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1)
2023(11085)
2022(9525)
2021(8936)
2020(7787)
2019(18011)
2018(17864)
2017(34399)
2016(19002)
2015(21766)
2014(22332)
2013(22219)
2012(20735)
2011(18542)
2010(19357)
2009(18687)
2008(18565)
2007(17370)
2006(15374)
2005(14315)
作者
(55248)
(45688)
(45616)
(44015)
(29270)
(21972)
(21320)
(17853)
(17412)
(16927)
(15554)
(15505)
(14587)
(14470)
(14464)
(14406)
(14118)
(13505)
(13425)
(13237)
(11393)
(11347)
(11288)
(10503)
(10487)
(10375)
(10317)
(10282)
(9392)
(9104)
学科
(72758)
经济(72672)
管理(63464)
(61820)
(51710)
企业(51710)
方法(34500)
数学(29508)
数学方法(29151)
(29141)
银行(29118)
(29008)
金融(29006)
(27876)
(27708)
中国(27585)
(21871)
(20915)
(19651)
财务(19594)
财务管理(19537)
企业财务(18542)
业经(16954)
地方(15625)
理论(14660)
(14640)
贸易(14628)
(14240)
(14052)
农业(13801)
机构
学院(270578)
大学(269341)
(109337)
经济(106538)
管理(104903)
理学(86244)
理学院(85336)
研究(84946)
管理学(83915)
管理学院(83385)
中国(79550)
(59831)
(57422)
科学(49702)
财经(45116)
(44770)
中心(43993)
(43913)
(43318)
(40534)
研究所(38740)
北京(37183)
(36753)
业大(36367)
农业(33762)
经济学(33437)
财经大学(33308)
(33085)
师范(32758)
经济学院(30302)
基金
项目(160259)
科学(123965)
研究(120390)
基金(113781)
(96670)
国家(95752)
科学基金(82060)
社会(73215)
社会科(69274)
社会科学(69249)
(63447)
基金项目(59572)
教育(56290)
自然(52567)
(52403)
编号(51489)
自然科(51310)
自然科学(51296)
自然科学基金(50392)
资助(48925)
成果(43371)
重点(35712)
(35618)
课题(35465)
(33466)
(33012)
(32038)
项目编号(31474)
科研(30975)
大学(30973)
期刊
(128510)
经济(128510)
研究(86026)
中国(60393)
(51484)
(48490)
金融(48490)
管理(40666)
(39071)
学报(37410)
科学(34104)
教育(29615)
大学(28578)
学学(26541)
技术(24821)
农业(24342)
财经(23120)
业经(20615)
(19663)
经济研究(18956)
问题(16429)
财会(15428)
理论(15425)
(14677)
技术经济(14070)
图书(14031)
实践(13957)
(13957)
会计(13843)
(13474)
共检索到437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薛波  
在全球金融业放松管制和交叉经营的背景下 ,金融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基本的战略活动。本文通过对金融风险管理者面临的主要约束、主要任务等方面的阐述 ,重点探讨其角色确定的问题 ,从而以崭新的层面为读者提供风险管理的有益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琳熠  
目前,我国地方债务平台贷款风险、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以及影子银行和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问题比较突出,客观上需要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政府行为与金融机构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以及金融机构信贷规模扩张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探究我国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谷晓飞  田媛  
本文对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类,重点介绍了依据《巴塞尔协议II》将金融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总结了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的演进,系统阐述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武钢集团财务公司课题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金志刚  
财务公司是伴随企业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而产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作为我国产业资产和金融资本的结合点,其既具有金融企业的基本特征,又具有很强的产业性,业务品种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领域,服务对象却又严格限制在单个企业集团内部,这些都导致财务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金融风险形态、产生原因及控制办法与其他金融机构有较大不同。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尹音频  
财政运行机制的优劣对诱发与防范金融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转轨型经济体制下 ,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联动 ,为此 ,应该从健全财政体制与优化财税政策入手 ,化解与防范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汪涛  
互联网金融是在电子支付行业兴盛的背景下,金融行业与之相融合的一个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传统金融行业的重要补充。当前互联网金融存在认知、技术、信用、信息和法律等诸多风险,构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应从完善金融立法、构建监管框架、成立自律组织、加强流程监控、构建社会征信体系和提升实时在线监管技术水平等几个方面,构建构筑抵御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蒋洪浪  俞自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晓红  
金融风险管理是各类经济主体在筹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类金融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低成本即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获得最大收益的一种金融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对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几项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傅兆金  王冀宁  
近年来,不断爆出的银行金融丑闻从一定角度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凸显。本文对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进行了分析,从各个方面对防范金融风险进行了论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行  马永开  
金融系统的混沌现象以及金融机构投资者的趋利性为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预算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它弥补了战略资产配置的不足,为了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不仅长期对总投资组合进行战略资产配置,而且在短期雇佣积极管理者动态调整投资组合头寸。积极管理者的选择问题则成为风险预算进程的焦点,理论界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风险预算的实用性和广泛性,借鉴这一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对我国当前证券市场的完善和投资基金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蓓蓓  
商业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企业的发展、市场的运作都离不开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文章主要结合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及风险管理内涵,分析了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的风险特点及类别,提出了现有的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宫晓琳  彭实戈  杨淑振  孙怡青  杭晓渝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在金融风险测度中对关键性隐患——不确定性进行适度的量化分析以有效增强风险管理的审慎性。首先直观呈现"不确定性"的概率统计表现,分析其引致风险或危机事件的必然性与严重性。进而,以广泛使用的风险管理方法VaR与ES为例全面回顾与分析相应领域的技术发展历程,揭示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性。由此,基于概率统计领域的国际前沿突破与相应参数估计方法的创新发展,系统性提出兼容无穷可能不确定性分布的风险审慎管理模型GE-VaR与GE-ES,进一步地,通过与公认最有效的风险测度方法相比较,证实纳入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风险管理模型的敏锐性与审慎性,以及对中国现阶段高波动率、相对高风险、高不确定性市场特征的适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丽宁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GE-VaR模型测度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金融市场风险极端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基于TVP-VAR-DY模型探究了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金融市场(股票、债券、外汇和商品期货市场)的静态与动态极端风险溢出效应,最后结合投资者气候风险感知视角通过分位数对分位数方法(QQA)探究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在不确定性状态下,股票市场的极端风险溢出水平最高,期货市场的极端风险溢出水平次之,外汇市场的极端风险溢出水平最低;第二,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金融市场间存在显著的正向风险溢出效应,且股票市场是风险净输出方,而其他3个子市场是风险的净接受方,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时变特征,并对极端事件十分敏感;第三,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金融系统的冲击总体上是正向且不对称的,当金融系统和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处于极端状态时,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力度最强,此外,投资者气候风险感知会加剧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文章研究结论对应对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保证气候政策稳健实施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