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9)
- 2023(11604)
- 2022(9995)
- 2021(9059)
- 2020(7776)
- 2019(17989)
- 2018(17631)
- 2017(33173)
- 2016(18655)
- 2015(21165)
- 2014(21580)
- 2013(21587)
- 2012(20899)
- 2011(19264)
- 2010(19570)
- 2009(18260)
- 2008(18200)
- 2007(16797)
- 2006(14924)
- 2005(13819)
- 学科
- 济(82866)
- 经济(82786)
- 业(46893)
- 管理(46497)
- 企(35451)
- 企业(35451)
- 方法(33366)
- 数学(29074)
- 数学方法(28782)
- 中国(24809)
- 农(24124)
- 地方(22881)
- 学(20845)
- 业经(17766)
- 财(17763)
- 农业(16428)
- 贸(15034)
- 贸易(15022)
- 制(14739)
- 易(14472)
- 银(14178)
- 银行(14100)
- 融(13917)
- 金融(13914)
- 行(13620)
- 环境(12871)
- 地方经济(12718)
- 和(12423)
- 发(12419)
- 技术(11788)
- 机构
- 学院(279516)
- 大学(279349)
- 济(109187)
- 研究(108301)
- 经济(106608)
- 管理(95940)
- 理学(80750)
- 中国(80226)
- 理学院(79641)
- 管理学(77845)
- 管理学院(77359)
- 科学(73075)
- 农(65526)
- 京(62893)
- 所(60115)
- 研究所(54895)
- 农业(52222)
- 业大(50959)
- 财(49454)
- 中心(48603)
- 江(45744)
- 北京(40440)
- 院(38695)
- 财经(38289)
- 省(37833)
- 范(37781)
- 师范(37202)
- 州(36423)
- 经(34489)
- 科学院(34285)
- 基金
- 项目(183427)
- 科学(139079)
- 基金(127854)
- 研究(124662)
- 家(116508)
- 国家(115516)
- 科学基金(94099)
- 省(74894)
- 社会(74757)
- 社会科(70645)
- 社会科学(70621)
- 基金项目(67060)
- 划(63712)
- 自然(63620)
- 自然科(62041)
- 自然科学(62011)
- 自然科学基金(60871)
- 教育(56939)
- 资助(54340)
- 编号(49760)
- 发(45330)
- 重点(43154)
- 成果(41305)
- 部(38593)
- 计划(38341)
- 创(37344)
- 课题(37064)
- 科研(35936)
- 科技(35797)
- 创新(35134)
- 期刊
- 济(127832)
- 经济(127832)
- 研究(81433)
- 中国(62248)
- 农(60775)
- 学报(59521)
- 科学(49081)
- 大学(42439)
- 农业(41168)
- 学学(40160)
- 财(37751)
- 管理(35656)
- 教育(30781)
- 融(27249)
- 金融(27249)
- 技术(24554)
- 业(22269)
- 业经(21940)
- 经济研究(20503)
- 财经(18900)
- 问题(16979)
- 业大(16399)
- 经(16276)
- 版(15971)
- 科技(14467)
- 图书(14404)
- 技术经济(13960)
- 统计(13555)
- 农业大学(13546)
- 贸(13345)
共检索到435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菲 杨春红 李波 郑金柱 周成刚 谢丽霞 尹淑艳
【目的】针叶小爪螨的山东板栗种群(TSBL)和浙江杉木种群(ZJSM)间存在生殖不亲和,而内共生菌Wolbachia和Cardinium能引起宿主的胞质不亲和等生殖异常现象,明确Wolbachia和Cardinium在针叶小爪螨中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研究其在该螨种群分化中的可能作用及其对该螨的生殖调控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单头雌成螨的总DNA,使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Wolbachia的wsp基因和Cardinium的16S rRNA基因的部分片段,将电泳检测为阳性的PCR产物纯化、测序,以确定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菁 李晓维 张晓晨 冯纪年
【目的】对美洲棘蓟马体内共生菌Wolbachia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蓟马体内Wolbachia的进化位置,为进一步探讨Wolbachia对其生殖作用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wsp基因为目的基因,对美洲棘蓟马体内的共生菌Wolbachia进行特异性扩增和测序,使用Clustal X 1.83软件对所得DNA序列进行比对;在MEGA 4.0软件中采用邻接法对Wolbachia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利用ws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从美洲棘蓟马体内扩增出了632bp的Wolbachia的wsp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JN315668),580bp的Wolbachia A群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晨 胡祖庆 于永昂 杨杰 张改生 赵惠燕
【目的】次级共生菌Serratic symbiotica(PASS)、Hamiltonella defensa(PABS)、Regiella insecticola(PAUS)广泛存在于蚜虫体内。研究其在我国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体内的感染情况及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研究感染次级共生菌对麦长管蚜的生态学和生物学影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16SrDNA特异引物,对陕西杨凌、安徽滁州、陕西五丁关、河南郑州、山西太谷和新疆石河子6个地理种群麦长管蚜体内PASS、PABS和PAUS共生菌进行了Long-PCR检测、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1)所有6个地理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玉新 张春玲 洪晓月
根据已知蚜虫的Buchnera trpB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法从桃蚜(Myzus persicae(Su lz-er))和豆蚜(Aphis craccivoraKoch)体内扩增出了其内共生菌Buchnera的trpB基因,序列长度约388 bp。通过对桃蚜和豆蚜体内的Buchnera trpB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桃蚜的Buchnera trpB基因序列与已知的麦双尾蚜(D i-uraphis noxia(Kurd j))的Buchnera trpB基因序列相近,而豆蚜的Buchnera trpB基因序列则与已知的豌豆蚜(Acryrthosi-phon 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淑艳 徐常青 崔孝平 吴爱莲 孙绪艮
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俗称板栗红蜘蛛、杉木红蜘蛛,属叶螨科(Tetranychidae),小爪螨属(Oligonychus),广泛分布在亚洲、欧洲、澳洲、美洲的众多国家。在我国北方,该螨主要为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为板栗生产的一大敌害,严重影响板栗的产量及品质(孙绪艮等,1994)。
关键词:
针叶小爪螨 板栗种群 杉木种群 形态差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筱慧 朱道弘 刘志伟 苏成元
Wolbachia是一类胞质遗传共生菌,能调控被其感染宿主的生殖方式。以向川安瘿蜂虫瘿中获得的向川安瘿蜂和其寄生的长尾小蜂为材料,使用Wolbachia的wsp基因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向川安瘿蜂和长尾小蜂Wolbachia的wsp特异片段,以邻位相连法构建Wolbachia的wsp基因的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向川安瘿蜂和长尾小蜂均感染了Wolbachia;因二者感染Wolbacia的株系Wa和Wb的wsp序列差异大,不能认定在寄生的长尾小蜂和宿主向川安瘿蜂间存在Wolbachia的水平传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庆 于明志 洪晓月
通过研究核糖体28SrRNA的D1~D2部分序列来阐述蜱螨亚纲叶螨科6个属11个物种的系统发生关系。研究结果证实了形态学上定义的叶螨属(Tetranychus)、全爪螨属(Panonychus)、双叶螨属(Amphitetranychus)、裂爪螨属(Schizotetranychus)、缺爪螨属(Aponychus)和岩螨属(Petrobia)等6个属分别形成一个单系,然而在叶螨属内截形叶螨(T.truncatus)、土耳其斯坦叶螨(T.turkestani)、神泽叶螨(T.kanzawai)、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和二斑叶螨(T.urticae),及全爪螨属内苹果全爪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淑艳 李波 郭慧玲 李会 李杨 孙绪艮
寄主植物、地理距离、农药胁迫、生境片段化等是影响种群遗传结构和进化的重要因素(Harrison etal.,1996;Hutchinson et al.,1999;Knutsen et al.,2000;罗育发等,2006;褚栋等,2008)。许多有关昆虫与植物间关系的研究发现植食性昆虫具有通过缩小或扩大其寄主范围或转移到新寄主上的进化潜力(Via,1990),这种现象可能使种群间产生完全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立伟 池玉杰
首先对猴头菌菌株CB1进行培养特性观察,表明菌株能产生较多的厚垣孢子;对其ITS序列进行扩增(GenBank登录号为GU584100),并与猴头菌属5个种的17个不同地域菌株进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CB1与猴头菌同种其他菌株遗传距离较近并聚类在一起。明确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后,对其进行木质素降解酶系统的检测,结果表明猴头菌可产生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case),但不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MnP和漆酶的酶活性变化是有规律的,Mn2+是猴头菌产生MnP的必要因子,而漆酶的产生则不受该条件的制约。在含Mn2+的LNAS培养基中加入木屑为底物的条件下,猴头菌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淑艳 孙绪艮
用海绵水盘法饲养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 (Jacobi) ,观察其在未受害板栗、麻栎、栓皮栎和槲树叶片及受害板栗、麻栎叶片上的生长发育状况 ,并测定了这些植物叶片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 ,危害槲树者 ,其发育历期最长 ,雌成螨寿命最短 ,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少 ;危害板栗、麻栎、栓皮栎者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 ,但危害板栗者幼螨期明显缩短 ;叶片受该螨危害后 ,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减少 ,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的含量增加。与板栗、麻栎、栓皮栎相比 ,槲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最低 ,单宁含量最高
关键词:
寄主植物 针叶小爪螨 化学组成 生长发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学伟 吕全 孟贤静 白雪松 黄国军 李秀玲 张星耀
【目的】对我国东北异域分布的3种落叶松林内齿小蠹粘束孢属(微囊菌目:粘束孢科)伴生真菌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为研究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为控制森林病虫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异域分布的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八齿小蠹(鞘翅目:小蠹科)的虫体和坑道组织进行伴生真菌的分离纯化,进行生理学特性、菌落特征、微观形态学的观察,以及基于rrNA-ITS和TEF-1α多位点DNA序列的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落叶松粘束孢和黑梗粘束孢2种粘束孢属真菌与我国的落叶松八齿小蠹伴生,其中落叶松粘束孢为中国新纪录种。落叶松粘束孢和黑梗粘束孢都是首次从亚洲落叶松八齿小蠹上分离到,与落叶松八齿小蠹形成新的小蠹虫-真菌伴生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爽 张宁 陈发棣 沈其荣
夏季草坪斑枯病是由子囊菌纲巨座壳科真菌Magnaporthe poae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引起的一种草坪病害。对来源不同的24个Magnaporthe及其近缘种属Gaeumannomyces菌株的ITS1-5.8S-ITS2测序序列进行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M.poae及其近缘种属真菌可分为A和B 2个群:A群由M.oryzae和Pyricularia oryzae菌种组成并形成2个分支,二者亲缘关系较近,且具有侵染寄主植物根部和地上部分的能力。B群由M.salvinii、M.poae、M.rhizophila、G.incrustans和G.graminis种内的2个变种(G.gra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淑艳 李波 周成刚 张卫光 谢丽霞 刘永杰
【目的】我国经济林树种板栗和杉木上的重要害螨一直被认为是同一种螨——针叶小爪螨,但针叶小爪螨的山东板栗种群和浙江杉木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且生殖隔离并非由地理隔离和能调控寄主生殖的内共生菌引起,似乎二者已分化为2个独立的种。本研究目的是明确其成种原因,丰富物种形成理论。【方法】从之前做杂交试验时所采集的针叶小爪螨板栗和杉木种群中各随机取3头雌成螨,提取单头雌成螨的总DNA,使用根据其他小爪螨28S rDNA两端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扩增28S rDNA,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比较2种群的28S rDNA序列,并基于28S rDNA序列构建小爪螨属系统发育树,结合已有研究分析两种群分化原因。【结果】每个种群的3个个体的28S rDNA序列完全一致,无种群内变异。2种群的28S rDNA序列一致性为98. 3%,遗传距离为1. 7%。在基于28S rDNA序列构建的小爪螨属系统发育树上,浙江杉木种群与采自日本的日本柳杉上的本岛小爪螨亲缘关系最近,山东板栗种群与采自日本的日本栗上的栗小爪螨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板栗和杉木上的叶螨并非由同一种叶螨因适应不同寄主植物分化而成,很可能是2个独立的物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雪 任玉玲 赵艳 李幸儿 孙胜男 赵成周 李萍
以直穗小檗为材料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分析其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并讨论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直穗小檗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67 036 b,GC含量占总碱基数量的38.16%,共编码144个功能基因;直穗小檗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中共发现109个微卫星位点,A/T碱基组成的单核苷酸重复序列占比最高(73.4%);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直穗小檗与朝鲜小檗、黄芦木以及威宁小檗的亲缘关系更近,同时与十大功劳属的阿里山十大功劳和阔叶十大功劳聚为一支。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直穗小檗的遗传资源、物种资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开军 谢蓉蓉 洪晓月
Cardinium是一类近几年才被人们发现和关注的细胞内共生细菌,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一个独立分支,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一样可以通过细胞质遗传。虽然这类寄生菌在节肢动物中的分布没有Wolbachia广泛,但是许多研究表明这类寄生菌同样具有诱导寄主生殖异常现象的能力。这些生殖异常现象主要包括胞质不亲和、诱导孤雌生殖、雌性化。另外,Cardinium除了对寄主具有生殖调控作用以外还能影响寄主的适合度。由于这些现象的发现,使得Cardinium也同Wolbachia一样受到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这类细菌的研究情况,主要包括Cardin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