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3)
2023(10549)
2022(8902)
2021(7944)
2020(6641)
2019(14806)
2018(14272)
2017(26768)
2016(14828)
2015(16301)
2014(15843)
2013(15465)
2012(14233)
2011(12846)
2010(12790)
2009(11919)
2008(11903)
2007(10619)
2006(9420)
2005(8582)
作者
(46272)
(38762)
(38627)
(36466)
(24653)
(18726)
(17315)
(14959)
(14845)
(13791)
(13285)
(13031)
(12756)
(12459)
(12288)
(11966)
(11798)
(11554)
(11332)
(11129)
(9932)
(9429)
(9343)
(8872)
(8751)
(8736)
(8583)
(8493)
(7828)
(7760)
学科
(55646)
经济(55541)
管理(49534)
(44350)
(37315)
企业(37315)
方法(23963)
数学(21060)
数学方法(20853)
(19271)
(16319)
(15605)
中国(14500)
业经(13739)
(13156)
(11695)
财务(11676)
财务管理(11647)
(11339)
贸易(11334)
(11307)
企业财务(11119)
(11071)
(10295)
银行(10242)
农业(10221)
环境(9745)
技术(9723)
(9700)
(9641)
机构
大学(216150)
学院(213307)
(87612)
经济(85929)
管理(78949)
研究(76776)
理学(68644)
理学院(67841)
管理学(66669)
管理学院(66297)
中国(57168)
科学(49233)
(47021)
(45458)
(42641)
(40524)
业大(38310)
农业(37599)
研究所(37029)
中心(34247)
财经(33288)
(32691)
(30338)
北京(27966)
(27772)
经济学(27483)
(25619)
财经大学(24969)
农业大学(24909)
经济学院(24844)
基金
项目(149628)
科学(117385)
基金(110909)
(101038)
研究(100670)
国家(100239)
科学基金(84352)
社会(66048)
社会科(62681)
社会科学(62665)
基金项目(58799)
(58054)
自然(57174)
自然科(55873)
自然科学(55851)
自然科学基金(54931)
(50239)
教育(46143)
资助(44568)
编号(37164)
重点(34619)
(33313)
(31942)
(31114)
(31025)
计划(30109)
创新(30088)
科研(29650)
成果(29649)
国家社会(28369)
期刊
(93088)
经济(93088)
研究(60841)
学报(44722)
中国(44577)
(42045)
科学(37836)
(34507)
大学(32985)
学学(31649)
管理(30149)
农业(27955)
(19761)
金融(19761)
教育(18667)
财经(17355)
经济研究(15719)
技术(15460)
(15196)
(14841)
业经(14504)
业大(12788)
问题(12313)
(12280)
农业大学(11002)
科技(10962)
(10014)
技术经济(9512)
理论(9147)
世界(9072)
共检索到316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闪闪  丁兴萃  章志远  蔡涵江  
【目的】通过麻竹钩梢整枝保留不同竹枝盘数,改变竹子地上、地下器官激素和营养物质分配,研究影响麻竹笋产量激素和单糖调控机制,创新笋用竹林培育方式,以实现麻竹高效、丰产、矮化和园艺化栽培方式.【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测定大田和盆栽种植麻竹不同钩梢整枝处理后竹笋内源激素、单糖含量以及调查其发笋数量、时间和累积笋产量。【结果】麻竹笋用林培育方式可采用钩梢保留1~2盘枝,保留1~2盘留枝处理的麻竹单笋质量、出笋个数、平均产量和累积产量显著大于其他钩梢修枝处理;麻竹笋产量与笋体内源激素种类、含量水平呈密切相关:在整个出笋期间,GA1+3含量与单笋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IAA和ABA含量与单笋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GA4+7和ZR含量与单笋质量无明显相关,麻竹笋个体增大主要是由IAA、GA和ABA 3类内源激素协同调控:2盘留枝处理笋体IAA和AB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不同留枝处理,其中出笋盛期间,2盘留枝处理IAA含量最高,达109.53 ug·g-1FW;其IAA变化趋势呈先低后高,符合顶端优势IAA学说中IAA变化规律;不同处理笋体中葡萄糖含量和果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0(P<0.01)。【结论】IAA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形成和维持竹蔸或竹杆与笋体间的"营养库壑",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分配、代谢,保障竹笋快速生长对糖分的供应需要,ABA主要是促进糖类物质的运输和代谢,GA1+3主要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而GA4+7对笋体生长中作用较小,笋体生长发育的碳水化合物源主要是蔗糖,而非淀粉;竹笋生长强大的顶端优势是由其顶端高浓度的IAA所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长龙  李思雅琦  钱澄  王昊  年洪娟  李昆志  
[目的]探究多糖和激素对珠芽魔芋多叶形成的作用,为调控珠芽魔芋多叶萌发生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分别采集自然生长珠芽魔芋1叶期至4叶期幼苗,以当年仅着生1片复叶的花魔芋为对照,测定各时期的叶柄长、球茎鲜质量和根长,以及各器官中还原性多糖、淀粉以及玉米素(ZT)、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变化;2021年,分别以20μg/L ZT溶液和40μg/L IAA溶液喷施珠芽魔芋幼苗,以喷施清水的珠芽魔芋幼苗为对照,分别采集幼苗1叶期至4叶期最新萌发嫩叶,测定各时期新叶中ZT、GA_3、IAA和ABA含量。[结果](1)2020年,随着生长期延长,珠芽魔芋幼苗各生长时期的叶柄长、球茎鲜质量和根长均呈增加趋势,但是均低于花魔芋。各时期珠芽魔芋幼苗各器官中还原性多糖、淀粉含量均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增加;新叶中的还原性多糖和淀粉含量比老叶低。随着生长的期延长,珠芽魔芋幼苗叶片和根的ZT含量均明显增加,各时期新叶ZT含量比老叶低;而叶柄和球茎的ZT含量明显降低。随着生长期的延长,珠芽魔芋幼苗各器官中GA_3、IAA和ABA含量逐渐上升,新叶GA_3、IAA和ABA含量总体比老叶高。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各时期花魔芋不同器官糖和激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小,且均低于珠芽魔芋。(2)2021年,与对照相比,喷施ZT后,珠芽魔芋幼苗嫩叶ZT含量明显增加,且明显促进了幼苗侧叶形成速度;喷施IAA明显增加了幼苗IAA、GA_3和ABA含量,显著抑制了珠芽魔芋幼苗侧叶形成。[结论]珠芽魔芋中较高含量糖分和ZT及较低含量GA_3、IAA和ABA有利于珠芽魔芋侧叶萌发和生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应兰  申展  张艳华  李苑  孙娅东  黎祖尧  
为了研究厚竹群落在孕笋成竹期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内源激素及其相互作用对厚竹孕笋成竹的影响,采集不同时期的竹鞭、竹笋和母竹样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的质量分数,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分析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及其比值的差异。结果表明:厚竹群落中IAA和ABA质量分数显著高于ZR和GA,但IAA和ABA之间及GA和ZR之间的差异因生长系统及发育期不同而程度不同。笋芽膨大期,竹鞭、竹笋和母竹中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均是ABA> IAA> GA> ZR,竹鞭中促进生长类激素偏高,ABA显著偏低,冬笋中ZR和GA质量分数占内源激素总质量分数的比例显著高于竹鞭和母竹。竹笋生长期,竹鞭和母竹中是ABA>IAA> ZR> GA,春笋中是IAA> ABA> ZR> GA;春笋中的ZR质量分数及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竹鞭,ABA的质量分数及所占比例显著低于竹鞭,GA/IAA值显著高于母竹;母竹中的内源激素总量明显偏多,并且是促进生长类激素比例较高,ZR/GA值显著高于竹鞭。新竹长成期,3个生长系统中均是ABA> IAA> ZR> GA;母竹中IAA质量分数显著偏低,ABA质量分数显著偏高。在孕笋成竹过程中,母竹和竹鞭中的IAA和ABA动态变化规律刚好相反。在新竹个体发育中,GA/ABA和GA/IAA值逐渐降低,其他激素间的比值均呈抛物线变化。综合分析得出:厚竹群落中IAA和ABA的质量分数显著偏高;在孕笋成竹过程中,不同生长系统及不同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不同;内源激素及相互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对孕笋成竹有显著调控作用,相对较高的IAA和ZR质量分数可能是竹壁增厚的原因之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卢玉生  官凤英  彭超  尹子旭  张美曼  詹美春  晏颖杰  
【目的】探讨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矮化方法及矮化后绿竹生长规律及光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福建省尤溪县出笋盛期绿竹笋为研究对象,不截梢为对照(ck),比较不同高度H_1(60 cm)、 H_2(90 cm)、 H_3(120cm)、 H_4(150 cm)、 H_5(180 cm)绿竹笋截梢对绿竹形态指标、成竹率、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①竹笋截梢后绿竹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株高与截梢前绿竹笋高度呈线性极显著负相关(R~2=0.90, P0.05)。②竹笋截梢显著提高绿竹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降低了叶绿素a/b。③竹笋截梢处理初始荧光(F_o)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随着绿竹株高降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增加,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_(NP))呈下降趋势。电子传递速率(E_(TR))和PSⅡ实际光量子效率(Y_(ield))增加,在H_5时达最大值,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8.63%和42.17%。④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绿竹株高与总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 Y_(ield)、 E_(TR)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b及q_(NP)显著正相关。【结论】绿竹笋高度H_5(180 cm)时截梢处理可有效控制高度生长,矮化后光化学功能进一步提高。图2表4参3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自生  
目的研究采后竹笋贮藏期间的木质化机理,探讨采后竹笋内源激素对木质化进程的调控作用。方法以采收后雷竹笋和毛竹笋为材料,分析了两个品种竹笋在(2±1)°C下贮藏期间内源激素(IAA、GA3、ABA)含量和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雷竹笋和毛竹笋贮藏期间,GA3和IAA含量都逐渐减少,而AB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雷竹笋的GA3、IAA和ABA含量高于毛竹笋的。两个品种竹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先增加后减少,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逐渐增加,导致竹笋组织硬度增加。经相关分析发现,两个品种竹笋的PAL、4CL和POD活性与AB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张炜银  
在福建省各毛竹产区丰产林设立 96块标准地 ,对各测树因子和出笋量、成竹量进行全面调查 ,并采伐 96株标准竹测定胸径、竹高、节数 ,应用 1元和多元回归模型建立出笋量、新竹成竹量估测模型 ,并测定 2 77个春笋的重量、地径和最大处直径。建立笋重量估算模型 ,这些模型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相关 ,估算精度高、可靠 ,可在生产中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梦雪  王克秀  唐铭霞  胡建军  何卫  杨雯婷  郭展  王西瑶  
[目的]优化布拖乌洋芋雾培原原种高效生产技术,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布拖乌洋芋为材料,设置清水对照(CK)、Ca(NO_3)_2、GA_3+Ca (NO_3)_2、GA_3+eBr、KH_2PO_4、S-3307、Ca(NO_3)_2+KH_2PO_4、GA_3+Ca(NO_3)_2+S-3307 8个处理,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重复4次,采用雾培方法,春秋两季连续开展外源激素及肥料调控对布拖乌洋芋雾培原原种生产影响的研究,探讨叶面喷施外源激素和肥料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过程中植株生长发育、内源激素变化、干物质积累及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春秋两季叶面喷施GA_3+Ca(NO_3)_2、GA_3+eBr有利于马铃薯植株营养生长,马铃薯的株高、叶面积指数、茎和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显著提高,其中GA_3+Ca(NO_3)_2处理春秋两季马铃薯的株高、叶面积指数、茎和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分别增加41.0%,111.1%,24.8%,31.5%和50.6%,109.1%,21.1%,21.5%;GA_3+eBr处理春秋两季马铃薯的株高、叶面积指数、茎和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分别增加37.5%,72.2%,24.6%,30.6%和39.3%,77.3%,21.5%,22.7%。叶面喷施S-3307对马铃薯株高增加不利,但可以显著提高块茎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春秋两季提高幅度分别为34.3%和12.7%。外源激素与肥料处理对春秋两季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和单株结薯产量均有明显影响。春秋两季,GA_3+eBr处理均能获得最高单株结薯数,较CK分别显著增加63.3%和26.1%。春季,与CK相比,S-3307处理单株结薯产量显著提高,增幅为54.2%;秋季,喷施Ca(NO_3)_2、GA_3+Ca(NO_3)_2、GA_3+eBr处理单株结薯产量达到较高水平。[结论]定植前期叶面喷施GA_3+Ca(NO_3)_2和GA_3+eBr均能促进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增加,春季定植中期叶面喷施S-3307能显著提高单株结薯产量,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和生态条件优化制定原原种生产管理模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文静  卜登攀  王建发  孙鹏  
乳蛋白合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日粮氨基酸组成、机体激素水平及乳腺内环境稳态等均能影响乳蛋白的合成。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协同作用,不仅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乳蛋白合成关键物质代谢也具有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主要神经内分泌轴调节乳蛋白合成过程,筛选出关键神经内分泌因子和细胞因子及重要信号转导通路也是潜在的改善乳品质的重要措施。作者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期望能为提高乳蛋白含量提供有益帮助。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王海英  
盐肤木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在亚洲作为中药利用已有很长的历史。取食树体汁液为生的的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在其主要寄主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上引起叶片增生形成角倍。角倍的主要成分为五倍子单宁,以其为原料生产的单宁酸和没食子酸等,广泛应用于医药、印染、石油勘探、稀有金属提取、食品工程等。角倍是在逐渐增多的角倍蚜群体操控下,刺激植物组织形成的虫瘿,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被精确调控的生理过程,然而角倍发育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植物内源激素在信号级联反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佩华  杨亚辉  彭正松  蔡光泽  方志荣  
【目的】为充分利用马铃薯种质资源,提高马铃薯的杂交结实率。【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GA和BA组合处理植株。【结果】①通过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蓝墨水染色法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3种方法测定父本的花粉活力,发现不同方法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但乌洋芋和米拉的花粉活力均高于50%,适宜做父本;②3组杂交组合在马铃薯孕蕾期使用GA_3和6-BA对母本顶部进行喷施,可以促进马铃薯开花并延长花期,并且能有效降低花柄节离层现象,从而促进马铃薯的杂交结实率。【结论】试验显示使用20 mg/L 6-BA+50 mg/L GA_3的处理组合,能使马铃薯杂交结实率达到最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尔发  洪伟  郑郁善  陈卓梅  尤志达  
对福建南靖国有林场山地麻竹笋用林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进行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有机肥对竹笋产量影响的回归方程显著,氮、磷对麻竹出笋数量回归方程的影响显著,氮、磷(P2O5)、钾、花生饼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0·2195、0·8258、0·1906、2·3055t·hm-2;竹笋最高产量的氮、磷(P2O5)、钾、花生饼施肥量分别为0·2186、0·8262、0·1899、2·3064t·hm-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文笙  王滨  
生长抑素是一个多基因、多功能的家族。通过其受体的介导参与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以及免疫等生理过程。本文简要概括鱼类生长抑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重点对生长抑素调控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的信号转导机制进行讨论,旨在加深对鱼类生长抑素作用机制的认识和了解。迄今,在鱼类中已经鉴定出6种生长抑素基因和4种生长抑素受体。由于存在多种生长抑素基因以及不同的加工过程,一种鱼可能产生多种形式的生长抑素多肽。鱼类进化过程中存在基因组复制,导致一种受体又有多种亚型。鱼类生长抑素调控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的作用机制主要源自金鱼中的研究,结果表明,cAMP通路、钙离子通道以及PKC通路可能参与了金鱼生长抑素抑制垂体生长激素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沈留红  肖劲邦  巫晓峰  姜思汛  江涛  邓俊良  左之才  余树民  曹随忠  
【目的】探究复方天然植物制剂对奶牛回乳效果及回乳期奶牛血清胰岛素(INS)、氢化可的松(HC)、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16年1—6月进行,选择四川省某规模化奶牛场半封闭统一舍饲,体重(582±41)kg、第2—4胎中国荷斯坦奶牛150头。从中选取体况良好,健康,乳房、乳汁均正常,即将进入回乳期,产奶量为(15.42±0.71)kg的妊娠后期即将干乳的健康奶牛80头。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头,均采用逐渐干奶法回乳,回乳开始当天记为第0天,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雪薇  李丙智  刘富庭  张林森  韩明玉  胥生荣  张永旺  刘航空  
【目的】研究拉枝后刻芽、扭枝和去顶梢处理对富士枝条导水率、侧芽激素和花芽形成的影响,找出有效的促花措施,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矮化中间砧富士("红富士/M26/新疆野苹果")为材料,研究拉枝后刻芽、扭枝和去顶梢处理对幼树的枝条导水率、侧芽激素含量、成枝率、成花情况和平均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拉枝后进行扭枝、刻芽和去顶梢的综合处理与对照相比使枝条的茎比导水率和叶比导水率分别降低了41.4%和39.1%;使花芽分化期侧芽生长素、赤霉素含量减少,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含量增加;抑制侧枝总长的增长量减小39.7%;成枝率提高32.7%;平均单株成花数和平均单株产量分别提高2.3倍和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亮  潘红梅  郭宗义  
雌性哺乳动物卵巢/胎盘产生的类固醇激素孕酮(P4)在维持妊娠和分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妊娠期间孕酮(P4)通过阻断促炎症反应途径和抑制肌肉收缩相关蛋白基因(CAP)的表达,在维持子宫肌层静息中起主导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P4与其受体(PR)结合后,在不同促炎性基因(如NF-κB、AP-1)以及CAP基因(如CX43等)启动子上招募共抑制子来实现。其中,还包括上调促炎性转录因子激活抑制剂(IkBa、MKP-1)和诱导CAP基因转录抑制因子(如ZEB1)等途径。当发生早产或胎儿足月时,P4/PR出现功能性阻断,引发PR-A亚型和P4代谢酶的表达增加,炎性转录因子(如NF-κB、AP-1)激活及PR协同激活因子的表达使其和共抑制子急剧减少等一系列分子事件,通过促进子宫肌层向高度协调的收缩单位转化从而引起分娩。本文详细综述了妊娠期间P4/PR通过不同途径维持子宫肌层静息的主要机制,分析了P4/PR功能性阻断引起子宫肌层收缩并最终导致分娩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了解哺乳动物分娩启动的分子机制,更精准控制生产性动物分娩时间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