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
- 2023(110)
- 2022(92)
- 2021(92)
- 2020(77)
- 2019(157)
- 2018(164)
- 2017(229)
- 2016(132)
- 2015(148)
- 2014(209)
- 2013(202)
- 2012(187)
- 2011(161)
- 2010(157)
- 2009(177)
- 2008(141)
- 2007(163)
- 2006(141)
- 2005(123)
- 学科
- 银(443)
- 银行(443)
- 行(435)
- 教育(376)
- 制(358)
- 业务(336)
- 制度(312)
- 度(312)
- 银行制(308)
- 图书(239)
- 书馆(237)
- 图书馆(237)
- 济(226)
- 经济(224)
- 理论(215)
- 学(212)
- 中国(184)
- 研究(183)
- 融(182)
- 金融(182)
- 管理(157)
- 思想(150)
- 和(146)
- 化(141)
- 政治(141)
- 络(139)
- 网络(139)
- 自动(138)
- 自动化(138)
- 思想政治(137)
- 机构
- 大学(1973)
- 学院(1796)
- 中国(782)
- 研究(578)
- 管理(530)
- 京(507)
- 中心(486)
- 范(463)
- 师范(462)
- 银(461)
- 人民(455)
- 济(454)
- 银行(450)
- 中国人(440)
- 国人(440)
- 经济(432)
- 行(432)
- 中国人民(431)
- 理学(416)
- 理学院(402)
- 管理学(401)
- 科学(395)
- 管理学院(391)
- 人民银行(387)
- 师范大学(373)
- 中国人民银行(366)
- 图书(350)
- 书馆(341)
- 图书馆(341)
- 州(334)
共检索到3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芳勤 方飞
钱穆(1895—1990)是我国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被誉为"当代朱子"。他从事教育工作70余年,以独特的教育思想和不懈的教育实践探索,对当时中国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中国文化缺失、功利主义泛滥等弊端,提供了诸多十分有益的借鉴,其所提出的通识教育理念一直沿用至今。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以爱
国家和教育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的核心议题之一,也是近代中国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以著名学者钱穆的著作为中心,考察钱穆对中国历代政学关系的看法。钱穆的主要论点是:中国社会长期存在一个社会自由教育的传统,历代政府对于民间私办教育多半采取优容态度。学术领导政治,更是中国历代政府的特色;学人的统治,从汉代以来形成中国政治的独特格局。在政和学的密切联系中,"道统尊于政统"、"师统尊于君统",又是宋明以来儒者的主张。立基于这样的文化传统,钱穆反对近代中国政府干预教育,呼吁应当给予教育独立自主的空间。钱穆的论述,显示出近代中国盛行一时的教育独立主张,不止是欧美思潮影响下的产物,也有其来自中国文化传统的源头。
关键词:
钱穆 国家 教育 文化传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绪琴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他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研究,并与西方教育进行比较,对二者的意义取向、精神特质和培养目标加以对照分析。在中西教育意义差异上,他认为西方教育意义仅为功利,而中国教育则在教人为人;在中西教育精神差异上,认为西方教育精神失于冷酷,而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则充满情意;在中西教育培养目标上,认为西方教育至多可培养出专家,而中国传统教育培养的则是通德通识的人才。
关键词:
钱穆 德性 情意 通德通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魏兆锋
作为导师,钱穆指出,研究生不仅应当在"求学"与"做人"上"齐头并进",更要能将两者"融通合一";应当先求为"通人",再求为"专家";应当以"救火"般迫切的心情去读书;应当结合自己的研究问题灵活寻求相应的研究方法;应当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与志趣选定论文题目;写作时应当字斟句酌、态度庄重。钱穆对于研究生的指导实际上秉承自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即视做人为人生第一要务,尊重自己的才性之所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钱穆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成功,不仅证明了他对研究生的谆谆教导至今仍然值得研究生们虚心聆听,同时也证明了他对
关键词:
钱穆 研究生 指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衍琛
钱穆对职业教育的理解遵循人文主义路径。他从品格养成、人生理想实现的高度认识专门技能的重要意义,认为狭隘的追求职业和智识必然导向专业化,甚至危及教育本真所在。他强调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认为必须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特点淬炼职业精神。他强调国家、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建立在高等教育和国民教育的基础上。钱穆以其对职业教育的独特理解而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启迪颇多。
关键词:
钱穆 技能 专门化 职业教育 人文主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笑龙
钱穆虽批评乾嘉诸儒排斥"义理",不重"现实",然而亦能"同情"乾嘉学风的形成原因,且抉发出乾嘉学者反对清廷专制的思想。钱穆揭示钱大昕以"直书其事"实现"褒贬"、强调治天下者须先治其身,以及同情弱者的"平恕"之论;认为钱大昕既然反对"汉宋门户之见",便不应更重"训诂"在"义理"之上。钱穆肯定戴震"理欲论"反抗"权威"的精神,然亦批评其论"情欲"的弊病。钱穆虽然重视乾嘉儒"为学问而学问"的路径,但更看重"义理""考据"并重、兼顾"心性""治平"的"朱子之学"。
关键词:
钱穆 乾嘉学术 钱大昕 戴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衍琛
钱穆教育思想中包含丰富的职业指导思想。其职业指导思想发端于执教小学时,形成于新亚书院时期。钱穆解析职业与事业之异,号召学子砥砺意志和性情以成就事业;倡导通情达理、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规范;鼓励学生成为"用社会"的创业型人才而不仅仅是"供社会之用"的人。钱穆职业指导思想对当今我国职业指导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有助于学生突破狭隘职业观的束缚而开创事业,有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职业指导理论体系。
关键词:
钱穆 职业指导 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创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梓迪
高等教育影响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载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必要条件,更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关键。目前我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已远超以往任何时候,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新型高技术高知识分子也愈来愈多,高等教育的管理水平也需要与日俱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勇
建构国家文化认同乃是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使命,课程改革也确实能够促成国家的文化认同。这一理论上的关联能否变成现实,或者课程改革能否切实促成国家文化认同,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深切的国家文化关怀,以及教师能否将国家文化关怀注入自己的课程改革实践。胡适、钱穆正是通过课程改革促成国家文化认同的杰出典范。他们不仅十分关注中国应该形成何种国家文化认同,而且采取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行动,以引导学生及国人形成国家文化认同。回顾胡适、钱穆等人的经验,有利于从国家文化认同的角度优化当代中国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
胡适 钱穆 国家文化认同 课程改革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贝淡宁 李东阳
钱穆与梁漱溟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他们都反对全盘西化的政治道路,由尚贤精神出发,提出了各自的民主尚贤观,并希冀以此为基础建立现代国家。钱穆以“贤人政府”为传统政治进行辩护,进而提出基于“信托政治”的民主尚贤观,最终影响到其国家本位的路向选择;梁漱溟则通过“理性之国”作为理解传统社会的依据,构建起“团体政治”映照下的民主尚贤观,最终决定了其社会本位的路向选择。钱穆与梁漱溟的民主尚贤观实现了尚贤理念和选举民主的初步耦合,其对政治领袖道德使命和智识能力的要求,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贤能政治 民主尚贤观 钱穆 梁漱溟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锐
钱穆的历史著作与史学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在辨析现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历史教育与历史知识。他希望根据现代中国的具体情势,为广大国民提供合适的历史知识,使他们知晓中国历史的来龙去脉,形成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基本情感,并能把这些知识内化为思考中国现实政治的重要参考。就此而言,在历史著作方面,这个时代最需要一部能达到以上要求的中国通史。这部理想的中国通史能够在历史叙事中让广大国民充分吸收国家民族文化的优良品质,具备深厚的政治美德,为未来中国继续奋斗与争存。这样的历史教育并非恪守旧章,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从中国立场出发的世界视野,思考出现全球范围内反帝反殖运动、达到政治平等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良成
人是要有精神的,否则无异于行尸走肉。一个团体,一个行业也是要有精神的,否则就是一盘散沙。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一个高智商、高素质的群体,更要有精神,即注册会计师职业精神。一、明道明道,作为注册会计师职业精神,表现出来的是崇高的职业理想,也就是从事这种职业的宗旨。从事这种职业的目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要做什么,怎样去做,都是与职业理想与宗旨分不开的。而要解决理想和宗旨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明道。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他看来,师者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宗教人士宣传宗教也是传经布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他又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什么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轩仪
“电大/网院/网校专场”的主持人严继昌教授,在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学术领域颇有建树,也是该领域资格颇老、颇受人尊重的人物。一般来说,很多网院的院长都愿意称呼他为“严老师”,而“严老师”也很习惯地称这些年龄比他小的院长们“小某某”,显得很亲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