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9)
2023(11623)
2022(9414)
2021(8427)
2020(7131)
2019(15649)
2018(15639)
2017(29498)
2016(16071)
2015(17998)
2014(18114)
2013(17494)
2012(15901)
2011(14004)
2010(14355)
2009(13903)
2008(13995)
2007(13105)
2006(11622)
2005(10953)
作者
(46509)
(39107)
(38930)
(36727)
(24810)
(18300)
(17574)
(15017)
(14621)
(14076)
(13426)
(13046)
(12708)
(12493)
(12451)
(11692)
(11648)
(11398)
(11360)
(10960)
(9746)
(9685)
(9527)
(9003)
(8920)
(8887)
(8548)
(8518)
(7873)
(7864)
学科
(80868)
(76140)
企业(76140)
管理(70416)
(66181)
经济(66055)
业经(27871)
(27328)
方法(24886)
(24024)
(20701)
财务(20669)
财务管理(20645)
(20246)
企业财务(19553)
农业(17077)
技术(16841)
数学(16775)
(16624)
数学方法(16615)
中国(16321)
(15238)
理论(14696)
(14544)
(13975)
体制(13407)
企业经济(12381)
经营(12225)
环境(11599)
(11277)
机构
学院(236133)
大学(228521)
(96144)
管理(94286)
经济(94136)
理学(79943)
理学院(79229)
管理学(78175)
管理学院(77744)
研究(73385)
中国(59652)
(50293)
(47801)
科学(42655)
(41445)
(38650)
财经(38411)
(36631)
(34588)
业大(34061)
中心(33941)
农业(32499)
研究所(32424)
(29927)
北京(29568)
经济学(28141)
财经大学(27891)
商学(27067)
(27025)
商学院(26818)
基金
项目(149861)
科学(119130)
研究(112904)
基金(108213)
(92971)
国家(92061)
科学基金(80922)
社会(72525)
社会科(68645)
社会科学(68626)
(61386)
基金项目(57050)
教育(51008)
自然(51000)
自然科(49839)
自然科学(49821)
(49198)
自然科学基金(48999)
编号(45685)
资助(42967)
成果(37031)
(35869)
(34969)
(34164)
重点(33287)
(32578)
(32048)
课题(32012)
创新(31719)
国家社会(29804)
期刊
(117757)
经济(117757)
研究(68991)
中国(50957)
(44999)
管理(41830)
(40634)
学报(33643)
科学(31817)
农业(27539)
大学(26551)
学学(25441)
教育(23586)
(23144)
金融(23144)
技术(23132)
业经(22210)
财经(19928)
经济研究(17346)
(17209)
(16532)
问题(14745)
财会(13922)
技术经济(13153)
现代(12297)
会计(11902)
商业(11406)
(11320)
世界(11150)
科技(11075)
共检索到365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雷小凤  陈共荣  
根据波特竞争理论对绿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我国钢铁企业绿色竞争力水平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因素、需求因素和技术水平等,其中的技术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因素,构建了绿色制造体系结构,提出了实施绿色制造体系结构是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枫  祝丽云  马栋栋  姜维  
目前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钢铁工业绿色转型问题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构建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SBM-DEA模型,从铁前工序和铁后工序两阶段视角测算了2009—2013年中国钢铁企业绿色技术效率,重点探讨了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效率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钢铁企业整体的以及铁前和铁后工序阶段的绿色技术效率均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从生产流程的角度看,铁前工序阶段在效率挖掘方面潜力相对更大;从区域分布的角度看,东、中、西部地区钢铁企业的绿色技术效率依次递减。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技术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资源循环利用率与绿色技术效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素蓉  孙海军  王守俊  
近几年,环境问题尤其是雾霾天气的频频出现,雾霾的强度、频度、发生地区、产生的原因等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强。钢铁企业作为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三高企业的代表,其环境绩效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在分析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重要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预见性指标在内的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帆  朱博雅  
文章构建了基于资源禀赋、规模实力、生产能力、经营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区间数模糊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并以18家钢铁上市公司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普  
节能减排是企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碳排放量始终居高不下,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而碳预算管理能有效控制企业的碳排放水平,因此构建碳预算管理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从碳预算编制流程和内容的角度出发,以重点排放行业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碳预算管理体系在碳排放需求量预算、碳减排活动预算、碳交易权活动预算及碳减排成本收益预算四方面的应用,并针对案例公司的应用情况对其进行考核评分,进而展现完整的碳预算构建及应用成效,为其他企业构建碳预算管理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汶峻  王振全  
本文针对我国钢铁企业能源审计缺乏完整、系统的评价体系的现状,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整理出能源审计实践中隐含的评价体系;在分析和讨论该体系指标设计的不足以及内容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计评价体系优化方案,并设计了一个改进的评价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优化后的钢铁企业能源审计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评价体系具有更高的能源审计评判的分辨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琨  庞凤娇  陈高敏  何闯  
本文从钢铁企业特点及绿色技术创新表现形式的视角出发,建立经济、创新、社会、生态4个测量维度的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重要指标,通过乘法合成归一化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建立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模型,从而提高评价上市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科学性。本文以上市钢铁企业2016-2018年的公开报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绩效主要表现为经济绩效和创新绩效,而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影响较小;我国上市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性明显,大部分企业难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出质量,导致经济绩效和创新绩效较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小杰  
本文基于2009—2020年沪深两市钢铁上市企业绿色转型数据,研究技术变革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显著推动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即技术变革与绿色转型显著正相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对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存在激励效应,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绿色转型显著正相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增强技术变革与钢铁企业绿色转型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耸  刘绮  
随着全球资源短缺及环境恶化的日趋加剧,我国钢铁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严峻。建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托的绿色营销模式是我国钢铁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必然途径,但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绿色环保意识较淡薄,缺乏绿色营销理念及理论体系的支持,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同行,大大制约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许晖   杨金东   王泽鹏  
制造业企业因其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方式,成为实现碳排放目标和绿色发展的关键。然而,面对绿色转型的时间和成本压力,制造业企业往往表现为“被动接受”、甚至是“漂绿”现象,如何采取主动环境战略实现绿色发展,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本文基于德龙钢铁2000—2023年的绿色转型实践,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制造业企业通过构建绿色动态能力实现绿色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企业在绿色转型中存在“机会警觉—资产编排—绿色动态能力”的能力构建机制,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即时性—适应性—前瞻性”的能力跃迁路径;第二,制造业企业绿色机会的识别范式表现为对制度、技术、市场的机会警觉,进而主动识别动态环境中潜在的绿色机会;第三,制造业企业绿色机会的捕获策略包括内部资产协调、外部资产链接、通用资产激活、专用资产部署,通过不同资产的组合编排捕获动态环境中的绿色机会。第四,绿色动态能力可以解构为绿色价值感知、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数字赋能、绿色产业耦合,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差异化特征。本文形成的理论框架对理解制造业企业环境战略和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薄洪光  黄文秋  陈胜武  
针对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作业过程、产能资源特征和工艺流程特点,定义了钢铁企业制造资源清单的概念,建立了基于作业过程的钢铁企业制造资源清单模型。该模型采用工艺分解和特征匹配的方式,以作业工序为信息纽带,通过构造各生产阶段的"产品-作业"分配关系描述矩阵和"作业-产能"消耗关系描述矩阵,形成面向钢铁产品生产过程的"产品-作业-产能"资源配置信息的关联结构。企业实施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物料清单和资源清单模型相比,制造资源清单模型能够为钢铁企业制造资源的协调配置和集成化生产管理提供完整、统一的基础数据信息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勇  童作锋  蒲勇健  
发展循环经济是钢铁企业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科学评价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既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起点,又是发展过程控制的重要措施。目前关于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工作还做得不多。本文以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为背景,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探讨了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对其他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鹏  朱锡峰  
当前全国钢铁企业处于微利、亏损情况,企业所得税缴纳额度不大,增值税管理已成为钢铁企业税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增值税预控体系从搭建(年初预算、月中核算、月末差异分析、月初考核),到预控体系的固化,再到预控体系的信息化的过程;然后探讨了增值税预控体系如何全程参与到采购、销售、生产经营涉税业务的管理当中,如何做到事前的预计、事中的控制、事后的分析和考核;最后介绍了实施增值税预控体系前后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爱国  刘洋  隋敏  
"绿色"是生机的象征,被人们赋予无公害、健康、生态、阳光等内在涵义。绿色发展是实现发展的绿色化,强调经济增长要采取绿色发展方式、注重绿色发展绩效。企业作为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方面,是构建环境治理体系和推进绿色发展的主体。为衡量和评价企业绿色发展绩效,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环境绩效三个维度,构建企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煦  王道平  王燕  
以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绿色采购的视角,通过实证研究提取了绿色供应商选择的指标,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最终构建出四维的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数据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