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14)
- 2023(4397)
- 2022(3876)
- 2021(3586)
- 2020(3135)
- 2019(7337)
- 2018(7275)
- 2017(13676)
- 2016(7989)
- 2015(8633)
- 2014(8381)
- 2013(8499)
- 2012(8390)
- 2011(7564)
- 2010(7675)
- 2009(7047)
- 2008(7017)
- 2007(6324)
- 2006(5721)
- 2005(5283)
- 学科
- 济(33055)
- 经济(33014)
- 业(16353)
- 管理(15939)
- 方法(13204)
- 企(12057)
- 企业(12057)
- 数学(11706)
- 数学方法(11552)
- 学(10542)
- 地方(10190)
- 农(8805)
- 中国(8317)
- 财(7592)
- 制(6445)
- 农业(5992)
- 地方经济(5844)
- 业经(5835)
- 贸(5645)
- 贸易(5642)
- 结构(5465)
- 易(5369)
- 融(5151)
- 金融(5150)
- 产业(4979)
- 体(4862)
- 银(4416)
- 银行(4349)
- 行(4185)
- 环境(4155)
- 机构
- 大学(116431)
- 学院(113695)
- 研究(50543)
- 济(43837)
- 经济(42988)
- 科学(36318)
- 中国(35643)
- 管理(35236)
- 农(32926)
- 京(30506)
- 理学(30189)
- 理学院(29611)
- 所(29542)
- 管理学(28726)
- 管理学院(28548)
- 研究所(27435)
- 农业(26815)
- 业大(25220)
- 中心(21199)
- 北京(20113)
- 财(18863)
- 院(18259)
- 江(17757)
- 省(17626)
- 农业大学(17149)
- 科学院(16834)
- 室(16186)
- 范(15187)
- 业(14929)
- 师范(14848)
- 基金
- 项目(81649)
- 科学(60846)
- 基金(57863)
- 家(55725)
- 国家(55323)
- 研究(50104)
- 科学基金(43484)
- 自然(31452)
- 省(31156)
- 自然科(30632)
- 自然科学(30615)
- 基金项目(30338)
- 自然科学基金(30067)
- 社会(29773)
- 划(28691)
- 社会科(28072)
- 社会科学(28064)
- 资助(25452)
- 教育(22251)
- 重点(20113)
- 计划(19421)
- 发(19026)
- 科技(18518)
- 编号(17508)
- 部(17256)
- 科研(16602)
- 创(16354)
- 创新(15569)
- 业(14870)
- 成果(14856)
共检索到174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娟 高健 范蕊
对移栽到北京6 a的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竹和黄纹竹冬季越冬期的叶片结构、光合荧光特性、相对电导率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个竹种叶片上表皮无显著变化,下表皮黄秆乌哺鸡竹和黄纹竹的机械损伤程度大于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竹和黄纹竹气孔器宽度下降幅度显著小于金镶玉竹,黄纹竹叶片致密度、气孔密度下降幅度最大;(2)黄秆乌哺鸡竹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变化幅度大于金镶玉竹,而黄纹竹的却小于金镶玉竹,F_v/F_m值降幅表现为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竹<黄纹竹;(3)金镶玉竹和黄秆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卓 史无双 孔淑鑫 林树燕
【目的】运用植物解剖和三维制图方法探究箣竹属和刚竹属主要竹种叶片内部结构差异,为建立和丰富完善竹叶结构观察方法进行重要补充,为竹子分类以及运用植物解剖形态研究达到物种分类的目的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南京地区箣竹属6个竹种和刚竹属46个竹种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制作叶片3切面,通过光学显微镜成像系统对52个竹种叶片各切面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数据测量,并利用Photoshop拼构52个竹种叶片三维结构。【结果】1)叶片角质层厚度、下表皮乳突数量是区分箣竹属和刚竹属的标志,刚竹属叶片厚度和角质层厚度显著大于箣竹属,且下表皮乳突数量明显多于箣竹属。2)泡状细胞通常2~6个为1组,泡状细胞形态和数量种间不固定,属间有明显差异,箣竹属每组泡状细胞呈扇形(钝角)排列,刚竹属每组泡状细胞呈直角或锐角排列。3)各维管系统由主脉以及平行侧脉、二级平行侧脉和小横脉组成。箣竹属维管束两侧梭形细胞空隙发达,刚竹属维管束两侧梭形细胞以及空隙普遍不发达不连续。4)在平行侧脉之间,箣竹属叶肉细胞多为3~4层,刚竹属叶肉细胞则在4~6层之间,刚竹属叶肉细胞较箣竹属叶肉细胞紧密。【结论】刚竹属叶片厚度和角质层厚度较箣竹属大,刚竹属指状臂细胞和梅花状细胞较箣竹属密集,刚竹属细胞间空隙较莿竹属小,刚竹属下表皮乳突数量明显多于箣竹属,刚竹属的抗寒性可能强于箣竹属。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谢宁
牡竹属(Dendrocalamus Nees)现知约40余种,云南是其现代分布中心。牡竹属中绝大多数的种类秆型高大,笋材两用,是亚、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经济竹子之一,也是当地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林木种质资源。在自然条件下竹子开花结实现象很少见,其有性繁殖机制一直没有被科学家详细的研究。目前,国内外竹子繁育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繁殖生物学方面,尤其是花开放式样、花各性器官的寿命及花粉形态和生活力等方面。近年来云南分布的牡竹属多个竹种出现零星或群体开花结实现象,为研究竹子有性繁殖机制创造了机遇。本研究利用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玮 林振清 杨前宇 陈浙勇 谢锦忠
测定了椽竹竹材的理化性质,并与毛竹、青皮竹和绿竹竹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椽竹各竹龄竹材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523 0.632 g.cm-3、0.656 0.801 g.cm-3和0.658 0.777 g.cm-3,随着竹龄增长各部位竹材密度表现出增大的趋势,3年生以上椽竹竹材基本密度小于参比竹种毛竹和青皮竹,大于绿竹。3年生以上椽竹竹材的平均气干体积干缩率和全干体积干缩率分别为9.6%和13.6%,大于毛竹;各竹龄椽竹竹材径向干缩率大于弦向干缩率和纵向干缩率。3年生以上椽竹竹材的灰分平均含量小于绿竹和青皮竹,酸不溶木素平均含量与青皮竹接近而小于绿竹,综纤维素含...
关键词:
椽竹 竹材 物理性质 化学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雯 雷刚 漆良华 王一 徐瑞晶 张建
【目的】通过对簕竹属5个竹种雨季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探究热带地区不同竹种雨季光合能力差异性,掌握不同竹种栽培特性,为竹种高效培育及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岛簕竹属5个竹种作为研究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_2响应曲线,分析不同因子的影响及叶片形态结构性状与光合作用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竹种之间净光合速率存在较大差异,5个竹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呈现"双峰"曲线; 2)各竹种光响应曲线在5—6月净光合速率较高,8—10月净光合速率较低,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_d)之间存在差异;青秆竹、粉单竹P_(max)、LSP值高、R_d值低,光合能力较强; 3) 5个竹种CO_2响应曲线均在5—8月净光合速率较高,9—10月净光合速率较低;相较于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A_(max))、CO_2饱和点(CSP),CO_2补偿点(CCP)、光呼吸速率(R_p)、羧化速率(CE)之间存在差异; 4)雨季中5个竹种P_n主要受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r)、气温(T_a)、光合有效辐射(PAR)、胞间CO_2浓度(C_i)、大气CO_2浓度(C_a)等因子制约; 5个竹种叶片形态结构性状研究表明:佛肚竹、黄金间碧竹叶面积(LA)显著高于青秆竹、崖州竹、粉单竹(P<0.05),佛肚竹、青秆竹、黄金间碧竹叶厚度(LT)显著高于崖州竹、粉单竹(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弘 温国胜
为了解不同竹龄毛竹对于光能的动态响应,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3种竹龄(2年生、4年生、6年生)的冠层叶片(2龄)为材料,利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和相对叶绿素含量计(SPAD-502),研究不同竹龄毛竹冠层叶片光系统Ⅱ(P SⅡ)荧光参数特征。结果表明:3种竹龄毛竹在荧光参数日变化均值(NPQ、qN、ETR)、PSII可逆恢复趋势(F_t、F_o、F_m)和RLC曲线(α、E TRmax、Ik)皆为4年生>2年生>6年生,表明在相同环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华 毛丹 朱凡 张卫东 何虎
通过对9个笋用竹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得出:不同笋用竹的叶绿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的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呈现单峰曲线;β-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显著性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β-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系数高达0.958,β-胡萝卜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相关系数为0.809,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相关系数为0.730.
关键词:
经济林 笋用竹 生理指标 显著性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春兰 方向民 李佩擎 张扬 杨光耀 陈伏生 LIJian-wei
[目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叶片分解与竹林碳循环和养分周转关系密切,通过室内模拟氮沉降和温度升高试验,为预测未来气候变暖和氮沉降条件对凋落竹叶分解的调控提供参考,为科学管理毛竹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毛竹原状叶片及粉状叶片(粉碎过2 mm)为研究对象,布设3因素2水平试验,即施氮(添加氮5 mg·g-1)和不加氮对照,12℃和28℃培养温度,原状和粉状叶片,恒温箱中培养78 d,采用密闭碱液吸收法定期测定co2释放量,并计算分解速率。[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培养温度和叶片形态及其交互作用对凋落竹叶分解速率的影响因培养阶段不同而存在差异,总体上表现为培养前期(0—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滨 朱诚棋 周湘 马良进 苏秀
竹丛枝病是普遍发生并导致竹林退化的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研究该病害的病原对于该病的防治有重大的意义。异香柱菌属HeteroepicHlo觕箬竹异香柱菌HeteroepicHlo觕sasae是引起竹子丛枝病的病原之一。利用形态学结合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对采自浙江桐乡的红哺鸡竹pHyllostacHys iridescens丛枝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根据该分离物的形态特征、平板纯培养物的培养特征以及基于内源转录间隔区-核糖体dna(its-r 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最终确定为箬竹异香柱菌。该分离物与红哺鸡竹丛枝病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丽莎 史军义 易同培 杨汉奇 杨林
将中国原产及引进的禾本科竹亚科植物的43属711种5、2变种、98变型4、个杂交种、共计865个种及种以下分类群,按其自然分布和温度生态幅进行耐寒区划,从而为生产实践中竹类植物的引种和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竹亚科 耐寒区位 温度生态幅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玖荣 郑焕 林辉 林占熺
为了缓解西北部荒漠化严重的问题,筛选抗寒性强的芦竹属菌草.以芦竹属菌草5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低温胁迫期间不同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及其变化率.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显著性分析等综合评价其抗寒性,筛选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结果显示抗寒性综合得分大小表现为:绿洲3号>绿洲6号>绿洲5号>绿洲2号>绿洲7号.由此可知,这5个品种中抗寒性最好的是绿洲3号.
关键词:
菌草 低温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抗寒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孔广红 郭建春 刘姣 姚远 李瑞梅 柳觐 李国华 和丽岗 胡新文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下,耐寒和非耐寒橡胶树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反应差异。【方法】以橡胶树耐寒无性系‘云研77-4’和非耐寒无性系‘热垦501’为材料进行低温胁迫试验。在橡胶树幼苗生长至2蓬叶时,进行4℃低温胁迫处理及28℃最适温度处理,设定3个时间梯度:1、12、24 h。处理完成后取第二轮叶片测定其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变化。【结果】随着低温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2个无性系的H2O2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耐寒无性系‘云研77-4’的增减幅度大于非耐寒无性系‘热垦501’;与对照相比,2个无性系的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力以及As A含量、GSH含量均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云研77-4’的抗氧化酶活性以及As A含量、GSH含量高于‘热垦501’;GSH-PX活力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与GSH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耐寒和非耐寒无性系橡胶树叶片抗氧化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在低温胁迫下的反应差异,表明叶片抗氧化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与橡胶树幼苗耐寒性密切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志勇 石进朝 王德芳
为了研究长绿期金银木的叶片组织结构与耐寒性关系,在连续多年观测落叶时间,统计绿期天数的基础上,对长绿期金银木、金银木的叶片进行了解剖构造的观测与比较。结果发现:品种的耐寒性与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值)呈正相关,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指数(SR值)呈负相关。单一组织的数量(如叶片总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或海绵组织厚度)往往会随样品所处生态条件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叶片组织结构的紧密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长绿金银木叶片角质层厚度与其耐寒性密切相关,反映了金银木品种耐寒性遗传上的差异。CTR、SR值及叶片角质层厚度都可作为耐寒性的鉴定指标。
关键词:
长绿期金银木 耐寒性 叶片组织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阙国宁 诸葛强
以牡竹属黄竹(DendrocalamusmembranceusMunro)的竹节及无菌苗根颈为外植体,培养于含有5mg/L2,4-D、0.2mg/LKT和200mg/LLH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然后移至相同成份或不同浓度2,4-D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以建立分散性良好的悬浮细胞系。利用悬浮细胞和无菌苗叶片经酶解获大量原生质体,其产量分别约为每克鲜重2.5×105个和5×105个,活力均可达80%。
关键词:
黄竹,细胞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分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应叶青 郭璟 魏建芬 晏金凤 路英 方伟
干旱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园林应用的重要因子。为掌握红秆寒竹Chimonobambusamarmorea f.varie gata的抗旱能力及其抗旱机制,于温室内测定了其自然干旱及复水后的叶绿素(Chl)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质量分数从4.470mg·g-1降到1.807mg·g-1,干旱处理30d后一直比较稳定。随着干旱胁迫加强,CAT和SOD活性、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呈增加的趋势,在处理30d后。CAT和SOD活性均维持在较高且稳定的水平,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在40d时达到最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