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42)
- 2023(15779)
- 2022(12705)
- 2021(11921)
- 2020(9962)
- 2019(22341)
- 2018(21751)
- 2017(42696)
- 2016(22176)
- 2015(24564)
- 2014(24052)
- 2013(23452)
- 2012(20900)
- 2011(18184)
- 2010(18269)
- 2009(17454)
- 2008(16384)
- 2007(14530)
- 2006(12499)
- 2005(11451)
- 学科
- 业(94078)
- 济(93581)
- 经济(93470)
- 企(83498)
- 企业(83498)
- 管理(78644)
- 方法(42598)
- 数学(34163)
- 数学方法(33714)
- 业经(32260)
- 财(32115)
- 农(31426)
- 中国(29305)
- 融(28282)
- 金融(28280)
- 银(27550)
- 银行(27547)
- 行(26495)
- 制(24045)
- 务(24027)
- 财务(23975)
- 财务管理(23936)
- 企业财务(22698)
- 农业(22568)
- 技术(19066)
- 理论(17948)
- 地方(17621)
- 策(16696)
- 体(16643)
- 贸(16585)
- 机构
- 学院(305584)
- 大学(296821)
- 济(132887)
- 经济(130462)
- 管理(128586)
- 理学(109920)
- 理学院(109012)
- 管理学(107564)
- 管理学院(106981)
- 研究(87943)
- 中国(80856)
- 财(66501)
- 京(59261)
- 财经(52630)
- 经(47799)
- 科学(47342)
- 江(45645)
- 中心(45306)
- 农(42945)
- 经济学(40976)
- 所(40309)
- 财经大学(39092)
- 业大(38705)
- 经济学院(37217)
- 州(37058)
- 北京(36589)
- 商学(35926)
- 研究所(35640)
- 商学院(35613)
- 经济管理(34256)
- 基金
- 项目(200218)
- 科学(161789)
- 研究(153540)
- 基金(148367)
- 家(124981)
- 国家(123801)
- 科学基金(111070)
- 社会(101588)
- 社会科(96496)
- 社会科学(96471)
- 省(79023)
- 基金项目(78476)
- 教育(69922)
- 自然(69114)
- 自然科(67634)
- 自然科学(67621)
- 自然科学基金(66454)
- 划(64001)
- 编号(62481)
- 资助(59388)
- 成果(48715)
- 创(45540)
- 部(44864)
- 重点(44012)
- 发(43549)
- 国家社会(42440)
- 创新(41750)
- 课题(41622)
- 制(41385)
- 人文(40370)
- 期刊
- 济(147356)
- 经济(147356)
- 研究(91131)
- 财(55298)
- 中国(55216)
- 管理(51929)
- 融(46936)
- 金融(46936)
- 农(41335)
- 科学(35769)
- 学报(33490)
- 技术(29513)
- 大学(28426)
- 农业(27529)
- 学学(27322)
- 业经(27047)
- 财经(26404)
- 教育(25139)
- 经(22737)
- 经济研究(22665)
- 问题(19135)
- 技术经济(17145)
- 财会(16899)
- 业(15770)
- 现代(15487)
- 理论(15258)
- 贸(14804)
- 商业(14700)
- 会计(14022)
- 统计(13886)
共检索到458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家慧
我国破产法对企业拯救制度主要是重整和和解两种方式,但在实务过程中这两种方式的手段都较为单一,很大程度上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挽救企业的效用。而在破产期间,企业由于停产停工造成的资源浪费、价值贬损等问题也加剧了破产审判的难度。为应对这些问题,“破产不停产”在不断的实践中应运而生。它通过维持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持续运营来保证企业整体价值免受不当贬损,达到资源整合优化、职工稳定、价值增益的效果。目前,该措施因为一些阻碍并未在司法实践中普及,但无论从法律还是经济效用角度而言,它都对企业的挽救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将其完善后,各法院在识别破产企业价值的情况下有所选择的使用“破产不停产”势必会成为未来破产审判的主要趋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家慧
依据我国《企业破产法》,对企业拯救主要采取重组与和解两种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具有较高拯救价值的企业实现重组或和解的效果不够理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在破产处置过程中长时间的停业加剧了资产贬损和资源浪费,从而使得破产企业错失重生的有利窗口期。为此,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破产处置过程中的继续生产经营问题,通过维持破产企业有效资产的持续运营来促使企业的整体价值提升,达到资产保值、职工稳定、收益增加和企业重生的目的。目前,破产企业的继续生产经营并未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还面临着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和制度缺陷的限制,主要表现为理念尚未确立、债务主体怠于拯救、权利主体利益对峙、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综合服务保障缺位。针对上述制约因素,一是要树立和强化企业"破产不停产"的理念,不能简单地从企业角度看待破产,而是应当将其视为一种金融现象进行分析并有效应对,以化解金融债权风险;二是要优化企业"破产不停产"的制度架构,完善破产企业金融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债务人申请破产义务制度,健全企业集团破产集中管辖制度;三是要培育和发展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综合评估的中立性和科学性,将综合评估报告作为法院判定破产企业继续生产经营的主要依据,以避免决策失误令债权人利益受损和新矛盾出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丽丽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途径□李丽丽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监管,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此,转轨中的农行更应该按照这个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掌握金融风险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蔡玲珠 于友达
"破产不停产"是近年来破产实务中出现的积极探索,即当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仍然保持生产经营的状态,目的是通过继续营业以维护企业营运价值,继而实现财产保值增值、提升企业重生希望、稳定职工和上下游企业,最终达到对债权人、债务人乃至社会利益的保护。然而,相比于正常企业,破产企业的继续经营面临着更多挑战。本文对一宗"破产不停产"案例进行深度挖掘,系统总结其成功经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桂蓉
当前,金融风险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尤其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是今年乃至今后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防范降低金融风险,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业能否在改革中健康发展,并同国民经济能否顺利推进息息相关。一、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雪莲
物流金融是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需要增加利润源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指面向物流运营的全过程,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组织和调节供应链运作过程中货币资金的运动,从而提高资金运行效率的一系列经营活动。而在物流金融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本文通过博弈论分析,认为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建立合作联盟是规避物流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物流金融 风险 博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饶璇 吴可
普惠金融体系的核心在于通过金融创新手段,将金融服务覆盖到低收入人群和中小企业等传统金融体系的边缘群体,从而达到社会有效和谐发展的目的。作为技术创新和就业创造的生力军,小微企业融资难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棘手问题。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模式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有很好的互适性,有效降低了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高的风险,普惠金融下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可能成为小微企业新的主流融资渠道。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小微企业融资 互联网金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洪生
微型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当前的重点课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融资难现状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在分析微型企业的定义、微型企业现有融资模式和状况的基础上对其取得金融支持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突破制约的一般路径选择。
关键词:
微型企业 金融支持 制约因素 路径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岩波
举世公认的对国民经济运行具有积极推进作用的破产制度,在我国已通过《企业破产法(试行)》和《民事诉讼法》系统地确立起来,并逐步得到贯彻实施。但是,破产制度在我国推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许多企业由于对破产问题认识不足,对破产的准备不充分;立法部门对破产的立法不完备,司法部门对破产标准的掌握不明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昕
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入手,分析物流金融的融资优势,对物流金融融资过程中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物流金融风险、服务中小企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融资困境 物流金融 风险 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清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财务不规范、信用等级低等原因,在国内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比而言,境外发债成本低、成功率高,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捷径。境外债券融资,要了解国内外金融政策,熟悉发债流程,清楚境外发债的政策、评级、业务、信用、汇率等风险,并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境外发债的成功率和质量。顺丰速递公司是我国一家民营物流企业,融资前,在信用评级、材料准备、防范风险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发行境外美元债券成功筹集35亿美元资金,超额完成发债目标。本文以顺丰速递公司为例,着重分析中小企业境外融资的风险及对策。
关键词:
顺丰速递 中小企业债券融资 风险及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培勇
当下正在持续实施和推进中的减税降费和税制改革,主要是以增列赤字和增发国债来支撑的。依靠借钱支撑的减税降费和税制改革,虽能在短期内勉强实施和推进,但不可持续,且蕴含极大的金融风险。造成减税降费和税制改革依靠借钱支撑的成因,虽可区分为政府支出规模未能同步削减和直接税改革未能同步推进,但鉴于削减政府支出规模一向困难,空间较小,鉴于直接税改革既契合本轮减税降费和本轮税制改革的战略意图,又同本轮减税降费和本轮税制改革意在调整税费结构的灵魂相一致,更鉴于减税降费和税制改革必须持续实施和推进,以加快推进以个人所得税和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培勇
当下正在持续实施和推进中的减税降费和税制改革,主要是以增列赤字和增发国债来支撑的。依靠借钱支撑的减税降费和税制改革,虽能在短期内勉强实施和推进,但不可持续,且蕴含极大的金融风险。造成减税降费和税制改革依靠借钱支撑的成因,虽可区分为政府支出规模未能同步削减和直接税改革未能同步推进,但鉴于削减政府支出规模一向困难,空间较小,鉴于直接税改革既契合本轮减税降费和本轮税制改革的战略意图,又同本轮减税降费和本轮税制改革意在调整税费结构的灵魂相一致,更鉴于减税降费和税制改革必须持续实施和推进,以加快推进以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为主要内容的直接税改革作为主要抓手,及时走出依靠"借钱"来支撑减税降费和税制改革的道路,从而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无疑是一个没有多少回旋余地的适当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海波
本文从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联系出发,分析了二者同步放大的原因,在探讨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和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的必要前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融资平台贷款实行差异化处理、拓宽地方财政获取资源的渠道、持续改进区域金融生态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稳步化解风险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