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4)
2023(12488)
2022(10475)
2021(9517)
2020(8370)
2019(19146)
2018(18580)
2017(35988)
2016(19650)
2015(22516)
2014(22609)
2013(22660)
2012(21414)
2011(19524)
2010(20227)
2009(19561)
2008(19133)
2007(17790)
2006(15918)
2005(14749)
作者
(58462)
(48804)
(48803)
(46519)
(31246)
(23117)
(22365)
(18859)
(18574)
(17681)
(16939)
(16405)
(15667)
(15556)
(15446)
(15314)
(14483)
(14308)
(14251)
(14102)
(12279)
(12017)
(11985)
(11239)
(11211)
(11043)
(10896)
(10700)
(9945)
(9697)
学科
(98145)
经济(98054)
管理(62335)
(58881)
(48504)
企业(48504)
方法(39009)
数学(33983)
数学方法(33702)
中国(29316)
(29071)
金融(29068)
(28354)
银行(28323)
(27167)
(26605)
地方(23480)
(21622)
(21183)
业经(19515)
(18971)
(18020)
财务(17974)
财务管理(17926)
企业财务(17048)
(14848)
贸易(14837)
农业(14420)
(14330)
理论(14136)
机构
大学(290611)
学院(289396)
(128923)
经济(126119)
管理(109557)
研究(99318)
理学(90973)
理学院(89924)
管理学(88465)
管理学院(87885)
中国(86956)
(63842)
(61351)
科学(58144)
(51494)
财经(49203)
中心(48024)
(47176)
研究所(46297)
(46175)
(44356)
经济学(41525)
业大(39325)
北京(39206)
经济学院(37296)
(36996)
农业(36984)
财经大学(36446)
(35557)
师范(35209)
基金
项目(176976)
科学(138030)
研究(129494)
基金(128278)
(110339)
国家(109428)
科学基金(93198)
社会(82965)
社会科(78626)
社会科学(78600)
(68621)
基金项目(67297)
教育(58895)
自然(58635)
(57269)
自然科(57243)
自然科学(57222)
自然科学基金(56230)
资助(54060)
编号(52221)
成果(43907)
重点(40091)
(39688)
(38592)
课题(36343)
(36213)
教育部(34242)
国家社会(34233)
创新(34067)
科研(34021)
期刊
(151221)
经济(151221)
研究(92813)
中国(59611)
(52672)
(47741)
金融(47741)
学报(42731)
(42484)
管理(42471)
科学(39802)
大学(32484)
学学(30806)
农业(27074)
财经(26055)
技术(24997)
教育(24355)
经济研究(24068)
(22387)
业经(20765)
问题(18956)
技术经济(16511)
(15998)
理论(15297)
统计(14989)
(14984)
世界(13856)
国际(13798)
财会(13557)
实践(13480)
共检索到462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立宏  胡德宝  王晓彦  
文章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为视角,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导致了实体经济的失衡,并向虚拟经济转移,通过金融异化进而诱发放大为金融风险,因此必须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段小茜  
金融稳定是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的决定过程,实质上反映了金融利益的不一致性与政治经济均衡的演化过程。这种政治—经济均衡的维持或破裂,主要取决于金融稳定实现过程中政治体制及其决策结构与经济机制的作用关系及其力度的大小。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深受政治—经济体制和决策结构的影响和制约,成为采用新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金融稳定的现实基础。影响中国金融稳定的关键在于经济转轨进程中现行体制或格局下政治—经济主体之间的不对称影响及其利益联结和共生态势下的脆弱性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先梅  
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在创新金融活力的同时提高了数字金融治理难度。金融资本与数字资本基于总体性特征与寄生性特征相互渗透,引发两类金融风险。为了维护数字金融安全,需处理好数字金融安全与整体金融安全、数字金融安全与数字经济发展、国内金融安全与国际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在完善数据保护法律法规、充分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上发挥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对内需加快数字金融科技研发、加强数字金融治理、完善数字服务体系、建设数字金融强国,对外需参与跨境数据贸易规则与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制定、畅通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提高国际数字金融竞争实力与话语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姬旭辉  
金融在资本流通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调节中枢"的重要功能,能够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但是由于金融和虚拟资本相对独立的运动规律,虚拟资本的价格容易与现实资本价值相背离,并引发金融风险。金融部门的膨胀会从生产部门转移大量利润,从而减少可用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剩余价值,不利于经济增长。金融风险的系统性爆发还会严重影响和拖累实体经济的发展,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因此,必须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和引导,促使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严格控制经济过度金融化的趋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齐昊  李钟瑾  
以风险资本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在平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将这一现象称为平台经济的金融化,并对其历史背景、积累逻辑和内在矛盾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本文认为,新技术的发展、后危机时代资本与劳动力的双重过剩,以及风险资本制度的成熟与扩散构成了平台经济金融化的历史背景。在金融资本的推动下,平台企业为提升金融估值而过度扩张,形成估值驱动型积累模式。金融化使平台经济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加深了金融资本投机逻辑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反映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梁戈  钟晨音  
本文从教育管理者的市场观和制度与人的关系入手,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高校资金安全管理的风险来源,即对市场的认识不足和制度缺失。指出只有实现了人的理性化,才是规避高校资金风险管理的最佳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同时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经济制度的中国模式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将进一步引发我们对经济制度的政治经济学思考。现在在资本主义国家在金融领域爆发的一次次危机,其根本原因仍然没有超出马克思当时的判断。美国最近几次爆发金融危机的事实不仅一次次宣告市场自我调节的失败,而且对作为政府干预理论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提出挑战,从而牵动宏观经济理论的突破。首先是宏观经济的范围扩大到资本市场上的资产价格总水平。其次是虚拟经济领域成为市场失败的主要方面,从而成为政府监管的重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海二  张晋芳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面对各种互联网金融业态争相涌现,政府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态度,但在2014年"两会"后则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指出如果放任互联网巨头开展互联网金融,可能会导致互联网超额利润和金融超额利润的叠加,从而引起新的社会不公。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鼓励有序竞争,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  
本书收集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部分师生对当前世界性金融和经济危机研究的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从资本主义的本质出发,对当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涉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逻辑、金融资本与虚拟资本的发展、资本主义的金融化与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以及技术创新的作用等内容,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此次世界性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内在逻辑,同时也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价值和生命力。作者有张宇、吴易风、卫兴华、孟捷、贾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龚雄军  
对于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譬如监管缺位、政策错误、金融过度创新和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等等,更多地把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归于"美国模式"即所谓的"过度"或"透支"消费模式,似乎危机的到来是由某种不适当的经济行为或经济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温旭  
数字资本主义金融化是资本主义金融化在数字时代的最新表现。数字金融资本具有风险投机性的特点,致力于建立以数据金融属性为基础的数字市场交易机制,积极预期数据资产的发展潜力,对数字平台持续融资以推动其数字金融估值快速提升。数字资本、数字平台和数据的金融化都为数字金融资本获得超额数字利润创造新的源泉,都是构建于数字劳动基础上的数字资本积累形态。数字平台的数字金融估值随着其数字垄断地位的提升而持续增强,这导致数字金融资本对数字平台经济的过度投机。然而,这种过度追求把数据价值转化为数字资本的发展模式具有不可控的风险。当数字经济增速下滑或数字投机资本过剩的情况下,这种高增长与高风险并存的模式会导致严重的数字金融危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旺   白永秀  
平台经济的兴起为不具有交换价值的原始数据成为商品创造必要条件,数据价值在“数字足迹→原始数据→数据商品”演进中被释放出来。数据商品是由数字劳动通过数字平台生产的一种非物质形态商品,其价值仍然是由生产资料转移的旧价值和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构成,数据商品的所有权归资本所有者。数据商品的二因素仍然由数字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但其却呈现出特殊的成本结构和自生长周期:一方面,将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的表现方式由转让所有权变为转让使用权;另一方面,缩短了商品迭代时间并增强了时效性。数据商品流通的是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流通过程中商品体并未发生物理运动,购买者无权处置商品体,仅能凭借密钥供自己使用,所有者通过分裂使用权证书进行多次转让使用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鲁春义  丁晓钦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经济金融化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了金融化的本质在于资本积累演变为资本脱离剩余价值的生产与交换而通过金融系统实现增殖的过程,进而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主体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非金融主体与金融主体之间从普通经济关系到金融关系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经济主体之间的动态关系演变表现为非金融企业主要通过金融活动获取利润,金融企业则关注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并将普通家庭纳入其体系使之成为新的利润源泉,而普通家庭则被迫接受强势经济主体的二次分利,这些关系的变化将导致一国经济的金融化乃至金融危机。(2)经济发展状态取决于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庞明礼  张风  
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被动式城镇化在客观上却成了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积聚的原因。文章通过构建一个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从经济逻辑、政治逻辑以及政治经济逻辑三个逻辑层面对被动式城镇化社会稳定风险的积聚、压制和风险向危机突变的机理及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正是在风险积聚和压制的相互作用下,风险积聚逐渐逼近相关利益群体所能忍受的边界,农民出于政治考量产生了"政治经济人",政府公务员出于经济考量发生寻租产生了"经济政治人",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风险向危机的突变。为了实现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必须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举、着力消除农民群体风险焦虑感、实现城镇化管理的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滕泰复  
经济转轨形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滕泰本文认为,经济转轨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利益调整和利益冲突。同时,由于经济转轨是由政府控制下的计划经济转向以交换为主的市场经济,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政府权威控制程度的不断下降。此外,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的交叉阶段,也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