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03)
- 2023(3854)
- 2022(3270)
- 2021(3137)
- 2020(2546)
- 2019(5734)
- 2018(5545)
- 2017(11269)
- 2016(6124)
- 2015(6753)
- 2014(6802)
- 2013(6600)
- 2012(6330)
- 2011(5730)
- 2010(6003)
- 2009(5468)
- 2008(5458)
- 2007(5018)
- 2006(4649)
- 2005(4175)
- 学科
- 济(21686)
- 经济(21664)
- 管理(20400)
- 业(18453)
- 企(14428)
- 企业(14428)
- 农(8233)
- 财(7802)
- 方法(7485)
- 中国(7321)
- 策(7257)
- 数学(6697)
- 制(6580)
- 数学方法(6562)
- 银(6219)
- 银行(6219)
- 行(5964)
- 贸(5471)
- 贸易(5467)
- 易(5365)
- 及其(5321)
- 农业(5271)
- 政策(5172)
- 地方(5003)
- 税(4992)
- 业经(4970)
- 税收(4872)
- 融(4852)
- 金融(4852)
- 收(4838)
- 机构
- 学院(84028)
- 大学(81611)
- 济(38647)
- 经济(37776)
- 管理(33571)
- 研究(29449)
- 理学(27979)
- 理学院(27721)
- 管理学(27382)
- 管理学院(27212)
- 中国(24664)
- 财(20386)
- 京(17059)
- 科学(15296)
- 财经(14786)
- 所(14318)
- 江(14018)
- 中心(13935)
- 经(13412)
- 研究所(12472)
- 农(11737)
- 经济学(11450)
- 北京(11152)
- 院(10935)
- 州(10755)
- 财经大学(10735)
- 范(10505)
- 师范(10447)
- 经济学院(10221)
- 业大(9776)
- 基金
- 项目(50436)
- 科学(40517)
- 研究(40376)
- 基金(36554)
- 家(30586)
- 国家(30296)
- 科学基金(26480)
- 社会(25393)
- 社会科(24158)
- 社会科学(24155)
- 省(19371)
- 教育(18466)
- 基金项目(18209)
- 编号(17254)
- 划(16334)
- 自然(16222)
- 自然科(15823)
- 自然科学(15819)
- 资助(15712)
- 自然科学基金(15558)
- 成果(14853)
- 课题(12206)
- 部(11758)
- 发(11704)
- 策(11661)
- 重点(11162)
- 性(10991)
- 项目编号(10410)
- 制(10364)
- 创(10337)
共检索到138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红丽 董会忠 郭尚媛
针对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钢铁行业在能源综合利用方面存在技术水平比较差、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低、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制约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普遍问题,提出了促进钢铁行业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回收利用率、完善政策法规等建议,为相关部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钢铁行业 二次能源 节能减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苟林
评估节能减排潜力,筛选关键节能减排技术,对钢铁行业低碳开展非常重要。文章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在2012~2030年间,我国钢铁行业的累计节能潜力约为3.8亿吨标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13.7亿吨CO2;17项技术具有经济可行性,累计节能潜力约为2.6亿吨标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9.9亿吨CO2。折现率和价格(燃料、电力和CO2)对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具有较大影响。在低折现率、高价格下,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累计节能潜力约为2.9亿吨标准煤,累计减排潜力约为7.7万吨CO2;在高折现率、低价格下,节能减排潜力最小,累计节能潜力约为1.6亿吨...
关键词:
钢铁行业 节能减排 潜力分析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凯
6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对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等多个钢铁行业的重要问题作出比以往更加详细的表述。钢铁业被"钦点"为节能减排"先行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玉梅 梁聪智 田歆 潘登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碳排放的大户,钢铁行业减少碳排放的问题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钢铁生产过程的碳足迹,将钢铁生产中产生碳排放的过程分为化石能源的燃烧、化学反应和电力消耗三部分,并用IPCC指南中的方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钢铁行业能源消耗的数据对这三部分的碳排放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我国钢铁行业2004~2008年的碳排放的数据,得出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据此制定了我国钢铁行业碳减排对策。
关键词:
钢铁行业 碳足迹 碳足迹核算 碳减排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王娟
基于理论支撑以及现实需要和实际可能,推行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中严格落实的战略性任务。我国钢铁工业能耗大、污染大,粗放发展模式又决定了其最有条件和潜力发展循环经济。四川达钢集团从企业需求、职工需求和城市发展三个基本动因出发,在优化工艺节能、推广节能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制度架构方面努力探索,从而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同步实现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并打造了新的企业文化。四川达钢集团的探索对钢铁行业和其他行业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即将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定位于企业发展战略并渐进推进,以技术进步为实现前提,以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以管理体制创新保...
关键词:
钢铁行业 节能减排 资源综合利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建新
本文分析了钢铁企业推进节能减排的意义,总结了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成效,提出了我国钢铁企业推进节能减排的对策思路: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优化调整企业用能结构;充分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实施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工程;降低企业铁钢比;推进污染物治理;开发和使用节能减排技术;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关键词:
节能减排 钢铁企业 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贞 蒲刚清 施於人 阎建明 胡健
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为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因此完成钢铁行业碳减排目标是实现我国碳减排总量目标的重要环节。研究为求解未来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与碳减排潜力,提出一种基于技术进步与碳减排外部性的情景仿真模型。在不同的技术进步与碳减排外部性情境下,模型综合考虑节能减排技术对行业/地区碳排放的影响,设计锁定、成长和促进三种碳减排情景。最后采用该模型对重庆市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总量,碳减排潜力与节能技改投资成本变化进行了情景仿真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为更好地实现行业的碳减排目标,在现有的节能减排政策环境下,重庆市钢铁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加大技术推广投资,用于更多的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向阳 任明 高俊莲
京津冀地区聚集了中国近1/3的钢铁产能。钢铁行业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面临着节能和CO_2减排的巨大压力。建立自下而上的综合优化模型,以钢铁行业国家鼓励推广的44项节能技术为基础,在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发展目标约束下,优化技术发展路径。研究表明,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等25项投资成本较低、节能量大的技术将会被广泛采用。在2015—2025年期间内,与基准情景相比,减排情景和碳税情景下的累计节能潜力分别为1 550万吨标准煤和2 549万吨标准煤,累计CO_2减排潜力分别为4 029万吨和6 629万吨;三种情景下的CO_2减排成本分别为7 931.2亿元、8 021.3亿元和10 217.5亿元。与减排情景相比,在碳税情景下,减排成本增加27.38%,但CO_2减排潜力将进一步提高64.5%。因此,采用成本低、节能量大的技术和征收一定的CO_2排放税能够有效地促进CO_2减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栾维新 片峰 杜利楠 姜昳芃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了河北钢铁产业对其他工业部门的波及效应,依据历年统计资料和相关文献分析了河北省主要耗能产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模拟分析了缩减河北钢铁产业规模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研究表明:河北省钢铁产业影响力系数为1.264,感应度系数为3.285,其发展对其他各产业的影响带动作用和受其他产业发展的拉动效应都非常明显;河北钢铁产业对重工业各部门的同向波及效应比较明显,其总产值变动10%时会波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总产值变动33.35%,金属矿采选业总产值变动17.3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总产值变动18.00%,金属制品业总产值变动6.92%。压缩钢铁产业规模既有助于淘汰钢铁过剩产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远 朱磊 范英
论文运用偏均衡建模的方法,分析了市场化减排政策对于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的影响。论文采用基于减排技术组合的减排成本曲线,分析了不同的障碍情景下,引入市场化减排政策对于钢铁价格、进出口价格、进出口量、净出口、利润和排放等关键参数的影响。文章发现市场化减排政策尽管可以大幅度地降低CO2排放量,但是对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净出口和利润的降低。而降低减排技术的采用障碍会弱化减排政策实施对钢铁行业的负面效果。此外,通过对两种边境调节措施的分析(出口补贴和进口品征税)发现,出口补贴政策对于行业净出口和利润的积极作用非常微弱,相较而言进口品征税政策对于行业净出口和利润的提高作用更为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闫云凤 赵忠秀 王苒
中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商品出口贸易中隐含了大量的碳排放。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项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贸易结构的措施,是否对节能减排也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以钢铁行业产品出口为例,采用倍差法对我国实施的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的减排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能显著地降低出口隐含碳的增长率,相比未调低出口退税率的产品而言,调低出口退税率的商品出口隐含碳增长率降低39%,因而出口退税政策能够显著影响出口隐含碳排放,从而可以把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项节能减排的重要政策工具。
关键词:
出口退税 出口隐含碳 倍差法 减排政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旭 李照令 耿涌 陈伟
【目的】钢铁行业是能源终端消费领域碳排放最大的行业,其碳减排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识别碳减排措施产生的资源环境影响并揭示区域差异性可为中国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方法】本文基于自下而上的Asian-Pacific Integrated Model (AIM)/Enduse模型建立了反映资源环境经济关联的工厂级中国钢铁行业综合评估模型,预测了2060年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路径下粗钢需求,重点识别了生产结构调整、减排技术普及、碳政策以及碳中和技术措施产生的资源影响(燃料、焦炭、电力、氢能、废能废热、铁矿石和废钢)和环境影响(CO_2、十种大气污染物以及汞),揭示了典型环境排放(CO_2、甲烷和汞)的区域差异性及空间格局。【结果】(1)随着可回收废钢存量增加,短流程的粗钢产量占比将由2020年的10.6%提高到2060年的70%;(2)在多种减排措施协同作用下,相较于2020年,2060年中国钢铁行业的总能耗将下降70%~76%,燃料消耗减少92%(其中煤炭占比将下降为0,生物质能占比将上升69%,具有还原剂属性的焦炭消耗量将下降90%),CO_2排放量将减少89%~91%,但甲烷、有机碳和汞排放增加需引起关注;(3)在多种减排措施协同作用下,不同粗钢需求路径下钢铁行业省级碳减排差异明显,高粗钢需求情景下呈汞排放增加趋势的省份数量较多。【结论】中国钢铁行业碳减排应加强系统筹划,警惕减排措施产生的环境排放要素间“抵消”影响;钢铁行业高质量绿色低碳转型应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差异以及资源禀赋承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蕊娇 刘振鸿
本文从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出发,针对钢铁行业高污染、高能耗、高碳排的"三高"行业性质,结合碳排放盘查方法研究对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情况加以计算,建立钢铁行业碳核算体系,并对未来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提出建议。
关键词:
钢铁行业 碳排放 碳核查体系 碳交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焱侠
本文研究了日本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出的国际机制建议,对其提出的后京都时期的政策,尤其是其倡导的"行业减排"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日本钢铁联盟应对气候变化行业减排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斗争的新动向,为我国的国际谈判对策提供了研究基础。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日益迫切的情况下,中国要充分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采取积极的战略和策略应对气候变化,并使之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相结合,与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节能工程和能源产业技术升级工程相结合,与国家能源、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相结合,增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并在后京都国际减排机制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关键词:
温室气体 行业减排 气候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