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5)
- 2023(6908)
- 2022(6092)
- 2021(5544)
- 2020(5006)
- 2019(11625)
- 2018(11721)
- 2017(22367)
- 2016(12765)
- 2015(14726)
- 2014(15344)
- 2013(15019)
- 2012(14219)
- 2011(12872)
- 2010(13123)
- 2009(12243)
- 2008(12326)
- 2007(11505)
- 2006(9702)
- 2005(8658)
- 学科
- 济(51807)
- 经济(51746)
- 管理(33422)
- 业(31098)
- 方法(25354)
- 企(24135)
- 企业(24135)
- 数学(22532)
- 数学方法(22342)
- 农(15263)
- 财(13653)
- 中国(13539)
- 学(13509)
- 制(11320)
- 地方(10903)
- 农业(9694)
- 业经(9611)
- 贸(9555)
- 贸易(9555)
- 易(9237)
- 理论(8615)
- 银(8583)
- 体(8578)
- 银行(8533)
- 和(8275)
- 融(8190)
- 金融(8182)
- 行(8134)
- 务(7932)
- 财务(7903)
- 机构
- 大学(187951)
- 学院(187299)
- 济(73621)
- 经济(71847)
- 管理(67640)
- 研究(66036)
- 理学(57733)
- 理学院(57051)
- 管理学(55905)
- 管理学院(55567)
- 中国(49121)
- 科学(43385)
- 京(40288)
- 农(39554)
- 所(35563)
- 财(34220)
- 研究所(32560)
- 业大(31847)
- 农业(31750)
- 中心(30800)
- 江(30061)
- 财经(26959)
- 北京(25152)
- 范(25042)
- 师范(24670)
- 经(24277)
- 院(23475)
- 州(23187)
- 经济学(22603)
- 技术(22255)
- 基金
- 项目(123247)
- 科学(94341)
- 研究(87974)
- 基金(86564)
- 家(76699)
- 国家(76066)
- 科学基金(62825)
- 社会(52921)
- 社会科(49933)
- 社会科学(49914)
- 省(49703)
- 基金项目(45804)
- 划(42155)
- 教育(41413)
- 自然(41042)
- 自然科(40044)
- 自然科学(40028)
- 自然科学基金(39288)
- 编号(36943)
- 资助(36261)
- 成果(30842)
- 重点(28593)
- 部(27374)
- 发(26939)
- 课题(26208)
- 创(24932)
- 科研(24314)
- 计划(24143)
- 创新(23417)
- 大学(22600)
共检索到276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波 张敏智 邓思平 师尚丽 李广丽 朱春华
通过对2011-2013年采集的178尾金钱鱼形态学性状的测定,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R-聚类分析,建立了金钱鱼雌雄判别方程。对11项标准化比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R-聚类分析均得出,金钱鱼雌雄个体差异主要集中在头部特征和形体特征等方面。利用逐步判别法从11个标准化比例性状中筛选出吻长/头长、眼间距/头长、体宽/体长、体高/体长、头高/体长5个性状,建立性别判别方程,并将采集样品数据代入方程重新鉴定,其准确率为85.96%。经t检验,除体宽/体长和眼间距/头长外,其他3个标准化性状在金钱鱼两性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雌性个体相比于雄性具有体形较高、头较大且吻较长的特征。
关键词:
金钱鱼 雌雄鉴别 判别分析 形态指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安丽 孟庆磊 张龙岗 董学飒 李娴 李宁 朱树人
为研究翘嘴红鲌(Eryghroculter ilishaeformis)主要形态指标和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2016年3月采集了67尾翘嘴红鲌,对其全长/体长、体高/体长、体宽/体长、尾柄长/体长、尾柄高/体长、眼间距/头长、头高/头长、头宽/头长、吻长/头长和丰满度10项标准化比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R-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并建立了雌雄判别方程式。主成分分析和R-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翘嘴红鲌主要形态指标可分为肥瘦程度特征、躯干部特征、尾部特征和头部特征4个方面。散布图结果显示雌雄个体在尾部形态上存在差异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毕宜慧 张鑫宇 李杰 孙亦如 王浩哲 付东勇 尹绍武
为比较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雌雄个体之间的主要形态指标及形态差异,对296尾暗纹东方鲀的11项计量性状及11项比例性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暗纹东方鲀22项形态指标可以划分为整体轮廓、整体及尾部的浑圆程度、头部特征、尾部长度比例4个方面,累积贡献率达72.31%。逐步判别分析最终筛选出眼径、肥满度、头长/体长、尾柄高/体长和体宽/体长5个相关变量,并建立了该鱼的性别判别函数。通过数据回代方程检验可得出暗纹东方鲀雌雄判别的综合正确率为81.1%。同时对筛选出用于建立判别函数的5个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尾柄高/体长、体宽/体长两个比例性状在雌雄个体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雌性个体较雄性个体尾柄处较厚,体型较宽。上述差异性状和雌雄判别函数可为暗纹东方鲀性别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和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胡则辉 徐君卓 王跃斌 柴学军
应用三疣梭子蟹SRAP-PCR优化体系,从88个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7个组合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雌、雄个体遗传差异进行分析,共获得146个位点,雌性个体获得139个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69.78;雄性个体检测到129个位点,多态位点比例达79.07。雌性和雄性的Nei's基因多样性分别为0.2315和0.2682,Shannon's信息指数为0.3478和0.4026,雌雄个体间的相似系数为0.5959~0.8417,遗传距离为0.1583~0.4041。用TFPGA软件绘制了个体间的聚类图。另外在5个SRAP选择扩增组合中发现了6个位点在雌雄...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雌雄个体 遗传差异 SRA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浚键 孙成飞 田园园 曾庆凯 师红亚 卢迈新 叶星
为了解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主要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以及雌雄形态性状的差异,本研究测量了同塘养殖的2837尾翘嘴鳜的7个生长相关性状,包括全长、体高、头长、眼径、尾柄全长和尾柄宽与体重。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关系,并从中随机取雌雄个体各150尾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另随机取120尾进行雌雄判别验证。结果显示,在各形态性状中,全长、体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组并进行偏回归系数检验,发现头长和尾柄宽与体重的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浚键 孙成飞 田园园 曾庆凯 师红亚 卢迈新 叶星
为了解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主要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以及雌雄形态性状的差异,本研究测量了同塘养殖的2837尾翘嘴鳜的7个生长相关性状,包括全长、体高、头长、眼径、尾柄全长和尾柄宽与体重。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关系,并从中随机取雌雄个体各150尾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另随机取120尾进行雌雄判别验证。结果显示,在各形态性状中,全长、体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组并进行偏回归系数检验,发现头长和尾柄宽与体重的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宏伟 李忠 邹桂伟
为了探究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特性以及在雌雄个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本研究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黄颡鱼Myog基因1346 bP全长cdna序列,其中序列包括63 bP的5′非翻译区、521 bP的3′非翻译区和76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orf编码25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包含Mrfs基因家族的basic结构域和螺旋–环–螺旋(HlH)结构域,不含信号肽,没有跨膜结构,定位于细胞核内。氨基酸序列与蓝鲇(ictalurus furcatus)同源性高达94.1%,基于氨基酸序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佳续 金建丽 杨春文 金志民 秦玉刚
为提供普通鵟深入研究的生理生化指标依据,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PAGE)电泳的方法,对普通鵟雌、雄个体血清蛋白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雌性个体共分离出30条谱带,雄性个体共分离出27条谱带,在电泳迁移率为0.061、0.096、0.123、0.277、0.287、0.503、0.594处所出现的条带为雌性个体所特有;在电泳迁移率为0.194、0.316、0.477、0.612处所出现的条带为雄性个体所特有。普通鵟雌、雄个体的血清蛋白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虎 陈四清 刘海金 姜宏波 王美玉
为研究半滑舌鳎养殖群体幼鱼阶段的性比变化,实验用分子标记法鉴定半滑舌鳎遗传性别,用组织切片方法鉴定表型性别,并比较了表型雌雄的生长差异。结果发现,在半滑舌鳎幼鱼阶段,在遗传性别上,雌雄所占比例约为1∶1,差异不显著(P>0.05)。在表型性别上,雌雄比例约为1∶3,差异极显著(P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性比 形态差异 伪雄鱼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武兆文 郑翔 张佳佳 王涛 唐忠林 刘炜 周国勤 尹绍武
为研究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Pelteobagrus vachelli♂×P.fulvidraco♀)主要形态指标和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对509尾杂交黄颡鱼11项计量性状(体长、全长、头长、体高、尾柄高、尾柄长、体厚、吻长、眼径、眼间距和体质量)及11项标准化性状(肥满度、体长/头长、眼径/吻长、体长/体高、体长/体厚、体长/尾柄长、头长/吻长、头长/眼径、体高/体厚、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长/全长)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并建立雌雄判别方程式。主成分分析显示,杂交黄颡鱼的主要形态指标可以分为整体框架轮廓指标、肥瘦程度、眼间距特征、头部特征、尾部特征和身体前部T型结构特征6个方面,累积贡献率达76.36%。散点图结果显示,雌雄个体在体质量上存在明显差异,与判别分析结果一致。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将326尾2龄杂交黄颡鱼和183尾3龄杂交黄颡鱼的11项计量性状与11项标准化性状逐步剔除,筛选出关于2龄鱼群体的全长、体长、体高、体质量、体长/体高、头长/眼径、体高/体厚和体长/全长8个变量,3龄鱼群体的全长和体质量2个变量,分别建立起性别判别函数。通过将数据代回方程中检验可得出2龄鱼综合正确率87.0%、3龄鱼综合正确率84.2%。t-检验结果显示,雌雄杂交黄颡鱼的主要差异集中在肥满度及外部轮廓指标上,雄鱼较雌鱼体型更宽、更长。上述差异性状和雌雄判别方程式可为杂交黄颡鱼性别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和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琦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王娟
【目的】探讨东北鼠李雌雄异株植物对种间竞争的性别差异性响应,为解析东北鼠李在竞争胁迫下的生活史策略奠定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7月在吉林蛟河建立1块23.76 hm2的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测量样地内木本植物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记录其位置坐标,并分别于2014年7月和2019年7月进行复测。于2019年花期和果期、2020年果期在样地内选择一定数量的东北鼠李雌雄植株,对每株东北鼠李的新生枝、叶、花和果进行调查取样,计算每株的各组分生物量。通过Hegyi指数量化来自相邻异种树木的竞争强度;采用线性回归比较雌雄性别个体的营养生长和繁殖对种间竞争强度的响应差异;利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2019年果期与2020年果期东北鼠李果数和果生物量的差异。【结果】雌树的胸径大小受种间竞争显著抑制(P<0.05),而雄树的胸径大小与竞争强度没有显著相关性。雌雄植株的繁殖都未受到竞争强度的显著影响,而雌树的新生枝及叶生物量在花期受到种间竞争显著抑制(P<0.05)。雌树在2020年果期的果数和果生物量均显著高于2019年果期(P<0.05),其营养生物量在2020年受到种间竞争显著抑制(P<0.05),而在2019年受种间竞争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东北鼠李的繁殖活动对种间竞争的响应没有性别差异,雌雄植株的繁殖均不受竞争强度影响。而营养生长对种间竞争的响应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种间竞争对雌树的营养生长具有更多的负面影响。雌树对繁殖的投入量越大,其营养生长受种间竞争的负面影响也越大。这表明雌树繁殖投入的增加会导致种间竞争对雌树的负面影响增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彬 曹哲明 丁炜东 邴旭文
采用cDNA-SRAP技术对黄鳝雌雄粘液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筛选黄鳝体表粘液中与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2对引物组合,共获得123个稳定清晰的扩增位点,并筛选出4条雌雄有差异的条带。这4条特异性条带经过回收、克隆、测序后,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结果发现在GenBank中只有片段1与白鳍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CYSA样进口ATP结合盒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根据片段1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进行半定量RT-PCR反应,结果发现,片段1在雌雄黄鳝体表粘液均可获得扩增条带,但其在雄性粘液中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晓清 李传武 谢中国 范武江 张建社
对雌、雄鳜主要可量性状及其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雌、雄鳜的体长/体高差异极显著,体重/体长差异显著,体长/头长、尾柄长/尾柄高、头长/吻长、头长/眼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体重170 g以内时,雌、雄鳜生长无显著差异;但从170 g到800 g雌鱼的生长速度明显地快于雄鱼;800 g以上雌鱼生长减慢,雄鱼生长开始快于雌鱼;1 kg以内的鳜雌大雄小,1 kg以上时一般雄大雌小。
关键词:
鳜 生长性状 差异研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麦杨娟 张旭光 郭弘艺 宋佳坤
发声肌是褐菖鲉的特殊发声系统,为了更深入了解褐菖鲉发声肌发育,运用解剖方法观察褐菖鲉的发声肌形态,量化对比发声肌长度、质量和个体全长、体质量,进行相关性探究。对比发现:性腺发育前其雄性发声肌质量与体质量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2=0.842 2;性腺发育中其发声肌长度-全长相关系数:雌性,R~2=0.814 1,雄性,R~2=0.757 5;发声肌质量-体质量相关系数:雌性,R~2=0.642 8,雄性,R~2=0.850 7,这说明此时发声肌长度和质量与全长、体质量分别成线性正相关,雄性个体发声肌质量-体质量具有高度相关性。性腺发育中的雌性发声肌长度和质量大于发育前,怀卵的雌性个体发声肌发生了萎缩。雄性褐菖鲉性腺发育中与发育前发声肌形态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褐菖鲉 发声肌 形态 雌雄差异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瞿文 宋超 赵峰 张涛 杨刚 庄平
对长江口雌性和雄性成体凤鲚(Coilia mystus)整体的营养成分和品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雌、雄凤鲚整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8.36%±1.41%、76.70%±1.20%,14.25%±1.05%、15.18%±0.12%,4.61%±1.78%、4.84%±0.27%和2.22%±0.38%、2.97%±0.64%,雌、雄间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均含有18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6.20%±5.78%和65.93%±6.35%(质量分
关键词:
凤鲚 营养成分 营养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