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3)
- 2023(6092)
- 2022(4959)
- 2021(4354)
- 2020(3440)
- 2019(7621)
- 2018(7428)
- 2017(13995)
- 2016(7778)
- 2015(8554)
- 2014(8578)
- 2013(8485)
- 2012(7760)
- 2011(7002)
- 2010(7489)
- 2009(7934)
- 2008(6861)
- 2007(6000)
- 2006(5380)
- 2005(5133)
- 学科
- 管理(31127)
- 济(28199)
- 经济(28135)
- 业(25343)
- 企(22429)
- 企业(22429)
- 制(11828)
- 财(11701)
- 方法(9800)
- 体(8311)
- 数学(8306)
- 数学方法(8130)
- 农(8036)
- 环境(7956)
- 中国(7930)
- 业经(7812)
- 融(7277)
- 金融(7275)
- 务(7172)
- 财务(7137)
- 体制(7119)
- 财务管理(7118)
- 银(6834)
- 银行(6823)
- 企业财务(6750)
- 划(6690)
- 行(6511)
- 学(5469)
- 技术(5271)
- 税(5061)
- 机构
- 学院(114627)
- 大学(113993)
- 济(47502)
- 经济(46457)
- 管理(42409)
- 研究(38177)
- 理学(35955)
- 理学院(35619)
- 管理学(35028)
- 管理学院(34827)
- 中国(29177)
- 财(26030)
- 京(23103)
- 科学(21746)
- 财经(19587)
- 所(18806)
- 农(18216)
- 江(18063)
- 经(17610)
- 中心(17336)
- 研究所(16616)
- 业大(16473)
- 经济学(15022)
- 财经大学(14440)
- 北京(14366)
- 农业(14076)
- 院(13943)
- 州(13879)
- 经济学院(13413)
- 范(13092)
- 基金
- 项目(74686)
- 科学(58910)
- 基金(54584)
- 研究(54561)
- 家(47308)
- 国家(46925)
- 科学基金(40707)
- 社会(36218)
- 社会科(34418)
- 社会科学(34407)
- 省(29897)
- 基金项目(28377)
- 自然(25456)
- 教育(24934)
- 自然科(24862)
- 自然科学(24853)
- 自然科学基金(24402)
- 划(24319)
- 资助(21974)
- 编号(20980)
- 制(20333)
- 成果(17810)
- 重点(16969)
- 部(16597)
- 创(16055)
- 发(15733)
- 国家社会(15421)
- 课题(15381)
- 创新(15167)
- 教育部(14449)
共检索到177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瑶 封雯 贺勇 余志 陈玉琼 倪德江
以6CZG-60型针形名茶固形机为试验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固形叶含水量(20%、25%、30%)、固形叶温(40、50、60℃)、固形投叶量(1、1.5、2 kg)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固形叶含水量、固形叶温对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固形投叶量对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固形时间则对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影响。感官分析结果表明:随固形叶含水量的降低,茶条紧直度提高,香气品质提高,但外形色泽绿色度下降;随着固形温度的升高,茶条的直度、平伏度和绿色度下降,尤其是当固形叶温超过70℃以后,色泽明显变暗;随着固形叶量的增加,绿色度、香气和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瑶1 2 封雯3 贺勇4 余志1 陈玉琼1 倪德江1
以6CZG-60型针形名茶固形机为试验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固形叶含水量(20%、25%、30%)、固形叶温(40、50、60℃)、固形投叶量(1、1.5、2 kg)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固形叶含水量、固形叶温对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固形投叶量对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固形时间则对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影响。感官分析结果表明:随固形叶含水量的降低,茶条紧直度提高,香气品质提高,但外形色泽绿色度下降;随着固形温度的升高,茶条的直度、平伏度和绿色度下降,尤其是当固形叶温超过70℃以后,色泽明显变暗;随着固形叶量的增加,绿色度、香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袁芳亭 周继荣
对 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杀青温度和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杀青温度和时间对杀青叶品质有较大影响 ;在温度低于 16 0℃时杀青 ,随温度的升高 ,茶叶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增加 ,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下降 ;随杀青时间的延长 ,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 ,而叶绿素和茶多酚则呈下降之势 ;当杀青温度超过16 0℃时 ,在任一时间内茶叶都会焦变。 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的适宜温度是 140℃ ,时间为 35~ 5 5s。
关键词:
名优茶 杀青机 杀青 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琼 倪德江
探讨了机制卷曲形名茶加工过程中做形温度、时间和叶量对其品质的影响。品质成份分析结果表明,随做形温度的升高,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叶绿素则相反,茶多酚呈先减后增趋势。做形时间仅对可溶形糖影响较大,随做形时间的延长,其含量增加。随叶量的增加,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叶绿素呈先增后减趋势。感官审品结果表明,适当的高温做形或延长做形时间有利于香气品质和外形品质的提高。投叶量过低过高都不利于茶叶品质。据卷曲形名茶品质要求,做形投叶量1 .0~1.5 kg、温度65 ℃左右、时间20 min 左右为宜
关键词:
卷曲形名茶 机械加工 做形 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姜昊
对用相同鲜叶加工成8种名优绿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名茶间差异较大。未经揉捻的名茶茶多酚含量高于经过揉捻的名茶;扁形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其它名茶。叶绿素分析表明,各名茶间Chla、Pya的差异较大,其次是Chlb,而Cdb、Cda、Pyb的差异较小。凡经揉捻的名茶Chla的含量低于未经揉捻的名茶(龙井制法的扁形茶例外),而Pya的含量则相反。
关键词:
名优绿茶 加工工艺 品质成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志 郭栓喜 李琛 陈玉琼 倪德江
利用60K-S型精揉机进行恩施玉露茶的做形,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做形温度(105、120、135℃)、投叶量(3.5、4.5、5.5Kg)、含水量(20%、25%、30%)三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做形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做形温度的升高,茶叶中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若做形温度过高,茶条出现断碎、叶绿素遭到破坏,绿色度下降。投叶量和含水量对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小,但对叶绿素影响较大;随着投叶量、含水量的增加,做形过程出现结块和断碎现象。根据理化与感官分析结果,结合制茶效率,利用60K-S型精揉机进行恩施玉露茶做形,最佳工艺参数为做形温度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安冬 武世华 陈玉琼 余志 张德 倪德江
采用来自湖北宣恩的鄂茶10号嫩芽材料,按照不同的做形方式(烘条、理条、滚条、搓条)和理条叶含水量(含水量40%、37%、33%、30%)加工成干茶,采用感官评价和理化测定对茶叶的外形和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做形方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从而得出条形名优绿茶的最适做形方式。结果显示,不同做形方式影响茶叶形状品质,理条与搓条做形评分都显著高于烘条和滚条做形处理,不同做形方式对干茶和茶汤色泽影响显著。综合各项因素,理条做形外形条索紧结优美,综合品质最好。随着理条叶含水量的降低,茶叶条索变得紧直,香气浓度提高,但干茶和叶底绿色度和润度明显下降,色泽变暗;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下降,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可溶性糖和叶绿素b含量变化不明显。综合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分析,理条做形以理条后叶子含水量在33%~37%为宜。
关键词:
理条 含水量 感官评价 绿茶 做形方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林颖 钟应富 马强 邬秀宏 张莹 邓敏 杨娟 敬廷桃
杀青和干燥是针形绿名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将微波技术应用于茶叶杀青和干燥有利于提高其品质。为了提高针形绿名茶品质,本文对比研究了微波杀青、滚筒杀青、汽-热组合杀青和汽-热-微波组合等4种杀青方式、微波干燥和传统烘干等2种干燥方式、以及微波和常规2种加工工艺对针形绿名茶品质(感官品质和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杀青方式来看,以汽-热-微波组合杀青效果最好,微波杀青比其它3种杀青方式更有利于提高针形绿名茶外形色泽和叶底,会有损于其香气和滋味,但微波与汽-热组合后杀青能提升针形绿名茶的感官品质;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维C和叶绿素等主要内含成份保留量以微波杀青针形绿名茶为最高。从干燥方式来看,微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云 李春华 杨亮材 李少敬 张明亮
研究了不同茶树品种加工扁形名茶的适制性,不同鲜叶摊放程度和不同加工工艺对扁形名茶品质的影响及其生化机制。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蜀永3号、南江大叶茶等5个茶树品种为扁形名茶的适制品种。其中,福鼎大白茶和蜀永3号为"翠绿披毫"型扁形名茶的最适制品种。鲜对适度摊放,可提高扁形名茶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等生化成份含量和茶叶品质。当摊放叶含水量为71%左右时,成茶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等生化成分,其茶叶品质最佳;半烘炒工艺加工的扁形名茶好于烘青工艺和全炒青工艺。
关键词:
茶树品种,摊放,加工工艺,品质,扁形名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友谊 刘波 罗新飞 阳永学 李洪发 戴凯凡
对杜仲绿茶干燥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炒的干燥方式以叶量150 g、干燥温度80℃的条件干燥和高温提香有利于杜仲绿茶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
杜仲绿茶 干燥工艺 感官品质 理化成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团生 程祖锌 杨志坚 郑金贵
以绿茶910为原料,采用咖啡碱沉淀—溶剂萃取法对茶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进行提取,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分析各影响因子对EGCG提取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EGCG提取纯度影响程度的大小为:氯仿萃取次数>乙酸丙酯萃取次数>水浸提温度>咖啡碱浓度>己酸乙酯萃取次数.EGCG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水浸提温度80℃,咖啡碱浓度30 mmol.L-1,氯仿萃取次数为5,己酸乙酯、乙酸丙酯萃取次数均为3.根据最佳条件提取EGCG,得到纯度为80.3%的EGCG产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红 吴明亮 陶栋材 全腊珍 杨文敏
为了给手动式紧压绿茶机的设计以及茶叶压制工艺流程的制订提供技术依据,对紧压绿茶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对半烘炒绿茶的放置时间,不同材质的模具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作用在茶叶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为0.9~1.1MPa时,被压出的茶汁少,易成型,将半烘炒后的绿茶放置10~20min,模具采用硬木或无毒PVC材料,茶叶的成型效果以及成型后的表面质量为最好.
关键词:
绿茶 压制机械 设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飞 高士伟 张强 滕靖 侯伟华 梁金波 龚自明
为研究做形工艺对恩施玉露茶品质的影响,分析了茶坯含水量、加压方式、做形时间、投叶量等对茶叶感官品质和色泽色差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做形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一芽一叶为原料生产恩施玉露茶的较佳工艺参数为茶坯含水量24%,做形时间30 min,投叶量3.5 kg/次,加压方式为轻压;各因素对干茶色泽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含水量、时间、投叶量、加压方式;各因素对茶汤色泽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含水量、加压方式、投叶量、时间。
关键词:
恩施玉露茶 做形工艺 干茶色泽 汤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丽 李敏 龚志华 肖文军
为探寻从绿茶中提取咖啡碱的工艺,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以咖啡碱得率与纯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得出较佳茶汤质量分数、料液比(茶汤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摇匀时间、静置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次数和茶汤pH值,选取料液比、摇匀时间、静置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咖啡碱得率为主要考虑因素时,最优工艺参数为茶汤质量分数10%、萃取温度45℃、摇匀时间40 min、静置萃取时间80 min、料液比1∶2.5、萃取2次,此条件下的咖啡碱得率、纯度分别为92.93%、39.58%;以咖啡碱纯度为主要考虑因素时,最优工艺参数为茶汤质量分数10%、...
关键词:
绿茶 咖啡碱 二氯甲烷 萃取工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常国华
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的一个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正日益受到行业内外的高度重视。行业诚信文化是行业的灵魂、行业的品格、行业的追求。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文化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文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