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5)
2023(2236)
2022(1758)
2021(1719)
2020(1504)
2019(2904)
2018(2782)
2017(4617)
2016(2752)
2015(3124)
2014(3068)
2013(3188)
2012(3223)
2011(2896)
2010(3084)
2009(2831)
2008(2758)
2007(2605)
2006(2272)
2005(2171)
作者
(11591)
(9716)
(9706)
(9077)
(6381)
(4965)
(4341)
(3961)
(3848)
(3588)
(3362)
(3355)
(3308)
(3263)
(3244)
(3128)
(2943)
(2924)
(2803)
(2761)
(2714)
(2514)
(2482)
(2468)
(2219)
(2204)
(2202)
(2145)
(2081)
(2044)
学科
(7469)
经济(7455)
管理(7203)
(6460)
(5121)
企业(5121)
教育(4715)
(4109)
(4106)
研究(3917)
(3799)
研究生(3513)
中国(3186)
(3112)
制度(3109)
(2727)
(2674)
(2580)
服务(2525)
(2447)
及其(2381)
(2380)
医疗(2376)
(2331)
方法(2295)
虫害(2184)
业经(2137)
(2120)
银行(2108)
地方(2066)
机构
大学(44378)
学院(41644)
研究(20097)
(15063)
科学(14171)
(12914)
中国(12571)
经济(12261)
管理(12130)
农业(12079)
(11384)
业大(10528)
(10370)
研究所(10355)
理学(10276)
理学院(9982)
管理学(9593)
管理学院(9514)
(9355)
中心(8058)
农业大学(7863)
(7821)
(7497)
(7375)
(6678)
(6547)
北京(6432)
技术(6326)
实验(6108)
(6082)
基金
项目(29868)
科学(21883)
基金(20522)
(19742)
国家(19584)
研究(17889)
科学基金(15606)
(13077)
自然(11862)
自然科(11603)
自然科学(11588)
自然科学基金(11396)
(10799)
基金项目(10705)
社会(9821)
教育(9209)
社会科(9140)
社会科学(9139)
资助(8437)
科技(7510)
重点(7406)
计划(7361)
(6571)
(6461)
编号(6386)
创新(6167)
(6151)
科研(6065)
(5937)
(5905)
期刊
(17742)
经济(17742)
中国(15318)
研究(14602)
学报(14389)
(13984)
大学(10165)
科学(10138)
学学(9711)
农业(9674)
教育(8933)
(7091)
业大(5097)
(5062)
(4923)
管理(4900)
农业大学(4537)
(4270)
金融(4270)
(3918)
卫生(3918)
(3589)
研究生(3173)
学位(3154)
科技(3011)
林业(2915)
自然(2692)
自然科(2587)
自然科学(2587)
中国农业(2563)
共检索到71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兰英  王琴  骆焱平  
【目的】明确金黄垂直链霉菌HN6对香蕉的防病促生作用。【方法】采用盆栽法,研究金黄垂直链霉菌HN6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香蕉苗叶片PAL与SOD活性的变化,同时研究施加金黄垂直链霉菌HN6孢子悬浮液后,香蕉苗植株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HN6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2.02%,极显著高于95%恶霉灵处理;与无菌水和95%恶霉灵相比,HN6能极显著提高香蕉苗的PAL与SOD活性。HN6可以增加香蕉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分鲜质量及地下部分鲜质量,提高植株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效增强植株根系活力,且与无菌水处理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109 CFU/mL HN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柳志强  郑媛  吴亚腾  李晓宇  
香蕉炭疽病是我国香蕉采后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出对其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本文以香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为靶标菌,利用平板对峙生长法从阴香体内分离到一株对香蕉炭疽菌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YX6,利用常规方法结合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其对感病香蕉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菌株YX6的皿内拮抗活性达53%,菌株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经测定该菌株发酵液及其滤液对感病香蕉果实均有显著的防病效果,防效分别为51.35%和45.9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亚萍  宗兆锋  马强  
为了寻找具有内生习性的植病生防放线菌,从采自秦岭的14种野生植物中分离得到29株内生放线菌,对其进行了皿内拮抗试验、发酵液抑菌试验和温室防病促生试验。结果发现,有6株菌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其中菌株SF1对粉红聚端孢、SF4对苹果炭疽菌、SF20对灰葡萄孢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SG2的代谢产物具有很高的抑菌活性,其发酵滤液对茄链格孢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5 mm;菌株SG2对温室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9.72%,菌株SF4对黄瓜白粉病的温室防效达到89.61%,菌株SF20对番茄和黄瓜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可见,从野生植物中分离具有内生习性和抑菌作用的放线菌,直接用于生物防治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申光辉  薛泉宏  张晶  段佳丽  王东胜  杨兴华  
【目的】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真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菌落培养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拮抗活性,盖玻片对峙培养法观察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真菌无菌发酵滤液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的防病促生作用;土壤稀释平皿分离法测定拮抗真菌的定殖能力及对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经鉴定,2株拮抗真菌HF3和HF7分别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和土曲霉(Aspergillu...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桂莎  刘芳  樊小林  
【目的】研究碱性肥料与生防放线菌制剂配合施用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大田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酸性土壤和微碱性滩涂土壤为试验对象,每种土壤设置常规肥料(CCF,CK)、碱性肥料(AF)、常规肥料+放线菌制剂(CCF+Act)、碱性肥料+放线菌制剂(AF+Act)4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香蕉生物量、土壤pH、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与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①酸性土壤和微碱性滩涂土壤中均以常规肥料处理(CCF,CK)的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最高,碱性肥料和放线菌制剂配施(AF+Act)的病情指数最低,分别较CCF(CK)降低了46.71%和33.21%,且碱性肥料和放线菌制剂配施能显著促进香蕉株高的增长和地上部、根系干质量的积累。②在酸性土壤中,AF+Act处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CCF(CK)分别增加了114.9%和153.9%(P<0.05),真菌数量减少了42.3%(P<0.05),细菌、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比分别增加了2.72和3.37倍;在微碱性土壤中,AF+Act处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CCF(CK)增加了37.0%和13.0%(P<0.05),真菌数量减少了57.7%(P<0.05),细菌、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比分别增加了2.90和2.24倍。③在酸性土壤中,AF+Act处理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较CCF(CK)分别增加了31.56%,38.79%,6.88%和37.52%(P<0.05);在微碱性土壤中,AF+Act处理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较CCF(CK)分别增加了20.02%,44.35%,6.63%和163.33%(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继红  甘良  蓝星杰  张秋丽  王阳  宗兆锋  
【目的】探索杀菌剂和化肥对生防菌防病、促生作用的影响,为综合利用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促进植物生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生防菌Sc11、153和Fo47对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的皿内拮抗作用及其发酵液的抑菌作用,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生防菌与杀菌剂、化肥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棉株的促生作用。【结果】放线菌Sc11和153的发酵液对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皿内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分别为67.5%和55.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与杀菌剂、化肥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高于单因素处理,菌株Sc11和菌株Fo47分别与多菌灵溶液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抑制率为64.99%和57.1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骞天佑  唐彩乐  田晓丽  宗兆锋  
【目的】筛选153活体菌剂的理想填料,以延长153制剂的货架期,提高其大田防病效果。【方法】以固体发酵培养153,分别添加硅藻土、高岭土和非耕作层黄土3种填料,通过活菌量测定和温室防病促生效果观察对理想填料进行筛选。【结果】在3种填料中,以加入非耕作层黄土的活体粉剂的存储时间最长,35℃下可以保存70 d以上,活菌量保持水平最高。菌株153对茄子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植株株高、倒3叶叶面积、干质量及根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植株鲜质量的增幅最高可达98.47%,地上部干质量和根干质量的增幅最高分别可达74.86%和82.64%。以非耕作层黄土为填料的菌剂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效可达82.4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智  张旭  陈抒瑶  沈宗专  李荣  薛超  沈其荣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究健康和发病‘巴西香牙蕉’植株根、茎、叶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为生防菌筛选和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细菌16S核糖体RNA分析香蕉枯萎病发病蕉园健康和发病‘巴西香牙蕉’(Musa AAA cavendish cv. Brazil)植株根、茎、叶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健康‘巴西香牙蕉’植株根内生细菌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高分别是6.11和671,其次为叶,分别是5.49和370,最后是茎,分别是2.50和237;发病‘巴西香牙蕉’植株的根内生细菌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分别为6.86和1 226,茎部内生细菌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分别为5.08和731,从数值上看总体高于健康香蕉植株处理,其中茎部差异显著;健康与发病‘巴西香牙蕉’植株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差异显著,其中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芽胞杆菌属(Bacillus)、海洋放线菌属(Salinispora)、不黏柄菌属(Asticcacaulis)和动胶菌属(Zoogloea)是抽蕾后健康‘巴西香牙蕉’植株的特有内生细菌属。[结论]‘巴西香牙蕉’植株对菌群吸收具有选择性,且根、茎、叶对微生物的选择性存在差异。‘巴西香牙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丰富度与香蕉植株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病原菌入侵降低了香蕉植株对外源菌的选择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俞鲁  凌宁  张楠  沈其荣  黄启为  
以海南发病香蕉园中的健康香蕉根际土壤为样品,以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m f.sp.cubense(FOC)为指示菌进行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初筛得到16株拮抗菌,通过复筛得到1株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拮抗菌株YL-19,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为26.26 mm。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42℃,最适初始pH值为6~8。对发酵液的抑菌物质稳定性初步研究显示:抑菌物质对胰蛋白酶及紫外线照射不敏感,对强酸、强碱和温度比较敏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用YL-19二次发酵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龄尹   刘珊珊   魏文哲   徐谞   操一凡   刘红军   沈宗专   李荣   沈其荣  
[目的]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对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为实现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防控,本研究拟初步构建对香蕉枯萎病具有抑制作用的生物防治菌群。[方法]首先利用平板对峙法从香蕉枯萎病的抑病型土壤中分离筛选对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并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然后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测定了菌株的产生长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最终结合室内共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探究了构建的菌群对香蕉枯萎病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筛选到的4株拮抗菌均对香蕉枯萎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16S rRNA序列检测结果,分别为芽胞杆菌(Bacillus sp.)、链霉菌(Streptomyces sp.)、芽胞杆菌(Bacillus sp.)、川大肠杆菌(Enterobacter sp.);室内培养试验发现,所分离筛选到的4株拮抗菌具有较强的产生长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体外共培养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由4株菌组成的合成菌群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效果,相比于对照,抑菌率增加了93.6%;最终盆栽试验证实了该合成菌群能有效在香蕉植株根际定殖,并显著降低了病原菌数量,相比于对照,其病原菌数量降低了92.13%。[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筛选并构建了一个由4株细菌组成的抑病菌群,盆栽条件下其能明显抑制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增殖,为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龄尹   刘珊珊   魏文哲   徐谞   操一凡   刘红军   沈宗专   李荣   沈其荣  
[目的]为实现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防控,本研究拟构建对香蕉枯萎病具有抑制作用的生物防治菌群。[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从香蕉枯萎病的抑病型土壤中分离筛选对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并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测定菌株产生长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结合室内共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探究构建的菌群对香蕉枯萎病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筛选到的4株拮抗菌均对香蕉枯萎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16S rRNA序列检测结果表明,其分别为芽胞杆菌(Bacillus sp.)、链霉菌(Streptomyces sp.)、芽胞杆菌(Bacillus sp.)、肠杆菌(Enterobacter sp.);室内培养试验发现,分离筛选的4株拮抗菌具有较强的产生长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体外共培养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由4株菌组成的合成菌群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效果,相比于对照,抑菌率增加了93.6%;盆栽试验证实该合成菌群能有效在香蕉植株根际定殖,并显著降低病原菌数量,相比于对照,其病原菌数量降低了92.13%。[结论]成功分离筛选并构建了一个由4株细菌组成的抑病菌群,盆栽条件下其能明显抑制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增殖,为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林   代玉立   刘晓菲   兰成忠   杨秀娟  
【目的】发掘防治香蕉枯萎病的高效生防菌资源,为有效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福建省香蕉产区野生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菌株,以香蕉枯萎病菌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代谢物抑菌试验、抑菌谱和耐毒素能力测定筛选具有拮抗活性的生防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 DNA和gyr A基因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生防菌株的鉴定,并采用灌根法测定生防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野生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95株细菌,以香蕉枯萎病菌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活性的细菌17株,其中菌株NJ-1和NJ-4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带宽度分别达12.67和11.67 mm;不同拮抗细菌菌株间的代谢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存在差异,其中菌株NJ-1和NJ-4的抑菌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达89.06%和88.47%。菌株NJ-1和NJ-4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谱广,且对5%的香蕉枯萎病菌粗毒素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经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鉴定,菌株NJ-1和NJ-4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NJ-1和NJ-4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防治效果分别为71.69%和70.75%,且与对照药剂450g/L咪鲜胺水乳剂1 000倍液处理相比,菌株NJ-1和NJ-4对促进香蕉苗株高、根长生长有显著优势。【结论】菌株NJ-1和NJ-4对香蕉枯萎病具有高效的生防潜力,而且对香蕉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敬祖  薛泉宏  唐明  曹书苗  邢胜利  
【目的】探索放线菌制剂对草莓根域微生态的影响及其防病促生效果。【方法】采用露地小区试验和平皿培养法,测定接种放线菌制剂对草莓生长及其根域微生态的影响。【结果】①草莓移栽时,接种放线菌制剂Act11和Act12可以显著增加草莓根表细菌数量及根区、根表、根内放线菌数量,接种处理的草莓根表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1.4%~100.0%,112.9%~234.9%,根内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36.4%~254.5%,366.7%~916.7%;接种Act11和Act12可极显著提高草莓根表、根内A/B及根表B/F、A/F,Act12接种处理根区、根表及根内A/B分别为对照的1.6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红  蔡学清  陈玉森  沈兆昌  关雄  胡方平  
来自辣椒体内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S-2和BS-1菌株对香蕉炭疽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接种病菌16d后,两菌株对香蕉炭疽病防治效果达34.0%(BS-1)-90.0%(BS-2),其中BS-2的防效比BS-1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鹤  杜国栋  宋亚楠  鲁晓峰  英楠  
通过对连作草莓根际土壤中生防木霉菌的分离、筛选,明确生防木霉菌的防病效果,为草莓连作障碍中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不同连作地块的健康草莓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木霉菌株75株,采用传统平板对峙法对木霉菌进行初步筛选,根据几丁质酶产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产酶活性和重寄生能力,对木霉菌的抑菌能力进一步复筛,并将筛选出的优势木霉菌菌株组合,研究混合菌剂对草莓根腐病标靶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经初筛有19株木霉菌株对标靶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40%,并通过复筛选出3株具有不同生防优势的菌株,"经鉴定3株菌株分别为拟康宁木霉、哈茨木霉和刺孢木霉,"菌株组合后,复合菌发酵液对标靶病原菌抑制率高达5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