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2)
- 2023(6098)
- 2022(5362)
- 2021(4972)
- 2020(4667)
- 2019(10888)
- 2018(10848)
- 2017(21886)
- 2016(12042)
- 2015(13800)
- 2014(14027)
- 2013(14210)
- 2012(13329)
- 2011(12056)
- 2010(12182)
- 2009(11727)
- 2008(11979)
- 2007(11094)
- 2006(9375)
- 2005(8475)
- 学科
- 济(51342)
- 经济(51282)
- 业(37830)
- 管理(33471)
- 企(29342)
- 企业(29342)
- 方法(28076)
- 数学(25348)
- 数学方法(25152)
- 财(15560)
- 中国(13984)
- 农(13698)
- 制(13204)
- 险(10996)
- 保险(10902)
- 贸(10625)
- 贸易(10623)
- 银(10547)
- 银行(10526)
- 易(10322)
- 务(10087)
- 财务(10063)
- 财务管理(10030)
- 行(9909)
- 学(9827)
- 企业财务(9484)
- 融(9247)
- 金融(9245)
- 业经(9221)
- 地方(8790)
- 机构
- 大学(178206)
- 学院(176417)
- 济(74428)
- 经济(72834)
- 管理(69731)
- 理学(59304)
- 理学院(58692)
- 管理学(57734)
- 管理学院(57396)
- 研究(56084)
- 中国(47546)
- 财(37278)
- 京(37174)
- 科学(34249)
- 农(31604)
- 财经(29290)
- 所(29248)
- 中心(27317)
- 江(26886)
- 业大(26815)
- 经(26508)
- 研究所(26356)
- 农业(25130)
- 北京(23737)
- 经济学(23209)
- 财经大学(21795)
- 经济学院(21230)
- 州(21223)
- 范(20809)
- 师范(20603)
- 基金
- 项目(112263)
- 科学(87363)
- 基金(81843)
- 研究(80322)
- 家(70744)
- 国家(70169)
- 科学基金(59727)
- 社会(50493)
- 社会科(47761)
- 社会科学(47743)
- 基金项目(43459)
- 省(43377)
- 自然(39327)
- 自然科(38403)
- 自然科学(38388)
- 自然科学基金(37735)
- 教育(36981)
- 划(36770)
- 资助(34879)
- 编号(33200)
- 成果(26952)
- 部(25670)
- 重点(24915)
- 发(23058)
- 创(22565)
- 科研(22208)
- 课题(22021)
- 教育部(21974)
- 大学(21343)
- 人文(21292)
共检索到261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娟娟
联想并购IBM,对联想而言,以小博大的并购之路因其少见和多桀显得格外珍贵。从收益和风险匹配的角度分析联想此次并购策略之得失,得出的结论却不容乐观--联想收购IBM存在战略风险、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而预计可能取得的收益却十分有限,二者极不相称。最后,针对如何降低风险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
并购 投资价值分析 风险 收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小舟
2004年12月8日,当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柳传志对外宣布收购国际 IT 巨头IBM 的整个 PC 业务(包括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时,国内媒体与业界为之一振,欢欣鼓舞,全球 IT 界也投来了关注的目光。但联想的此次收购是赔是赚,则众说纷纭,各执已见。IBM 的 PC 业务,虽然年销售收入约95亿美元,业务区域遍布160多个国家,员工有9500人,其规模位居世界第三。但按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海
为适应市场发展和满足自身利益诉求,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并购IBMPC业务,作为中国海外并购最大"赢家"的联想赢得了全球的关注和中国企业的殷殷期待。相比TCL、京东方、明基等海外并购的经济后果集体失语而言,联想能否逃出并购的赢家诅咒?本文将分别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研究联想并购产生的经济后果。其一,利用资本市场的数据实证检验联想并购和整合的经济后果;其二,对比分析联想并购前后财务指标变动趋势及市场份额变动趋势研究并购的经济后果。本文研究发现,联想目前仍然没有逃出"赢家诅咒"的宿命,成败目前尚无最终定论。尽管整合面临很大的挑战和风险,但中国企业仍不会停止海外并购的尝试,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对...
关键词:
联想集团 海外并购 经济后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勇 谭力文
并购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捷径。联想并购IBM PC是近几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典范。联想并购的主要动机是回归主业及获取国际一流品牌;联想并购后的关键整合包括人力资源整合、客户整合、文化整合及品牌整合等;联想并购的启示主要有:战略并购、合理选择目标企业、双方互补性强、聘请国际一流咨询顾问、完整的整合计划、支付方式合理。联想要真正成为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关键词:
并购 动机 整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岚
3月9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完成对联想收购 IBM PC 业务的审查,从而使这一并购案大盘落定。然而这仅是打开山门,允许登攀,以后的路还很险峻。本期特别组织几篇文章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国红
本文认为,我国当前企业并购存在两大误区,即:“低成本”扩张误区和多角化经营误区,其原因主要是对企业并购的成本——收益分析不全面,尤其是不能正确、全面地估计企业的并购成本。盲目并购,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因此,准确全面地进行并购成本——收益分析成为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华茂
公司并购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中企业保持稳定发展和实现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结合我国的公司并购实践,首先分析了公司并购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宏观环境风险,然后,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对并购交易成败产生直接影响的资产和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并购 宏观环境 财务 风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熊娟 李海
跨国并购后的整合对并购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人力资源在整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为例,运用Ulrich的多重角色模型,分析不同的人力资源角色对并购整合与绩效的影响。最后对并购中的人力资源实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跨国并购 人力资源角色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姜秀珍 徐波
跨国并购是中国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的重要方式,成功地实施跨国并购需要政府在各种环节的全面配合与协调。CFIUS调查联想与IBM并购交易表明,不仅应该建立经济安全预警与监督机制,而且应加大政府支持与协调力度,完善跨国并购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屈文彬 邓飞
运用财务杠杆会为企业带来收益,但也会使企业财务风险增加。文章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杠杆对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及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了钢铁行业财务杠杆对收益与风险的影响,以期加深相关行业对财务杠杆的认识,合理正确地作出有关决策。
关键词:
钢铁行业 财务杠杆 杠杆收益 财务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法仁
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历时1年的美国对中国钢丝绳反倾销案,终于以中方的全胜而宣告结案。这是以法尔胜为代表的中国钢丝绳出口企业在国外反倾销案中积极应诉、依法抗辩取得的重大成果。一、法尔胜等企业在美国反倾销案中的胜诉过程2000年3月1日,美国钢丝绳和特殊缆制造商协会代表6家美国钢丝绳生产企业对从中国进口的钢丝绳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书中称中国1999年对美国出口涉诉产品超过1.8万吨,价值约为1700多万美元,并指控这些产品的倾销幅度为11%~75%。同时被指控的还有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光亚 郑春
随着国内竞争对手的成长、国外企业的进入和许多行业增长速度放缓,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开拓海外市场成为一些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主要目的。中国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并购海外企业,利用被并购企业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无疑是一种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市场 国际化 中国企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宏
一、研究背景自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0992,HK)宣布以12.5亿美元并购 IBM PC 业务以来,关于联想此次并购案前景的讨论和相关报道层出不穷,其中大量报道认为联想并购 IBM PC 后将面临大规模裁员、IBMPC 员工不愿留任、文化如何整合等等问题,似乎昭示着这场跨国并购的暗淡前景。联想集团和 IBM 有关人员则表示并购后的新公司不会裁员,也不会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敬勤 孙华鹏
以联想并购IBM PC为案例,对联想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四阶段模型,并分析了中西方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路径和影响因素的差异。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文化整合 整合路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爱军 孙康 曲晓飞
将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引入到讨价还价谈判博弈中,分别建立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跨国并购期权博弈模型,并应用纳什讨价还价定理求出了其中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唯一解,以及完全信息博弈的解区间。该模型证明期权估值法具有普遍意义,DCF估值法是跨国并购中的一种特例,最后,通过联想并购IBMPC案例检验了模型的基本结论。
关键词:
博弈论 实物期权 讨价还价博弈 跨国并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