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9)
2023(4948)
2022(3997)
2021(3643)
2020(3226)
2019(7077)
2018(6446)
2017(13192)
2016(6673)
2015(7224)
2014(7063)
2013(6892)
2012(6350)
2011(5687)
2010(6066)
2009(6345)
2008(5237)
2007(4889)
2006(4315)
2005(4146)
作者
(17035)
(13556)
(13325)
(12982)
(8671)
(6416)
(6407)
(5530)
(5238)
(4945)
(4634)
(4625)
(4513)
(4279)
(4217)
(4105)
(4042)
(4017)
(3856)
(3651)
(3490)
(3273)
(3240)
(3132)
(3119)
(2991)
(2970)
(2864)
(2778)
(2746)
学科
(26471)
金融(26471)
(24606)
银行(24606)
(23852)
(22984)
经济(22950)
(22808)
管理(20827)
(17791)
企业(17791)
中国(17094)
(13078)
(11537)
中国金融(11218)
(10763)
保险(10672)
方法(10294)
数学(9455)
数学方法(9410)
(8183)
财务(8170)
财务管理(8148)
企业财务(7878)
地方(6804)
制度(6575)
(6575)
业务(6290)
(6124)
国家(5956)
机构
学院(86019)
大学(85614)
(40386)
经济(39484)
管理(34292)
中国(33551)
理学(28171)
理学院(27973)
管理学(27721)
管理学院(27552)
(26057)
研究(24916)
(19936)
(19657)
财经(19602)
金融(19312)
银行(19175)
(18005)
(17844)
(16619)
中心(15915)
人民(15628)
财经大学(14991)
国人(14680)
中国人(14628)
经济学(14401)
中国人民(14085)
经济学院(13208)
(12684)
(11301)
基金
项目(52413)
科学(41736)
研究(40619)
基金(39851)
(32557)
国家(32271)
科学基金(28852)
社会(28094)
社会科(26782)
社会科学(26777)
基金项目(20409)
(19469)
教育(17360)
资助(17165)
自然(16719)
自然科(16379)
自然科学(16377)
自然科学基金(16116)
编号(15978)
(15777)
成果(13578)
(12216)
(12100)
国家社会(12089)
(11919)
(11591)
(11387)
重点(11366)
教育部(11169)
人文(11053)
期刊
(40971)
经济(40971)
(36053)
金融(36053)
研究(32498)
(20993)
中国(17079)
管理(11742)
财经(10201)
(8984)
(8421)
学报(8364)
科学(8150)
大学(7400)
学学(7276)
经济研究(6923)
理论(6614)
中国金融(6036)
实践(6022)
(6022)
财会(5403)
技术(5379)
业经(5021)
问题(4782)
会计(4443)
国际(4414)
农业(4387)
(4381)
保险(4305)
(4305)
共检索到144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敏  黄亦炫  李金培  
本文构建政府、企业、银行的三部门经济模型,研究政府救助行为对主权信用和金融风险的影响,理论模型指出政府对金融救助所增发的债务越多,财政缺口引发的主权信用风险越高;被救助银行作为政府债券的持有者和被担保者,其风险随着主权信用风险上升而上升。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保障性支出等经济社会因素后,政府债务增长率对主权信用违约互换价差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政府救助后,主权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形成了风险"闭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艾仁智  林文杰  
伴随着此次金融危机的快速蔓延,众多国家的主权信用风险开始上升。反映各国政府债券风险大小的指标——主权信用违约掉期(CDS)利差从2008年9月底以来显著上升。2009年2月,一些国家的国债CDS达到最高点。阿根廷、乌克兰、委内瑞拉等国的主权CDS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葛鹤军  缑婷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明显扩大,整体信用风险逐渐增高,给宏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系统性风险。随着对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信用风险的关注,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政策,要求对相关风险进行管理。本文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财政分权等方面阐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相关风险的思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张阳  赵婧  石腾超  
在信用保险理论及实践中,主权信用风险分析和评估是重要的基础环节。同时,主权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也是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最基础的技术体系和核心竞争力。本文基于主权信用风险事件对市场准入国和低收入国家分别构建主权信用风险模型,并基于出口信用保险实践视角设计压力测试方案,对全球192个国家的主权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2015年全球主权信用风险水平由低到高,评级为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和C级的国家分别有14、10、29、19、33、23、33、23和8个。这一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走出去"企业加强主权信用风险防范和管理,而且对于我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开放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莲英  
文章通过模型探讨了政府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试图解释的状态或因变量是金融制度破坏的概率F,它可能受金融系统的若干参数的影响,为了使这个问题更具体化,假定:一是对金融制度有两个直接影响F的参数,即资本———存款比率及其存款风险等级;二是政府有促进金融制度市场化的行为。研究的结果对在过渡经济中的金融风险防范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牟伟明  
作为一种新型信贷模式,供应链金融突破了传统授信融资模式的局限性,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但随着供应链金融的推广应用,信用风险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江苏某中小企业的案例证据,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通过对中小企业实力、核心企业实力、供应链状况、交易资产特征四个层面的研究,探讨有效计量与评价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水平的问题,从而为防范与控制信用风险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芳  曹军  
一、主权信用评级与政府债务风险主权信用评级是由信用评级机构对一国中央政府的债务违约风险所做的评估。主权信用评级的高低反映了债务人违约的可能性。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主权信用评级可以减少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凤娟  万令  
2007年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状态,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再次让亟待复苏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同时也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近期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状态仍不见明显好转,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未结束,全球经济仍有可能再次衰退。2009年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下我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尚希  
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私人)风险,其责任主体是金融机构。中国的宏观金融风险仍处于发散状态,呈现出行业特性(风险业)与金融转轨风险“叠加”的特征。当前的金融改革既是防范宏观金融风险的战略举措,其改革本身也是宏观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政府防范宏观金融风险需要改变“一事一议”的个案方式,迫切需要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应急反应机制,并把宏观金融风险纳入国家财政风险管理框架,以避免政府财政责任变为仅仅是事后买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立  
某市在本轮担保圈系统性信贷风险、关联企业濒临破产和银行竞相抽贷的市场失灵情形下,通过开展多元化施救和开放式重组,挽救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企业优质资源,击破银行竞相抽贷、企业轮番破产的囚徒困境,并依据自愿和多方合作博弈,以较小代价处置区域金融风险。分析认为,地方政府在特定金融风险时期,在尊重市场规则的前提下,通过周密的规划和安排,可以在区域金融风险处置中发挥积极的组织、调控、协调和谈判等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向真  陈振凤  
金融审计是政府审计中的一部分。作为维护金融稳定发展、应对金融风险的重要主体,如何应对金融风险、如何发挥保障国家经济健康运行的作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规范研究方法对政府审计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政府金融审计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并结合我国当前政府审计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松威  
文章梳理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结构状况,并对其与金融风险的关联、制度成因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并不一定引致风险,债务结构不合理才是金融风险的重要诱因,而这是一系列制度变迁的结果,为此,我国必须"顶层设计"、协调推进行政管理、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并坚持金融集权化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松威  
文章梳理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结构状况,并对其与金融风险的关联、制度成因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并不一定引致风险,债务结构不合理才是金融风险的重要诱因,而这是一系列制度变迁的结果,为此,我国必须"顶层设计"、协调推进行政管理、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并坚持金融集权化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松威  
文章梳理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结构状况,并对其与金融风险的关联、制度成因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并不一定引致风险,债务结构不合理才是金融风险的重要诱因,而这是一系列制度变迁的结果,为此,我国必须"顶层设计"、协调推进行政管理、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并坚持金融集权化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涛  
中国经济属于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政府投资行为角度,对政府财政行为对金融风险影响的进行了分析及定位,认为现阶段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和计划,应通过构建法律体系明确和界定政府职能,约束政府权力,实现民主和透明的政府决策程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