989)
- 计划(18833)
- 重点(18779)
- 发(17405)
- 创(17346)
- 科技(17022)
- 部(16774)
- 科研(16621)
- 创新(16358)
- 编号(16240)
- 业(16065)
- 国家社会(14289)
共检索到129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庞静 胡承孝 王运华 魏文学
盆栽试验条件下 ,研究了钼对冬小麦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缺钼使冬小麦植株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自分蘖期开始明显下降 ,随后各生育期均表现为黄化 ;植株可溶性总糖和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也因缺钼而下降 ,这可能是缺钼冬小麦叶片疲软、抗寒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钼 冬小麦 叶绿素 碳代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松伟 胡承孝 谭启玲 孙学成 赵小虎 庄光泉 袁迎春
采用改良霍格兰营养液试验,研究施钼处理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氮代谢的影响,并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对钼的响应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钼处理后冬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提高,硝态氮的含量显著降低,代谢产物铵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施钼处理对冬小麦氮代谢具有促进作用.施钼处理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氮代谢影响差异的原因在于2个冬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不同.与冬小麦钼高效品种相比,冬小麦钼低效品种施钼处理后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以及地上部硝态氮、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地下部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幅度更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启彪 李路 胡承孝 谭启玲 孙学成
以正常钼与过量钼水平水培种植的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过量钼供给下小麦亚细胞组分钼含量及叶片代谢物的变化来探究冬小麦耐受过量钼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在过量钼水平下,根系亚细胞组分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原生质体/叶绿体钼含量分别是地上部的219、38、25和62倍;根部和地上部的可溶性部分中钼的积累比例分别为71.85%和88.54%;在过量钼胁迫下小麦叶片苹果酸、延胡索酸的含量分别上升了2.08倍和2.07倍,β-丙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L-谷氨酰胺的含量分别上升了2.78、1.89、1.67和1.91倍。结果表明,根系具有阻控过量钼向地上部运输的作用,植物液泡是过量钼存储的主要部位,过量胁迫下产生的有机酸、氨基酸可能在液泡中与钼螯合以降低其生物毒性,增强小麦的耐过量钼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承孝 王运华 谭启玲 庞静 魏文学 陈浩 陈志伟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钼营养对冬小麦无机氮组分的影响。越冬期冬小麦总氮、非蛋白氮及硝态氮含量均随土壤有效钼含量提高而下降 ,且分别在土壤有效钼含量 0 .0 96、0 .136、0 .2 16mg/kg以后趋于稳定。施钼能提高冬小麦幼苗硝态氮含量 ,随后体内硝态氮含量均因施钼而下降 ;缺钼时 ,冬小麦硝态氮含量在拔节期前不断提高 ,而在适宜供钼水平下则相反 ;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及产量成显著的负、正相关关系 ,缺钼导致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可能是硝态氮的积累降低铁的活性 ,进而阻碍叶绿素的合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喻敏 胡承孝 王运华
目的探讨低温缺钼条件下冬小麦叶绿素合成受阻位点。方法采用土培试验、微区试验、营养液培养试验,设不施钼(CK,土壤有效钼0.112mg·kg-1)和施钼(+Mo,施钼水平为0.13mg·kg-1)处理,及δ-氨基酮戊酸(ALA)转化抑制剂乙酰丙酸(LA)处理,研究了缺钼对冬小麦品种叶绿素几种重要合成前体的影响。结果低温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Chla/Chlb)上升,而不施钼时比值不变,表明低温抑制Chla向Chlb的转化,而缺钼不影响它们的转化。叶绿素合成前体原叶绿素酸(酯)(Pchl)、镁原卟啉Ⅸ(Mg-ProtoⅨ)、原卟啉Ⅸ(protoⅨ)、尿卟啉原Ⅲ(UroⅢ)不施钼时显著下降,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承孝 王运华 李宗堂 何华 谭启玲 杜昌文 魏文学
采用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钼、氮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仍然是冬小麦高产所必需的,在高施氮量下配施钼肥,钼肥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更明显,并提高氮肥增产效果;高氮条件下施钼能增加冬小麦出苗数、冬至苗数和穗数以及株高、穗长,并使植株、麦穗整齐度增加;施钼处理冬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高峰在拔节至抽穗期,而缺钼植株则在抽穗至成熟期。施钼植株拔节期、抽穗期功能叶干物重增加,说明功能叶光合能力因施钼而增强;与营养器官相比,钼肥能更显著地增加籽粒产量,对生殖生长促进作用更大。
关键词:
钼 氮 冬小麦 产量 干物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喻敏 胡承孝 王运华
选择 34个冬小麦品种 ,研究它们对缺钼反应的差异。在同一严重缺钼酸性黄棕壤上 ,比较苗期地上部干物重 ,初筛及复筛中籽粒产量及钼效率系数 ,最后筛选出钼高效品种 970 0 3和钼低效品种 970 14。缺钼条件下 ,高效品种 970 0 3能获得与施钼处理相当的产量 ,而低效品种只能获得施钼处理产量的一半。初步研究表明970 0 3钼效率高的可能机理是缺钼逆境下钼的吸收能力和韧皮部的钼运输能力较强。
关键词:
冬小麦 钼效率 筛选 钼累积 钼分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心志 马超 孙会娜 孙倩 王志强 林同保
为了研究灌水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碳氮代谢、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5个黄淮海主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进行试验,分析了灌水次数对冬小麦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及全氮含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的减少,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可溶性糖转运率均降低,碳氮比增加,穗粒数、千粒质量和单位面积穗数降低,花后14 d之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与正常灌水(W3)相比,灌2次水(W2)和灌1次水(W1)分别减产11.37%和30.80%,其中周麦18减产最大为14.69%和37.44%,矮抗58减产最少为9.19%和26.97%;W3、W2处理下周麦18的水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宗毓铮 张函青 李萍 张东升 林文 薛建福 高志强 郝兴宇
【目的】探讨大气CO_2浓度升高与增温影响下北方冬小麦叶片光合特征、碳氮代谢物、生物量和产量形成的调节适应规律,为未来气候变化下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小麦品种"中科2011"为材料,利用封闭式人工气候室,设置对照CK(CO_2浓度和气温与大田一致)、EC(CO_2浓度为大田浓度+200μmol·mol~(-1),气温与大田相同)、ET(CO_2浓度与大田一致,气温为大田温度+2℃)、ECT(CO_2浓度为大田浓度+200μmol·mol~(-1),气温为大田温度+2℃)共4个处理。测定CO_2浓度升高200μmol·mol~(-1)和气温升高2℃变化条件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叶片的光合特性、碳氮代谢、生物量和产量指标。【结果】气温升高2℃会缩短小麦全生育期及开花到成熟时间,使孕穗期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24.7%,而对拔节期与灌浆期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同时,使灌浆期叶片纤维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进而使产量与生物量分别显著降低23.0%和19.7%;CO_2浓度升高200μmol·mol~(-1)使拔节期与孕穗期小麦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32.8%和40.7%,增加灌浆期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虽然生长后期出现光适应,但仍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使小麦产量增加26.1%。在增温条件下,CO_2浓度升高可通过使开花到成熟的时间延长2 d、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约25.54%、增加可溶性总糖、纤维素与淀粉含量等弥补升温对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负效应。【结论】CO_2浓度升高可通过延长开花到成熟时间、提高小麦净光合速率、增加光合代谢物等弥补升温对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负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学成 谭启玲 胡承孝 甘巧巧 易长城
目的揭示钼提高冬小麦抗寒力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和钼低效品种97014为材料,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施钼对冬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结果低温处理2、4和6d时施钼均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降低了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施钼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先升高而后呈下降或突降趋势,说明施钼能使冬小麦通过正常的低温锻炼过程,有利于植株在经受更长时间低温胁迫时维持较高的抗寒力;钼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叶片中抗氧化酶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秋芳 胡承孝 孙学成 谭启玲 张木 朱伟堃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和钼低效品种97014对钼的吸收累积能力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在缺钼条件下钼累积量高于钼低效品种97014。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向叶片中转移钼的能力高于钼低效品种97014,在施钼和不施钼时,97003叶片中钼的累积量分别占整株累积量的86.2%和96.3%,高于97014的78.9%和87.2%。同时,2个冬小麦品种在根系形态上还存在基因型差异。缺钼条件下,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具有较好的根系形态特征,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直径分别是97014的1.16、1.41、1.21、1.73倍,在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牟会荣 姜东 蔡剑 戴廷波 曹卫星
以耐弱光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扬麦158’(耐弱光品种)和‘扬麦11’(不耐弱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拔节至成熟期遮光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量、茎中花前贮存果聚糖转运以及果聚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至成熟期遮光降低了小麦茎中花前贮存果聚糖的转运量,提高了贮存果聚糖对小麦淀粉产量的贡献率。遮光降低了小麦灌浆前中期茎中蔗糖∶蔗糖果糖基转移酶(SST)和果聚糖∶果聚糖果糖基转移酶(FFT)活性,不利于果聚糖积累,从而导致茎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量下降。遮光条件下灌浆中后期小麦茎中果聚糖外水解酶(FEH)活性下降,分解果聚糖向外转运的能力降低,故向籽粒中转运的量下降,最终导致小麦籽粒淀粉积累量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苏玫 马元喜 王晨阳 王化岑 吕凤荣
研究了不同程度土壤持续干旱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使小麦次生根发育迟缓 ,数量减少 ,根系发硬 ,根尖萎缩 ,拔节至扬花阶段对发根潜能的影响最大。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减少 ,峰值延后 ;根系中氮、磷积累量下降 ,分配比例在生育前中期下降 ,后期上升 ,干旱使后期较多的氮、磷滞留于根中 ,向地上部运转减少 ,中度以上干旱胁迫有较多的氮、磷损失 ;根系中的含糖量下降 ,C/N失调。维持根系对氮、磷良好吸收、分配、运转和C/N协调的土壤含水量不能低于 6 0 %。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冬小麦 根系 生长 营养代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波 王宇函 夏浩 姚子涵 姜存仓
【目的】分析对比黄棕壤和红壤上施用不同改良剂对白菜生长状况及土壤肥力影响的差异,为改良剂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物炭(C)、腐殖酸钾(HA-K)和生石灰(CaO)为试验材料,不施改良剂为对照,分别以黄棕壤和红壤为供试土壤,通过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改良剂对白菜的生物量、养分含量、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土壤pH、养分含量、交换性铝含量和酶活性的差异。【结果】(1)与对照相比,黄棕壤和红壤上施用生物炭和生石灰均能促进白菜生长,增强其抗性,主要是提高了白菜产量、叶片氮磷钾养分含量及积累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但黄棕壤和红壤上施用腐殖酸钾对白菜生长影响不同,黄棕壤上施用腐殖酸钾使得白菜产量显著增加,达到25.93 g/株,然而红壤上施用腐殖酸钾对白菜的生长无明显改善,产量仅为0.18 g/株。(2)3种改良剂对黄棕壤和红壤的肥力效应不同,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增加土壤pH、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以及脲酶与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碱解氮和交换性铝含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土壤肥力得以增强,其中黄棕壤的pH增加1.39个单位,交换性铝含量减少了89.3%,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68.4%;红壤的pH增加0.82个单位,交换性铝含量降低了93.9%,有机质含量提高了775.6%。对于施用腐殖酸钾和生石灰,二者均显著提高土壤pH及蔗糖酶活性,减少交换性铝含量,但腐殖酸钾对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以及脲酶与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碱解氮含量,交换铝含量依然很高;而施用生石灰降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对有效磷含量、脲酶与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结论】不同改良剂对两种类型土壤上白菜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影响有较大差异,生物炭和生石灰能改善两种土壤肥力和提高白菜的产量,而腐殖酸钾在黄棕壤中的施用效果好于红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文学 谭启玲 王运华
以酸性黄棕壤为供试土壤,采用田间和盆栽试验,在缺钼与施钼条件下,观察并测定小麦苗期植株及叶片无机养分含量和分布差异。结果表明,缺钼导致小麦植株无机养分含量普遍高于施钼处理,其中N、P、K、Zn、B含量因缺钼而显著增高。同时小麦上部叶片养分含量和吸收量受缺钼影响大于下部叶片,其中第1和第2展开叶最为明显。缺钼引起无机养分在功能叶的叶尖和中部累积,造成叶片两端分布失衡
关键词:
冬小麦 钼营养 养分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