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7)
- 2023(9169)
- 2022(7517)
- 2021(6920)
- 2020(5750)
- 2019(12737)
- 2018(12167)
- 2017(23600)
- 2016(12244)
- 2015(13544)
- 2014(13209)
- 2013(13342)
- 2012(12548)
- 2011(11304)
- 2010(11766)
- 2009(11224)
- 2008(10171)
- 2007(9385)
- 2006(8517)
- 2005(8004)
- 学科
- 济(54982)
- 经济(54934)
- 业(39454)
- 管理(34631)
- 企(33842)
- 企业(33842)
- 融(25867)
- 金融(25867)
- 银(23550)
- 银行(23521)
- 行(22883)
- 中国(22582)
- 方法(19577)
- 数学(16545)
- 地方(16419)
- 数学方法(16357)
- 农(14895)
- 业经(14841)
- 制(14782)
- 财(14578)
- 产业(11512)
- 中国金融(11160)
- 学(10692)
- 农业(10611)
- 技术(10591)
- 体(9967)
- 务(9764)
- 财务(9742)
- 贸(9719)
- 财务管理(9717)
- 机构
- 学院(176268)
- 大学(174954)
- 济(77462)
- 经济(75855)
- 研究(66064)
- 管理(65063)
- 中国(55558)
- 理学(55343)
- 理学院(54710)
- 管理学(53847)
- 管理学院(53530)
- 科学(39428)
- 京(37563)
- 财(34695)
- 所(33627)
- 农(30980)
- 中心(30915)
- 研究所(30634)
- 江(27714)
- 财经(27284)
- 业大(25078)
- 经(24619)
- 经济学(24580)
- 农业(24349)
- 院(24248)
- 北京(23897)
- 州(22686)
- 经济学院(22123)
- 范(21611)
- 师范(21269)
- 基金
- 项目(115885)
- 科学(91293)
- 研究(84044)
- 基金(83457)
- 家(73543)
- 国家(72949)
- 科学基金(61697)
- 社会(53591)
- 社会科(51165)
- 社会科学(51152)
- 省(46282)
- 基金项目(43145)
- 自然(39132)
- 划(39012)
- 自然科(38240)
- 自然科学(38225)
- 自然科学基金(37612)
- 教育(36743)
- 资助(34648)
- 编号(32437)
- 发(27857)
- 重点(27057)
- 成果(26504)
- 创(25942)
- 部(24920)
- 创新(24257)
- 课题(23864)
- 发展(22554)
- 国家社会(22276)
- 展(22210)
共检索到280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典
探讨中国迈向金融强国的现实理论依据及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金融强国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相互增强的三元结构。科技创新是推动金融行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力量,金融强国战略则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持和风险应对机制。实体产业发展不仅是金融强国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也是金融与产业融合的必然结果,昭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数据资本促进产融结合,为金融强国战略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金融-科技-产业”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构成了金融强国战略实现的良性循环格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维强 于振玫
城乡边缘区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本文试图借助城乡边缘区概念,构造"核心—城乡边缘区—外围"三元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并以此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空间结构,进而从金融结构尤其是金融组织结构的层面,研究与三元区域空间结构相对应的城乡三元金融结构,探讨在三元结构下缩小城乡金融差异,解决农村金融支持问题的可能途径或方式,并从新的视角审视发展民间金融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克里斯·布鲁木 叶沙·雅德乌 张磊 邓建鹏 何安琰 丁开杰
无论是为了应对智能投顾、人工智能,还是应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兴起,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各国监管者都将监管迅猛发展的金融科技作为首要政策。然而,将传统监管策略应用于新的技术生态系统仍然存在根本性的困难。文章认为,部分挑战在于管理权衡伴随着监管创新,因为这些创新可能有益也可能损害金融消费者和市场参与者。困境也源于一种普遍认定,即今天的金融科技不过是几个世纪以来金融创新实践的延续。通过展示三元悖论如何不可避免地约束着金融创新的监管,文章为理解和规范金融科技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具体而言,在寻求提供明确规则、维护市场诚信和鼓励金融创新时,监管者长期以来只能实现这三个目标中的两个。此外,由于当下的创新将金融服务供应链分割为不连续的部分,未经检验的前沿技术正对传统金融功能进行去中介化,加剧了历来体现在三元悖论中的权衡困难,从而使得金融风险与收益难以预测。文章对监管机构应对三元悖论采取的策略进行了类型化,认为它们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反应中运作,随后提出了一些补充性监管手段,以支持市场监管、监管实验与创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伯特·蒙代尔
我的演讲着重讨论汇率体系和三种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和整个亚洲在这种情况下所发挥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唐龄
农村中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城乡产业布局和工农部门对比,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的比重有了明显提高。1986年,农村非农产业产值为3535亿元,占农村总产值的47%;1987年,农村非农产业产值约4500亿元,占农村总产值的50%以上,即非农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这样,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由城市工业和乡村农业的简单二元结构,发展为城市工业、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所组成的三元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中华 特日文
长期以来,受经济发展程度、信息不对称以及搜索成本等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低收入人群以及农村地区的融资需求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影子银行体系以及民间金融活动由于监管缺失,也带来了高融资成本及高风险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我国三元金融结构为基础,从普惠金融四个目标出发,对比分析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不具备完全普惠性的现状,体现在金融服务覆盖率低、融资成本差异过大以及监督监管机制不健全等。最后,从客户需求、微观金融机构与市场、宏观监督监管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方面,对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三元金融结构 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钦先 刘刚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的日益深入,金融已从传统上是一国内部的行业性和被动适应性的局部性微观问题逐步转变为全球各民族国家与经济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的核心性、主导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审视“金融强国”战略已不仅仅是谁最先慎重、严肃处理,谁就会在全球竞争与博弈中赢得先机,获得主动的问题,更是一个“早动早主动,晚动晚主动,迟早都得动,不动更被动”的方法论选择问题。
关键词:
金融强国 金融霸权 金融全球化 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范小云 刘粮 陈雷
本文通过梳理国际金融发展的历史脉络,发现传统的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通常将对经济区域、货币区域和决策主体的简化假设统一起来进行建模分析,政策制定者关注重点在于对"货币三元悖论"的选择上。本文在探讨金融因素在理论分析中的地位愈加重要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假设下对国际资本流动分析的弊端,以及对金融全球化、金融政策独立性和金融稳定,即"金融三元悖论"的思考。本文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研究的新思路应该打破经济领域界限,考虑国际货币的重要地位以及多元决策主体的差异性,从跨国银行和跨国非金融企业的联合资产负债表入手,以总资本流动为分析重点,探索总外部头寸背后暗含的流动性总量和金融不稳定特征,从而为一国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提出实现国内金融稳定提供合理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和跨国银行流动性管理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昂 冯秀清
结合我国经济的现状及态势,在对“二元结构论”和传统的“三元结构论”进行修正、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新三元结构论”,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国的政策性金融的总体思路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赶超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三元结构论 政策性金融 赶超战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月蔚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必然会面临三元悖论的约束。本文通过构建三元悖论政策指数,运用1970-2010年间50个发展中国家的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外汇储备、金融发展水平对三元悖论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性与金融一体化三个政策目标之间确实存在着冲突,但当外汇储备与GDP之比高于20%时,能够有效缓解三元悖论下的政策目标冲突,进而降低国内产出波动程度;第二,外汇储备囤积过量可能会带来本国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第三,金融发展水平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呈现非线性,这种影响在新兴市场国家较为明显。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货币政策独立性越强、金融一体化程度越高,对于降低产出波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超 周兵
新形势下,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更为复杂,稳定的金融环境对于实体经济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元悖论强调一国的汇率安排、货币政策与资本流动三个目标只能同时实现其中两个,必然要放弃第三个目标,本文在三元悖论框架下,综合考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不稳定因素,在稳金融过程中,强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政策合力,突出"稳金融"与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振兴实体经济等战略的结合,提出"稳金融"的具体实施方法。本文是基于三元悖论对当前复杂金融形势进行的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与探讨,是对稳金融措施的一次详细总结,对于国家和地区实现金融稳定目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三元悖论 稳金融 货币政策 财政手段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都富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崛起离不开金融的助推和支撑。金融能够融通资金,促进发展,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高社会生产力。实施金融强国战略,实现"金融强国"梦想,必须循序渐进,在稳定的政治经济秩序下进行。金融强国在国际金融市场应该具备较强的资金配置能力,同时应拥有较强的风险剔除能力。中国要实现大国崛起的梦想,必须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稳步推进综合化、国际化经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增强资金配置能力;推动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开放资本项目,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
国家战略 金融强国 金融资源 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海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作为一项重要支撑,建设现代金融强国成为中国的战略选择。金融大国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连星 张杰 金群
本文利用中国海关贸易和工业企业的合并数据,通过构建企业运营资本投资敏感性指标作为企业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效应。计量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的进入边际以及扩展边际呈现显著的制约效应,对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影响不大,企业融资约束与扩展边际存在典型的"U型"关系。金融发展程度的提升能够极大改善企业的融资约束的制约效应;第二,从不同出口方式来看,融资约束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进入形成一定的抑制效应。在扩展边际方面,融资约束对从事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的高端出口能力产生极大的制约效应,而对一般贸易的出口能力影响不显著。此外,作为"看得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