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4)
2023(13785)
2022(11805)
2021(10933)
2020(9230)
2019(21319)
2018(20739)
2017(41061)
2016(21683)
2015(24335)
2014(23914)
2013(23796)
2012(21795)
2011(19603)
2010(19481)
2009(18489)
2008(16993)
2007(14800)
2006(12855)
2005(11289)
作者
(61032)
(50405)
(49934)
(47608)
(32101)
(24197)
(22878)
(19790)
(19364)
(17998)
(17386)
(16934)
(15847)
(15775)
(15552)
(15393)
(15022)
(14824)
(14412)
(14400)
(12276)
(12198)
(12161)
(11435)
(11416)
(11132)
(11126)
(10902)
(10096)
(9746)
学科
(87570)
经济(87471)
(65036)
管理(63671)
(53159)
企业(53159)
方法(45026)
数学(40068)
数学方法(39734)
中国(29204)
(28756)
金融(28755)
(27245)
银行(27208)
(26140)
(25634)
(21617)
(19342)
业经(19257)
地方(18628)
(17729)
财务(17665)
财务管理(17631)
企业财务(16886)
(16332)
(16067)
贸易(16055)
(15578)
农业(14929)
理论(14682)
机构
大学(304367)
学院(301710)
(124907)
管理(124858)
经济(122284)
理学(108673)
理学院(107613)
管理学(105945)
管理学院(105420)
研究(94717)
中国(80218)
(62818)
(60195)
科学(56326)
财经(49095)
中心(45928)
(45475)
(44808)
(44434)
业大(43196)
(41772)
研究所(41513)
北京(39660)
经济学(39281)
财经大学(37193)
(36352)
师范(36040)
经济学院(35920)
(34968)
农业(34841)
基金
项目(210578)
科学(166618)
基金(155620)
研究(154203)
(133968)
国家(132879)
科学基金(116015)
社会(99122)
社会科(94222)
社会科学(94201)
基金项目(82912)
(80890)
自然(75396)
自然科(73695)
自然科学(73683)
自然科学基金(72380)
教育(70083)
(67661)
资助(64977)
编号(62178)
成果(49319)
(47083)
重点(46253)
(43965)
(43639)
课题(41545)
教育部(41173)
国家社会(41083)
创新(40986)
人文(40536)
期刊
(125429)
经济(125429)
研究(91902)
中国(52580)
学报(45001)
(44954)
金融(44954)
(44599)
管理(43100)
科学(41180)
(39170)
大学(34592)
学学(32793)
教育(27414)
农业(26413)
财经(24050)
技术(23979)
经济研究(20849)
(20272)
业经(19699)
理论(16907)
问题(16075)
实践(15580)
(15580)
技术经济(14392)
图书(14191)
科技(13539)
现代(13265)
商业(13234)
(13158)
共检索到434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正光  
在一般意义上,金融风险是顺周期的。特别是金融行为的"有效理性"、金融创新滥用和监管不当导致金融失衡,并形成高度非线性的"过度顺周期性"。因此,对于金融风险顺周期效应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金融运行的规律,科学预测和应对经济周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实际,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导致金融风险产生的机理进行相关经验分析和理论探讨,并对二者新型和谐关系的建立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放  
互联网金融是网络时代金融业的重大创新,它的运行具有重要价值。但互联网金融在经济的顺周期性效应下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为了保证金融的健康运行,必须进行逆周期监管。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顺周期性效应问题,揭示了互联网金融在顺周期性效应下的运行风险及其特点,基于此,建议建立顺周期效应下互联网金融运行的专业化监管机构,加强顺周期效应下互联网金融运行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完善顺周期性下互联网金融运行的动态拨备计提制度,加强互联网金融运行的风险预警与安全评估机制,以及加强立法监管等缓释互联网金融顺周期性风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放  
互联网金融是网络时代金融业的重大创新,它的运行具有重要价值。但互联网金融在经济的顺周期性效应下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为了保证金融的健康运行,必须进行逆周期监管。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顺周期性效应问题,揭示了互联网金融在顺周期性效应下的运行风险及其特点,基于此,建议建立顺周期效应下互联网金融运行的专业化监管机构,加强顺周期效应下互联网金融运行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完善顺周期性下互联网金融运行的动态拨备计提制度,加强互联网金融运行的风险预警与安全评估机制,以及加强立法监管等缓释互联网金融顺周期性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惠锐  郭华世  
论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呈现出顺周期性,即经济繁荣期商业银行不良率下降,经济衰退期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同时影响存在滞后性;商业银行不良率存在较强的惯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影响力逐渐减弱。最后,对商业银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冯心悦  田拓  
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性的金融周期指数,对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周期、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不仅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而且对经济周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同时,与传统的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相比,金融周期变化不仅成为货币周期、信贷周期、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键驱动因素,而且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本文的实证分析结论不仅使得"金融-实体经济"内生关联的命题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也为后续同时关注金融和实体经济稳定的政策实践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修仪  邓创  
基于“市场活性”和“谐振强度”两个方面,本文提出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SFRI构建方法。在考察199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国金融风险变动态势的基础上,运用非线性动态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我国金融风险变动对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本文构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不仅反映了我国金融风险“快积聚、慢消融”的非对称性特征,而且与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存在密切的关联动态。(2)金融风险变动对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金融风险上升对金融周期的负向影响强于金融风险下降对金融周期的正向影响;而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弱且存在时变性。(3)金融风险对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影响存在区制效应,在高金融风险区制内金融风险上升对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负向影响显著强于低金融风险区制,而在所有区制下金融风险对金融周期的负向影响均显著强于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上述结论为建立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提供了新的经验依据和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嘉萍  
本文从金融危机的背景出发,对导致会计准则顺周期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和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其顺周期的产生原因,并结合主要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的应对措施,提出了逆操作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叶红梅  
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微观信贷市场上,即企业层面中是否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考察企业资产负债状况对企业投资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信贷市场确实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但是不如其它研究中观测到的强烈。尽管如此,随着我国金融系统的不断完善,金融加速器效应将会日益显著,因此仍然有必要通过政策手段对信贷市场的顺周期性进行正向的引导,从而为熨平经济周期、保持经济健康增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孝卿  张健  
商业银行绩效一直以来是衡量发展中国家以间接融资主导型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从银行产业层面研究商业周期波动对大中型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关系,运用2007~2013年间12家国内大中型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通过滞后的GDP增长率对银行资产报酬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商业周期变化对银行绩效产生的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大中型银行绩效具有较弱的顺周期变动效应,显著程度远低于市场经济成熟国家。同时,不良贷款率对银行绩效影响较为显著,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仍处于以贷款为盈利增长引擎的发展阶段。因此,应进一步加速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商业银行及时关注商业周期和风险资产变化,把握宏观经济传导机制并适时调整和优化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亚平  鲁燕  
从金融发展的路径来看,经济货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是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信贷也是顺周期的,而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则进一步放大了这种顺周期性。一方面,金融资产尤其是证券类金融资产总量的不断增加,使得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对于整个金融、经济运行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金融证券化的发展,对金融资产风险管理、金融体系流动性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因此,我们要将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达到防范顺周期系统性风险积累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懿  王海艳  
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是2008年次贷危机的元凶.银行业和保险业均具有顺周期性,但二者成因和传导机制不尽相同。其中,保险业准备金提取过程的顺周期性是两者显著的不同。本文针对保险业准备金提取过程的顺周期性进行实证研究,提出缓解顺周期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懿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系统顺周期性成为监管机构普遍关注的问题。银行业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非常显著,与银行业类似,保险业资本监管也具有顺周期性,但由于保险业务与银行业务的差异性导致其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特点不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懿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系统顺周期性成为监管机构普遍关注的问题。银行业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非常显著,与银行业类似,保险业资本监管也具有顺周期性,但由于保险业务与银行业务的差异性导致其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特点不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懿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系统顺周期性成为监管机构普遍关注的问题。银行业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非常显著,与银行业类似,保险业资本监管也具有顺周期性,但由于保险业务与银行业务的差异性导致其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特点不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芳  刘鹏  
近年来,金融顺周期的问题日益受到理论界的关注。本文对金融顺周期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信贷周期和货币周期为例,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估计,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系统存在着顺周期效应,金融的顺周期性效应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显著,经济的波动与金融周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在短期内影响明显。因此,我们必须加深对金融顺周期的理解,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更好地为经济的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