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4)
2023(7520)
2022(6348)
2021(5623)
2020(4655)
2019(10168)
2018(9693)
2017(18278)
2016(10193)
2015(10810)
2014(10438)
2013(10239)
2012(9412)
2011(8401)
2010(8208)
2009(7411)
2008(7171)
2007(6194)
2006(5367)
2005(4643)
作者
(33116)
(27895)
(27794)
(26182)
(17523)
(13619)
(12269)
(10834)
(10603)
(9651)
(9552)
(9191)
(9144)
(8955)
(8672)
(8668)
(8574)
(8265)
(8119)
(7968)
(7218)
(6869)
(6736)
(6258)
(6254)
(6207)
(6188)
(6057)
(5662)
(5595)
学科
(43074)
经济(43029)
(26361)
管理(26217)
方法(20208)
(19246)
企业(19246)
数学(18690)
数学方法(18561)
(12022)
(10720)
中国(10313)
地方(10174)
(10040)
(9136)
贸易(9132)
(8893)
业经(8801)
农业(8800)
环境(7110)
地方经济(6478)
技术(6259)
(5966)
产业(5812)
(5683)
财务(5681)
财务管理(5669)
(5631)
(5590)
金融(5585)
机构
大学(145267)
学院(144876)
(60162)
经济(59253)
研究(54038)
管理(52102)
理学(46568)
理学院(45986)
管理学(45078)
管理学院(44848)
(39192)
科学(38028)
中国(37546)
农业(31642)
业大(30699)
(29655)
(29655)
研究所(27875)
(24355)
中心(23398)
(21259)
农业大学(21222)
财经(20256)
(19313)
经济学(19177)
(18650)
(18366)
经济学院(17699)
科学院(17611)
北京(17317)
基金
项目(109319)
科学(84815)
基金(81043)
(75820)
国家(75254)
研究(68407)
科学基金(62426)
社会(45586)
自然(43455)
社会科(43378)
基金项目(43375)
社会科学(43367)
(43359)
自然科(42517)
自然科学(42498)
自然科学基金(41781)
(37303)
资助(32260)
教育(30861)
重点(25579)
计划(24109)
(23833)
编号(23798)
(23207)
(23130)
科研(22056)
创新(21804)
科技(21713)
(21068)
国家社会(20030)
期刊
(57500)
经济(57500)
学报(36853)
研究(36247)
(34187)
科学(29222)
大学(25842)
中国(25490)
学学(25222)
农业(23011)
(17892)
管理(17584)
(12507)
业大(11292)
经济研究(10959)
(10066)
金融(10066)
财经(9879)
技术(9733)
农业大学(9727)
业经(9529)
(9321)
教育(8861)
(8581)
科技(8174)
问题(8172)
商业(6897)
技术经济(6865)
中国农业(6751)
林业(6694)
共检索到199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勇  乔健  赵立红  金继昌  胡云峰  栾智华  王慧煜  
为探讨钙调素拮抗剂三氟拉嗪(TFP)对犬肾上皮细胞(MDCK)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各周期时相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γ-32P]ATP掺入外源性底物的液体闪烁法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测定5、10和15μmol/L浓度的TFP对MDCK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各周期时相的百分率、胸苷激酶(TK)的活性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阳性率。结果表明:给药3 d后,各浓度TFP对MDCK细胞生长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G0/G1期的细胞比率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内TK的活性和PCNA的表达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志强  程增书  
以田间玉米植株上自然生长的、在人工模拟条件下保存近一年的玉米大斑病病原孢子为试材.用改良Czapek液为基本培养基.对钙调素与大斑病病原孢子萌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钙、钙调素拮执剂和钙螯合剂时.有近30%的孢子能很好萌发.经拮抗剂和螯合剂处理后.孢子的萌发因药物的种类或浓度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因药物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外加3mmolCa~(2+)后.除个别外、基本上都能恢复到与对照相似的程度.说明药物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是由于孢子受损所致.试验结果初步提示.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时需钙.也说明此过程还可能与钙调素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贵林  贾开志  
以耐热性不同的农友茄和二苠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钙、钙调素拮抗剂三氟拉嗪(TFP)和W7[N-(6-aminohexyl)-5-chloro-1-naphthalenesulfonamide]预处理对高温胁迫下(40℃/40℃,昼/夜)茄子幼苗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GSH)和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TFP和W7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茄子幼苗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同时,对SOD和POD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加剧了GSH的破坏和Pro的积累;而Ca2+处理显著降低了高温胁迫下茄子幼苗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金霞  何芳  冯峰  管翠萍  刘军红  周学章  
【目的】探究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增殖、凋亡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含0(A组),25(B组),50(C组),75(D组)和100 μg/mL(E组)苦参碱的培养基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BMECs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苦参碱对BMECs凋亡的影响,并检测苦参碱对BMECs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对BMECs中Caspase-3、p53、STAT1和SOCS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栾兆进  范晓梅  宋慧子  栗瑞兰  张通  张家新  
为研究雄激素和氢化可的松对山羊附睾上皮细胞生长的作用模式,本研究利用酶标仪检测附睾头部上皮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检测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检测睾酮与氢化可的松对山羊附睾上皮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以及对AR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00nmol/L睾酮对附睾头上皮细胞增殖的促进效应最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本研究表明睾酮和氢化可的松对附睾头上皮细胞体外增殖均有促进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且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附睾上皮细胞增殖及功能的调节机理提供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伟  李喜和  郭继彤  巴特尔  杨利国  
研究不同浓度的表皮生长因子对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目的是建立高质量的牛体外胚胎共培养细胞系。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结合血球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检测,通过Lysi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GF在0~50 ng/mL浓度范围内,其促增殖、抑制凋亡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剂量依赖性;当浓度持续增高时,其促增殖、抑制凋亡能力降低;此外,S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加,G2-M期细胞数量有下降趋势。表皮生长因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促进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增殖和抑制其凋亡的作用,并使其细胞周期发生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栾兆进  宋慧子  杜炜  赵勇超  王兆琛  张家新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体外培养的绵羊附睾上皮细胞(EE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EECs,利用免疫荧光检测角蛋白18(CK18)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用CCK-8法测定EGF的最佳作用质量浓度,用RT-PCR检测EECs中附睾分子标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PX5)和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EGF对EECs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将P_4代EECs分别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Gefitinib、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和DMSO(对照组)处理后,再用EGF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将P_4代EECs分别用EGF(-)、EGF、EGF+Gefitinib和EGF+LY294002处理后,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GFR、AKT和叉头盒蛋白O1(FOXO1)磷酸化水平。【结果】分离培养的EECs可表达CK18,细胞纯度较好;EGF对EECs增殖促进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用含50 ng/mL EGF培养基培养的EECs具有最高的增殖潜能,且不同传代EECs细胞均可正常表达GPX5和AR;EGF处理S期EECs细胞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Gefitinib组S期EECs细胞比例极显著降低(P<0.01),LY294002组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Gefitinib组EECs细胞的凋亡指数极显著升高(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惠侠  王振云  张震  周璇  王相臣  韩兆玉  王根林  
【目的】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1-23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分子,本研究旨在分析高温条件下miRNA-24对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凋亡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高温(41℃)处理所培养的细胞;应用miRNA基因沉默技术,抑制高温处理过的乳腺上皮细胞中miRNA-24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33342/PI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miRNA-24对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因子表达变化。【结果】抑制miRNA-24的表达,高温条件下的乳腺上皮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凋亡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希春  周凡  冯士彬  孟庆娟  李玉  刘芳芳  吴金节  
【目的】研究中草药单味及复方提取物对原代培养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旨在为探明中草药治疗奶牛乳腺疾病机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块种植法培养3月龄、分娩后3~5 d的昆明种远交系小白鼠的乳腺组织,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相对纯化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并运用SDS-PAGE法进行鉴定。制备5味中草药(重楼、紫花地丁、木芙蓉、半枝莲、泽兰叶)及治疗奶牛乳房炎用中草药复方提取物,分别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乳腺上皮细胞5 d,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分析细胞活力。【结果】将通过组织块种植法与胰蛋白酶消化法相结合,可得到纯化的有酪蛋白分泌功能的乳腺上皮细胞;中草药重楼、紫花地丁、木芙蓉、半枝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莹  周冠宇  冯士彬  王希春  吴金节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灌注液及其中的单味中药提取物对原代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组织块贴壁法获得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以质量浓度为5,10,15和20mg/mL的中药复方灌注液以及紫花地丁、黄芪、泽兰、鸡血藤、诃子提取物,分别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确定最适宜中药质量浓度,采用该质量浓度提取物处理对数生长期的乳腺上皮细胞,并分别在处理的1,3和5d时取样,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测定细胞分泌的总蛋白含量。【结果】通过组织块贴壁与胰蛋白酶消化法相结合,得到较纯化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泽兰、鸡血藤、复方灌注液在质量浓度为10mg/m...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君  李庆章  高学军  
【目的】以王不留行为试验材料,寻找王不留行促进泌乳的有效成分,为中药催乳针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王不留行3类主要成分(皂甙类、黄酮甙类及香豆素类)进行提取,并用化学方法及薄层层析方法予以鉴定。将3种成分分别以不同浓度添加到细胞培养液,采用MTT法检测3类成分对体外培养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运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细胞中β-酪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细胞信号通路中磷酸化stat5因子的表达进行检测,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成分的作用。【结果】王不留行皂甙类成分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柯娜  郝志云  王建清  甄慧敏  罗玉柱  胡江  刘秀  李少斌  赵志东  黄兆春  梁维炜  王继卿  
【背景】MicroRNAs(miRNA)是一类小RNA分子(18—23nt),广泛参与了家畜乳腺发育和泌乳性能的调控。项目组前期在小尾寒羊上应用RNA-Seq研究发现,miR-221在空怀期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量是泌乳期的3.6倍,但是尚不清楚miR-221对绵羊乳腺发育的调控机制。【目的】探讨miR-221是否通过靶向基因IRS1抑制绵羊乳腺上皮细胞的活力和增殖数量,为揭示miR-221对绵羊泌乳性能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集小尾寒羊乳腺、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肺脏、背最长肌和卵巢等8个组织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CR,RT-qPCR)技术,构建miR-221在绵羊8个组织中的表达谱。采用细胞转染、CCK-8和Edu等方法,研究miR-221对绵羊乳腺上皮细胞活力和增殖的影响。利用miRDB和miRanda数据库,预测miR-221的靶基因,结合功能富集分析,确定目标靶基因,构建靶基因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进而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21与预测靶基因间的靶向关系。分析过表达和沉默miR-221对靶基因及其信号通路下游功能基因的影响。【结果】RT-qPCR结果表明,miR-221在绵羊乳腺等8个组织中均表达,其中在肺脏和脾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背最长肌和肾脏中的表达量最低。CCK-8结果表明,miR-221模拟物抑制了绵羊乳腺上皮细胞的活力(P<0.01),而miR-221抑制剂提高了乳腺上皮细胞的活力(P<0.05)。Edu试验发现,miR-221模拟物减少了Edu标记的阳性乳腺上皮细胞数量(P<0.01),而miR-221抑制剂增加了Edu标记的阳性乳腺上皮细胞数量(P<0.01),而miR-221抑制剂提高了该基因的活性(P<0.05),表明IRS1是miR-221的一个靶基因。RT-qPCR结果进一步发现,过表达miR-221降低了绵羊乳腺上皮细胞中IRS1和PIK3R1的表达量(P<0.05),沉默miR-221则提高了这2个基因的表达量(P0.05)。【结论】miR-221通过抑制靶基因IRS1的表达量,最终抑制了绵羊乳腺上皮细胞的活力和增殖数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劲晔  卢炜  刘静  陆江  翟晓虎  沈赞明  
通过体外试验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以及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试验采用IGF-1、IGF-1R抑制剂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瘤胃上皮细胞,研究IGF-1对瘤胃上皮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及增殖相关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蛋白的活化水平;并用添加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处理,研究增殖相关信号转导途径在IGF-1诱导瘤胃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IGF-1显著提高体外培养瘤胃上皮细胞3H-TdR掺入率(P<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狄和双  杜娟  张中霞  黄静燕  崔群维  程凯宁  王根林  
【目的】探讨TGF-β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和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TGF-β1作用乳腺上皮细胞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及培养液,应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LDH活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完整性、Western bolt技术分析HSP70蛋白的表达量。【结果】1、5、10ng·ml-1的TGF-β1均能抑制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大,呈现剂量依赖性,其中10ng·ml-1TGF-β1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10ng·ml-1TGF-β1作用于乳腺上皮细胞,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其中6、12和2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杰  周天红  刘选辉  冯士彬  辜丽川  李玉  吴金节  王希春  
[目的]本试验以犬肾小管上皮细胞(Madin-Daby canine kidney cell, MDCK)为模型,研究赭曲霉毒素A(OTA)对MDCK的毒性作用以及番茄红素(lycopene, LYC)对细胞损伤的缓解效应。[方法]将对数生长期MDCK,随机分为对照组(无添加)、OTA组(15μmol·L~(-1) OTA)、LYC组(55μmol·L~(-1) LYC)、O+L组(15μmol·L~(-1) OTA+55μmol·L~(-1) LYC),处理36 h,研究OTA对MDCK细胞结构、细胞凋亡、肾功能相关指标、氧化与抗氧化、炎性因子等指标的影响,并探讨LYC在OTA致MDCK损伤中的缓解作用。[结果]OTA作用导致细胞发生明显皱缩,细胞数量骤减;电镜结果显示OTA能够导致细胞膜破裂、细胞器出现不同程度损伤,MDCK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水平与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细胞中肾功能相关指标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肾损伤分子1(KIM-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均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极显著增加了MDCK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6(IL-6)、干扰素18(IL-18)及干扰素1β(IL-1β)的水平(P<0.01);OTA可诱导MDCK凋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而LYC能够有效减缓OTA造成的损伤,LYC组与OTA处理组相比形态较饱满,细胞间衔接紧密,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LDH、ROS、MDA水平(含量)降低,SOD、CAT、GSH-Px活性升高,并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OTA能够抑制MDCK活性,改变细胞形态,导致肾功能指标、氧化与抗氧化功能与细胞炎性因子异常,加快细胞凋亡;LYC能够显著缓解OTA对MDCK的损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