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2)
- 2023(6125)
- 2022(5105)
- 2021(4582)
- 2020(3749)
- 2019(8053)
- 2018(7574)
- 2017(14014)
- 2016(7660)
- 2015(8150)
- 2014(7561)
- 2013(7381)
- 2012(6383)
- 2011(5713)
- 2010(5475)
- 2009(5047)
- 2008(4805)
- 2007(3970)
- 2006(3255)
- 2005(2608)
- 学科
- 济(27567)
- 经济(27534)
- 业(25146)
- 管理(24766)
- 企(20200)
- 企业(20200)
- 方法(13706)
- 数学(12489)
- 数学方法(12390)
- 农(8741)
- 贸(7565)
- 贸易(7565)
- 学(7430)
- 易(7412)
- 财(7285)
- 销(6943)
- 供销(6942)
- 中国(6807)
- 业经(6670)
- 农业(5589)
- 环境(5112)
- 技术(5022)
- 务(4834)
- 财务(4826)
- 财务管理(4821)
- 企业财务(4561)
- 产业(4463)
- 地方(4448)
- 制(4139)
- 划(4094)
- 机构
- 学院(109876)
- 大学(108758)
- 济(42960)
- 经济(42365)
- 管理(42105)
- 理学(38347)
- 理学院(37867)
- 研究(37418)
- 管理学(37129)
- 管理学院(36966)
- 农(31849)
- 科学(28257)
- 农业(26046)
- 中国(25836)
- 业大(25668)
- 京(21758)
- 所(20503)
- 研究所(19529)
- 农业大学(18103)
- 中心(16471)
- 财(16145)
- 江(14584)
- 财经(13949)
- 室(13691)
- 业(13362)
- 院(13272)
- 实验(13083)
- 省(13021)
- 经济学(12945)
- 经(12852)
- 基金
- 项目(87026)
- 科学(67528)
- 基金(65079)
- 家(61124)
- 国家(60656)
- 研究(51759)
- 科学基金(51169)
- 自然(37046)
- 自然科(36293)
- 自然科学(36270)
- 自然科学基金(35678)
- 省(35154)
- 基金项目(35058)
- 社会(34816)
- 社会科(33227)
- 社会科学(33219)
- 划(29711)
- 资助(25766)
- 教育(22994)
- 计划(20084)
- 重点(19670)
- 创(18944)
- 科技(18304)
- 发(18221)
- 业(18027)
- 科研(17872)
- 创新(17869)
- 部(17793)
- 编号(17681)
- 农(15674)
共检索到138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巧莉 宋慧 郭慧慧 郭超 甄东 梁凤 张彤瑶
为探讨金针菇菇脚(Flammulina velutipes stembase,Fvs)对肉鸡盲肠菌群及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用1d健康aa肉鸡27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5个处理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阳性对照组(基础日粮+5mg/kg黄霉素)和3个Fvs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4%和6%Fvs)。在21和42d,每个重复选择3只屠宰,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提取细菌基因组总dna,pCR扩增16sRdna v3区,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gge)及条带的克隆测序分析盲肠细菌群的变化,同时采用聚类分析分析各试验组的多...
关键词:
肉鸡 金针菇 盲肠菌群 短链脂肪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方舟 胡平 汪晶 朱伟云
[目的]旨在于探讨早期乳铁蛋白干预对哺乳仔猪的盲肠菌群结构、盲肠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和盲肠黏膜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早期乳铁蛋白干预对仔猪肠道产生影响的具体途径。[方法]试验选取6窝(每窝10头)新生仔猪,仔猪的初生体重相近(1.51 ± 0.05 kg),采用窝内分组法将每窝仔猪分为对照组和乳铁蛋白组,每组仔猪各5头。在仔猪出生后第1至7天,每天对两组仔猪进行3次灌喂,其中乳铁蛋白组仔猪每次灌喂8~12 mL的乳铁蛋白溶液,使每天乳铁蛋白的有效灌喂量达到0.5 g·kg~(-1)仔猪体重,对照组仔猪则灌喂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期乳铁蛋白干预提高了盲肠菌群的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 1);在试验期第8天,乳铁蛋白提高了哺乳仔猪盲肠菌群中拟杆菌门并降低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拟杆菌、瘤胃球菌、丁酸弧菌等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韦荣球菌等菌属的相对丰度;在试验期第21天,乳铁蛋白降低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乳杆菌、罗氏菌和瘤胃球菌等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梭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乳铁蛋白可以增加盲肠内乙酸、丙酸、丁酸和总酸的含量,提升盲肠黏膜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降低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结论]早期乳铁蛋白干预可以改善盲肠菌群结构,提高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并调节盲肠黏膜的免疫反应,有利于哺乳仔猪的后期生长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洙 杨燕 金太花 韩照清 井文倩 魏明吉 李富宽 吕慎金
为分析早期断奶对沂蒙黑山羊羔羊生长性能、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菌群多样性影响,选用0d沂蒙黑山羊羔羊36只,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只羔羊。母乳组(B组)羔羊哺喂母乳,代乳粉组(R组)于8d起断奶,10d完全哺喂代乳粉,15d开始两组均饲喂开食料。在8、10、15、25、45和75d时每组随机屠宰3头羊并收集盲肠内容物,采用GC-MS检测方法分析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1)15d时R组羔羊体重极显著低于B组(P<0.01),而75d时显著高于B组(P<0.05),并且R组11~15d间日增重极显著低于B组(P<0.01),且在25d之后日增重均显著高于B组(P<0.05)。2)R组25d时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高于15d时(P<0.05),而B组45d时各类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25d时(P<0.05)。3)R组15d时Sobs、Ace、Chao1和25d时Shannon及Simpson均显著低于B组(P<0.05)。在门水平上,R组Firmicutes门相对丰度在25d时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Proteobacteria门相对丰度在10和45d时极显著高于B组(P<0.01);Bacteroidetes门相对丰度在75d时差异显著低于B组(P<0.05)。在属水平上,Butyricicoccus属相对丰度10d开始两组均显著减少(P<0.05),25d时极显著下降(P<0.01);R组Lactobacillus属相对丰度在15d时差异显著低于B组(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彤瑶 高雅松 张爱龙 周家生 宋慧
为探索不同含量金针菇菇脚(Flammulina velutipes stembase,Fvs)添加到肉鸡饲粮中对肉鸡生产性能以及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1日龄健康aa肉鸡27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试验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0.05%黄霉素);低剂量组(基础日粮+2%Fvs);中剂量组(基础日粮+4%Fvs);高剂量组(基础日粮+6%Fvs)。试验为期42d,检测指标为: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t、b淋巴细胞增殖率(mtt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Fn-γ含量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
关键词:
金针菇 肉鸡 生产性能 淋巴细胞 免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骞骞 王雪敏 张敏红 冯京海 甄龙 张少帅
【目的】环境温度是影响家禽肠道菌群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家禽肠道正常菌群也会受到影响,研究持续偏热环境对肉鸡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为肉鸡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22 d爱拔益加(AA)肉鸡144只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21、26和31℃),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4只),在21℃、相对湿度60%的环境下适应7 d。29 d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到21、26和31℃,相对湿度60%,至试验结束,共14 d。于试验第7、14天末,每处理随机选取6只(公母各3只;每重复选1只),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将同一处理组的6个样品混合均匀,迅速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佳鑫 陈继发
选取80只3月龄康乐黄鸡,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CON组)和应激组(STR组)饲喂基础饲粮,酵母硒组(SY组)和酵母硒+应激组(SY_STR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mg/kg酵母硒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试验第21天时,给STR组和SY_STR组肉鸡腹腔注射15 mg/kg敌草快,CON组和SY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每个重复选取1只鸡,采集盲肠内容物样品,用于肠道菌群分析,研究酵母硒对氧化应激肉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菌群结构及物种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盲肠菌群α多样性指数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与CON组和SY_STR组相比,STR组盲肠菌群结构分布相对零散,物种相似度较低;与CON组相比,STR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之比(F/B)、肠球菌属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升高,毛螺旋菌属和嗜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与STR组相比,SY_STR组和SY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与STR组相比,SY_STR组Muribaculaceae未明确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升高,肠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LEfSe分析显示,与CON组相比,STR组梭菌目vadinBB60群、Monoglobus、丹毒丝菌科显著富集,与STR组相比,SY_STR组拟杆菌门、普雷沃氏菌科_UCG–001、拟普雷沃氏菌属、帕拉普氏菌属显著富集。可见,氧化应激能引起肉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的改变,添加酵母硒能够缓解氧化应激对肉鸡肠道菌群结构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肉鸡 酵母硒 氧化应激 盲肠 肠道菌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佳鑫 陈继发
选取80只3月龄康乐黄鸡,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CON组)和应激组(STR组)饲喂基础饲粮,酵母硒组(SY组)和酵母硒+应激组(SY_STR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mg/kg酵母硒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试验第21天时,给STR组和SY_STR组肉鸡腹腔注射15 mg/kg敌草快,CON组和SY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每个重复选取1只鸡,采集盲肠内容物样品,用于肠道菌群分析,研究酵母硒对氧化应激肉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菌群结构及物种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盲肠菌群α多样性指数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与CON组和SY_STR组相比,STR组盲肠菌群结构分布相对零散,物种相似度较低;与CON组相比,STR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之比(F/B)、肠球菌属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升高,毛螺旋菌属和嗜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与STR组相比,SY_STR组和SY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与STR组相比,SY_STR组Muribaculaceae未明确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升高,肠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LEfSe分析显示,与CON组相比,STR组梭菌目vadinBB60群、Monoglobus、丹毒丝菌科显著富集,与STR组相比,SY_STR组拟杆菌门、普雷沃氏菌科_UCG–001、拟普雷沃氏菌属、帕拉普氏菌属显著富集。可见,氧化应激能引起肉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的改变,添加酵母硒能够缓解氧化应激对肉鸡肠道菌群结构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肉鸡 酵母硒 氧化应激 盲肠 肠道菌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蓓宁 王燕红 刘锁珠 谭占坤 商鹏 商振达
【目的】探究藏猪和DLY猪结肠的消化酶活性、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差异,为2种猪的生产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5头同一天分娩的藏仔猪和杜洛克×长白×约克三元杂交猪(DLY猪),饲养至210日龄,称量藏猪和DLY猪的体质量,并计算2种猪的平均日增质量。将藏猪和DLY猪屠宰后采集结肠粪便样品,分别利用Elisa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气相色谱法测定藏猪和DLY猪结肠消化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分析2种猪结肠中以上差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LY猪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藏猪(P<0.05)。藏猪与DLY猪结肠中纤维素酶和半纤维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藏猪结肠的6种Alpha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DLY猪(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相较于DLY猪,藏猪结肠中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和蓝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而厚壁菌门、梭杆菌门和浮霉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科分类水平上,藏猪的普雷沃氏菌科、月形单胞菌科、红螺菌科、弯曲菌科、阿克曼氏菌科和紫单胞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DLY猪,而瘤胃球菌科、梭菌科、消化链球菌科、肠杆菌科和浮霉状菌科相对丰度显著低于DLY猪(P<0.05)。在属和种分类水平上,共有8个菌属和4个菌种在藏猪和DLY猪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藏猪的月形单胞菌属、阿克曼氏菌属、弯曲杆菌属、马赛菌属、布劳特氏菌属以及纤维杆菌、普拉梭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DLY猪,而梭菌属、艰难梭菌属、埃希氏菌属和大肠埃希氏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DLY猪(P<0.05)。藏猪结肠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低于DLY猪(P<0.05)。在藏猪和DLY猪结肠中,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和丁酸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与丁酸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厚壁菌门和梭菌属相对丰度与乙酸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而月形单胞菌属相对丰度与丙酸含量具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藏猪和DLY猪结肠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含量均存在差异,表明藏猪和DLY猪结肠微生物对营养物质消化影响可能不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晨萱 李品 郭时惠 赵茹茜 马文强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类型油脂的饲粮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选取432羽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青脚麻鸡),雌雄各半,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分别为对照组组(Control group,采用大豆油)、棕榈油组(Palm oil group)、棉籽油组(Cottonseed oil group)和猪油组(Lard group)。试验周期为52天,分为3个饲养阶段,分别为1-20日龄、21-40日龄、41-52日龄,其中第一阶段油脂添加量为1.8%;第二阶段油脂添加量为3.2%;第三阶段油脂添加量为4.2%。记录试验起始(1日龄)、20日龄、40日龄及试验结束(52日龄)时肉鸡体重,每周各笼肉鸡饲料消耗量;检测肉品质和脂肪酸组成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生产性能方面,棕榈油或棉籽油添加在饲养前期(1-40日龄),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在饲养后期(41-52日龄),显著降低了采食量(P<0.05)和肉鸡重(P<0.01)。在肉品质方面,棉籽油添加显著升高了肌肉45 min pH值(P<0.05)。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棕榈油、棉籽油、猪油添加显著降低了黄羽肉鸡胸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P<0.01),显著增加了腿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P<0.01)。[结论]不同油脂添加(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或猪油)对黄羽肉鸡前期(1-40日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影响黄羽肉鸡胸肌和腿肌脂肪酸组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莉 虞徳夫 王超 丁立人 朱伟云 杭苏琴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制剂对苏淮断奶仔猪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微生物菌群数量、短链脂肪酸及乳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和体质量(9.34 kg)相近的28日龄健康苏淮断奶仔猪144头,按饲喂日粮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抗生素)、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基础日粮+植物乳杆菌制剂),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预饲期3 d,仔猪32日龄开始试验,59日龄试验结束时屠宰采样。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及黏膜样品分别用于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和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分别收集盲肠和结肠食糜,测定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RT-qPCR分析微生物菌群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PepT1、空肠SGLT-1和PepT1以及回肠SGL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Occludin、空肠和回肠Occludin和ZO-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增加盲肠丁酸、结肠丁酸和乳酸的含量(P0.05);显著减少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结肠乳酸杆菌和梭菌ⅩⅣa群的数量(P<0.05);相较于抗生素组,植物乳杆菌制剂可显著提高盲肠乳酸、结肠乳酸和丁酸含量以及盲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结论]仔猪断奶时饲喂植物乳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及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提高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促进肠道有益菌如乳酸杆菌、梭菌ⅩⅣa群的增殖,减少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数量,从而促进肠道健康,缓解断奶应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常双双 李萌 厉秀梅 石玉祥 张敏红 冯京海
【目的】应激可改变畜禽脑肠轴功能,同时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其中热应激是影响畜禽健康最为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之一。研究日循环变化偏热环境对肉鸡血清脑肠肽和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为肉鸡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2d健康、体重相近爱拔益加(AA)肉鸡12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5只)。将2个处理组的肉鸡转入环境控制舱,在环境温度为21℃,相对湿度为60%的条件下适应7d。29d时开始正式试验,试验组环境温度采用24h循环变温(26℃—29℃—32℃—29℃—26℃),相对湿度为60%;对照组环境温度为21℃,相对湿度为60%,试验条件维持至试验结束,共计14d。分别于试验第7和14天,每组随机选取6只肉鸡(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只肉鸡),肉鸡采用静脉采血,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5-HT、VIP、SP的含量。同时用无菌收集盲肠内容物,将同一处理组的6个样品迅速混匀,装置无菌离心管中,液氮速冻,-80℃保存备用。采用16S rDNA的PCR-DGGE分子技术,结合共性和特异性条带割胶回收DNA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日循环变化偏热环境对肉鸡血清脑肠肽和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试验第7天时,日循环变化偏热环境组肉鸡血清5-H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和日循环变化偏热环境组肉鸡VIP和SP并无显著差异。试验第14天时,日循环变化偏热环境组肉鸡血清VI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肉鸡 偏热环境 脑肠肽 肠道菌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旭艺 邢通 李蛟龙 张林 赵良 江芸 高峰
[目的]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对宿主的肠道发育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慢性热应激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和代谢的影响及日粮添加胍基乙酸(Guanidinoacetic acid, GAA)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192羽28日龄雄性AA肉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对照组(NC,环境温度22 °C,自由采食饮水);热应激组(HS,环境温度32 °C,自由采食饮水);采食配对组(PF,环境温度22 °C,饲料饲喂量同前一天HS组肉鸡的饲料消耗量,自由饮水);HG组(环境温度32 °C,日粮添加0.6 g/kg GAA,自由采食饮水)。每处理6重复,每重复8只鸡。试验期为14天。[结果]相较于NC组与PF组,热暴露显著降低盲Bacteroidota(肠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Firmicutes(厚壁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相对丰度(P < 0.05)。通过LEfSe分析发现,与炎症相关的Oscillospiraceae、Erysipelatoclostridium在HS组显著富集。相较于NC组,热暴露显著提高盲肠中乙酸浓度,显著降低丁酸浓度(P < 0.05)。相较于HS组,HG组的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下降,乙酸浓度显著降低,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 < 0.05)。与抗炎相关的Geobacillus、Bacillaceae在HG组显著富集。[结论]慢性热应激使肉鸡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代谢改变;日粮添加GAA能够减轻慢性热应激对肉鸡盲肠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代谢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肉鸡 胍基乙酸 慢性热应激 盲肠微生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存 孙玉亭 胡传炯 纪宇 成艳芬 朱伟云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由2种益生菌和2种益生素合成的合生元对保育猪的益生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0头体况相近的21日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仔猪。试验组通过饮水饲喂合生元,对照组正常饮水,试验期间记录采食量与体质量;于21、28、42和70日龄采集粪样样品,Hiseq测序分析粪样菌群结构,气相色谱测定粪样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合生元显著提高21~42日龄保育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腹泻率(P<0.05);显著增加粪样短链脂肪酸含量,尤其是丁酸含量(P<0.05)。合生元对粪样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28日龄保育猪粪样中乳酸杆菌属以及42日龄保育猪普氏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粪样中乙酸、丁酸含量与保育猪腹泻率显著负相关,与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显著正相关。[结论]补充合生元改变了断奶保育猪肠道菌群结构与代谢,提高了其生长性能。
关键词:
合生元 粪样菌群结构 保育猪 短链脂肪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发 王浩宇 王浩 袁林
[目的]研究固始鸡和AA肉鸡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表达及肌肉脂肪酸的差异,为调控不同生长速度肉鸡脂肪代谢和日粮配制提供依据。[方法]取不同周龄固始鸡和AA肉鸡肝脏组织,用Trizol试剂提取肝脏总RNA,反转录后用RT-qPCR测定FAS mRNA表达水平;按照鸡FAS ELISA试剂盒说明处理肝脏样本,通过酶标仪测定吸光值,计算FAS活性;利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和腿肌中肌内脂肪(IMF)含量;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 5009.168—2016》第三法测定胸肌和腿肌中脂肪酸组成。[结果]AA肉鸡肝脏中FAS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固始鸡,品种与周龄互作对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0、3和5周龄时,AA肉鸡肝脏中FAS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固始鸡,而4和6周龄时两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品种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生长前期。4周龄时AA肉鸡胸肌和腿肌中IMF含量显著高于固始鸡,6周龄时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AA肉鸡胸肌和腿肌中IMF含量显著高于固始鸡,但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4周龄,6周龄时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与4周龄相比,6周龄AA肉鸡胸肌和腿肌中IMF含量显著降低,固始鸡胸肌中含量显著降低,而腿肌中含量没有显著变化。AA肉鸡、固始鸡胸肌和腿肌中脂肪酸总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脂肪酸组成品种间呈现显著差异,固始鸡胸肌和腿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AA肉鸡,特别是影响肉质风味的花生四烯酸含量;随着周龄增加,AA肉鸡胸肌和腿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固始鸡则显著降低,AA肉鸡花生四烯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固始鸡则显著增加。[结论]品种间FAS mRNA表达水平及FAS活性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肉鸡前期IMF含量显著不同的原因之一;脂肪酸含量可能是影响固始鸡鸡肉风味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国强 张海 栗艳飞 刘春雪 杨晓静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α-亚麻酸对育肥猪肌肉脂肪酸组成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36头120日龄杜×长×大三元猪进行分栏喂养,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和添加α-亚麻酸组(Alpha-linolenic acid group,ALA)。CON组饲喂基础日粮,ALA组饲喂含0.5% α-亚麻酸的基础日粮,饲喂至162日龄时在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6头猪屠宰并采样分析。[结果]相较于CON组,ALA组猪平均终末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未见显著差异,但料重比降低7.7%;ALA组猪背最长肌肉色、滴水损失无显著变化。在血液生化指标中,ALA组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相较于CON组显著降低(P < 0.05)。对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LA组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含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n-3 PUFA的比值显著降低(P < 0.05),C18:3n-3(ALA)、C20:5n-3(DPA)含量显著升高(P < 0.05),n-3 PUFA总含量也显著升高(P < 0.05)。与CON组相比,ALA组结肠内容物中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丁酸球菌科(Butyricicoccaceae)的丰度均显著增加(P < 0.05),而氨基酸球菌科(Acidaminococcaceae)、产粪甾醇真细菌科(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naceae)、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坦纳菌科(Tannerellaceae)、梭状芽胞杆菌科(Clostridiaceae)和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的丰度均显著降低(P < 0.05)。[结论]日粮添加0.5% α-亚麻酸改善了育肥猪肌肉脂肪酸组成,降低了肌肉中SFA含量,提高了n-3 PUFA含量并降低了n-6 PUFA/n-3 PUFA的比值;显著地促进了育肥猪肠道中瘤胃球菌科、毛螺菌科、韦荣氏菌科等常见的SCFA产生菌的增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