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
2023(954)
2022(865)
2021(839)
2020(820)
2019(1703)
2018(1680)
2017(2711)
2016(2023)
2015(2215)
2014(2193)
2013(2147)
2012(2156)
2011(2078)
2010(2035)
2009(1828)
2008(1709)
2007(1654)
2006(1363)
2005(1232)
作者
(8767)
(7555)
(7477)
(6994)
(4985)
(3832)
(3364)
(3096)
(2995)
(2897)
(2720)
(2665)
(2658)
(2604)
(2563)
(2556)
(2404)
(2272)
(2183)
(2181)
(2159)
(2071)
(2001)
(1867)
(1710)
(1694)
(1676)
(1667)
(1659)
(1658)
学科
(3711)
(2894)
经济(2890)
(2876)
(2806)
(2319)
(2241)
农业(1965)
虫害(1924)
病虫(1766)
病虫害(1766)
管理(1736)
生物(1617)
(1545)
防治(1479)
(1478)
及其(1425)
(1263)
企业(1263)
(1238)
森林(1238)
(1220)
方法(1174)
中国(1151)
地方(1017)
教育(996)
(972)
数学(971)
微生(969)
微生物(969)
机构
大学(27672)
学院(26912)
(15590)
研究(14491)
科学(13125)
农业(12403)
业大(11109)
(9687)
中国(9330)
研究所(9196)
农业大学(8336)
(7979)
(7377)
实验(6926)
(6913)
实验室(6688)
中心(6363)
(6336)
重点(6300)
林业(5708)
管理(5660)
(5627)
(5497)
技术(5442)
(5317)
经济(5122)
科学院(4843)
研究院(4838)
理学(4724)
(4622)
基金
项目(23234)
(15800)
国家(15638)
科学(15396)
基金(14846)
研究(11553)
科学基金(11112)
(10588)
自然(9426)
自然科(9153)
自然科学(9136)
(8999)
自然科学基金(8977)
基金项目(7805)
科技(7785)
计划(7118)
(6739)
资助(6732)
重点(5844)
专项(5720)
教育(5594)
科研(5240)
(5000)
(4904)
社会(4896)
(4588)
农业(4493)
社会科(4416)
社会科学(4415)
创新(4363)
期刊
学报(14883)
(14413)
科学(10359)
大学(10253)
学学(10042)
农业(9202)
中国(6908)
(6007)
经济(6007)
林业(5880)
业大(5680)
研究(5666)
(4554)
农业大学(4414)
(3611)
教育(3314)
自然(2926)
自然科(2815)
自然科学(2815)
科技(2693)
农林(2505)
(2505)
科技大(2426)
科技大学(2426)
中国农业(2352)
(2309)
(2295)
金融(2295)
西南(2044)
西北(1452)
共检索到42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成林  王有智  
本文研究了安徽一些针叶树上的斑痣盘菌,共3属5种。其中:皖南散斑壳(Lophoder-miumwannanenseC.-1.Hou)为一新种,杉木小鞋孢盘菌(Soleallacunninghamiae),汉德尔舟皮盘菌(Pleiodermahandelii)等4种为国内已知种,对新种作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记载了已知种的生态习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立祥  刘晓博  任利利  石娟  骆有庆  
【目的】研究混交林内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以及与受松树蜂危害的樟子松优势内生真菌的差异,从微观角度揭示不同树种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与松树蜂危害的关系。【方法】以松树蜂入侵后混交林中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红松、红皮云杉4种针叶树健康木(未受松树蜂危害)的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鉴定方法。【结果】从4种针叶树树干内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2属35种,其中:樟子松9属13种,红松7属13种,兴安落叶松8属17种,红皮云杉15属20种。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的数量:兴安落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喻璋  李大伟  朱明德  马奇祥  张忠山  刘红彦  
1987~1990年在河南省洛宁等13个县、市调查40余个品种(系)小麦的病害情况表明,除锈病和白粉病引起小麦叶片枯黄外,尚有12种由真菌病原引起的叶枯病.其中黄斑叶枯病、雪腐叶枯病、根腐叶枯病和针孢叶枯病等为害较重,平均发病率在40%以上;交孢叶枯病和芽孢叶枯病发生最为普遍;球孢叶枯病、球黑孢叶枯病和匐柄孢叶枯病出现较少.在这12种真菌病原中,黄斑叶枯菌等10种为河南省新纪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莉  戚佩坤  姜子德  习平根  
1998年至 2 0 0 0年在广东省进行姜科 (Zingiberaceae)观赏植物真菌病害系统调查中鉴定到 9种病原真菌 ,其中华山姜球腔菌Mycosphaerellaalpini suishaenscolaL .Zeng ,Z .D .JiangetP .K .Chisp .nov .、姜花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hedychiaeL .ZengetP .K .Chisp .nov .和红苞小草蔻茎点霉Phomaalpini henriicolaL .ZengetP .K .Chisp .nov .为新种 ,其它真菌分别为 :省藤球座菌Guignardiacalami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卉  亢新刚  刘燕  
树高曲线是建立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基础。该文使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465株冷杉、423株云杉和251株红松标准木数据,分别选用10种树高曲线,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用决定系数R2、残差和MD、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唐守正树高曲线能较好地模拟当地主要树种的树高与胸径的关系;所选出的最优树高曲线可以用于长白山地区针阔混交林中的云杉、冷杉和红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运城  周长虹  钮世辉  李伟  
GID1作为赤霉素(GA)受体蛋白,是GA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码基因GID1在被子植物中已经被广泛克隆,但在针叶树种中的研究十分滞后。为了分离针叶树GA受体GID1基因并推测其功能,本研究以拟南芥GID1s序列为探针,在油松高质量参考转录组内筛选并鉴别出了油松GID1直系同源基因;基于该基因序列同源克隆了樟子松、白皮松、赤松GID1基因,通过BLAST获得了日本落叶松、火炬松、白云杉与挪威云杉的GID1-like基因;对针叶树GID1基因进行序列保守性、蛋白结构和组织表达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针叶树种很可能只含有一个GID1基因,该基因在针叶树中具有很高的保守性;虽然与被子植物GID1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钱杨  孙洪刚  董汝湘  姜景民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尤其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水化合物分配模式产生显著影响,可导致人工林大面积死亡,会因此产生碳排放,由碳汇变为碳源。对现有人工林进行可持续科学经营管理,提高碳同化效率,减缓大气CO2浓度升高趋势,增加林分碳储量,提高森林适应性,是当前和未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挥人工林减缓并适应气候变化作用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现有针叶人工林面积占人工林总面积的70%以上,但每公顷平均碳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因此森林增加碳汇的重点应该放在提升现有针叶林的碳密度方面。然而,有关针叶树碳水化合物分配机制以及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若蕙  刘洪谔  沈锡康  凌浪生  
红桧、台湾扁柏、台杉、台湾黄杉和峦大杉都是台湾特产的珍贵用材和观赏美化树种。我们用采自台湾北部的少量种子成功地培育出这5个树种健壮的苗木总计约4000株。按苗期生长好坏和抗性强弱排列名次,其顺序为:峦大杉—红桧—台湾黄杉—台杉—台湾扁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文磊  贾桂霞  
在详细比较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不同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对于针叶树嫁接繁殖机理的研究,归纳了植物激素对于嫁接的作用,而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针叶树嫁接有关因素的影响,例如嫁接方式、嫁接方法及嫁接后管理等等。最后,简述针叶树嫁接国内、外研究的概况,展望针叶树嫁接将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龚治  李典谟  张真  
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在寄主识别和信息通讯及3层营养关系等生态关系上具有重要功能。萜类合成酶是萜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重要调控酶之一,特别是在萜烯化合物多样性的调控上具有重要作用。在针叶树中,萜类合成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萜类化合物以进行病虫害的防御。综述近年来针叶树中萜烯合成酶的理化性质、基因和氨基酸序列特征以及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铁牛  郑小贤  田格日勒  
研究以河北塞罕坝人工落叶松795株、内蒙古的苏格河人工落叶松45株、红花尔基沙地天然次生樟子松49株、那日斯太山地人工樟子松20株为例,对日本井上昭夫、黑川泰亨推导出的针叶树理论材积式进行适用性验证。从理论材积式和经验材积式计算的材积与实际材积之间的误差和精确度来看,理论材积式优于经验材积式。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理论材积式的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许晨璐  张守攻  孙晓梅  
针叶树遗传改良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但由于基因组巨大、杂合度高和世代周期长等特点,针叶树基因组资源开发滞后于作物和阔叶树种,这直接导致了基因组辅助育种工具的缺乏,进而阻碍了林木遗传改良的进程。回顾了近年来针叶树基因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分子标记和转录本在针叶树遗传育种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将使针叶树基因组资源研究进入一个重要和多产的时期,针叶树基因组资源在林木育种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参11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全全  刘琪璟  梁宇  
细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世友  李小宁  李生红  金贵军  周全  胡小龙  王秋华  
在火烧迹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滇中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华山松Pinusarmandii,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等3种树种在不同林火行为下的耐火性差异,确定了从树皮的阻燃性角度分析林木耐火性的研究方法。对3种树种的树皮的结构进行了调查,对树皮的平均厚度、含水率、导热系数、氧指数和热辐射作用下的质量损失过程和树皮内表面温度变化过程6个阻燃性相关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云南油杉树皮内皮层结构完整不开裂,外皮层疏松,平均厚度是云南松和华山松树皮的1.38和3.07倍,导热系数为云南松树皮和华山松树皮的67.66%和54.85%,氧指数是云南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俊卉  亢新刚  张慧东  胡云云  
树高和胸径是森林调查中重要的测量因子,常用来计算材积、立地指数和其他与森林生长和收获、演替和碳汇相关的重要变量(Dorado et al.,200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