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4)
2023(2814)
2022(2180)
2021(2308)
2020(1815)
2019(4277)
2018(4392)
2017(6613)
2016(5001)
2015(5727)
2014(6034)
2013(5087)
2012(4963)
2011(4593)
2010(4867)
2009(4133)
2008(4202)
2007(3857)
2006(3542)
2005(3410)
作者
(11216)
(9144)
(9058)
(9040)
(6049)
(4475)
(4433)
(3782)
(3548)
(3495)
(3317)
(3119)
(3085)
(3000)
(2990)
(2967)
(2946)
(2820)
(2727)
(2652)
(2633)
(2335)
(2269)
(2211)
(2168)
(2155)
(2121)
(1972)
(1951)
(1885)
学科
教育(18557)
(10523)
经济(10508)
中国(9791)
管理(6467)
理论(6293)
(5593)
教学(5411)
(4390)
方法(3944)
(3675)
发展(3478)
思想(3372)
(3356)
数学(3286)
(3252)
研究(3227)
数学方法(3192)
政治(3150)
改革(3133)
(3104)
企业(3104)
高等(3052)
思想政治(2991)
政治教育(2991)
治教(2991)
德育(2964)
教育改革(2776)
技术(2692)
(2647)
机构
大学(64425)
学院(58365)
教育(26155)
研究(25606)
(19620)
师范(19542)
(16554)
师范大学(16431)
经济(15917)
(15877)
科学(14118)
管理(14012)
(12700)
中国(12528)
理学(11726)
研究所(11564)
理学院(11443)
北京(11275)
管理学(11054)
管理学院(10906)
职业(10823)
技术(10383)
中心(10342)
(10339)
教育学(10059)
(9127)
(8450)
(8042)
教育学院(7396)
职业技术(7381)
基金
项目(34391)
研究(33078)
科学(28376)
教育(24485)
基金(21071)
社会(17918)
(17576)
国家(17261)
社会科(16555)
社会科学(16553)
成果(16461)
编号(16056)
课题(15035)
(14668)
(14153)
科学基金(13576)
(12980)
规划(10691)
(10003)
基金项目(9897)
(9659)
重点(9569)
项目编号(9480)
(9467)
教育部(9285)
资助(9052)
研究成果(8865)
(8750)
(8500)
(8464)
期刊
教育(44482)
研究(30274)
中国(21488)
(17745)
经济(17745)
职业(10577)
技术(8626)
学报(7424)
大学(6943)
技术教育(6879)
职业技术(6879)
职业技术教育(6879)
科学(6157)
(5983)
(5113)
高等(5044)
(4964)
论坛(4964)
学学(4684)
成人(4677)
成人教育(4677)
管理(4503)
高等教育(4477)
(4341)
(4083)
金融(4083)
发展(3829)
(3829)
比较(3809)
农业(3687)
共检索到101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绪琴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他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研究,并与西方教育进行比较,对二者的意义取向、精神特质和培养目标加以对照分析。在中西教育意义差异上,他认为西方教育意义仅为功利,而中国教育则在教人为人;在中西教育精神差异上,认为西方教育精神失于冷酷,而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则充满情意;在中西教育培养目标上,认为西方教育至多可培养出专家,而中国传统教育培养的则是通德通识的人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宝良  
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董宝良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进行整体的全面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因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是其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他能在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和全面教育各次运动中留下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衍琛  
钱穆对职业教育的理解遵循人文主义路径。他从品格养成、人生理想实现的高度认识专门技能的重要意义,认为狭隘的追求职业和智识必然导向专业化,甚至危及教育本真所在。他强调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认为必须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特点淬炼职业精神。他强调国家、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建立在高等教育和国民教育的基础上。钱穆以其对职业教育的独特理解而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启迪颇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林莉芸  
进入21世纪,我国比较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笔者试图通过对顾明远先生比较教育"名"与"实"的分析,探究其比较教育思想,以期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有一定启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涂宏斌  曹小艳  
本文通过研究一般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起进化分析模型。将进化分析模型运用到学校教育活动中,形成了对教育活动本质的描述,即作为具有自主成长潜能的学习主体,在育人环境的选择下,其自主成长的某些特质得以释放和保留,从而使学习主体的素质得以改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化教育观:自主成长的本质是素质的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做教育就是做环境,要充分重视环境育人功能;多元杂交(融合)是实现环境优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亨利·J·波金森   周作宇  
自柏拉图以来的教育观可概括为:导引教育观、传递教育观及达尔文主义教育观。导引教育观始于柏拉图,现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该观点认为:教育并不是机械复制过程,而是发生在人类中的一种导引过程。它引导学生超越此岸的经验世界而达致彼岸更好的理念世界。继这种教育观之后,随着印刷术在西方的引进和传播,传递式的教育观便逐渐形成。该观点认为教育与印刷并没有什么两样,它不过是一种传递过程。被誉为现代教育理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洪宗礼  
母语发展中同化与异化使母语的民族化、国际化的格局形成;母语的文化特征及母语工具性丰富的内涵,显示目标多元性;语文教育关键是用系统思想探究母语课程内部元素的科学构成关系的尝试,应受到关注;必须运用内因与外因的统一观来认识教与学的关系,从科学与艺术结合上寻求高超教学艺术;教材是教本也是学本,忽略任何一方都有失偏颇;提高语文素养的载体是教科书;应当让教科书进入"精品的天堂"。提高编写质量是关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与中外记者见面,在谈到人民期盼时,首先提到了教育。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在习近平的心中,教育一直被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关系最密切,在实现人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晓萍  
由介绍WTO的特征及其对教育贸易的规定入手,概括出该组织的教育观;进而对我国加入WTO有关教育的承诺进行分析,探究了对教育本质的新认定、新表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梓迪  
高等教育影响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载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必要条件,更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关键。目前我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已远超以往任何时候,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新型高技术高知识分子也愈来愈多,高等教育的管理水平也需要与日俱进。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以爱  
国家和教育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的核心议题之一,也是近代中国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以著名学者钱穆的著作为中心,考察钱穆对中国历代政学关系的看法。钱穆的主要论点是:中国社会长期存在一个社会自由教育的传统,历代政府对于民间私办教育多半采取优容态度。学术领导政治,更是中国历代政府的特色;学人的统治,从汉代以来形成中国政治的独特格局。在政和学的密切联系中,"道统尊于政统"、"师统尊于君统",又是宋明以来儒者的主张。立基于这样的文化传统,钱穆反对近代中国政府干预教育,呼吁应当给予教育独立自主的空间。钱穆的论述,显示出近代中国盛行一时的教育独立主张,不止是欧美思潮影响下的产物,也有其来自中国文化传统的源头。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贝淡宁  李东阳  
钱穆与梁漱溟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他们都反对全盘西化的政治道路,由尚贤精神出发,提出了各自的民主尚贤观,并希冀以此为基础建立现代国家。钱穆以“贤人政府”为传统政治进行辩护,进而提出基于“信托政治”的民主尚贤观,最终影响到其国家本位的路向选择;梁漱溟则通过“理性之国”作为理解传统社会的依据,构建起“团体政治”映照下的民主尚贤观,最终决定了其社会本位的路向选择。钱穆与梁漱溟的民主尚贤观实现了尚贤理念和选举民主的初步耦合,其对政治领袖道德使命和智识能力的要求,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锐  
钱穆的历史著作与史学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在辨析现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历史教育与历史知识。他希望根据现代中国的具体情势,为广大国民提供合适的历史知识,使他们知晓中国历史的来龙去脉,形成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基本情感,并能把这些知识内化为思考中国现实政治的重要参考。就此而言,在历史著作方面,这个时代最需要一部能达到以上要求的中国通史。这部理想的中国通史能够在历史叙事中让广大国民充分吸收国家民族文化的优良品质,具备深厚的政治美德,为未来中国继续奋斗与争存。这样的历史教育并非恪守旧章,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从中国立场出发的世界视野,思考出现全球范围内反帝反殖运动、达到政治平等的可能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在任何一个国家,会计行业的人员素质与工作质量都是同会计教育分不开的。同时,会计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更重要地取决于该国的教育制度。因此,我们在此仅就中西会计教育中的某些方面作一介绍和分析。 一、会计职业界对会计教育的需要 一个国家会计职业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会计教育的。会计、审计工作属于一种技术性和分析性很强、涉猎领域非常广泛的高层次的工作,在许多国家里,从业人员也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丰厚的工薪报酬,与此相联系,社会和会计从业者对会计教育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一般国家都有规定,各种会计技术资格的取得都与受会计教育的层次密切相联;一般工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