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
2023(1220)
2022(1059)
2021(978)
2020(892)
2019(2029)
2018(2047)
2017(3438)
2016(2169)
2015(2455)
2014(2341)
2013(2382)
2012(2293)
2011(1997)
2010(1968)
2009(1709)
2008(1703)
2007(1470)
2006(1265)
2005(1111)
作者
(8774)
(7468)
(7366)
(6904)
(4556)
(3681)
(3328)
(2945)
(2922)
(2665)
(2641)
(2543)
(2483)
(2447)
(2437)
(2315)
(2249)
(2179)
(2111)
(2109)
(2106)
(1895)
(1855)
(1722)
(1702)
(1691)
(1650)
(1570)
(1556)
(1555)
学科
(5227)
经济(5221)
(4247)
(4162)
管理(3334)
(3223)
企业(3223)
方法(2885)
(2595)
数学(2575)
数学方法(2522)
(2282)
植物(2244)
(1726)
生态(1538)
(1457)
森林(1457)
(1395)
(1372)
(1367)
贸易(1367)
(1326)
(1266)
生态学(1256)
农业(1207)
及其(1151)
业经(1128)
中国(1124)
理学(1094)
(1089)
机构
大学(30914)
学院(30560)
研究(14511)
(13282)
科学(12900)
农业(10656)
业大(10353)
中国(9679)
(9371)
研究所(8910)
管理(8117)
(7866)
(7799)
经济(7635)
农业大学(7155)
理学(7005)
理学院(6855)
(6726)
实验(6518)
管理学(6487)
管理学院(6454)
(6379)
实验室(6251)
重点(5954)
中心(5847)
(5546)
(5452)
科学院(5400)
林业(5392)
北京(5121)
基金
项目(24993)
(17807)
国家(17698)
科学(17512)
基金(17013)
科学基金(13305)
研究(12140)
自然(11291)
自然科(10975)
自然科学(10969)
自然科学基金(10772)
(10056)
(9093)
基金项目(9007)
科技(7711)
资助(7705)
计划(7238)
重点(6276)
社会(5798)
专项(5568)
科研(5441)
社会科(5407)
社会科学(5404)
教育(5278)
(5194)
(4968)
(4757)
(4689)
创新(4553)
(4487)
期刊
学报(13857)
(12232)
科学(9868)
大学(9624)
学学(9468)
农业(8205)
(7320)
经济(7320)
研究(6327)
中国(5818)
林业(5398)
业大(5027)
(4896)
农业大学(3601)
(3161)
自然(2947)
管理(2802)
科技(2735)
自然科(2536)
自然科学(2536)
中国农业(2448)
(2295)
科技大(2283)
科技大学(2283)
农林(2276)
(2276)
(2004)
资源(1894)
技术(1879)
教育(1701)
共检索到43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绪艮  尹淑艳  李波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针叶小爪螨对其寄主植物 ,芬兰钝绥螨对针叶小爪螨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 :针叶小爪螨对未受害的麻栎叶、栓皮栎叶和板栗叶都表现出较强的趋性 ,对槲树叶虽然也有趋性 ,但趋向程度不如前三者强 ,而松针和云杉对其有较强的忌避作用 ;用同一寄主植物的未受害叶片和除螨受害叶片测定时 ,则明显趋向于未受害叶片 ;而用同一寄主植物的除螨受害叶片和带螨受害叶片测定时 ,则喜欢选择带螨受害叶片。寄主植物受害与否以及有无叶螨存在 ,显著影响芬兰钝绥螨的趋性。芬兰钝绥螨对未受叶螨危害和受叶螨危害的寄主植物叶片均有趋性 ,但对后者的趋性反应更为强烈 ,对有叶螨的危害叶片和无叶螨的危害叶片的趋性反应之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绪艮  尹淑艳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板栗健康叶片、被针叶小爪螨危害过 (除去叶螨 )的叶片和被该叶螨危害并带有该叶螨的叶片挥发性物质的成分和相对含量。在受害和未受害叶片中 ,石竹烯和α 法尼烯均占较大的比例。石竹烯在受害叶中的峰值增高 ;而α 法尼烯在无叶螨的受害叶中的峰值增高 ;1 辛烯在未受害叶片中未检测到 ,但在受害的叶片中则含量均较高 ,尤其有叶螨的受害叶片较无叶螨的受害叶片 1 辛烯的峰值显著增高 ;苯甲酸乙酯在有叶螨的受害叶片中较其余 2种也显著增高 ;3,7,11 三甲基 1 6 10 十二碳三烯 3 醇以有螨的受害叶中含量最高 ,无叶螨的受害叶次之 ,未受害叶含量极微 ,几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淑艳  孙绪艮  
用海绵水盘法饲养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 (Jacobi) ,观察其在未受害板栗、麻栎、栓皮栎和槲树叶片及受害板栗、麻栎叶片上的生长发育状况 ,并测定了这些植物叶片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 ,危害槲树者 ,其发育历期最长 ,雌成螨寿命最短 ,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少 ;危害板栗、麻栎、栓皮栎者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 ,但危害板栗者幼螨期明显缩短 ;叶片受该螨危害后 ,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减少 ,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的含量增加。与板栗、麻栎、栓皮栎相比 ,槲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最低 ,单宁含量最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俐  贾炜  洪晓月  王冬生  
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分别采用菜豆(Phaseolus vulgarisL inn.)、茄子(Solanum m elongenaL inn.)、月季(Ro-sa chinensisJacq.)、桃树(Amygdalus persicaL inn.)和转B t基因抗虫棉(transgen ic B t cotton)等5种植物饲养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Boisduval)),观察它们在这些寄主上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上的2种叶螨发育历期及产卵量略有差别,但2种螨都是在桃树上的发育历期最短,在菜豆上的雌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朝亮  朱树勋  邹丰  王春义  
茶黄螨或称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 sonemus latus (Banks)是武汉市城郊菜区的一种主要害螨,严重危害茄子、辣椒、马铃薯、黄瓜、蕃茄、菜豆、豇豆等主要蔬菜,造成大幅度减产。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分布区域广、寄主植物种类多,防治难度大。为了弄清茶黄螨在武汉地区的寄主植物种类,以便更有效的控制茶黄螨的危害,我们于1991年在武汉市城郊菜区进行了调查,现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绪艮  乔鲁芹  
Olfactory respones of Tetranychus viennensis to different plants odors with “Y” olfactometer and petri-dish was studied and volatiles from leaves of different plants were absorbed with SPME and analyzed with GC-MS. It was showed: Olfaction takes part in the response during the Hawthorn Spider Mite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永浩  周长勇  花蕾  
【目的】了解二斑叶螨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植物上的种群变化规律,为二斑叶螨的测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温((25±1)℃)、光照16 h、相对湿度20%的条件下,组建二斑叶螨在菜豆、苹果、桃、凤仙花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二斑叶螨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上的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210 5,0.192 6,0.181 7,0.149 7;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植物上,随着时间的增加,二斑叶螨每雌产雌数总体上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二斑叶螨在以上4种寄主植物上平均每雌产雌数分别为1.867 4,1.436 2,2.851 2,1.034 2。【结论】二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丽文  李兴鹏  张健  陈越渠  左彤彤  
针叶树小蠹在扬飞扩散过程中,要有效地依靠嗅觉机制鉴别寄主和非寄主植物的气味,以便在行为反应方面快速定位寄主,降低不利因素对种群的影响。不同的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可以从生境、树种及个体水平上发挥不同的驱避作用。综述非寄主挥发物的范畴和作用、小蠹虫的嗅觉识别及行为反应,提出加强国内针叶树小蠹非寄主挥发物研究与开发的方向,以期为小蠹虫综合管理技术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文丽萍  高云霞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文丽萍,高云霞植食性昆虫在取食和产卵之前,首先必须在众多的植物中,找到它的寄主植物,它的取食活动期又必须与植物可供食用的时期相吻合,并且必须选择到植物在特定的发育阶段的组织或器官。那么,昆虫是如何到达和辨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自力  王绍云  叶寿德  陈勇  冯颖  陈晓鸣  
研究了白蜡虫营养需求与寄主植物营养含量关系。结果表明:白蜡虫雌虫生长发育与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糖类物质密切相关;白蜡虫雄虫泌蜡与无机盐,水可溶性物质,纤维素和糖类物质有关。白蜡虫寄生的女贞枝条中有15种氨基酸含量低于不放养白蜡虫的对照枝条,只有谷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3种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枝条,白蜡虫寄生使女贞枝条的氨基酸总量降低了28.17%。K、Ca、Mn3种元素和K、Na、Ca、Mg、Fe、Mn等元素分别是白蜡虫雌虫生长发育和雄虫泌蜡所必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玉德  侯开卫  
为了合理开发紫胶虫寄主植物资源,提高紫胶产量,我们对1949年以来我国在紫胶虫寄主植物种类、优良寄主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主要寄主植物的栽培和胶园建设以及寄生植物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亨孝  隆孝雄  周建华  赵蓉  周祖基  
本文对不同海拔和密度的云南松林分内祥云新松叶蜂(Neodiprionxiangyunicus)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该虫的发生和危害与海拔高度有密切关系,与林分密度没有显著关系。其危害局限于海拔1900m以上林分;1850~1900m林分有成群分布,但无危害;1850m以下林分则无成群分布。依不同海拔高度将松叶蜂的发生和危害分为三个类型,分别对不同类型林分松针的韧度、长度、宽度松针干物质、全氮含量、松针油中萜烯类物质种类和含量、松针组织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云南松林分松针韧度、松针表皮细胞厚度、松脂道直径、松针油中萜烯含量组成以及松针全氮和干物质含量与该虫的发生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又清  陈晓鸣  李昆  石雷  陈智勇  
采用主分量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7种寄主植物氨基酸含量与紫胶蚧关系,结果显示:(1)不同寄主植物和是否被寄生的枝条之间,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2)当寄主植物枝条与久树1年生枝条氨基酸含量相近时,能产生较厚的胶被;偏离久树1年生枝条氨基酸含量越远,紫胶蚧在该寄主植物上的死亡率、怀卵量越高。(3)紫胶蚧寄生后久树枝条中氨基酸总量减少了35%左右,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也都存在不同程度减少,但久树枝条中蛋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含量比未放虫枝条中高。其他寄主植物放虫枝条中也有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含量比未放虫枝条中升高或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阿不都拉·艾克拜尔  阿不都瓦哈·艾再孜  阿地力·沙塔尔  王岩  
[目的]为枣实蝇引诱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枣实蝇行为学研究入手,以"Y"型嗅觉仪分别测试了枣实蝇对红枣和杏两种寄主植物不同新鲜器官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枣实蝇成虫对寄主植物枣和杏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雌虫对枣果的选择性比叶片和花的要强(P<0.05),对枣果、枣花、叶片三者的选择率分别为35%、25%、22%;从枣果不同发育期(青果期、半红期、全红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半红期枣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8%,青果次之,为35%。而雄虫对枣花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38%,半红期枣果次之,为32%。枣实蝇对杏树不同器官的选择性来看,对果实的选择性比叶片的选择性要强(P<0.05),从杏果(青果、熟果)不同发育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青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0%,熟果次之,为28%。雄虫对熟果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28%,与青果、叶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一性别不同生理状态的成虫对寄主植物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性成熟的成虫比未性成熟的成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要强。性成熟的枣实蝇雌成虫对半红期枣果的趋性强于枣花与叶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健  宋学森  胡碗晴  蔡普默  陈家骅  
用小笼测试了8种与橘小实蝇气味结合蛋白Bdor OBP1结合强烈的寄主植物挥发物(β-紫罗兰酮、乙酸异戊酯、罗勒烯、苯乙醇、己酸乙酯、乙酸叶醇酯、乙酸丁酯、苯甲醛)及其混合物对不同发育期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除苯甲醛外,7种挥发物对性成熟的橘小实蝇雌雄成虫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且对雌雄虫的引诱效果无明显差异(乙酸丁酯除外);挥发物两两混配中,100μL·mL~(-1)乙酸异戊酯和20μL·mL~(-1)乙酸叶醇酯混配对橘小实蝇雌虫的引诱作用与单一挥发物相比显著减弱,500μL·mL~(-1)己酸乙酯和20μL·mL~(-1)乙酸叶醇酯混配的引诱作用与单一挥发物相比显著增强,引诱率为62.4%; 3种挥发物的混配没有明显增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