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2)
- 2023(13817)
- 2022(10919)
- 2021(10035)
- 2020(8654)
- 2019(19656)
- 2018(19117)
- 2017(37581)
- 2016(20254)
- 2015(23164)
- 2014(23513)
- 2013(23451)
- 2012(21716)
- 2011(19336)
- 2010(19709)
- 2009(19163)
- 2008(18735)
- 2007(16935)
- 2006(14579)
- 2005(13427)
- 学科
- 济(88609)
- 经济(88511)
- 业(63684)
- 管理(61656)
- 企(51479)
- 企业(51479)
- 方法(43279)
- 数学(38123)
- 数学方法(37859)
- 财(37007)
- 中国(32340)
- 融(29461)
- 金融(29459)
- 银(28556)
- 银行(28531)
- 行(27312)
- 农(24110)
- 制(22948)
- 务(21160)
- 财务(21127)
- 财务管理(21067)
- 企业财务(20204)
- 业经(19691)
- 地方(19407)
- 学(16138)
- 农业(16034)
- 贸(15955)
- 贸易(15945)
- 易(15475)
- 理论(15096)
- 机构
- 大学(294203)
- 学院(292299)
- 济(126431)
- 经济(123849)
- 管理(112306)
- 理学(95915)
- 理学院(94976)
- 研究(93917)
- 管理学(93554)
- 管理学院(93020)
- 中国(82700)
- 财(70741)
- 京(60213)
- 科学(53660)
- 财经(52769)
- 经(47844)
- 所(46925)
- 中心(46539)
- 农(45573)
- 江(44577)
- 研究所(41858)
- 经济学(41692)
- 财经大学(39240)
- 业大(39084)
- 北京(38015)
- 经济学院(37987)
- 州(35794)
- 农业(35659)
- 范(35274)
- 师范(34930)
- 基金
- 项目(186269)
- 科学(146830)
- 研究(138226)
- 基金(136605)
- 家(116689)
- 国家(115690)
- 科学基金(100082)
- 社会(89969)
- 社会科(85393)
- 社会科学(85372)
- 省(71923)
- 基金项目(71647)
- 教育(64087)
- 自然(62258)
- 自然科(60868)
- 自然科学(60849)
- 划(59836)
- 自然科学基金(59812)
- 资助(56933)
- 编号(56445)
- 成果(47123)
- 部(42697)
- 重点(41972)
- 发(39621)
- 创(38697)
- 课题(38451)
- 国家社会(37666)
- 教育部(37453)
- 性(36690)
- 人文(36256)
- 期刊
- 济(135570)
- 经济(135570)
- 研究(92660)
- 财(60087)
- 中国(57395)
- 融(47649)
- 金融(47649)
- 学报(42156)
- 农(41124)
- 管理(38462)
- 科学(37802)
- 大学(32676)
- 学学(30914)
- 财经(27669)
- 教育(26317)
- 农业(26166)
- 经(23553)
- 技术(23345)
- 经济研究(22824)
- 业经(20427)
- 问题(18394)
- 理论(15472)
- 贸(15236)
- 财会(15120)
- 技术经济(14580)
- 统计(14220)
- 会计(14217)
- 业(13907)
- 实践(13852)
- 践(13852)
共检索到446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秦海林
为了消弭金融风险的巨大负外部性,政府总是会在关键时刻采取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措施,这是政治经济市场上一系列制度博弈的均衡解。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如果初级行动团体能够打动次级行动团体,推出可以有效实现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外部收益的制度装置,那么,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政府行为就会出现。基于logit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财政体制改革、金融深化和对外开放会显著影响政府对金融风险财政化的行为选择,而且这种冲击效应还在分税种改革前后截然不同。因此,政府在利用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同时,还需要尊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原则,进行配套的制度创新和促成制度耦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秦海林 席文
金融风险财政化的长期存在将会加重农村居民税负和延缓二元财政演化的进程。动态经济分析结果显示,为了抑制金融风险和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政府必须在金融风险财政化与二元财政演化之间寻找一个均衡点。协整检验结果也表明,金融风险财政化的确在长期内抑制二元财政演化。因此,为了保障经济运行平稳,政府不但应该消除预算软约束和抑制金融风险财政化,而且还需要基于制度耦合进行制度创新,从制度上防止二元财政恶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海林
金融风险财政化不仅会对财政支出形成压力,直接造成财政赤字缺口的拉大,而且还会助长金融市场上各类行为主体的机会主义心理,持续酝酿更深层次的金融风险。由此宏观经济风险必然会被大幅度地向上推动,使得各类经济主体的风险增大,从而经济增长亦因此而受到抑制。这个论断不仅得到模型的证明,而且还可以得到基于中国1978~2007年间数据协整分析的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涛
中国经济属于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政府投资行为角度,对政府财政行为对金融风险影响的进行了分析及定位,认为现阶段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和计划,应通过构建法律体系明确和界定政府职能,约束政府权力,实现民主和透明的政府决策程序。
关键词:
政府财政行为 金融风险 定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涛 崔光庆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属于政府主导的速度型经济,在经济快速增长中,政府的投资行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冲突,地方政府效用函数的最优解与中央政府效用函数的最优解并不一致,因此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会导致国家整体的经济稳定性降低,使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而经济增长的起落必然形成大量的银行坏账。同时,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必然表现为对金融资源和对金融资源控制权的竞争,而地方政府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来争夺货币资源,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突破预定的目标,引发通货膨胀。改革开放后,我国几次金融风险的产生充分证明了其与政府投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金融风险 政府投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阎坤 陈新平
潜在债务是我国财政风险的主要来源,而在整个潜在债务链条中,金融业又占了绝大比重,所以控制金融风险就成了防范和化解我国财政风险的重要一环。 作为当前处理金融风险问题的特殊模式,金融风险财政化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对政府职能的一项客观要求,也是现行财政金融管理体制下的一种制度安排。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一事一议”的金融风险化解方式正逐渐暴露出其体制性缺陷和不尽合理的地方,存在着诸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以及地方“倒逼”中央财政等问题。因此,如何借鉴国际相关经验,构建相关法律框架,建立潜在债务风险监控体系,进而弥补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运作模式之不足是本文的分析重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彭高旺 李里
金融风险财政化是我国处理金融风险问题的一种特殊模式,带有很强的体制转轨特征,从本质上来说,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范畴,这就决定了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客观必然性。金融风险财政化存在着诸多弊端,对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公共风险 财政 金融风险财政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平 李恒
由于财政、金融都具有社会资金分配的功能,因此,财政和金融的体制环境、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相互作用和影响,具有复杂的资金渗透性和关联性,存在着转嫁风险的机制和微观基础。在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是特殊国情下的制度安排,但同时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倾向也日益严重,金融风险已经成为财政风险的重要内生变量。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尹音频
财政运行机制的优劣对诱发与防范金融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转轨型经济体制下 ,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联动 ,为此 ,应该从健全财政体制与优化财税政策入手 ,化解与防范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关键词:
财政运行机制 复合性金融风险 防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海林
金融风险财政化和财政风险金融化,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抑制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但是,在长期内这些风险还是会以更加猛烈的方式释放出来,向上提升宏观经济风险,威胁一国经济安全,并最终抑制经济增长。这个推断,不仅在一个最优化的模型中得到证明,而且也为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协整检验所部分证实。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董龙训
防范和化解风险对于维护金融稳定意义重大。本文借助网格化管理的思路,在微观层面上探索抓早抓小、实现监测全覆盖的有效路径,建立了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框架,将各部门金融监管权"行使"中的协同和信息技术、网格力量等"手段"的合力融入其中。本文论述了该框架的理论基础,借助系统分析法,阐释了将"网格化"思路引入金融风险监测的必要性,从理论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开展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山东省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框架建设情况和其辖内两种网格化管理试点模式,进而指出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可操作性强的风险监测方式,且具有推广借鉴意义。最后,对下一步构建"平台+网格"矩阵式管理体系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瀛
本文在OR模型分析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Calvo价格交错调整粘性和垄断竞争的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对货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出了一个可检验的假说:与传统Mundell-Fleming等模型的结论不同的是,开放条件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及二者的相互作用。最后以中国实际数据为样本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霞 刘岳洋
通过熵值法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以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均会抬升区域金融风险,且金融分权的影响更大;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具有协同效应,使区域金融风险进一步上升;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区域、地方债务规模和分权匹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此,提出提高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度、降低金融分权程度并促使地方政府金融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